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492例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人/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HARRT(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治疗者临床资料,了解近年HIV感染人群的变化趋势,抗病毒治疗对该群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492例AIDS病人/HIV感染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HIV感染以26—55岁的中壮年人群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女性以性感染为主,男性平均年龄明显大于女性。(2)呈现出夫妇共同感染趋势。(3)抗病毒治疗使AIDS病人/HIV感染者免疫功能提高。结论AIDS病人/HIV感染者以中壮年为多,向普通人群发展,抗病毒治疗对AIDS病人/HIV感染者能提高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MI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GNMI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5例PGNMID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47~68岁,病程2.5~60.0个月,2例病程超过1年,5例均呈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病史,4例镜下血尿,3例肾功能异常。仅1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比率异常。光镜下,5例患者的肾脏均呈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免疫荧光下,PGNMID患者肾小球仅见免疫球蛋白G3和κ轻链沉积;电镜显示PGNMID患者肾脏系膜、内皮下和(或)上皮下颗粒状沉积物。结论 PGNMID患者常出现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下降,需尽早行肾脏病理检查,以提高PGNMID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病因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为4.2%,其诱因为血流动力学改变9例,感染5例,药物中毒4例,肾静脉血栓形成1例,余7例无明显诱因。肾脏病理检查肾小球以轻微改变为主,其中微小病变型10例,轻度系膜增生型9例,两者合计为73.1%;22例患者肾小管间质表现为广泛而显著的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和灶性坏死,4例肾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多少不等的嗜酸粒细胞弥漫性浸润。所有患者均经强的松、利尿剂及消除诱因等治疗,其中7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临床并不少见,多发生于肾小球轻微改变者,尽早明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以及诱发因素,并给予相应治疗,患者一般预后良好,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在老年人中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60岁以上老年肾脏病患者51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51例老年肾脏病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3例,继发性肾脏疾病18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28例,肾炎综合征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5例,急性肾损伤(AKI)4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4例。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17例),其次是Ig A肾病(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诊断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4例),其次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和肾淀粉样变(各3例)。结论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见,且以膜性肾病为主。老年继发性肾脏病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血管炎肾损害和肾淀粉样变多见。肾病综合征是老年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肾活检适应证。对病因不明的老年肾脏病患者,应及早行肾脏病理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国内目前抗艾滋病病毒(HIV)治疗方案,对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就诊于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初治为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HIV/AIDS病人,以及一线治疗失败更换为二线方案的HIV/AIDS病人,收集他们治疗48周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对HIV/AIDS病人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结果共收治96名病人,其中初治接受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治疗的病人30例,初治接受替诺福韦(TDF)+3TC+依非韦伦(EFV)的病人46例,一线治疗失败更换为TDF+3TC+克力芝(LPV/r)的病人20例。三组病人治疗48周后,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eGFR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与基线相比,一线治疗失败后更换为TDF+3TC+LPV/r方案的病人治疗48周后,eGFR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但eGFR平均水平与基线相比下降程度明显,为-14.12ml/min/1.73m2。结论三组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的病人,均没有发现明显的eGFR的变化,可能需要对HIV/AIDS病人进行长期的肾脏功能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1例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治疗效果、并发症和预后等。结果 101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分别为79例和22例。7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44例有肾脏病理资料,前4位分别是膜性肾病、Ig A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22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糖尿病肾病17例,其次是狼疮性肾炎和显微镜下血管炎。联合应用中等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病理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1%。原发性和继发性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均为感染、急性肾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结论老年肾病综合征中原发性所占比例较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Ig A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较为多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糖尿病肾病最多见。对于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联合应用中等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HCV是一种血源性传播的病毒,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HCV感染和肾脏疾病的关系。