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围神经卡压是一种周围神经特定部位受到卡压而引起的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是手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白1854年Sir James Paget最早描述了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一腕管综合征以来,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通过许多学者在临床和解剖等多方面的不懈探索.在其病因、解剖基础、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据卡压性质分为急性卡压和慢性卡压。急性卡压可造成神经内外血流的阻断而影响神经功能。慢性卡压可引起神经内缺血、缺氧,进而影响神经传导功能。如不解除卡压.可引起神经营养障碍,最终可导致不可逆性损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腕管综合征系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引起的手指麻木等神经症状,是周围神经中最常见的卡压症之一.以往以电生理检查及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但电生理检查不能提供神经压迫所致形态学改变的信息[1],高频超声可发现外周神经形态学改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神经卡压松解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10年间我院手外科神经卡压松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等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例485例(年龄40 ~ 90岁),确定合并有2型糖尿病病例的数量和比例,将其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两组,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为18.4%(89/485),是否合并糖尿病组间比较结果为: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4.68±0.93,不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4.31±0.69(t=0.703,P=0.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9.32±0.89,不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12.96±0.78(t=3.1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手术疗效明显较低,表明其神经症状同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病变是由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腱反射减退等单一或以任何组合方式形成的综合征。高频超声诊断代谢性、炎性、卡压性、肿瘤性及创伤性周围神经病变时,将超声表现与神经生理学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神经病变发生的机制。本文就高频超声在代谢性、炎性、卡压性、肿瘤性及创伤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神经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A组)、分米波组(B组)、电刺激+分米波组(C组)和对照组(D组)各31例,均给予功能锻炼指导及相应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A、B及C组优良率均优于D组,C组优于A、B组(均P〈0.05)。结论:分米波及电刺激综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明显缩短周围神经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新医学》2008,39(8)
概述 因骨-纤维隧道、腱膜、筋膜狭窄、增生、肥厚、粘连而使经过该处的周围神经挤压,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现象称之为神经卡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间前神经卡压病是单纯的正中神经运动支受压而产生的手部单纯的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征.如不早期诊断、治疗,势必会影响手功能的发挥,长期下去造成关节僵硬、手部畸形形成,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作者通过12例新鲜上肢标本的解剖,观察骨间前神经走行特点及其卡压的主要因素,并对1997年5月~2007年12月的19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回顾性分析产生卡压的病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下分别从解剖及临床2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肘管部尺神经卡压引起的以进行性手内在肌萎缩无力和手尺侧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群。该病在临床上较常见,在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居第二位^[1]。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应用最为广泛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陈倩  刘丹  唐占英  胡志俊 《大医生》2022,(3):141-144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的压迫综合征.西药治疗该病的消炎镇痛疗效明显,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而局部封闭注射,因起效快、不易复发得到大众认可,但偶见头晕、过敏等不良反应.物理疗法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有消炎消肿、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的作用.中医的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小...  相似文献   

10.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下肢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症状,主要由于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受压,引起神经支配区产生不同程度的肌无力和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症状,有持续性和进行性加重的特点[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周围神经卡压是常见病多发病,多以手术松解来研究治疗。对此问题,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术式应用临床48例,方法:在Mackinnon所设计了的大鼠坐骨神经卡压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神经卡压松解四种不同疗法的优劣。分组:A组仅去除卡压;B组去除卡压后用手术刀切开神经外膜;C组去除卡压后行高压氧治疗。D组去除卡压后用手术刀切开神经外膜然后行高压氧治疗,术中不同时间(1~4周)进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测,所有操作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同时应用术中肌电监测技术。结果:动物实验揭示神经卡压物去除后再切开神经外膜,然后行高压氧治疗,此种方法为较理想的神经卡压松解术式,结论:术中应用肌电持续监测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手术方法的准确性与手术操作的精确性,提高了周围神经手术的疗效。临床应用48例病人、43例随访12~18个月,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蒋毅  张巧俊  赵睿  丛锐  张航 《浙江临床医学》2013,(12):1836-1838
自发性腓总神经卡压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症[1]。腓总神经由于解剖位置表浅,易受到压迫、牵拉以及局部解剖结构变异等多因素影响而产生足背伸功能及感觉功能障碍,患者常因跨域步态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本科应用神经松解术联合术中及术后辅助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mNGF)治疗自发性腓总神经卡压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神经显微外科的发展,周围神经卡压症的治疗逐渐推广。本院自1996年1月~2000年4月共收治臂丛神经卡压症病人48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痛伴同侧上肢疼痛、麻木、手握力减弱,经局部封闭及神经松懈手术,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术后定期复查及电话随访肢体麻木、肌力情况2年以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Dellon1986年首次报道了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认为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是腕部疼痛的重要原因,常见病因为腕部反复活动或局部外伤、扭伤致长期频繁牵拉、摩擦桡神经浅支,造成该神经行程中卡压、粘连,病人出现腕部及手背桡侧半麻痛不适,以致影响患手用力活动。2001年3月-2006年11月我科3例于腕部头静脉穿刺输液后发生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病人,其中2例由外院转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疗法在上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55例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一种带式局部机械振动的治疗方法,用VAS评估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52例患者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带式局部机械振动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可以促使其自然快速松解,进而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振动、微波、低频电三种物理治疗手段在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50例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上述三种物理治疗方法的不同施治顺序进行组合治疗,用视觉类比法评估三种治疗顺序的第一个治疗手段在单次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并用统一的疗效标准来评估相应的疗效。结果:三个不同的治疗手段单次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单次治疗后,机械振动及低频电治疗组的患者局部疼痛明显减轻。不同治疗顺序组合施治后,痊愈率有组间差异。结论:单次局部机械振动治疗与低频电治疗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均可以减轻局部疼痛,与微波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合并应用可达到更有效缓解疼痛的目的。采用组合治疗时,合理安排治疗序列可提高一次治疗的痊愈率。  相似文献   

