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患者女,3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0年入院。体检除心率120次/min、心律不齐、类风湿因子阳性外未见其他异常。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心律失常。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A)示P-P间期互差大于0.12s,为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两种形态的P波:一种低平,另一种较高尖,提示窦房结内游走节律,此时有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27岁。入院行右侧腹股淘斜疝修补术。体检:BP113/83mmHg。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术前常规心电网(图1A)示:窦性心律,频率75~100次/min。P—R间期为0.16~0.20s。有两次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PLR间期分别为0.54s和0.60s,考虑房室结有两条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5 5岁。因咳嗽、气喘、胸闷 2 0年 ,加重伴心悸3d ,于 2 0 0 2年 3月 2日就诊。体检、神志清楚、双肺哮鸣音 ,心率 10 6次 min ,心律不齐 ,P2 >A2 ,未闻及病理性心脏杂音 ,腹部无异常。心电图 (图 1)上行Ⅱ导联示窦性P波匀齐 ,PP间距 0 5 6s,心率 10 6次 min ,前 9个P -R间期 0 2 0s基本一致 ,第 10个P -R间期 0 40s ,提示房室交接区有双径路传导 ,P1 1 未下传心室 ,其后的 1个P -R间期稍短 0 18s。下行aVF导联窦性P波匀齐 ,R1、4、7的P -R间期小于 0 12s ,且R3~ 4与R6~ 7间距相等 ,QR… 相似文献
5.
6.
房室双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1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10余年,再发lh就诊.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检查S_1S_1分级递增刺激90次/min记录(图1),窦性心律时为A型预激综合征图形,心房起搏时却交替出现两种形态宽QRS波群.一种与窦性心律时相同,另一种在导联R波向上,aVF、V_1导联R波向下,S-R间期60ms,呈B型预激综合征图形.两者交替出现,显示左侧壁和右后壁各存在一条房室旁道. 相似文献
7.
张友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4):251-251
患者男性 ,35岁 ,矿工。反复心悸 10年 ,无晕厥史。体检 :一般状况佳。心律不齐 ,无杂音。心脏X线摄片及心脏B超检查未发现心脏器质性改变。心电图特征 :患者立、坐位时 ,描记心电图正常。图 1为同期卧位时Ⅱ及V5导联记录 ,示窦性心律 ,P P间期 0 80~ 0 84s ,P R间期不规则 ,QRS时限正常。Ⅱ导联前 3次P R间期自 0 16s逐渐延长至0 2 3s,第 4次P R间期突然延长至 0 47s ,其QRS后紧跟一逆行P′波 ,P R′间期为 0 0 7s ,呈P QRS P′序列 ,P′为心房回波 ,经一长间歇后又周而复始。根据P R间期呈跳跃性… 相似文献
8.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8岁。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史10余年,近2年发作频繁,室上速发作时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不能直接终止,每次均需食管调搏超速或亚速刺激方可终止。此次因心悸5h就诊。查体:神志清晰,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1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如图1所示。QRS波形为室上性,在V1导联呈QS型,时限008s,频率190次min。RR间期长短交替,分别为320ms和270ms。食管导联可见P′波在QRS波群之后,RP′间期固定,为012s,P′波形态一致。P′R间期则长短交替,…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 ,54岁。临床拟诊冠心病。心电图V1导联 (图1A)示有两种P_P间期 :短P_P间期0.58~0.59s ,为基本节律 ;长P_P间期0.86~0.94s。两种P_R间期 :分别为0.15~0.19s和0.28~0.34s ,两者互差>60ms ,其长、短变化与心率无关 ,提示房室结双径路。食管调搏检查(图1B)示 :R1_S2 间期340ms ,P′_R间期0.19s ,R2_S2 间期320ms ,P′_R间期0.21s ,A1_A3间期是A1_A2 间期的2倍 ,期前刺激仅在窦房交接区发生干扰 ;R3_S2 间期3…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在同一导联形态相同,在V3导联呈双峰,峰距0.04s,PP间距不等,在Ⅱ导联上相差最大0.12s,每隔2个P波后跟…… 相似文献
11.
