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美  彭素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04-6305,6308
目的 了解北京怀柔地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患病及骨密度检测情况,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Metriscan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894例中老年人骨密度,关系骨密度测定结果及T-Score评分(T值),骨质疏松患病情况.结果 (1)将每10岁作为一个年龄段,共5个年龄段,年龄段增加骨密度、T值逐渐下降,每个年龄段骨密度值、T值与前一个年龄段测定的骨密度值、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骨密度测定值及T值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31%、4.76%、17.11%、33、33%、64.29%,女性为3.31%,11.97%、35.56%、61.54%、75.00%,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在50岁后各年龄段在不同性别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度的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有无骨质疏松存在,怀柔地区中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增高,女性骨密度下降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更为严重,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
刘堃  张惠  郭蕾蕾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74-6177,6182
目的 调查锦州市中老年人群的骨密度及相关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和超声骨密度仪测定1313名45~88岁中老年人跟骨骨密度T值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骨密度T值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65岁之后女性T值明显低于男性.骨量减少发生率在65~70岁达到峰值;骨质疏松(OP)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OP发生率为23.97%,女性OP发生率高于男性.OP患者的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者,身体疼痛部显著多于非骨质疏松者.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影响男性骨质疏松的因素为饮浓茶、锻炼、年龄、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酒、吸烟、胃肠道疾病、BMI、补充钙剂;影响女性骨质疏松的因素为初潮年龄、胃肠道疾病、绝经年限、哺乳史、补充钙剂、糖尿病、OP遗传史.结论 中老年OP发生率较高,开展社区骨质疏松预防工作,引导中老年人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科学合理的补钙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骨质疏松门诊就诊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患病情况.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使用美国DPX-NT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来我院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6月门诊的855例40~100岁中老年人正位腰椎和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着年龄的增加(40岁以上),男女性各部位BMD逐渐下降,女性更为明显,男性腰椎BMD下降程度较轻.男性腰椎50~岁组与60~岁组比较和60~岁组与70~岁组比较、女性腰椎60~岁组与7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腰椎的OP患病率最高,40~59岁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60岁以后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40~100岁人群腰椎和股骨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26.99%和4.68%,女性为57.13%和8.91%,男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老年住院病人的骨质疏松率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率也随着上升,女性病例发生率多于男性.骨折、脑卒中伴肢体活动障碍、糖尿病、重度COPD的骨质疏松率高于其他疾病.中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并注意防止跌倒导致的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4.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检查与诊断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200040)沈稚舟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中老年人中多发的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日趋增高,严重影响其健康。白种人妇女60岁以上者,25%有脊椎骨折的x线表现,70岁以上有3.5%有...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人骨钙素含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晓梅 《中国校医》2001,15(2):88-90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老年人骨钙素含量状况和影响峰值骨重,骨密度的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对451例45-84岁教职工血骨骨钙素检测资料及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骨钙素降低者47例,其中伴有颈,腰椎病65.96%,发生过骨折21.28%,牙病48.94%,糖尿病31.91%,随年龄增加骨钙素降低率递增(P<0.001),女性骨钙素降低率高于男性11.09%(P<0.001),表明中老年人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是影响骨钙素含量和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雌激素对骨骼的影响更明显。女性骨钙素降低年龄段比男性提前,骨钙素降低在女性55岁组及男性75岁组构成比最高,分别为86.96%,100%,提示女性55岁前后正值绝经期,骨吸收和骨形成速度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分泌锐减,骨更新加快,骨丢失更为明显,绝经后骨形成速率比绝经前增快,男性性腺也有衰退,但量微速缓,一般至70岁后才较明显。结论:青少年时期充分摄入钙质,加强体育锻炼及孕期补钙能有效提高高峰值骨量,保持适当体重和不抽烟,酗酒,注意蛋白,钙摄入和户外运动有利于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丽华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0):628-629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性疾病,据资料统计[1],在我国 60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 60%~70%,男性为 25%~30%。北京地区 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高达15%[2]。因此骨质疏松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威胁我国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骨质疏松重在预防,如果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该病,并积极加以预防,就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其造成的危害。本研究通过对中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及一些对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的调查,力求探讨骨质疏松发病与其知识、行为的关系。 对象和…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区中老年人骨密度及骨质疏松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掌握深圳地区中老年人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峰值、相关因素 ,以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 用LunarEXPERT -XL型双能X线骨吸收仪 ,取左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三个测量点及腰椎骨测定骨密度。结果  5 0岁组中年男性骨密度已开始下降 ,60岁后进行性下降 ;女性 40~ 49岁组轻度回升 ,5 0岁后进行性下降 ,5 0~ 5 9岁及 70~ 79岁两年龄段出现下降快速期。中老年骨质疏松随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升高。结论 深圳地区中老年人 5 0岁中年男性骨密度开始下降、运动少、营养失衡是重要原因。女性 5 0~ 5 9岁及 70~79岁年龄段骨密度出现下降 ,快速期应防止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8.
