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轴扫结合冠扫对发现鼻咽癌(NPC)颅底及颅内早期受侵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75例颅底受侵的NPC轴扫及冠扫的CT表现。结果 轴扫可清楚显示NPC颅底破裂孔、卵圆孔、棘孔,枕骨斜坡及颞骨岩尖的结构的破坏情况,对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显示不佳;冠扫能清楚显示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等结构的破坏情况。结论 CT轴扫结合冠扫能较全面了解NPC颅底及颅内早期受侵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谢东  李强  苏丹柯 《微创医学》2003,22(3):261-263
目的探讨轴扫结合冠扫对发现鼻咽癌(NPC)颅底及颅内早期受侵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5例颅底受侵的NPC轴扫及冠扫的CT表现.结果轴扫可清楚显示NPC颅底破裂孔、卵圆孔、棘孔,枕骨斜坡及颞骨岩尖的结构的破坏情况,对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显示不佳;冠扫能清楚显示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等结构的破坏情况.结论CT轴扫结合冠扫能较全面了解NPC颅底及颅内早期受侵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金敏  蔡妙贞 《广州医药》2000,31(3):45-46
目的:确定超声扫查在单侧眼球突出的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39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单侧眼球突出的超声扫查资料。结果:39例中超声扫查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相符36例,诊断准确率92.3%。结论:超声扫查对单侧突眼病诊断是一种简便、有效、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可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天柱 《中外医疗》2011,30(1):177-177
目的探讨CT冠状面扫描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68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采用冠扫组88例,轴扫80例,2组病例进行手术结果并与对CT表现进行对照,并进行冠扫符合率与轴扫符合率比较。结果冠扫符合率与轴扫符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在对前列腺癌CT诊断中,应用冠状面扫描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有效提高对前列腺癌术前分期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辅助价值,是前列腺癌横断扫描不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晨间护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每天必须给病人扫床,整理床铺,为了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我科开始采用“一床一巾”湿式扫床法.通过几年来的应用及微生物监测结果证明,此法安全可靠,简便,有效杜绝了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6.
CT冠状位扫描对颌面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冠状位扫描对颌面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48例进行过颌面部冠状位CT扫描忠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鼻及副鼻窦炎43例,鼻咽癌35例,鼻息肉28例。鼻窦囊肿21例,颌面部骨折11例,上颌窦癌8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果 鼻及副鼻窦炎、鼻息肉、鼻窦囊肿冠扫较轴扫能更好地显示病变与各窦腔之间的关系;颌面部骨折冠扫对骨折位置的观察及与周围的关系能更加准确;鼻咽癌、上颌窦癌、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冠扫能准确观察病灶是否向邻近组织侵犯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论 Cr冠状位扫描是颌面部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上消化道梗阻中超声连续节段扫查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通过手术确诊为先天性上消化道梗阻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X线消化道造影与超声连续节段扫查法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各种疾病的诊断率与诊断准确率.结果 X线消化道造影与超声连续节段扫查法检查均可诊断先天性...  相似文献   

8.
任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5):831-832,774
目的探讨低频、高频超声联合扫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低频、高频超声扫查的阑尾区图像特点,对比不同条件下各型阑尾炎的显示结果。结果 3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余5例保守治疗临床随访证实。在352例病例中,低频超声诊断阑尾炎236例,诊断符合率为67.0%;低、高频超声联合扫查诊断阑尾炎318例,诊断符合率为90.3%,漏诊34例(9.6%)。结论低频、高频超声联合扫查能明显提高肿大阑尾的显示率,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经腹及经阴式超声联合应用扫查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全部患者均予以经腹及经阴式超声检查诊断,且和术后病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超声超声声像图特征,对比二者所存差异。结果:超声检查诊断42例为子宫肌瘤,其诊断符合率为91.3%;经腹超声送扫查检出38例,经阴式超声扫查检出41例。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经腹及经阴式超声联合应用进行子宫肌瘤的扫查诊断,可使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高频及扇扫彩超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对临床拟诊为颅脑疾病的200例新生儿均应用高频及扇扫彩超经前囟、后囟和侧囟检查患儿二维切面脑组织的结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大脑动脉的分布走行及颅底的Willis环,测量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颅脑超声阳性182例,占91%,其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及脑内钙化与C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及扇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应用,既可相互弥补各自显像不足的缺陷,又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胡雪飞  高建国 《吉林医学》2013,34(16):3118-3120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检查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术前采用高频、低频、经阴道探头相结合并联合运用加压、最痛点扫查等方法组合扫查,术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诊断资料。结果:组合扫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符合率93.7%。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直接征象:阑尾肿大和阑尾周尾脓肿;间接征象:回盲处肠管异常改变,右下腹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粪石,网膜高回声团,超声麦氏征,右下腹腹膜线增厚。结论:超声医生快捷、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除了要熟练掌握其声像图直接、间接征象外,组合扫查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声扫查正常成人臂丛神经声像图特征,建立标准化的定位标志,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成人50名进行超声臂丛神经扫查,动态及多切面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包括C5~T1椎间孔解剖关系、正常测量值,各臂丛神经结构特点和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受检者均可显示C5~C7神经根,神经根显示率100%,31名受检者可见C8神经根,神经根显示率62%。右侧C7臂丛神经根内径值略高于左侧,但两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侧C5、C6、C8臂丛神经根内径值明显高于左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扫查有效利用了椎体横突的形态学差别,准确定位各神经根对应的椎体水平,可作为臂丛神经损伤的对照,为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于CT重扫片的分析报告孙文阁王天君丛福第(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线科,沈阳110001)关键词计算机断层;重扫片近年来CT废片(重扫片)日益增多。现就我科CT废片的成因做了回顾性的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们查阅了自1987年4月开机以来的扫描登记簿...  相似文献   

