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直肠与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能直观地评价结肠有无炎症或炎症的性质、程度以及部位 ,并能辅以活体病理检查。在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boweldisease ,IB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 ,内镜起十分重要的作用。1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1 .1  内镜表现 活动期表现结肠、直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纹理紊乱、脆性增加、接触性出血 ,并可见颗粒状改变。在发炎的粘膜上 ,常有浅表、弥漫性分布的糜烂和单个溃疡 ,表面可附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仅当重度炎症粘膜上皮脱落时 ,可产生融合性的巨大溃疡。倒灌…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其特点在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目前诊断缺乏金标准,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及病理、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与普通内镜检查相比,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检查在观察胃肠道黏膜的基础上,可以清晰观察受累肠壁的层次结构及周围系膜、淋巴结的特征,在IBD的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性方面作用显著。此外,EUS还可用于对IBD患者合并肠道狭窄、瘘管、腹腔及肛周脓肿的观察及治疗。本文就EUS在IB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庞智 《苏州医学》2009,32(1):9-1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UC和CD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具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两者各具不同的特点。例如: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和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上多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过去该病在西方的患病率远高于我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目前我们仅仅知道该病是由环境、基因和免疫因素等多因素联合影响,使肠道局部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并由此所致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确切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了。同时,当前在我国,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率也正在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那么,人们一定会问:炎症性肠病会不会演变为肿瘤?通过近年来各国消化病专家对其深入的研究,医学界已经发现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之问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关炎症性肠病诊断的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炎症性肠病的诊断现状以提高对IBD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1989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炎症性肠病的所有文章,逐篇查阅原文,记录分析我国IBD的诊断情况。结果国内发表有关IBD诊断性研究的文章数逐年增多;由探讨IBD诊断的相关综述和探讨IBD诊断方法及诊断指标、临床诊断分析方面的文章构成。212篇论著性文章中86篇(40.6%)使用了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应用不一。CD漏诊率为60.9%,UC漏诊率为32.1%。结论近15年来,我国IBD的诊断研究文章数逐年增多,但是诊断标准的使用率较低,应用不规范,漏误诊率高,提示亟待提高IBD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易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后者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1]。但是目前基层的治疗,对IBD的治疗分为控制治疗(即临床治疗)和维持治疗(即家庭治疗)。治疗采用综合的方法,相对较简单,而且费用低廉,本院经过综合的治疗,观察IBD患者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子薇  宁建文  季峰 《浙江医学》2006,28(4):310-31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syndrome,IBD)是指病因未明的一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通常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况——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或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患者家族特别是直系亲属UC和CD的发病率分别为常人的15、30倍。越来越多的动物模型和临床实践表明IBD和遗传有密切关系,通过定位克隆方法寻找易感基因是其研究的一个热点,据初步估计大约涉及10-20个基因。现本文就IBD的分子流行病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2000年)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炎症性肠病 (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C)和克罗恩病 (CD)。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 ,重者发生溃疡 ,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 ,可逆行向近段发展 ,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 ,呈连续性分布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后者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 ,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 ,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总称.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发生于结肠的一种弥漫性、连续性、表浅性、且局限于粘膜层的炎症,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克罗思病是指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的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跨膜性炎症,常见于回肠和结肠,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以腹痛和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很多肠外表现如发热、营养障碍等.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我国炎症性肠病 (IBD)患者肠外表现的临床特点 ,探讨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自 1984~ 2 0 0 3年期间IBD住院及部分门诊患者 15 2例 ,其中溃疡性结肠炎 (UC) 12 7例 ,克罗恩病 (CD) 2 5例 ,分别观察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眼病、肝胆疾病以及皮肤表现 ,对比UC和CD肠外表现的差异。结果 :本组 34%IBD患者有肠外表现 ,CD以口腔溃疡、骨关节病变以及肝胆表现为主 ,而UC以骨关节病变、皮肤表现为主。CD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UC(P <0 .0 5 )。结论 :我国IBD患者肠外表现也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3.
14.
克罗恩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为一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与溃疡性结肠炎(UC)合称炎症性肠病(IBD),于1932年美国Crohn医生首先报告故名,曾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上,正式确定其译名为克罗恩病。该病在全球分布不均,北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2002年1月~2014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IBD的27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BD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71∶1,平均发病年龄(48.19±17.04)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以黏液或脓血便发生率最高(70.67%),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以腹痛发生率最高(76.09%);CD组发热、贫血表现高于UC组,纳差则低于UC组(P<0.05).UC组中血钙水平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136),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病情以轻度(17.71%)和中度(59.78%)为主.肠镜检查中UC以左半结肠病变为主(46.08%),CD以回结肠病变为主(44.44%);肠镜表现以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为主(87.08%),病理改变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81.92%).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及类固醇激素为主.结论:海南省人民医院炎症性肠病住院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轻中度病变居多,肠外表现和并发症较少,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为主.IBD的临床特点与国外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因迄今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仍无有效治愈该病的方法。当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药物治疗、生物制剂、益生菌、干细胞移植以及中药。传统药物主要有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主要为抗TNF-α单克隆抗体;本文就以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外表现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整理并记录251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出现肠外表现的情况.结果 251例患者中,共61例(24.3%)有肠外表现.174例UC者中有肠外表现38例(21.8%),77例CD患者中有肠外表现23例(29.9%)(P>0.05).UC患者左半结肠型肠外发生率与直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D患者回结肠型和回盲部小肠型分别与单纯结肠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率依次为骨关节病变(8.0%、11.7%)、口腔溃疡(4.6%、9.1%)、肝胆(4.0%、6.5%)、皮肤(2.9%、2.6%)、眼部(2.2%、1.3%)、代谢性骨病(0.6%、0),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UC和CD患者都是以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肝胆表现居多,但单纯依据肠外表现情况来区分UC和CD意义可能不大,肠外表现和IBD的炎症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并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外表现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整理并记录251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出现肠外表现的情况。结果251例患者中,共61例(24.3%)有肠外表现。174例UC者中有肠外表现38例(21.8%),77例CD患者中有肠外表现23例(29.9%)(P>0.05)。UC患者左半结肠型肠外发生率与直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D患者回结肠型和回盲部小肠型分别与单纯结肠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率依次为骨关节病变(8.0%、11.7%)、口腔溃疡(4.6%、9.1%)、肝胆(4.0%、6.5%)、皮肤(2.9%、2.6%)、眼部(2.2%、1.3%)、代谢性骨病(0.6%、0),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C和CD患者都是以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肝胆表现居多,但单纯依据肠外表现情况来区分UC和CD意义可能不大,肠外表现和IBD的炎症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9.
20.
炎症性肠病肠壁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肠壁纤维化是它很重要的一个并发症。肠壁纤维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慢性炎症和肠道间质细胞、细胞因子和局部炎性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肠壁纤维化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