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式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幽门环肌肥厚、增生致管腔狭窄引起的输出道不完全梗阻。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两孔法为我院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梗阻的常规方法,由于新生儿不同的生理解剖特点,给护理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1年9月采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两孔法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16例,其中男91例(78.25%),女25例(21.75%);平均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笔者自1997年6月-2000年 6月采用经脐部弧形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62例,取得满意效果,并与我院同期经肋缘下斜切口手术的41例进行对比,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经脐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探讨适合基层医院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6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随机分为经脐开腹组、腹腔镜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美观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均无明显差异,随访3个月家长对切口美观满意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术后分别有13例和17例出现呕吐,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均在出院前消失,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和经脐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效果及美观程度相近,经脐开腹这一术式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占小儿消化道畸形的第3位,以喷射状呕吐、上腹部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经上消化道造影和腹部B超检查可确定诊断。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本病治愈的关键。此病经典的手术方法为FredetRamstedt幽门环肌切开术,安全有效。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腹腔镜在小儿外科领域的广泛运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被证明是安全且行  相似文献   

6.
孙瑞平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3):114-115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为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不完全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我院自2005年以来,在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3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2个月。患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儿的手术结果及随访结果,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手术过程顺利,100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儿术后6 h将胃管取下,少量喂入温水后逐渐过渡到喂糖水、喂奶;对照组患儿术后24 h开始逐渐进食。患儿术后进行6个月的延续性随访,观察组患儿切口恢复美观,已经无法观察到切口瘢痕,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均显示正常状态。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21.23±1.65)min及术后住院时间(5.58±1.9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8.44±1.23)min、(9.67±1.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采用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估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16例患儿均采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5例患儿均一次手术成功,1例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45min,平均29min。术后6h拔胃管,开始喂奶。3~7d出院。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患儿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预后较好。结论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安全可靠,患儿痛苦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上消化道畸形,常需幽门环肌切开术。传统幽门环肌切开手术常用羟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但由于其起效慢,麻醉可控性差,作用时间长,而幽门环肌切开术手术时间平均为30 min左右,所以常影响术后患儿的呼吸恢复、苏醒和拔管时间。我院近来采用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麻醉控制满意、平稳、苏醒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纵横切口预防幽门环肌切开术后切口裂开临汾地区医院(041000)李利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多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切口裂开率文献报道为2.77%。本院由成人外科承担外科病儿治疗,1982~1992年应用右上腹直肌切口治疗本病54例,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无肌松药下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患儿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无肌松药组和给肌松药组,每组30例.记录患儿气腹前、CO2气腹5 min和放气腹后5 min时腹围、SpO2、呼气末p(CO2)、潮气量(V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留观时间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儿气管插管条件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气腹中腹围、MAP、呼气末p(CO2)均增高,放气腹后腹围、MAP可恢复至气腹前水平,呼气末p(CO2)仍高于气腹前水平(P<0.05);VT气腹中均降低,放气腹后逐渐升高至气腹前水平(P<0.05).SpO2、HR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肌松药组患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明显长于无肌松药组(P<0.05).结论: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可满足手术需要,苏醒拔管更快,清醒彻底,更适合婴幼儿短时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经脐入路开腹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可靠,患儿痛苦小,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可使机体应激性增高、代谢及耗氧量增加。研究表明,胎儿期脑和脊髓就已形成了感受伤害性刺激的神经末梢,致痛物质及其受体在胎儿的脊髓背角即可探测到[1]。亦有研究表明,感受疼痛的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在胎儿晚期就已发育成熟,疼痛刺激可引起新生儿的内分泌、代谢、呼吸、循环的改变[2]。目前,由于小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手术时间短,临床常用的镇痛药芬太尼代谢半衰期在新生儿体内较长,将其应用于麻醉时,经常出现苏醒延迟[3]。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药瑞芬太尼,具有镇痛作用强、苏醒迅速及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点,可安全应用于新生儿手术的麻醉[4],但停药后可出现快速的阿片耐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3%,治疗多采用幽门环肌切开术。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16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上消化道畸形,通常需要幽门环肌切开术以解除消化道梗阻,通常30min手术,要求麻醉平稳、安全、快速。我们采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七氟醚麻醉,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42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  相似文献   

16.
周丽霞 《河北医药》2010,32(22):3154-3155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经脐部弧形切口两种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优越性.方法 收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患儿 55例,分为腹腔镜组 (n=28)和经脐部弧形切口组(n=27).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31±19)min,接近经脐部弧形切口组;术后(6.2±1.9) h恢复进食,早于经脐部弧形切口组;住院时间较经脐部弧形切口组明显缩短.腹腔镜组无手术失败和并发症发生,经脐部弧形切口组6例伤口感染裂开.结论 腹腔镜术治疗CHPS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腹腔镜术优于经脐部弧形切口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脐弧形切口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手术操作方法、临床操作过程中的要点、注意事项以及从中获取的经验总结和此术式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对郑州市儿童医院自2009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86例术前明确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经脐环形皱襞弧形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切口长约2~2.5cm,皮下层游离后显露腹白线,经腹白线纵向切开显露幽门部,术中进一步明确诊断后将肥厚的幽门提出切口外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 8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35min,平均29min。术后第2d开始喂养,出现呕吐11例,经少量多餐后,第3d均未在呕吐。术后7d切口愈合好出院83例,3例并发切口疝于术后11d腹带固定辅助治疗下出院,随诊3月,切口疝治愈。86例随诊6月,所有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环脐弧形切口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以其切口隐蔽,手术、麻醉时间短,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一个良好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50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呕吐乳汁或奶块,体重减轻,右上腹触及肿块。上胃肠道钡餐检查可明确诊断。49例作了幽门环肌切开术,其中47例治愈,2例死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胃溃疡临床发病率迅速增加,相关病因、药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胃溃疡造模方法进行汇总。除了一些经典造模方法外,还总结了幽门螺杆菌、海尔曼螺杆菌感染动物及细胞造模方法,以及半幽门结扎、半幽门结扎+贲门肌切开术、基因敲除法、蛋白缺失等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毕朝燕  周霞  张娴  郭杰丽 《贵州医药》2012,36(2):180-181
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指幽门环肌肥厚所致幽门管腔狭窄造成的机械性梗阻,是小婴儿呕吐最常见原因之一,生后2~3周开始呕吐,发病率男>女,约5∶1,幽门环肌切开术疗效好.但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导致部分患儿延误诊断.X线检查是确诊本病的可靠方法,因此对呕吐患儿应及时行胃肠道造影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及早手术.现将我院近几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0例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