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应用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应用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的螺旋CT检查表现。结果 0例肿瘤累及胃浆膜层,8例肿瘤突破胃浆膜层,10例肿瘤向外侵犯并发生转移。结论螺旋CT检查可显示胃癌肿块大小、形态,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胃癌的术前分期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军  王骐 《世界肿瘤杂志》2004,3(1):109-110
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我们收集经CT检查获得病理证实为胃癌的47例,探讨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准确性,并探讨影像学与病理学的内在联系。方法 对46例胃癌病人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1)螺旋CT诊断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84.8%、87.0%和100%。(2)螺旋CT征象中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站数和远处转移均与病理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胃癌病理特征,是诊断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胃癌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CT图像的分析结果与手术及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判断胃周邻近器官受侵的准确性为90.99%,判断肝转移的准确性为88.37%,CT检出肿大淋巴结23例,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为71.88%.结论CT有助于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对判断胃周壁外侵犯、远处脏器转移、肿大淋巴结的存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5例进展期胃癌,病灶检出率为100%,TNM术前分期准确率达82.2%(37/45)。结论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高,对指导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检查,并经病理组织检查明确病情。统计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以病理组织检查为"金标准",统计MSCT检查T、N、M分期结果,并分析T、N、M分期符合率及一致性。结果 114例胃癌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12例T1期、20例T2期、49例T3期、33例T4期,26例N0期、33例N1期、38例N2期、17例N3期,90例M0期、24例M1期;114例胃癌患者经MSCT检查检出12例T1期、23例T2期、46例T3期、33例T4期,MSCT检查T分期符合率为85.09%(97/114),Kappa指数为0.786,与手术病理检查具有较好一致性(95%CI:0.672~0.900,P<0.05);114例胃癌患者经MSCT检查检出25例N0期、35例N1期、38例N2期、16例N3期,MSCT检查N分期符合率为89.47%(102/114),Kappa指数为0.856,与手术病理检查具有较好一致性(95%CI:0.746~0.965,P<0.05);114例胃癌患者经MSCT...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准确性,并探讨影像学与病理学的内在联系。方法对46例胃癌病人行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1)螺旋 CT 诊断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84.8%、87.0%和100%。(2)螺旋 CT 征象中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站数和远处转移均与病理 TNM 分期密切卡相磁(P<0.05)。结论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胃癌病理特征,是诊断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能谱扫描对胃癌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40例胃腺癌患者行CT能谱增强扫描。在能谱单能量图像上测量和计算不同能量水平下病灶和正常胃壁的CT值、标准差、碘水浓度、病灶-胃壁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病灶能谱曲线斜率和标准化碘(水)浓度,对正常胃壁组和腺癌组间数据进行检验,对双期NIC行ROC工作曲线分析。结果:胃癌双期的最佳单能量水平以60 keV为中心上下浮动,双期最佳的CNR分别为4.13±2.75、6.81±5.10。两组在双期不同能量水平下的CT值和不同能量区间下的曲线斜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组和胃壁组双期标准化碘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胃癌NIC诊断效能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5%和70%,门脉期NIC诊断效能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0%和65%。结论:CT能谱的多项参数有助于增加对胃癌的诊断信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淋巴结多发转移中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MSCT)平扫后再行增强双期扫描,以术前CT检查和病理结果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90.0%,敏感度为68.0%,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86.0%。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结果相同者26例,其中CT平扫漏诊10例,误诊4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淋巴结转移符合率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扫描和CT平扫组合能够清晰显示胃癌转移淋巴结形态、大小,提高检出胃癌类型和阶段的诊断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我们检测了67例胃癌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并对术后患者追踪动态观察3年,旨在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对胃癌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脉期双源CT多个定量参数与胃腺癌病理分化程度及HER2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间于陕西省人民医院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的48例经胃镜活检(21例)或手术病理证实(27例)的胃腺癌及30例正常胃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7例HER2指标明确,通过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扫描获得静脉期双能量图像,利用syngo.via软件获得曲线斜率、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将患者分为胃腺癌与正常胃壁组,高、中、低分化胃腺癌组,HER2阳性组(+,++,+++)与HER2阴性组(-)。