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应用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技术 ,对 2 0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进行三维重建 ,观察椎动脉的形态及其毗邻结构。结果 椎动脉平直 ,无压迫 4例 ,其中 2例血管痉挛变细 ;椎动脉迂曲改变 ,无血管受压 5例 ;椎动脉迂曲、狭窄 ,明显受压 10例 ;畸形 1例。结论 认为SCTA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报告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应用螺旋CT血管成像(SCTA)技术,对20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椎动脉的形态及其毗邻结构。结果 椎动脉平直,无压迫4例,其中2例血管痉挛变细;椎动脉迂曲改变,无血管受压5例;椎动脉迂曲、狭窄,明显受压10例;畸形1例。结论 认为SCTA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血管造影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全部进行MSCT血管造影,利用三维后处理技术,观察椎动脉及颈椎骨性结构.结果 30例全部完成CTA.26例发现椎动脉异常,包括椎动脉走形迂曲,一侧椎动脉发育细小,颈椎钩突关节增生,横突孔狭窄,椎小关节退变.结论 MSCT血管造影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应用可以清晰显示椎动脉及颈椎骨性解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维CT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CT对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采用三维CT技术检查300例颈椎病患者,观察颈椎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大小、椎动脉和颈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性椎管狭窄的改变。其中,神经根型145例,椎动脉型41例,脊髓型40例,混合型73例,食管压迫型1例。结果:21.3%的患者有颈椎椎体骨质增生,42.3%的钩突关节和16.2%的小关节突有骨质增生,有12个小关节突有错位改变。在1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例中,发现椎间孔狭窄438处。其中,C6/7和C5/6椎间孔狭窄占81.3%。椎间孔狭窄的原因有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体肥大、小关节突骨增生/错位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骨赘压迫椎动脉(22.0%)、椎动脉变细或粗细不均(51.2%)和椎动脉迂曲(14.7%)。脊髓型颈椎病三维CT表现为颈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结论:三维CT能全面评价颈椎间盘退变及其产生的颈椎骨质增生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一种诊断颈椎病的实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狭窄血管与正常血管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血流动力学差异。方法选取1名经临床证实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螺旋CT扫描得到DICOM格式的CT断层图像,利用Mimics10.01,Geomagic Studio9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1.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得到正常及狭窄椎动脉有限元模型,经血流动力学分析后得出:正常血管血流形式为层流,流量、剪切力随心脏博动规律分布,狭窄椎动脉缩窄区两端出现涡流及血液淤滞区,狭窄前区剪切力最大,而在狭窄后区剪切力最小,狭窄后流量减小。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狭窄血管与正常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手法诊治中的重要作用,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研究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观察组,53例)和正常人(对照组,30例)的颈椎MRA中椎动脉走行及管径情况,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34例;年龄26-72岁,平均(52.51±11.29)岁;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25~70岁,平均(48.11±12.21)岁。比较两组受试者椎动脉走行及管径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性,并结合X线、MRI、MRA资料对观察组的椎动脉走行及管径异常改变的因素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椎动脉走行及管径异常的发生率达81.13%(43/5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椎动脉走行及管径异常改变形式较复杂和多样化,其中以局部迂曲狭窄最为常见,累计占47.18%(25/53);局部迂曲狭窄因素以椎间关节错缝为主,占43.41%(23/53)。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容易发生椎动脉走行及管径异常改变,而MRA可有效诊断椎动脉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7.
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ic imaging,3D-CTA)检查,重建椎动脉和颈椎骨及颅内椎-基底动脉,在CTA上观察椎动脉的外形、行经及与颈椎骨的关系。结果:86例患者的椎动脉CTA重建图像中血管先天畸形15例,血管硬化21例,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致血管局部受压38例,血管闭塞1例,血管瘤1例;椎动脉正常10例。先天畸形中发育异常9例,表现为整条血管纤细,直径小于2.5mm;走行异常6例。血管硬化表现为血管壁粗糙、不规则、粗细不均匀、钙化等。结论:CTA诊断椎动脉先天畸形和血管硬化有独到之处,椎动脉先天畸形和血管硬化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MRA与DS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比椎动脉磁共振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意义。方法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2月,共收集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35例,男11例,女24例;年龄23~76岁,平均58.3岁。同时行MRA及DSA检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管径、是否存在狭窄及狭窄部位等。结果DSA检查有阳性发现者32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9例,双侧受累13例。MRA有阳性发现者29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4例,双侧受累15例。除5例MRA阳性而DSA阴性外,其他MRA与DSA均为阳性。两种方法对管腔变细的诊断吻合率为100%。DSA对局限性狭窄及单侧缺如的诊断优于MRA。MRA对颈椎不稳及增生导致的椎动脉迂曲变形等表现的诊断阳性率高于DSA。结论(1)椎动脉DSA检查对局限性压迫及动力性压迫的诊断较准确,对椎动脉压迫来源较易作出判断,检查中可变换体位。缺点是为有创检查,存在造影剂副反应及用量的限制。(2)MRA为无创检查,容易诊断弥漫性、长节段狭窄及闭塞,对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较适用。