17.
<正>周围神经在解剖上的某些特定部位,如经过某些肌肉的起点处、穿过肌肉处、行经骨纤维性鞘管或先天性畸形变异处,这些部位组织较硬韧,周围神经本身可移动性较小,长时间压迫和肢体活动时对神经局部的牵拉磨损可致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称为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1])。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其引起的手部慢性疼痛(有时甚至向肢体近端放射)、麻木、感觉过  相似文献   

18.
郝丽丽  张晓杰  石娜  石慧征  路新民 《护理研究》2008,22(30):2817-2818
Dellon[1]1986年首次报道了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认为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是腕部疼痛的重要原因,常见病因为腕部反复活动或局部外伤、扭伤致长期频繁牵拉、摩擦桡神经浅支,造成该神经行程中卡压、粘连,病人出现腕部及手背桡侧半麻痛不适,以致影响患手用力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脏移植术后引发手术切口侧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电生理评估与诊治方法。方法 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器官移植中心1997—02/2003—01的同种异体肾移植473例患者术后术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1例,根据患者主诉及物理查体,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协助,明确诊断,行局部物理治疗及封闭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11例患者全部行CSEP检查,患侧P1N1波的潜伏期分别为(19.05&;#177;0.55)ms、(37.25&;#177;1.55)ms,健侧9为(12.40&;#177;1.05)ms、(37.25&;#177;1.55)ms,差异具显著性意义,证实为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经保守及手术治疗,均于半年内恢复,无后遗症。结论 肾移植术后术侧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CSEP检查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手术中牵拉、压迫、低温可能是并发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慢性卡压损伤后不同时间的声像图变化,以及卡压时间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家兔20只,随机均分为5组。4只分离坐骨神经不进行卡压,作为对照组;16只分为4组,分离坐骨神经后,分别神经卡压2,4,6,8周,作为卡压2周组、卡压4周组、卡压6周组、卡压8周组;各组分别去除卡压后即取材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病理学检查。超声观察坐骨神经的直径、连续性、外膜边缘整齐与否及内部回声情况;诱发电位仪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对照组在观察时间段内未见明显改变。各卡压组随卡压时间的延长,神经卡压段及两端内径逐渐增粗,卡压两端局部形成瘤样改变,内部回声逐渐减低,线性回声连续性差,神经外膜逐渐增厚,MNCV和SNCV随着卡压时间延长而减慢。各卡压组神经卡压区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轴突肿胀和阶段性脱髓鞘改变,卡压时间越长病理变化越重。卡压2周组神经束内髓鞘轴索和神经束膜纤维出现明显水肿,余各卡压组可见髓鞘崩解,轴突变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逐渐明显。各卡压组坐骨神经远端、近端直径较对照组增大,MNCV和SNCV较对照组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卡压组坐骨神经直径与MNCV和SNCV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和-0.69,P0.05)。结论超声可实时、准确地反映神经慢性损伤后形态的动态变化,周围神经卡压损伤程度与卡压时间成正相关,及早去除卡压有利于损伤神经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