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1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异型增生且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善胃1号方,对照组48例给予猴头菌片。2组均用药6个月。观察各自疗效。结果:(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29%,显著优于对照组29.17%;(2)治疗组治疗后黏膜Bcl-2表达显著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3)胃镜检查疗效及病理检查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善胃1号方对血瘀热毒证型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可使异型增生程度逆转,降低Bcl-2的表达,对胃癌前期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针刺组和中药组,针药结合组采用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与针刺组(针刺胃俞募穴)、健脾固本和胃方组(口服健脾固本和胃方)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浆Ghrelin的变化,探讨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3组治疗后的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而治疗后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的Ghrelin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药结合组与中药组、针刺组与中药组的Ghrelin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胃轻瘫血浆Ghrelin水平,且针刺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共3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25~60岁,平均42.5岁;1型糖尿病9例,2型糖尿病23例;合并胃轻瘫症状1~5年,平均3年.诊断标准:(1)符合1998年WHO关于糖尿病诊断的标准;(2)临床上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食后胀甚,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泛酸等;(3)X线钡餐检查示胃内钡排出延迟,半小时胃排空<3/5,胃蠕动波<2次/min;或经腹部B超胃排空试验提示胃排空时间延迟;(4)排出胃及十二指肠梗阻,肿瘤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患者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术后胃轻瘫(gastroparesis)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症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胃术后胃轻瘫的诊断标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59—60]:(1)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出口机械性梗阻;(2)每天胃液引流量>800ml,并且持续10天;(3)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失调;(4)无引起胃轻瘫的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5)无应用影响平滑肌的药物史如吗啡等,排除机械性梗阻因素。1997年4月—2002年5月,我院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24例,术后发生胃轻瘫10例(4.48%),男6例,女4例;年龄  相似文献   

5.
青陈合剂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胃轻瘫 (DCP)是由于糖尿病日久 ,引起胃植物神经病变 ,出现胃动力低下 ,胃排空延迟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其独到之处 ,但文献报道较少。我们应用本院自制中药青陈合剂治疗本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5例 型糖尿病患者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全部病例符合 1999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4例 ,年龄 4 2~ 74岁 ,平均年龄 6 0± 3.4 ;糖尿病病程 3~ 2 4年 ,平均病程 8.6±4 .1岁 ;胃轻瘫病史 6~ 30月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上腹胀满不…  相似文献   

6.
强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敏  冯兴中 《河北中医》2001,23(12):915-915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999~ 2 0 0 0年 ,我科自拟强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4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2 8例 ,女 1 2例 ;年龄40~ 5 0岁2 9例 ,5 0~ 60岁 6例 ,>60岁 5例 ;糖尿病史 1~5年 1 4例 ,5~ 1 0年 1 8例 ,>1 0年 8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 1 2例 ,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 4例 ,合并糖尿病心脏病 9例。40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确定的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同时均表现有早饱 ,餐后上腹部胀满、隐痛 ,嗳气 ,呃逆 ,发作性恶心呕吐 ,并经胃肠造影示钡剂 …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中西药疗效,寻求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及西药组各30例。治疗前记录患者的症状评分,并行13C-辛酸呼气试验法测定胃固体半排空时间。中药组给予自拟和胃方口服,西药组给予多潘立酮,疗程4周。对两种疗法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症状均改善(P0.01),胃固体排空速度均加快(P0.01)。中药组胃排空速度改善优于西药组(P0.01),胃轻瘫症状总体改善也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尤其上腹痛、排便异常和脘腹胀满、泛酸改善优于西药组(P0.01和P0.05)。结论:和胃方可有效改善胃轻瘫症状,提高胃排空速度,效果优于传统促动力药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中医益气健脾法与养阴和胃法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和胃血流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分为正常组(n=16)和模型组(n=104).模型组大鼠按70 mg·kg-1·d-1的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72 h后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血糖<11 mmol·L-1者剔除试验;连续观察7周后筛选出高血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高剂量组(20 g·kg-1·d-1)、益气低剂量组(5.5 g·kg -·d-1)、养阴高剂量组(27 g·kg-1·d-1)、养阴低剂量组(7.8g·kg-1·d-1)、二甲双胍组(125 mg·kg-1·d-1)、吗丁啉组(3.5 g·kg -·d-1),按组灌胃给药,模型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连续给药6周;末次给药30 min后检测各组大鼠胃动力与胃血流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胃动力、胃血流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 <0.05),表明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实验模型复制成功.各给药组大鼠的胃动力、胃血流量均优于模型组(P<0.05),其中益气高剂量组、养阴高剂量组、吗丁啉组与模型组的差异非常明显(P<0.01);益气健脾、养阴和胃组两两比较,养阴高剂量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蠕动频率及胃血流量较益气高剂量组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健脾与养阴和胃中药均可增强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胃动力和胃血流,进而改善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胃肠运动功能;养阴和胃法较益气健脾法对本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优势,这符合中医认为消渴症(糖尿病)属“阴虚”的论述和治则.  相似文献   