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相关的膜性增生性的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HCV相关性肾脏疾病类型,主要临床表现是肾病或肾炎综合征、蛋白尿、血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HCV相关肾脏疾病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B淋巴细胞清除的治疗、非特异的免疫抑制治疗。同时,随着新型抗病毒药物上市,使不能耐受传统方案人群看到了希望。综述了HCV相关肾损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9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理类型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例NS合并ARF患者进行肾活检,治疗方案根据病理特征做相应调整,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微小病变8例,系膜增生性6例(轻、中度增生各3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膜性肾病1例,IgA肾病2例,膜增生性肾炎1例。肾间质水肿、肾小管细胞病变为共性病理改变。治疗后恢复12例,好转6例,死亡1例。结论 NS合并ARF可见于多种病理类型,以微小病变及系膜增生为主,及时活检有助于NS合并ARF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运城市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摸清运城市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健康状况,为今后的关怀、治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7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及相关化验检查,观察合并感染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47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有1/5的人发生常见机会性感染症状,AIDS病人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均高于治疗前(P<0.05);男女性治疗后CD4 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平均增长37.08%;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占2.9%,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53.5%,同时合并HBV和HCV感染的占1.9%;有心电图改变者占20.3%;HIV/结核菌(TB)双重感染率为2.3%.结论 运城市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状况较好,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今后要积极开展机会性感染或合并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刘睿 《临床内科杂志》2013,(10):705-706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肉眼血尿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对本院自2002年至今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肉眼血尿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肾穿病理结果显示,IgA肾病29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2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病变7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除2例特殊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应用足量激素治疗,如有新月体存在则行激素冲击治疗,其中34例根据病例特点应用不同种类免疫抑制剂,预后良好.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肉眼血尿以男性儿童为主,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一般较短,肾穿病理以IgA肾病为主,多数存在内皮细胞增生及新月体,需用足量激素,应根据病例特点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6年来16例结缔组织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和治疗、随诊旨况。结果16例结缔组织病合并IgA肾病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3例,年龄17-58岁,病程10d-10年,其中肾脏症状出现于其他症状之前的4例,肾脏症状于结缔组织病起病同时发现或起病后发现的12例;16例患者中包括5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6例系统性血管炎、3例类风湿关节炎。结论多种结缔组织病的肾脏受累可以表现为IgA肾病,病理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Lee分级Ⅱ-Ⅳ级;有些结缔组织病肾脏受累不同于该疾病的典型肾脏病理表现。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类型及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IgG水平,为老年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类型的非肾活检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并住院期进行肾穿刺活检的老年患者临床数据和肾活检资料。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50例,年龄平均(65.85±4.68)岁,其中男152例,女98例。(1)常见肾活检病理类型:膜性肾病154例(61.6%),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31例(12.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20例(8.0%),IgA肾病11例(4.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糖尿病肾病11例(4.4%),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5例(2.0%),淀粉样变性肾损害5例(2.0%)。(2)对比前后5年间肾活检病理谱变化,膜性肾病(由61.11%增至62.36%)、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由9.72%增至13.48%)、糖尿病肾病(由4.17%增至4.49%)所占比例略有增加,IgA肾病(由11.11%降至1.69%),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由11.11%降至7.30%)所占比例显著下降。近5年来,膜性肾病和肾小球微小病变病两者所占比例达到了75.9%。(3)86例原发膜性肾病检测了血清PLA2R抗体水平,其中44例(51.2%)阳性,肾小球微小病变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血清PLA2R抗体均阴性。结论老年肾病综合征中以膜性肾病最常见,其次是肾小球微小病变病,且所占比例有增多趋势。血清PLA2R抗体检测对老年肾病综合征中原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性肾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相关性肾病 (简称AITD肾病 )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近期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AITD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以及 2年以上的随访结果。结果 AITD肾病临床上以蛋白尿为主 ,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6 8 7% )或肾病综合征 (31 3% ) ;其肾脏病理表现多样化 ,7例 (4 3 8% )为系膜增生性肾炎 ,4例 (2 5 0 % )为膜性肾病 ,4例 (2 5 0 % )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1例 (6 2 % )为微小病变 ;加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并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对该病治疗有效。随访期内 ,11例 (6 8 2 % )患者在病程中或随AITD复发而加重 ,出现肾功能损害 ;或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乙型肝炎、肿瘤等合并症 ,预后较差。结论 AITD可继发肾脏损害 ,临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 ,肾脏病理复杂多变 ,并可出现多种合并症 ,预后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4.
