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肝病患者氨基酸代谢紊乱的意义及其治疗的现状,晚近已有详细的综述。许多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提示,肝性脑病和多种肝病时氨基酸代谢有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浆中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简称AAA)的浓度增高,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及缬氨酸,简称BCAA)的浓度减少,[异亮] [亮] [缬]/[苯丙] [酪](BCAA/AAA)克分子比值降低,这些血浆氨基酸的失衡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许多作者用BCAA治疗肝性脑病及其它肝病患者,纠正血浆氨基酸的失衡,取得满意疗效;但同时亦指出,同一肝病,甚至同一病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分子医学研究的进展,对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症状转化得到了较前深入的解释,尤其自1981年以来,特殊氨基酸制剂用于治疗重症肝病亦获得了确实的疗效。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重症肝病与氨基酸代谢紊乱肝脏内含有氨基酸代谢所需要的各种酶,是分解和转化大多数氨基酸最重要的器官。除  相似文献   

3.
我校军队卫生学教研室和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研制的复方氨基酸(肝氨要素)冲剂是一种新型治疗肝病的氨基酸制剂。该制剂是根据肝功能不全时代谢的特点,以高支低芳氨基酸混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为原料研制而成。经模拟肝纤维化和急性肝衰动物实验表明,该制剂能防止急性肝损伤引起的血清转氨酶活性的明显升高;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克分子的比值;纠正血清氨基酸谱紊乱;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程度,并能预防肝昏迷和改善肝昏迷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例不同肝病患者与1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氨基酸水平。探讨氨基酸谱型对肝病诊治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急性病毒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的氨基酸谱不尽相同。分析氨基酸谱型对肝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血浆氨基酸与多数常规肝功能试验结果无相关性,仅BCAA/AAA比值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提示氨基酸谱型的异常主要反映了肝细胞代谢状态的改变。血浆氨基酸分析对肝病治疗中正确使用氨基酸溶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功能不全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也会使肝脏病变进一步恶化,从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除作为蛋白来源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外,还可广泛应用于肝病治疗,如肝硬化、肝性脑病、肝移植、肝癌、糖尿病肝病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营养治疗的普及,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配方食品有望成为肝病治疗的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6.
强化大豆高支链氨基酸混合物(Ⅰ)是采用特殊工艺水解大豆蛋白后,添加少量个别氨基酸组成。其氨基酸组成的特点是,支链氨基酸含量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低,氨基酸模式类似HEP-Ⅱ肝病氨基酸组成。动物实验表明,该种氨基酸混合物能改善D-氨基半乳糖致大鼠肝性脑病症状,使血清支/芳比正常化,减少动物死亡数等。这些结果提示,强化大豆高支链氨基酸混合物(Ⅰ)对肝性脑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贯煎中微量元素及煎剂PH与治疗作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医滋阴名方——一贯煎方中八种微量元素及煎剂PH值进行测定分析,并探讨其滋阴疏肝,治疗慢性肝病及其他疾病的关系。一贯煎煎剂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可以使机体因某些致病原因而发生缺乏、吸收、利用障碍的微量元素得到补充和调节。  相似文献   

8.
从基因水平认识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阻止或减慢这一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可以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因而人们十分重视对肝纤维化的研究.笔者等于1993年根据分子水平与细胞水平的研究结果,提出后天性肝纤维化是一种继发性基因调控失调性肝病,而先天性肝纤维化则属于原发性(遗传性)基因失调性肝病.参与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的基因调控失调是造成肝纤维化的原因;其基因产物含量在血循环中增高或降低有利于诊断肝纤维化;促使基因表达得到正常调控是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目的.现就这三个方面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几十年来 ,酒精性肝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但目前对该病的诊断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 ,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就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1 酒精性肝病的诊断长期大量饮酒是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必要条件 ,任何肝病人如果每天饮酒含乙醇 80 g以上 ,酒精应作为肝病的原因之一。饮酒的量和持续时间与酒精性肝病有密切关系 ,但由于酒精代谢酶存在基因多态现象 ,故酒精性肝损害存在着个体差异 ,在长期嗜酒人群中只有2 0 %~ 30 %出现严重肝损害。对于嗜酒者出现肝损害 ,首先要确定是否为酒精性肝病 ,然后确定酒精性肝病的…  相似文献   

10.
测定血清中酪氨酸(Tyrosinc,Tyr)和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的含量,对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和肝性脑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研究有一定临床意义。目前国内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  相似文献   