9.
胃舒康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于 1996~ 2 0 0 0年应用胃舒康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 41例 ,并与西沙必利治疗 30例作对照观察 ,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 1)符合WHO 1985年糖尿病诊断暂行标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内科学 .第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72 5— 72 6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66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维持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热奄包治疗,3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治疗能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好地控制血糖及缩短胃排空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益胃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玉 《中医杂志》2007,48(10):882-882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导致的慢性并发症,表现为胃肠神经功能受损、胃动力障碍、胃排空延迟。常见的症状包括早饱、餐后腹胀、恶心、呕吐、嗳气、胃纳减退等。笔者于2002年8月~2006年6月应用中药益胃消痞汤加减治疗DGP38例,并设西药治疗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26例,女12例,糖尿病病程16个月~15年,胃轻瘫2个月~4年;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糖尿病病程2~16年,胃轻瘫1.5个月~4.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  相似文献   

12.
石宝连  王振民 《新中医》2009,(12):71-72
目的:观察糖胃舒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6例,治疗组采用糖胃舒汤中药治疗,对照组单服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胃舒汤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糖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益气和中 ,消食降逆 ,清热燥湿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40例 )及西药对照组 ( 40例 ) ,治疗组给予糖胃舒胶囊 (党参、白术、枳实、黄连、葛根等 ) ,对照组给予西药多潘立酮。所有病人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4周比较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和胃动力指标。结果 :4周后治疗组胃轻瘫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大部分有明显差异 ( P<0 .0 5) ,胃动力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 ( P<0 .0 5)。结论 :中药复方糖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可明显改善上消化道证状和胃动力学障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基于近10年国内外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以及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机制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总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针刺对自主神经及中枢系统神经细胞功能活动的影响;(2)针刺促进肠神经系统修复;(3)针刺对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4)针刺调节胃肠激素紊乱状态;(5)针刺改善高血糖状态;(6)针刺对胃平滑肌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新 《江苏中医药》2005,26(9):17-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DGP患者90例,分别用中药及多潘立酮片(中西医结合组60例)与多潘立酮片(西药组30例)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在症状及胃排空时间改善方面的情况。结果:2组在症状及胃排空时间改善方面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改善症状及促进胃排空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16.
健脾行气剂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芮以融 《河北中医》2004,26(5):372-373
目的 观察中药健脾行气剂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 66例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 2例 ,治疗组 3 4例。 2组均在控制血糖基础上 ,予西沙必利 1 0mg ,每日三餐前 3 0min内口服。治疗组加服中药健脾行气剂 ,每日 1剂 ,水煎分早晚 2次服。 2组均 4周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 .0 %,治疗组为 91 .2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结论 健脾行气剂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效果满意 ,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胃煎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胃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中药糖胃煎加味治疗,对照组服用西沙比利;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胃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肽能神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胃康大、小剂量组,胃复安组,分别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取胃窦部组织,测定并分析其肽能神经面积和光密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面积、光密度均有显著降低(P<0.01),糖胃康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VIP、CGRP神经面积及光密度均有明显上升(P<0.01或 P<0.05),而胃复安组相应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药糖胃康可显著改善 DGP 大鼠的胃肽能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214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刘志勤  吕蕾 《河北中医》2003,25(10):738-739
近年来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 ,临床上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逐渐增多。根据其呕吐食物、痰涎诸物或干呕无声的临床特点 ,归属于中医学呕吐、反胃范畴。 1 997~ 2 0 0 2年 ,我们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 2 1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 4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性胃轻瘫诊断标准[1 ] 。其中男1 1 2例 ,女 1 0 2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75岁 ,平均 47.6岁 ;糖尿病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2 0年 ,平均 8.7年 ;其中 1型糖尿病 2 0例 ,2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凉润通络中药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胃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DGP患者53例,分别用凉润通络中药(中药组28例)和西沙比利(西药组25例)治疗4周,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泌素、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胃电图、胃电节律明显好转,胃泌素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停药3个月两组均随访15例,中药组复发1例,西药组复发2例,余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凉润通络中药可以明显改善DGP患者的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