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疑难病是一种辨证困难,容易误诊,或虽辨证明确,但治疗方法不力导致病情缠绵,日久难愈的疾患.疑难病难治疾病经久不愈,不少预示着痰瘀久羁,古人早有“百病皆由痰起“、“诸证怪病不离乎痰“之说.……  相似文献   

2.
痰瘀同治法辨治疑难病,在临床上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见诸同仁多详于临床而略于理论,今本人不揣浅陋,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1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颜新教授从痰瘀交阻辨治疑难病的临床经验,以痰瘀同源、痰瘀同病和痰瘀同治的思路为其理论依据,临证强调调气,注重温阳,祛邪外出,并结合五脏分清痰瘀的主次以辨证施治。并从痰瘀交阻的角度阐述论治冠心病、高血压、痴呆、失眠、脂肪肝、肺气肿、关节炎、肿瘤等诸种疑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疑难病从痰瘀论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东 《光明中医》1998,13(1):36-37
疑难病从痰瘀论治举隅赵学东曹爱梅山东省临邑县人民医院(251500)关键词疑难病/痰瘀论治近年来笔者从痰瘀论治治疗肺心病、乳腺增生、高脂血症、子宫肌瘤等获效满意,现举隅如下。1肺心病王某,男,70岁。1994年11月2日初诊。患咳喘已20年,咳喘逐渐...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15)
痛风中医根据其主症、发病阶段的不同而命名,临床表现为急、慢性关节炎时,属于中医"浊瘀痹""热痹""着痹""历节病""白虎风""痛风"等范畴。其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在于人体正气不足,肝脾肾功能失调,痰浊内蕴,痰浊瘀毒。痰浊流注关节、肌肉骨骼,使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痛风的发作。此病以正亏于内、肝脾肾三脏亏虚是发病基础,而痰浊毒瘀贯穿始终,决定痛风病理转归。临床健脾化痰,滋补肝肾,益气通络,兼顾解毒益肾,泄浊通络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7.
中风从痰瘀辨治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媛媛 《四川中医》2007,25(9):26-27
中风为临床常见急重症,病机极为复杂。临证所见,多夹瘀夹痰,故除痰、祛瘀在中风治疗中极为重要,笔者每以祛瘀涤痰通络作为基本治则,随证立法而收良效。  相似文献   

8.
陆桂贵  陈权彰 《新中医》1999,31(8):56-56
老年性疾病中属于虚、痰、瘀三证(及其兼证)的比例很大,我们在治疗老年性疾病时应抓住主要病因病机,应用相应治法,可取得满意疗效。1虚证常见的虚证之中,以脾肾两虚为多,先天后天,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历代医家均着重选用健脾益气、温阳补肾法治疗老年虚...  相似文献   

9.
小儿哮喘从痰瘀辨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痰鸣、气喘为临床表现的肺系疾病,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1]。如《幼科发挥·哮喘》云:“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不可除也。”笔者从痰瘀论治本病,疗效卓著,现将点滴体会奉之,供同道参考。1病因病机1·1小儿哮喘主要病因责之于“痰”:痰为哮喘之“夙根”,“无痰不成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之体,肺脾肾不足,肺失治节,脾失运化,肾失蒸化,水液代谢障碍,停聚为痰,痰饮伏肺,成为哮喘发病“夙根”。历代医家、古籍颇多记载,如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认为:哮病“乃肺…  相似文献   

10.
从概念形成、病机特征、舌脉辨证要点、常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痰瘀互结证的辨治进行探讨,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久病怪病的痰瘀互结病理因素,治疗当以治气为先,首选芎归二陈汤,阳虚者加温阳之品,久病入络者加搜剔入络之品,且应兼顾补益,以防化痰祛瘀损伤正气。  相似文献   