11.
说到氨基酸输液,通常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认为:氨基酸输液是营养输液。其实,临床上使用的氨基酸输液分为营养型和治疗型两类,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需要合理选用,防止滥用而引起毒副反应。1.肝脏疾病用氨基酸输液这类氨基酸输液是根据肝病或肝昏迷发病机理研制而成的,是因为严重肝病时血浆中芳香氨基酸水平高,支链氨基酸水平低,故在肝病用氨基酸输液中支链氨基酸含量高,芳香氨基酸含量低,支/芳物质的量比值可达37.0以上,具有改善症状,纠正肝昏迷时血浆中氨基酸异常,提供营养和提高成活率等作用。目前常用的此类氨基酸有F0-80,其…  相似文献   

12.
<正>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disease),是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亦称药物性肝损伤。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药物性肝病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30000种,明确可以引起药物性肝  相似文献   

13.
保肝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内外针对肝损害发生不同病理生理过程与生化代谢环节,相继开发出了许多保肝药物或疗法,为众多难治性肝病带来了新的契机,大大丰富了肝病临床治疗学内容。现对临床效果较为确切者作一综述。1疗尔健(Hepadif)[1]由韩国Andreu实验室率先开发,主要成分为从内毒碱乳清酸盐和肝脏中提取的抗毒成分,其中肉毒碱为肝细胞线粒体完成脂肪酸卜氧化的重要生物激动剂,乳清酸(VB13)作为核酸生物合成的前体,可促进损伤肝细胞DNA蛋白质合成肝酶系统正常化,加速肝细胞再生;肝抗毒成分是经特殊方法提取的一种具有解毒作用的复合氨基酸,…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对慢性肝病伴肝昏迷的治疗主要在于降低血氨、解除氨中毒和用左旋多巴取代脑组织中假性神经递质,使大脑恢复正常功能。但上述治疗不能改善病人的肝功能及解决肝性脑病病人的营养问题。1975年Fischer 等发现慢性肝功能不全或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氨基酸型式发生紊乱。他首次用特制的氨基酸混合液给实验性肝性脑病动物和病人输注,以纠正血浆氨基酸型式的异常状态,从而使动物和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一贯煎加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一贯煎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君子汤合一贯煎加味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减缓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 ,氨基酸在人体的含氮物质代谢以及蛋白质合成和更新中占重要地位 ,并参与激素、酶、维生素和其它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不全时的一种危重并发症 ,经典的观点认为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 ,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随着研究的进展[1] ,最近有学者将肝性脑病的病因基础修正为“严重的肝脏功能失调或障碍” ,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伴有严重门体分流 ,以及慢性肝病 /肝硬化等 3种主要类型。其发病机制有很多解释 ,其中氨基酸不平衡学说在近十几年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该学说认为在肝…  相似文献   

17.
铁死亡是一种铁离子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与铁代谢、脂质代谢及氨基酸抗氧化系统密切相关。铁死亡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靶向。研究显示,大量中药成分可通过铁死亡途径抑制肝纤维化。笔者就铁死亡的调控途径、铁死亡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总结近五年中药单体及活性成分干预铁死亡治疗肝纤维化相关研究,以期为中药干预、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慢性肝病及不同肝病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相互关系。结果在所有肺结核病患者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38.0%,而伴有基础慢性肝病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则高于无慢性肝病的肝损害发生率;且慢性HBV、HCV感染者发生肝损害率高于其他慢性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几率更大,因而在抗结核治疗中需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减少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析中医“肝-血-心-脉”“肝心和合”的生理特点,可知临床“肝心同病”较为多见,是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病机基础。“肝心郁滞、心脉不通”“肝心虚损、痰瘀互结”“肝心失和、毒损脉络”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病机演变规律,体现“郁→虚→毒”的病邪转化过程。结合胆固醇代谢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病变特点及两者交叉转化的因果联系,管窥“肝心同病”在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微观辨证价值,采用疏肝理气、通心和脉,养肝护心、化痰祛瘀,保肝育心、解毒通络等分期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辨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一贯煎合四物汤对四氯化碳(CCl4)造模形成大鼠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其中模型组和秋水仙碱组、一贯煎合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均采用改良CCl4法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并从造模当日开始给药,另设正常对照组。造模44天后,检测各组血清HA、PCⅢ、IV-C含量,肝脏TGF-β1表达。结果一贯煎合四物汤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地降低动物血清HA、PCⅢ、Ⅳ-C的含量(均P0.01),有效抑制肝组织TGF-β1的表达(均P0.01)。结论一贯煎合四物汤可有效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