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麻风菌侵犯周围神经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原因,尽管皮损是诊断麻风的主要依据,但麻风仍然主要是一种周围神经的疾病。作者在埃塞俄比亚的全非麻风和康复训练中心,研究比较了皮肤和神经活检的组织病理结果,强调神经活检对诊断多菌型麻风的作用。81例临床疑为麻风的病人同时进行了皮肤和神经活检。神经活检取自桡侧皮神经(66例),腓肠  相似文献   

2.
对同时活检的麻风皮肤和神经标本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研究其与临床分类的关系以及神经活检在麻风分类和治疗选择上的应用。 在印度Chandigarh研究生医学教育和研充学院麻风门诊选择60例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例(临床分型BT25、BL28、LL7),在活动性皮损处作活检,固定于Zenker's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3.
麻风菌的亲神经性,使外周神经损害成为麻风的特点。细菌中只有麻风菌才能在神经轴突或雪旺氏细胞中生长,也只有麻风菌能穿透神经内膜。对麻风神经损害的光镜和电镜研究均已有报告,但多仅限于有名的大神经。作者对一例复发的L型病人皮肤损害内的小神经做了  相似文献   

4.
由于结核样型麻风的神经损害缺乏特异性,近几年来许多实验室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麻风杆菌,但尚未在神经标本中应用。为此作者报告应用PCR方法检测神经损害中的麻风杆菌。 神经活检标本分别取自7例瘤型和3例少菌型麻风患者。有2例瘤型患者在本研究前接受过MDT。有2例神经标本取自结节性坏死性动脉炎或结节病患者的炎症损害作为阴性对  相似文献   

5.
作者观察了解除联合化疗(MDT)的多菌型麻风(MB)患者皮肤和神经内活菌的出现率和程度。 研究对象为26例多菌型麻风(BL-LL)患者,年龄15~55岁,所有患者均完成了MDT,疗程至少24个月。活检取自解除MDT后的2~6个月,以保证患者体内无循环的有效药物成分,以避免与复发或再感染混淆。皮肤查菌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麻风的组织病理诊断,对482例麻风皮损进行活检,其中422例临床呈活动性,60例呈不活动。标本均用HE 及 Fite-Faraco 抗酸染色。结果发现有抗酸菌和/或有皮神经受累足以确诊为麻风的348例(72.2%);皮肤附件,血管神经束及真皮内有肉芽肿或淋巴细胞浸润可疑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神经型麻风的临床表现为单一或多神经功能损害,无典型皮损、查菌阴性,诊断颇困难。麻木区皮肤活检无麻风图象,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显示感觉——运动障碍,但下不了诊断,而皮神经活检简单易行,诊断麻风很有价值。选择有周围神经症状的患者77例,均无浅色斑,查菌阴性、病理无麻风图象;作萄葡糖耐量试验,脊柱X线检查、胶质蛋白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研究等排除其它神经疾患。依临床特征可将这些病例分为:1、单纯运动神经病(4例);2、多发性单神经炎(25例); 3、末稍性多神经炎(48例)。在病变部选皮神经取材。手套式麻木者取腕部桡神经皮枝;  相似文献   

8.
近来文献报告,皮肤活检的S-100蛋白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有助于结核样型麻风的诊断。作者用这一染色方法鉴别结核样型麻风与其它常见的肉芽肿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9.
过去多认为麻风病的血管病变常限于皮肤或其他器官的终末毛细血管袢,而中等及大血管的受侵不常见.由于神经受侵十分普遍,故当麻风患者皮下出现肥厚条索状物,常被认为是粗大的皮神经.作者对此种粗大"神经"进行常规活检时,发现其中有2例原来是粗大有浸润的静脉结构.于是决定对麻风患者中此种肥厚索状物作病理组织学观察.随后又发现4例麻风性静脉炎.上述共6例均系瘤型麻风患者,病期3~9年不等,其中4例经氨苯砜或合并利福平治疗3月至1年半不等,2例未经治疗.6例之肥厚索状物均位于四肢,其中原认为是粗大"神经"而作活检的3例患者,索状物位于前臂屈侧之内侧(前臂内侧皮神经?)沿跟腱外侧(腓肠神经?)以及足背内侧(隐神经?或静脉?).另3例原认为是  相似文献   

10.
八、麻风的诊断租临床专题讨论会报告(一)诊断在一体化的规划中和在初级卫生机构中,卫生工作者不仅应能对麻风病人而且也应能对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因此,麻风的诊断方法应当简易且便于现场应用。在任何可能的地方,也应采用较精密的方法。1.麻风的神经病变(新方法) 由于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和用 S100蛋白检测雪旺氏细胞的存在,通过检测皮肤活检中神经内的抗原,可以对早期神经受累(尤其是未定类或结核样型麻风病例)作出早期诊断。神经生理学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霍夫曼反射、F 波和大脑电位)对早期麻风的  相似文献   