14.
鼻骨骨折CT冠扫加三维重建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62例鼻骨骨折的鼻骨计算机X线摄影(CR)侧位片与螺旋CT对比研究,了解螺旋CT冠状位扫描加三维重建(CT冠扫 3D成像)对鼻骨骨折伤者的鉴定价值。方法 62例经CR侧位片证实为鼻骨骨折的伤者行CT冠扫 3D成像,对全部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冠扫 3D成像可完全显示鼻骨骨折的类型,而CR片则有明显的局限性。结论 对鼻骨骨折的诊断,CT冠扫 3D成像明显优于CR侧位片,并可明确鼻骨骨折的类型、范围和程度,为法医鉴定和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在肾结核的发病率虽有下降,但在临床上仍不少见,临床诊断除根据症状、体征外,主要依赖X线肾造影、CT扫查及实验室检查。B型超声诊断肾结核的报道不多。为探讨B型超声诊断肾结核的价值,并与X线肾脏造影、肾CT扫查对比分析,现将应用B型超声诊断肾结核110...  相似文献   

16.
《扫叶庄医案》为清代著名医家薛雪所著.薛雪(1681 ~177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清代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薛氏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且善拳勇.后因母病而究心医学,博览群书,精于医术,与叶天士齐名而两不相能[1].平生擅治温热疾病,著有《医经原旨》《湿热条辨》《扫叶庄医案》《温疟论》《日讲杂记》等,均刊刻于世[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用阴式三维超声经会阴检查对阴道壁囊肿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阴式超声诊断为阴道壁囊肿患者的二维与三维声像图特点.结果 33例阴道壁囊肿患者共有囊肿34个.声像图表现为单房囊肿,边界清晰,内部透声良好,囊肿大小范围在0.6 cm×0.3cm~4.1 cm×1.9cm.经阴式二维超声判断囊肿的位置,其中位于前壁19例,后壁14例,左侧壁1例.经阴式超声三维成像后扫查可将囊肿分为右前壁8例,左前壁11例,右后壁5例,左后壁9例,左侧壁1例.结论 经阴式超声三维成像可以更直观、更精确地判断阴道壁囊肿的位置及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明显优于二维超声图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扫散时间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扫散时间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采用浮针治疗,浮针扫散时间观察组为2 min,对照组为1 min.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采用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比较2组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3个时点的评分并评价2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MPQ评分呈下降趋势,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o.o1);观察组在首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MPQ评分改善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3.0%,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不同扫散时间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均有良好疗效,扫散时间2 min比1 min镇痛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对17例胸部冠状面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作了介绍,其中16例获得良好结果,与常规体层摄影相似,能使气管、主支气管完整地显示。轴扫只显示气管的某一层面,故对中心型肺癌的定位准确性不如冠扫。增强冠扫后可使纵隔肺门的血管结构清晰地显影,因此能区分脂肪过多症,囊性或血管性病变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左侧内囊后肢梗塞对 Gap-task模式下反射性视觉诱导性眼扫动的影响,探讨顶叶眼区的调节功能.方法以左侧内囊后肢梗死患者、左侧顶叶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按照gap-task模式测定左、右眼扫动潜伏期,并观察眼动波形,进行组间对照.结果与正常受试者比较,左侧内囊后肢病变患者与左侧顶叶眼区病变患者均出现右向眼扫动辨距不良,准确性下降;并且双向启动延迟,但以右向眼动的受累更为显著.结论对于gap-task模式下反射性视觉诱导性眼扫动,内囊后肢病变与顶叶眼区病变有相似影响;顶叶眼区具有调节向对侧眼扫动幅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