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1~8月份丹东市丙型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疾病监测》2007,22(12):824-825
目的 对2006年1~8月份丹东市丙型肝炎(丙肝)疫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有关传播信息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2006年1~8月份传染病疫情简报及网络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1~8月份共报告丙肝病例203例,发病率为8.40/10万,与2005年同期相比发病数上升了42.96%.病例主要集中在东港市.丙肝发病季节性不明显.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6:1.农民为主要发病群体,占发病总数的26.60%.结论 今后应加强丙肝疫情报告管理和对县级临床医生培训力度;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加快丙肝疫苗的研制与使用.  相似文献   

2.
李会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3):1575-1575,1577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在丙型肝炎(简称丙肝)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0例健康体检者和600例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进行HCV-cAg和丙肝抗体(抗-HCV)联合检测,HCV-cAg阳性标本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CV-RNA确认。结果 400例健康体检者6例(1.5%)抗-HCV阳性,0例HCV-cAg阳性;600例住院患者12例(2%)抗-HCV阳性,4例(0.67%)HCV-cAg阳性(含1例抗-HCV阳性),HCV-RNA确认3例,二者符合率为75%。结论 HCV-cAg较抗-HCV的检测将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提前了,是HCV的早期诊断指标,HCV-cAg与抗-HCV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HCV的诊断率,对于HCV筛查有重要意义,是有效防范丙肝传播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302例老年患者丙型肝炎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丙型肝炎(下称丙肝)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法对309例老年患者进行检测。结果8200例住院的老年患者,302例丙肝抗体阳性和HCV-RNA病毒复制。结论通过测定结果分析,输血是感染丙肝的重要途径,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丙型肝炎(下称丙肝)是一种经肠道外传播的肝炎病变,50%~70%的人感染丙肝后成为慢性肝炎.慢性丙肝的发病机制是:丙肝感染引发机体中各种细胞免疫和免疫分子的改变,以免疫病理损害为主[1].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苏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状况,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苏州市戒毒所2006年下半年新入所戒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94名戒毒人员中,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2例,感染率为2.4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感染阳性率为3.44%,丙型肝炎(丙肝)感染阳性率为21.05%.12名HIV感染者均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注射吸毒人员的丙肝感染率49.3%万,显著高于非注射吸毒人员的丙肝感染率5.92%(x2=126.31,P<0.005).共用过注射器或针头人员占静脉吸毒人员的61.27%.戒毒人员中4.25%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只有14.29%每次都用安全套.结论 苏州市吸毒人群中HIV、丙肝病毒(HCV)感染率居于全国平均水平,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增加了HIV、HCV、梅毒由吸毒人员向其他人群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围手术期输血可导致医源性丙肝,在临床上有其特殊性。围手术期内发生,需与药物性肝损害、手术并发症鉴别;围手术期后发生,要与阻塞性黄疸区分。此类丙型肝炎以亚临床型多见,单项ALT增高是丙肝感染的一个重要特征,抗HCV反映感染与既往感染,HCV-RNA是丙肝存在的直接证据。手术输血后定期检查肝功能可以早期发现丙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三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HCV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HCV-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HCV抗体采用酶联免疫技术(间接法),对44例HC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HCV抗原和HCV-RNA检测.结果 在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43.2%,HCV-RNA阳性检出率为82.5%;在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45.5%.结论 三种丙肝标志物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是判断丙肝感染最可靠的方法而HCV抗原诊断丙肝,仍有54.5%的漏检率,其应用于临床还有距离.所以在没有条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的医院,在用HCV抗原对HC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确认,来判断HCV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时,应结合肝功能指标及临床表现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在肝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HCV感染后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50例作为HCV感染组,依其病情发展再分为3个亚组,即丙型肝炎组、丙肝肝硬化组以及丙肝肝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以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估胰岛素抵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差异.结果 丙型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无差异,但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值升高(P<0.05);丙肝肝硬化组、丙肝肝癌组患者较丙型肝炎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并且两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IR值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丙肝肝硬化组与丙肝肝癌组相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I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丙肝患者随着肝病程度的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更加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减缓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9.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约为3%,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15万例[1],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的检测是判断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HCV-RNA的实验室检测操作过程繁琐,影响因素较多。HCV-RNA检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因此,从事该项检测的实验室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实验室实践准则(good laboratory pra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对输血前19 195例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丙肝、艾滋、梅毒标志物。结果乙肝病毒感染率18.52%,丙肝感染率0.25%,梅毒感染率1.36%,艾滋感染率0.15%。结论输血前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市不同民族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引起的1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经血液传播.大多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将发展为慢性肝硬化或肝细胞癌[1].抗-HCV阳性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占报废血液的11.59%-17.82%[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HCV感染的丙型肝炎患的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其他免疫指标,方法:30例丙肝患为研究组,72例健康体检为对照组。HCV感染用RT-PCR证实。HCV基因型的检测用型特异性探针核酸杂交法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用EIA法检测,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类风湿因子,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用EIA检测,冷球蛋白用冷沉淀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用抗补体法测定。结果:30例丙肝患中,16例(53.3%)为Ⅱ型HCV(okamoto分型法)感染,10例(33.33%)为Ⅲ型型,3例(10.8%)为混和型(Ⅱ型+Ⅲ型),1例(3%)难以确定,自身抗体检测;患组中有14例(46.7%),检出29项资自身抗体,Ⅱ型HCV感染的16例中有9例检出21项次,Ⅲ型HCV感染的10例中有2例检出2项次,Ⅱ型和Ⅲ型混和感染的3项中检出6项次自身抗体。检出自抗的患中10例检出类风湿因子,5例检出抗核抗体,6例检出抗心磷脂抗体,1例检出抗平滑肌抗体,4例检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例检出甲状腺微粒体抗,2例检出抗双链DNA抗体。结论:在本地区的丙肝患中,感染Ⅱ型HCV占多数,部分丙肝患可检出自身抗体。,感染Ⅱ型HCV和同时感染Ⅱ型、Ⅲ型HCV的患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感染Ⅲ型HCV的患,提示感染Ⅱ型HCV的患体内自身免疫应答过程更为显。  相似文献   

