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常见经筋病灶点超声解剖特征及针刀入路,为基于经筋理论针刀循经筋病灶点精准松解治疗KOA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单膝患病KOA患者,采用高频肌骨超声在双膝常见经筋病灶点"鹤顶次""髌外下""髌内下""阴陵上"解剖位置上采集声像图,在声像图上标注解剖层次,对比分析病变好发解剖层面和病灶声像特征,并测量针刀模拟入路相关数据。结果:"鹤顶次"病变好发解剖层面在股四头肌肌腱髌骨附着处和髌上囊;"髌外下""髌内下"病变好发解剖层面分别在髌外、内侧支持带髌骨附着处和髌下脂肪垫;"阴陵上"病变好发解剖层面在鹅足腱胫骨内髁附着处和鹅足滑囊。以"鹤顶次"为例,针刀松解进针点为髌骨正上缘上1 cm,松解股四头肌肌腱髌骨附着处,平均进针深度为(3.60±0.10)cm,针体垂直皮肤90°;松解髌上囊平均进针深度为(2.35±0.17)cm,针体向头侧偏45°。结论:肌骨超声能够清晰呈现KOA常见经筋病灶点局部精细解剖层次、病变超声特征和好发解剖层面,可提高针刀循经筋病灶点非直视下松解治疗KOA的精准度,对针刀医学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 例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onstant-Murley 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3.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关节疾病。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及行走困难等。KO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基于经筋"束骨利关节"理论,KOA也可归属于经筋之病。目前中医在治疗KOA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内服药,还有许多外治法,且疗效显著。微针刀作为一种新型治疗工具,对  相似文献   

4.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病一般表现为经筋循行处筋肉、关节的疾患,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经筋病的治疗"以痛为腧"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强调局部取穴的重要性。同时,配合以灶为腧、整体观念取穴,通过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近治与远治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经筋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较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退变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病骨质增生、老年性关节炎等,在中医属痹证范畴。《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痹者,闭也;闭塞不通,邪气凑虚,着而不去,血气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风寒湿三气之为病,痹证其要徵也。惟三气之至有偏胜,体气之禀赋有厚薄,饮食起  相似文献   

6.
"经筋"是中医经络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关键所在.津沽伤科推拿历代医家在深入挖掘整理经筋特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通过筋结点按,局部推挤,循经拨按等准备手法,有效减少患者因治疗手法带来的疼痛,再结合整复手法并使得患者在治疗中"不知其苦",易于接受.基于此形成了具有津沽特...  相似文献   

7.
经筋是是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筋针以痛为腧、以结为腧,通过对局部阿是穴的施术,起到疏调经筋、宣导卫气、缓解疼痛的作用。目前,筋针疗法在经筋病变所致的筋性痹病、腔病与窍病中展现了许多优势。从筋针的特点、临床应用、脏腑体质方面,浅析其研究进展概况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其基础研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经筋气血理论及动静力平衡失调来综述颈椎病发病病理及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依据,概述了近年来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概况,认为"经筋失衡,气血失和"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的根本病理机制。针刀能够松解了软组织、血管神经的粘连,疤痕和挛缩,达到"舒经理筋,调和气血,恢复平衡"的作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较好的临床疗效显示了针刀疗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水针刀联合通痹酊剂加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KOA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水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水针刀联合通痹酊剂加热敷治疗,连续治疗5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疼痛程度VAS评分和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比较2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2.5%),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水针刀联合通痹酊剂加热敷治疗KOA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缓解关节疼痛,降低关节炎指数。  相似文献   