11.
痤疮是青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患病时间延长,患病的年龄段增宽,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医生、患者的广泛重视。从瘀毒方面,就痤疮的病因病理、发病特点;证施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雷忠义  于小勇  刘超峰  范虹  武雪萍  雷鹏 《陕西中医》2013,(12):1646-1648,1669
<正>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高于我国,但近年来我国呈增长趋势,70年代我国冠心病的人口死亡率为13.83/10万,80年代增至39.73/10万,90年代男性死亡率为49.2/10  相似文献   

13.
梁亚宁 《陕西中医》2002,23(12):1140-1141
老年眩晕 ,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动脉硬化、低血压、或高血压、脑梗塞、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脂血症等病。中医辨证以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及气血虚弱 ,清阳不升两型为主 ,两型中皆可挟痰、挟瘀 ,临床运用 ,多在辨证施方中 ,加祛痰化瘀之品 ,常可获卓效。  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生髓 ,通于脑 ,开窍于耳 ;肝体阴而运阳 ,主藏血 ,主疏泄 ,开窍于目。肝肾同源 ,精血互生。老年人机体老化 ,脏腑功能衰减。天癸将竭 ,精气渐衰。若肾精亏虚 ,不能生髓充脑 ,脑失所养 ,髓海空虚 ,则见眩晕久发 ,目花视物模糊 ,耳鸣 ,健忘 ,失眠 ,腰膝酸…  相似文献   

14.
潘善余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0):745-745
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无临床症状,病人就诊时常在中晚期,一般以腻苔多见,而舌质紫黯,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非少见。痰瘀致病在高血压病中征象明显。痰和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临床上应用祛痰逐瘀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在改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上有一定的优势。本文试从中医药祛痰逐瘀角度出发,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从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上来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辨治规律 ;三是从痰瘀毒论治不可拘泥于热毒 ,要重视阳虚寒凝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注意发现在病理情况下 ,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出寒热辨证的规律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临床治疗癌症"潜隐证"的经验。认为本病证的病机关键为"虚、毒、痰、瘀",诊治时需辨病与辨证密切互证,重视"辨病论治",临床应从疾病潜在的病机关键入手,综合考量疾病具体属性、不同阶段特点、疾病发展演变趋势、相关治疗手段对患者体质的影响以及各项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等,专病专方与综合治疗相结合,力争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或截断扭转疾病发展趋势,甚至带瘤长期生存的目的。列举直肠癌术后肺转移无症带瘤生存案、腹膜后肉瘤术后腹内肿物调治案、腰椎旁小细胞癌术后残留病灶案三则医案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痰瘀互结的发生有痰瘀同生与痰瘀互生两个方面,痰瘀互生又包括痰瘀间的直接和间接转化。当痰瘀互结化热,则易酿生毒邪,蚀脉伤肌,发生心血管事件。因此治疗上,应详细辨析痰瘀互结的病机,或痰瘀同治,或痰瘀互治,根据痰瘀的偏重灵活用药。同时依据气血津液相关及证候动态演变,恰当配伍应用理气、补气和清热解毒药物。  相似文献   

18.
王林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8):343-343
川崎病又叫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本病中医文献没有记载,很多医家认为当属于温病范畴,可参考卫气营血辨证.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本病的治疗在从痰瘀辨治为主的同时,结合卫气营血分期论治,则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痰瘀学说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一般所谓的痰即“痰浊”,瘀即“瘀血”,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物质和致病因素。痰是人体津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瘀是人体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类证治裁》林佩琴说:“痰则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则痰。在肝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关于痰瘀学说对消  相似文献   

20.
邬晓东 《光明中医》2014,29(11):2403-2404
食管癌是指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根据食管癌的组织学特点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以及癌肉瘤等5型,其中鳞癌占90%以上.因食管无浆膜层,故食道癌常在发病早期即发生食管外侵犯或区域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是临床分期、肿瘤部位、侵及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个数,与性别、年龄等关系不大。提高警惕,早期检查,且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是提高食管癌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