10年间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肾脏病理及临床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我科近 1 0年经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患者的病理和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的青中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分别为 62 .9%和 78.6% ,继发性肾病比例分别为 37.1 %和 2 1 .4%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 (分别为 2 2 .6%和 1 9.0 % )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分别为 1 6.1 %和 2 2 .6% )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 (分别为 66.7%和 62 .1 % )。结论 相对于青中年患者 ,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下降 ,继发性肾病比例上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进一步了解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80-1999年底住院老年肾病综合征病人进行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分析。结果:住院成人肾病综合征病人共513例,其中老年肾病综合征61例,占11.9%,原发病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者49例,占80.3%,糖尿病肾病者7例,占11.5%。临床表现以浮肿、血尿为主,贫血的发生率为54.1%,慢性肾功能不全(CRF)为32.8%。肾活检发现,在非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病人用激素或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缓解率为47.85,有效率为30.4%,未缓解率为21.7%,一般激素或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效果较好,其临床表现与年轻人的肾病综合征相似,但合并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ARF)、CRF和感染的比例较高,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类型以系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其次是局灶增殖型肾小球肾炎,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或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反应尚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阳性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替代肾活检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 抗PLA2R抗体阳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14 RU/ml)且有完整肾脏病理资料并排除继发因素及糖尿病的96例老年肾病患者(≥60岁)的临床病理资料, 分为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高eGFR组, ≥60 ml·min-1·1.73 m-2)和低eGFR组(<60 ml·min-1·1.73 m-2)。结果 96例患者中IMN 95例占99.0%(其中Ⅰ期1例、Ⅱ期59例、Ⅲ期34例、Ⅳ期1例), 不典型膜性肾病(AMN)1例(1.0%)。IMN患者中高eGFR组81例(85.3%), 以Ⅱ期IMN最多见(66.7%), 其中10例(12.3%)合并其他病理表现, 以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2例)、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2例)最多见;低eGFR组IMN患者14例(14.7%), Ⅲ期IMN最多见(57.1%), 其中10例(71.4%)合并其他病理表现, 高于高eGFR组(χ2=21.642, 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光镜未能诊断的膜性肾病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5-0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仅靠光镜未能诊断的9例轻型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1例6岁小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余8例45~70岁成人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或隐匿型肾炎。光镜诊断为微小病变或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免疫荧光显示IgG沿肾小球基底膜散在性细颗粒状沉积。电镜可见上皮细胞下小型高密度电子致密物散在性沉积,多为膜性肾病Ⅰ、Ⅱ期病变,2例合并薄基底膜肾病。结论慢性肾炎或隐匿型肾炎中,常混有仅靠光镜难以确诊的轻型膜性肾病,进行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对确定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新疆艾滋病(HIV/AI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染病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住院死亡的152例HIV/AIDS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52例HIV/AIDS病人中,男117例,女35例;平均死亡年龄37.17岁。吸毒感染者96例,性途径感染者49例,有偿献血感染者3例,不明原因感染者3例,母婴传播感染者1例。无业人员130例;中小学以下文化水平144例。122例查CD4细胞计数,其中CD4细胞>350个/μL 4例,≥200~350个/mL18例,<200个/μL 100例。抗病毒治疗(HAART)24例,最长服药时间为6个月。合并1种机会性感染者17例,合并2种机会性感染者54例,合并3种以上机会性感染者81例;主要合并结核病、肺炎、丙型肝炎(丙肝)、肺孢子菌肺炎(PCP)等。96例吸毒感染者中,11例曾行美沙酮替代治疗,79例在吸。结论 152例病人以吸毒人员为主,青壮年居多,HAART治疗覆盖面低,主要死于结核病、重症肺炎、丙肝肝硬化等。远离毒品,遏制艾滋,减少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应加大宣传及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DM)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NDRD)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DM合并NDR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M合并NDR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DM合并NDRD患者常合并多种NDRD,以肾小球病变为主,包括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硬化等;临床表现:肾炎综合征、血尿、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等;与糖尿病肾病的不同特点包括:(1)血尿明显;(2)急性肾功能衰竭;(3)肾功能不全或蛋白尿明显增多时血压正常;(4)糖尿病病程5年。结论 DM合并NDRD患者常合并有不用类型肾损伤,与糖尿病肾病有明显区别,通过肾组织活检可以确诊。在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常合并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肾脏损害。临床上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其中淋巴系统增生性恶性病变合并NS多见于Hodgkin病,而NS合并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者相对很少,所见的报告中病理类型以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CN)多见,膜性肾病(MGN)为数甚少。国内尚未见到报告。近来,我们观察到1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合并非典型性膜性肾病,现报告如下,目的在于引起大家对恶性肿瘤造成肾小球疾病的重视,以及加强对NS病因多样性的了解,并复习有关文献,对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