10.
刘召  刘玉琳 《世界中医药》2007,2(3):160-161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1]具体地描述了痹病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杂合侵入人体,破坏了机体正常功能而发生疼痛、麻木不仁等一系列症状。风为燥淫,善行数变。湿为浊邪,得寒则聚,聚则成痰,痰遇燥风,胶结难解,痰浊毒瘀,“痹”乃生成。痹滞于血,不但增高血液黏稠度,血流缓慢,循环灌注不足,更能形成血栓、赘物黏附心窍,而致“心痹”,故“心痹者,脉不通”为心脑血管发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清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冷文飞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经验.冷教授认为本病以肝脾肾亏损为内因,风寒湿侵袭为外因;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肝血不足、脾气虚弱、肾元亏虚为本,外邪侵袭、痰瘀内阻为标,以致筋骨不坚、骨失所养、经脉痹阻.其临床采用内外合治的四步联合法,由关节腔灌洗、正清风痛宁关节腔注射,配合小针刀局部松解、中药热敷四步组成,治疗KOA可通痹止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膝骨性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退变性骨关节疾病,本病以中老年居多,属于中医"骨痹"范畴。针刀同时具有中、西医"针"和"刀"的特点,通过针刀纵行切割、横向剥离等方法,能松解粘连,消除挛缩,彻底松解关节周围的筋膜、韧带、纤维组织,迅速缓解疼痛,逐渐消除高压应力点,并在此基础上纠正膝内外翻畸形及关节半脱位,从而恢复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1]。本研究收集  相似文献   

13.
<正>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膝关节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KOA的高发病率、低治愈率严重威胁着社区老龄居民。KOA的发生给老龄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从而越发被重视。KOA的主要缓解药物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为主,另外还有透明质酸钠及氨基葡萄糖等,但其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肝肾毒副作用给治疗增添了许多困难之处。KO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证的发生不外乎内外二因,外因主要是风寒湿热  相似文献   

14.
经筋与卫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农虞 《中国针灸》2015,(2):185-188
为了探讨经筋与卫气的关系,查阅相关文献,从经筋禀受卫气,始发于足太阳;经筋受卫气于四末,数筋并发;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经筋十二痹属痹症范畴,其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病机与卫气运行失常有关。故经筋与卫气密切相关,体现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对经筋病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临床常见病,高树中教授熟读经典,博采众方,临证中尤善针药结合并用,治疗本病每获良效,现就其治疗思路和方法进行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断裂或髓核脱出,以致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病因病机本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中医将其归于"腰痛""痹证"范畴。痹,即痹阻不通。《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邪侵袭腰部,或跌扑损伤,瘀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配合中药骨舒热熨包热敷"跨痛阈"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先用针刀松解患膝,每周1次,3次为1疗程,于每次针刀松解第2天用骨舒热熨包热敷并行"跨痛阈"康复锻炼,每次30 min,每天2次;对照组采用微波理疗,每次30 min,每天2次,连续3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33%,对照组6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骨舒热熨包热敷"跨痛阈"锻炼配合针刀松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田雪梅主任医师擅长运用小针刀治疗疾病,尤其擅于将中医经筋理论同西医解剖知识结合起来指导临床操作,其将小针刀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中进行微细松解;在手三阴经筋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刀松解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在治疗臂痛、腕部背痛、肢体麻痹、屈伸不利等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将其对手三阴经筋同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之间的关联和在手三阴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松解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操作步骤进行了概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经筋微创疗法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评价经筋微创疗法治疗KOA的疗效。方法将KO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药物基础上加用经筋微创治疗,疗程均为4周,并选取针刀镜治疗1、4周时间点上观察两组患者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WOMAC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4周VAS评分、疼痛、僵硬程度、活动功能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经筋微创疗法能快速缓解KOA患者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功能,提高整体疗效,经筋微创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摘要:肩前痛属于“筋痹病”范畴,经筋理论与肩前痛的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的联系紧密,并且对肩前痛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治疗上,宜遵循“舒筋通络,松解筋结”的治疗原则、治疗部位宜选取“结筋病灶点”、治疗方法可选取针刺、针刀、火针、推拿等。从经筋理论的角度理解肩前痛的发病与诊疗过程,有利于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面瘫病因病机为风寒乘虚人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或络脉空虚、风邪侵入阳明及少阳经脉致经气阻滞、肌肉弛缓而发病。表现以口眼歪斜为特征。治疗多以祛风、活血、通经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