13.
常规体检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尹  郭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8):711-711,713
目的 研究开展普通人群丙型肝炎(下称丙肝)病毒抗体常规体检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8 450例患者血清进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 2003年丙肝抗体阳性率为2.49%,2004年为3.14%,2005年为3.34%,2006年(1~6月)为4.26%.结论 丙肝感染情况已日趋严重,为防止疾病扩散,早发现、早治疗,针对普通人群开展丙肝病毒抗体常规体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巴南地区不同人员丙型肝炎(下称丙肝)的感染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丙肝抗体.结果 不同人群的感染率在0.00%~2.22%之间.结论 巴南地区不同人员间的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肝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近年来,丙型肝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不仅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部分还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其中肝癌的发病率约为3%~10%,约1%~5%的患者死于HCC~([1])。丙型肝炎病程长、复发率高、治愈率低,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对患者非常重要。然而现阶段对于丙型肝炎的诊断评估系统较为单一,从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上对其病变程度归纳总结还较少见报道。因此,参考丙型肝炎组织形态学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定位等方法,重点观察其超微结构,寻找丙型肝炎肝组织的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为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辅助途径。本文主要就丙型肝炎的超微结构及其应用相关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是六型肝炎病毒中的一种 ,世界上共有 8种不同基因的丙肝病毒 ,属 RNA病毒 ,其变异极快 ,在宿主内形成多种基因型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宿主的免疫系统不能产生针对这一病毒的抗体 ,是无法研制丙肝疫苗的原因。丙型肝炎可以是急性的和慢性的 ,急性丙型肝炎大多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约有 1 5 %自愈 ,另外 85 %转为慢性 ;慢性丙型肝炎呈典型的隐袭性 ,在感染的前 2 0年内进展十分缓慢 ,大约 5 %~ 7%的患者无症状 ,6 5 %~ 70 %的患者可持续数年表现为稳定的慢性肝炎症状 ,2 0 %~ 30 %可形成进行性的慢性肝炎。传…  相似文献   

17.
戴榴  陈静  丁雪飞  吉翔 《系统医学》2022,(22):96-99
目的 分析江苏省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拟输血前四项(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丙肝抗体)指标的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021年9月—2022年4月江苏省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输血治疗的978例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丙肝抗体检查,分析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 在978例拟输血患者中,共检出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阳性152例,阳性率为15.54%。其中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最高,占比6.65%。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阳性患者以血透中心分布最多,占比31.58%。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阳性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文化程度(18.30%vs 10.93%)、户籍(19.92%vs 10.92%)、慢性疾病史(19.59%vs 12.24%)及遗传因素(19.35%vs 13.27%)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1、15.063、9.944、6.476,P<0.05)。其中高中以下学历、户籍为农村、有慢性疾病史以及家族遗传史是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阳性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发病率逐年上升~([1]),丙肝患者病耻感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丙肝是一种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通过输血、静脉吸毒等途径传播;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甚至有88.7%患者通过静脉吸毒传播~([2]),故国外公认为感染此病是患者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对其指责,从而使患者产生病耻感~([3])。而病耻感会使丙肝患者产生自责、社会孤立感等不良情绪反应,生活和疾病压力增  相似文献   

19.
扬帆 《现代康复》1997,1(2):146-147
自1988年从感染的黑猩猩血清CDNA中克隆出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后,已经证明在以往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中有90%以上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丙型肝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极易慢性化,通常慢性化率在50%-70%左右。国内有报道40%-60%的急性丙型肝炎(简称急性丙肝)病人可转为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性丙肝),而在慢性丙肝中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的比例相当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567例肝病患者丙型肝炎(下称丙肝)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567例肝病患者血清进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 急性肝炎丙肝抗体阳性率为9.5%,慢性肝炎丙肝抗体阳性率为16.2%,肝硬化为36.1%,脂肪肝为8.3%.结论 丙肝感染情况十分严重,在人群中开展丙肝抗体常规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