统计学方法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ROC曲线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01),两者无明显差异;胃腺癌与正常胃壁两组间能谱曲线斜率(1.35±0.24、2.19±0.71)及标准化碘浓度(0.31±0.079、0.54±0.15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2、0.919;低分化、中分化及高分化胃腺癌能谱曲线斜率值(3.07±0.67,2.63±0.57,2.01±0.39)组间及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中分化及高分化胃腺癌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0.60±0.167,0.52±0.089,0.36±0.03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ER2阳性组与阴性组的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碘浓度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能谱曲线斜率及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值有助于对胃腺癌进行诊断并推测病理分化程度;双源CT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HER2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纤维内窥镜检查对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从1979年4月~1980年4月,我们对205例各种胃部病变在窥镜下进行染色法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经胃镜及术后证实的胃癌患者行术前MSCT扫描,所得图像进行MPR、CTVE、SSD及Raysum重建,观察胃癌病灶大小、位置、侵犯胃壁深度及侵犯胃周器官的范围、胃周淋巴结大小及远处转移;按国际统一的TNM分期法进行术前CT分期,其结果 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对照.结果 MSCT对胃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3.7%(36/43);对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2.1%(31/43);对M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3.0%(40/43).结论 通过MSCT的多种后处理方式的相互结合,能全方位显示胃腔内、外病灶,能提高胃癌TNM分期的准确率,是胃癌术前分期的可靠方法,对外科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对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经手术与病理学确诊的198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98例于我院体检均为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的水平,并评价3种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病例组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术后该3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Ⅲ+Ⅳ)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患者CEA、CA724、CA199的灵敏度分别为50.9%,51.3%,47.8%;特异度分别为92.1%,91.4%,89.5%;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90.1%,73.4%。结论血清CEA、CA724、CA199对于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同时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其诊断的敏感度,对于预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PET/CT对肺内结节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Dang YP  Liu G  Wang H  Li M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1):685-687
目的 探讨PET/CF显像对肺内结节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因肺内结节行^18F-FDG PET/CT检查且得到临床或病理证实的患者20例,其中结节性质不明者15例,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肺癌者5例。结合其PET/CT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13例PET/CT诊断结果与临床随访或病理诊断结果符合,总诊断符合率100%。15例结节性质不明者经PET/CT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7例,恶性8例.11例CT显示单结节病灶,PET/CT单病灶显影3例,8例除肺内病灶显影外,还可见肺外其他组织显影,6例确诊为有肺外转移,2例肺内单结节病灶系转移灶。(2)PET/CT检查后,20例患者中,16例改变了原治疗方案,继续观察2例,抗炎3例,手术2例,局部放疗4例,单纯化疗3例,综合治疗4例。(3)对8例放射治疗的患者应用PET/CT融合图像指导放疗定位,其中1例MM50适型调强放射治疗1个疗程后1.5个门复查PET/CT,原左侧肺门块状软组织影消失,葡萄糖代谢恢复正常。根据2例手术治疗患者的PET/CT融合图像确定手术路径及切除范围,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手术切口边缘及切除淋巴结均未见癌细胞累及和浸润。结论 对于肺内结节性质,PET/CT较单纯CT更容易做出鉴别诊断。PET/CT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肺癌的临床分期,并辅助临床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PEW/CT融合图像能够指导放疗生物靶区的精确定位和确定外科手术方案及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和120例胃炎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螺旋CT常规扫描结果显示,肿块周边呈等密度。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病灶动静脉期均呈明显的均匀强化。试验组患者的BF、BV和PS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TT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和8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死亡率高(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和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有效判断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一种胃癌特异染色剂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经20例预试验筛选而最终确定的自配核染色剂进行活体模拟染色试验。标本采自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95例胃癌患者。结果胃癌组织均在15%~20%浓度染色剂中短时间(≤30s)内着色,而癌周胃黏膜组织60s及以后才开始着色,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在不同浓度染色剂下显色时间有所不同。结论自配核染色剂在特定浓度、短时间内可使胃癌组织特异染色,使肉眼可区别癌周黏膜组织,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胃癌特异染色剂,用于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