房性早搏诱发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胸闷、心悸4年余而就诊。既往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体检:心肺听诊阴性,心率80次/min,BP68/45mmHg(9/6kPa)。附图为Ⅱ导联记录,示P波直立,呈双峰状,P宽0.10s,峰间距0.05s,P波频率80次/min,QRS波为室上性型,ST-T无变化。P-R间期呈长、短2种类型,P_1-R至P_4-R为短P-R间期,P_6-R至P_9-R为长P-R间期,在房性早搏P′后,短P-R间期突然转变为长P-R间期而且互差显著,考虑为房室结双径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25岁。上呼吸道感染1W,自觉胸闷、心悸。临床体查、心肌酶学、X线胸片、血电解质等均属正常。常规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心率约65次/min。ST-T未见异常。QT间期正常。在aVR导联和aVF、导联可见两种P-R间期。即在P—R间期0.19s基础上。突然出现一种单个P-R间期0.40s的搏动,P—P间隔基本相等。长短P-R间期间差0.21s。每次长P—R间期下传的QRS之后均可见逆行P波,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 ,36岁。因心悸、胸闷一周来院就诊。临床拟诊心肌炎。体检 :BP16 / 11kpa(12 0 / 80 mm Hg) ,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 ,心率 83次 / m in,律不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 导联连续描记 (图 1)示 PP间期 0 .6 2~0 .6 8s,PR间期基本呈短长两种情况 (梯形图中 A- V行实线为快径路 ,虚线为慢径路 ) :短 PR间期为 0 .16~ 0 .2 0 s,如上行 R1 ~ R3激动的 PR间期逐渐延长 ,为激动通过快径下传并呈文氏型传导。长 PR间期为 0 .2 6~ 0 .32 s,R4- R间期突然延长 ,激动在快径阻断而从慢径下传 ,随后呈文氏型传导。 …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21岁,自觉胸闷、心跳慢2年。1987年在猛跑中突然晕倒、意识丧失约2—3min后自行缓解。曾怀疑心肌炎住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1988年2月再度晕倒,症状同前。动态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缓与不齐,Ⅱ°窦房传导阻滞,心率最慢38次/min。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6岁。因胸闷不适来院就诊。有反复类似发作史10余年。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散在出现,P—P间期约0.58s(103次/min)。QRS形态为室上性。R—R间期不规则,每一个长间歇的第1个QRS波前无相关的P(P′、P^-)波,考虑为加速性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心律,呈qR型的逸搏之R波后均有一逆行P波,多数逆行P波连续反复折返。形成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 3例房室结双径路 (DAVNP)特殊现象 ,并经射频消融术证实。例 1:女性 ,5 6岁 ,因阵发性心悸 5年 ,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以S1 S2 程序刺激出现跳跃现象 ,S2 R2 跳跃延长10 0ms并诱发出室上速。室上速时V1 导联QRS波出现终末r′波 (实为P- 波 ) ,食管心电图 (ESO)RP-E 间期恒定且小于 70ms,同步记录的RP-E 间期与RP-v1 间期基本相等。室上速时部分时间表现为P -R间期恒定为 380ms ,R -R间期为4 0 0ms;部分时间呈长 -短两种交替的P -R间期 ,短P -R前传的R -R间期为 32 0ms,长P -R前传的R -R间期与无长 -短P -R交替时… 相似文献
17.
18.
19.
陈志云和左萍大夫在《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年第5期上报道了预激综合征(WPW)并房室结双径路所致双重机制交替折返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1例,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也提出了诊断尚有矛盾之处。笔者从网上下载并认真复习了陈氏等报道的患者心电图表现,认为用房室旁路与房室结双径路并存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并交替性室内差异性传导(AVC)来解释该心电图改变可能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性 ,5 6岁。因反复发作心悸半年 ,加重一月入院。体检 :BP17.2 9/ 11.97Kpa(130 / 90mmHg) ,心率 88次 /分 ,律不齐。超声心动图示 :室间隔增厚 ,左室顺应性降低 ,冠脉造影正常 ,心肌酶谱及血电解质正常。图一上条为II导联连续描记心电图。中下条为MavF连续描记动态心电条图。梯形图中A行内数字为P′ -P′间距 ,AV行内为P′ -R间距 ,斜实线表示快径路 ,斜虚线表示慢径路。P′波为逆行 ,P′-R >0 .12s,P′-P′间距不等。Ⅱ导联心电图心房率 6 4~136次 /分 ,P′-R间距分为 0 .18~ 0 .2 1s和 0 .4 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