《药物与人》2005,(6):25-25
统计资料显示,人在40岁以后会逐渐出现骨密度减少及骨质萎缩,以致骨质疏松。70岁的人骨密度仅相当于青年时期的50%左右,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可达到60%以上。女性进八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骨质丢失更快,女性大于男子。据统计,这一时期的女性,丢失骨量是同龄男性的数倍。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人口中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多,骨质疏松症也日益增多,成为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估计目前全球骨质疏松患者超过1亿。国内对7省市4.8万人的调查结果,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22.6%,其中男性为15%,女性为28.6%。70岁以上女性为40.3%,80岁以上为64.6%。预计到2010年,我国骨质疏松人口将会增加至1亿。它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耗费家庭和社会大量资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群中年龄与身高的变化情况为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农村50岁以上人群的身高情况。结果:男性和女性身高均值分别为160.60cm和149.31cm,平坝的丘陵区无差异(P>0.2);从50岁到80岁组身高下降值女性比男性显著(高1.54cm-2.84cm),70岁以下比70岁以上身高下降明显。结论:中老年人群身高值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是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病症,其发病率是代谢性疾病之首,特别是女性这一群体。60~70岁的女性约有1/3可发生骨质疏松,80岁以上高达2/3。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骨折,需要卧床,不仅患者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每年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如1998年骨质疏松日的主题为“政府行动”,充分说明了该病症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新型流行病,静悄悄地在全球蔓延。统计数字显示:全球约有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尤其普遍,60~70岁这间的女性,约1/3患有骨质疏松;80岁或以上的女性,约2/3患有骨质疏松。在我国,骨质疏松患者总人数已经超过7000万。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Osteoporasis,以下简称OP)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是因某些原因引起的以骨密度减少为特征,骨质丢失为结果的骨质疏松现象,它是引起中老年人骨折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我们研究了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及骨折与有关因素的关系,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严格选择同一水源、饮用哈尔滨市自来水20年以上、居住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内的教工及家属共80名,年龄为50~76岁,平均年龄58.89岁,大致健康,均没有接触铅、铜、铝等有害有毒物史;在受同等程度轻度外伤(如骑自行车或走路自行摔倒)条件下,分男女未发生骨折组(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珠海市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为降低老年女性骨折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抽样方法分别抽取珠海市50~70岁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年龄、婚姻状态、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户外活动量、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怀孕次数、生产胎儿数、骨折史、饮酒史、吸烟史、牛奶摄入频率等。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该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0例50~70岁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病例组和200名50~70岁健康女性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均以60~70岁为主,分别占75.0%、66.5%,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分别占80.0%、85.0%。家庭月收入<5 000元分别占60.0%、55.0%,文化程度均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分别占60.0%、57.5%。有骨折史(OR=4.116)、有吸烟史(OR=3.904)和绝经年龄<45岁(OR=4.229)是50~70岁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量≥60 min/d(OR=0.417)、牛奶摄入频率≥3次/周(OR=0.191)是该年龄段女性骨折疏松性骨折的保护因素。结论 户外活动量、骨折史、吸烟史、牛奶摄入频率和绝经年龄是50~70岁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户外活动量较大、牛奶摄入频率较高可降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门诊中老年腰痛患者骨质疏松和脊椎骨折诊断、治疗情况,为加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中老年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897例,年龄50~85岁,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三角及粗隆部位)骨密度值,胸腰椎(T5~L4)X线正侧位片,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97例腰痛患者中,骨质疏松症513例,女性70~79岁组和>80岁组骨密度值最低,L1-4骨密度值70~79岁组为(0.896±0.151),>80岁组为(0.810±0.197),50~59岁组为(1.001±0.162),70~79岁组和>80岁组与50~5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L1-4骨密度值70~79岁组为(0.896±0.151),>80岁组为(0.832±0.197),50~59岁组为(1.103±0.162),70~79岁组和>80组岁与50~5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脊椎压缩性骨折153例,患病率为17.06%.结论 中老年患者腰痛时多伴有骨质疏松或脊椎压缩性骨折,诊治时要多加重视,建议中老年人应长期进行健康查体,预防和推迟骨质疏松或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健 《职业与健康》2003,19(11):84-85
目的 测量分析骨质疏松发病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索如何有效防治骨质疏松。方法 测量40岁以上健康中老年男性和女性非优势手前臂中下1/3处桡骨密度,统计近6a来3234例受测人群中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 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年龄增长骨形成与骨丢失平衡被打破,骨钙含量下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使骨质疏松发病率在中老年以后各年龄段中均高于男性。结论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钙含量下降引起的,与年龄及性别因素密切相关,在骨钙的摄人、吸收沉积及丢失3个环节中任何1个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骨质疏松出现。在防治方面,因其是多原因造成的,应以预防为主,明确原因,多方面多角度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藏族成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从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随机抽取1 309名藏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该地区骨质疏松检出率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成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3.8%,男性为3.0%;60岁及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16.7%,男性为1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群体中,年龄、从事农牧活动、BMI、绝经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在男性群体中,年龄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结论 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60岁及以上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偏低。增龄是该地区藏族成年女性、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绝经、BMI偏低是该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从事农牧活动是该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苏晓 《自我保健》2012,(2):16-17
在世界常见病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位居第六位。日前卫生部发布,我国骨质疏松疾病防治形势严峻。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最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56%。但如今骨质疏松却悄悄盯上了年轻人,这是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汪纯 《大众医学》2011,(2):32-32
来自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有大约7000万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其中50.1%为女性。根据IOF的建议,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为固有的和可预防的两大类。其中,种族、高龄、女性、骨质疏松家庭史、绝经和类风湿关节炎等为固有的危险因素;而体重过轻、营养状况不佳、缺乏锻炼、钙和维生素D缺乏、嗜烟酒等均为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因此,体重过轻的老年妇女——“瘦小老太太”毫无疑问地成为骨质疏松的易患人群之一。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在代谢性骨病中最为常见,是一种重要的老年性疾病。近5年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严重性不容忽视。在2000年我国已有11%的人口进入老龄期,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1.3亿,30%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骨痛病,而女性发病较早且数倍于男性,其中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6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