11.
近来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建立为敏感、 特异和快速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麻风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者报告了PCR在麻风诊断和监测化疗效果中的作用。 取自新发未治麻风病例皮肤切刮组织液和4mm钻孔皮肤活检用于PCR检测。在MDT治疗开始后1个月和6个月时在相同损害处重复上述取材。取5例非麻风的皮肤病患者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了一只雌性黑长尾猴(Cercocebusatys)所出现的麻风损害及其病原学研究的结果。该猴1975年从西非输入,从未用麻风杆菌作过实验性接种,但于1979年9月(此时约5岁,重4.5kg)发现这只猴子出现了皮肤浸润。1981年1月临床检查示前额皮肤、眶周、口部和下唇有广泛坚硬的浸润,耳部增厚,有结节,前臂伸面皮肤稍厚。病变为进行性,皮肤浸润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面、四肢和尾部严重受侵,手足出现神经性畸形。用利福平及砜类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皮肤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典型的多菌型麻风病变(BL—LLs),抗酸杆菌(AFB)侵犯神经。  相似文献   

13.
神经损害是麻风重要的原发症状之一,临床表现为神经肿大。有人作过种种实验,如对周围神经的电镜观察,研究淋巴细胞在试管中对神经抗原的反应,以及鉴定麻风病人神经中的浸润细胞,但这些多半是在T型和L型病人中做的。作者在印度JALMA门诊上选9例未治疗的纯神经炎麻风,均有局部麻木和神经肿大,无皮疹。为每例切取一肿大的皮神经做活检,这包括前臂外侧皮神经、挠侧皮神经、腓肠神经,切两半,一半用做病理检查;另一半用来从真皮和神经的麻风肉  相似文献   

14.
国际麻风学会前主席Meyers和印度卓越的病理专家Job,于今年5月23~28日专程来我国在成都举办麻风病理研(?)班,为来自全国11个省的21位麻风病理工作者讲授了麻风活检标本和皮肤涂片的制作、病理分类、麻风的传染和病因、早期诊断、神经病理、麻风反应及化疗和免疫等10多个题目,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只有神经损害而没有任何原发性皮肤改变的麻风病人,被称之为神经炎型(或纯神经炎、原发性神经炎型)麻风。由于这些病人麻风菌素(光田氏)反应多为阳性、皮肤涂片查菌均为阴性,通常被列入麻风光谱的结核样型端。从现场管理出发,近年来则被作为少菌型的一部分,尽管报告有少数病例组织学示界线类和瘤型麻风特点,神经内查菌强阳性,因此,进一步详细研究,严密地确定它们是否都属于同一类型是必要的。作者对在流行区陆续发现的108例未经治疗的神经炎型麻风进行了研究,以期发现患者受累神经的数目和临床表现,能否提供神经  相似文献   

16.
作者于1969年在印度麻风流行区某地对1020人作临床检查,发现54人(占5.3%)有一侧或两侧腓浅神经粗大,故以此组病人作研究。54人中新病例35人,旧病例19人;有症状的(与皮肤或神经有关的)5人,无症状的49人。由于腓浅神经为单纯感觉神经,故对所有54例均作该神经活检。方法:在小腿下1/3的侧面将该神经确定后,通过一个2厘米左右的切口,切取该神经1厘米左右作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9例有细胞浸润,20例有细胞浸润和抗酸杆菌,25例组织学正常。  相似文献   

17.
麻风是由麻风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首先损伤肤和神经。用组织学技术能见受瘤型麻风损害的神经被含有大量杆菌的巨噬细胞所浸润,亦可见少数淋巴细胞。用超微结构技术能更好地确认细胞和细菌的形态和特征。作者用未治、反应和已治瘤型病人的周围神经进行研究,以了解神经的病理改变。3例均为门诊的瘤型病人,作周围神经活检。固定,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脱水,包  相似文献   

18.
19.
麻风的临床复发是众所周知的。古来就认为麻风菌从皮肤中消失了,神经内潜伏的菌也能引起复发,即使用普通方法查不出细菌时,若用过碘酸处理后使之重现抗酸性,仍能看到不少细菌。正是因为这一点,以致有人认为麻风是治不好的。30年代林文雄氏通过长期观察即已指出,当麻风临床治愈时,麻风菌素若阳转,复发就少,若阴转复发亦多。作者在光明园麻风院工作四年半,共做过45次尸检,其中死亡前皮肤菌阴性,死后作过神经内细菌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未定类麻风进行了研究,以期发现其组织病理学改变是否符合麻风病的早期损害。 首先对疑为麻风的10例门诊患者作临床记录和皮肤活检,其中5例组织病理诊断为未定类麻风,另5例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NCI)。再对所有10个标本的蜡块作连续切片,每个活检标本的连续切片数为41~233张,平均145张,用改良抗酸染色找抗酸菌(AFB)。所有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