可同时扫描颈椎间盘、脊髓及颈部其他血管,以进行鉴别诊断。适用于临床诊断不明确、高龄不能耐受DSA检查的患者。MRA的不足之处是对局部微小部位的狭窄或非闭塞性病变的诊断率低,检查中无法随时变换体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CT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8年4月临床上诊断为CSA的患者共21例(CSA组),对其CTA上显示的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增生情况进行观测,并与21例非CSA患者(对照组)的CTA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SA组中椎动脉正常者4例,管腔变细者7例,走行异常者1例,椎动脉硬化者2例,管腔局限性狭窄者4例,血管走行迂曲者3例,无血管闭塞的患者。对照组中14例椎动脉表现正常,管腔变细者4例,走行迂曲者3例。两组中血管正常、局限性狭窄出现比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分别为9.72、1.21)。CSA组中11例(52.4%)患者共有36个钩椎关节增生,以C4~C7增生(28个,77.8%)最为常见,32个(88.9%)为轻度增生,3个(8.3%)为中度增生,1个(2.8%)为重度增生。对照组中,6例(28.6%)患者共有19个钩椎关节增生,只有1个(5.3%)表现为中度增生,其余均为轻度增生。结论:CTA可以较好地显示椎动脉异常、局限性狭窄及钩椎关节的增生情况,在CSA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MRA-MRI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动脉磁共振造影(MRA)与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09年11月103例CSA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RA和MRI检测,对CSA进行诊断分型,并依据分型选择手术治疗方式或非手术治疗。根据Nagashima疗效评价标准随访临床疗效及MRA及MRI检查。结果:MRA-MRI可将CSA分为局部狭窄型、迂曲型、全程变细(闭塞)型和正常型。MRA局部狭窄型、迂曲型中MRI显示椎动脉狭窄部位存在外在压迫因素者行钩椎关节切除、横突孔切开,术后疗效优良率达86.7%;MRA-MRI判定颈椎不稳导致CSA者行椎体间融合,术后优良率达84.6%;MRA全程变细(闭塞)型和正常型采取非手术治疗,术后优良率77.0%。结论:MRA-MRI分型对CSA治疗方案选择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hemodynamics in the vertebrobasilar artery (VBA)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in patients with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 Vertebral artery (VA) stump pressure and blood flows in the VA and 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 were intraoperatively measured in 4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correction of the first segment of the VA (V1) for angiographic tortuosity, kinking, and/or stenosis manifesting as symptomatic VBI.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systemic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SABP) induced by trimethaphan, phenylephrine, and cervical epidural anesthesia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VA stump pressure was 79.3 +/- 13.6 (mean +/- SD) mmHg and the ratio of the VA stump pressure to the SABP was 0.87 +/- 0.08. The baseline values were SABP 90.5 +/- 10.1 mmHg, VA blood flow 53.4 +/- 33.0 ml/min, and CCA blood flow 204.3 +/- 50.3 ml/min. During changes in the SABP, autoregulation of the blood flow in the VA appeared tighter than in the CCA. During cervical epidural anesthesia, blood flows in both the VA and CCA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response to SABP reduc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VBA system maintains excellent autoregulation with good collateral flows and cervical sympathetic nerve function. However, this autoregulatory capacity may be overwhelmed by unexpected occlusion of the VA due to postur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ortuosity, kinking, and/or stenosis of the V1 segme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意义。材料及方法对156例颈椎病及165例单纯颈椎退变的X线平片的各项X线表现,用两种方法作了对照分析(1)不按X线改变程度,对两组各项X线异常的发生率作对照分析;(2)按X线改变程度,对两组各项X线明显异常的发生率作对照分析。结果按(1)法,两组在椎体后缘骨刺,曲度异常,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及后关节突退变,椎间孔变窄,韧带钙化等各项X线异常的发生率相差不明显(P>0.05);而按(2)法,两组在上述各项X线异常及椎体滑脱或旋转,椎管真实失径变窄的发生率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明显X线异常对颈椎病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邻近节段退变情况。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32~60岁,平均45.7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0个月。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1例,混合型颈椎病2例(神经根型加脊髓型)。单节段病变27例,双节段病变12例。使用Prestige假体9例、Prodisc-C假体4例、Discover假体26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量置换节段及邻近节段活动度(Cobb角变化),并采用Kellgren X线颈椎退变分级评估法对邻近节段颈椎间盘退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置换节段及置换节段相邻上、下位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Kellgren X线椎间盘退变分级评价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有5例患者出现退变情况改变,其中从无(0级)退变为轻度(1、2级)3例,由轻度1级退变到轻度2级1例,由轻度2级退变到中度(3级)1例,退变发生率为12.8%,但退变情况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3,P=0.406)。术后15个月(32例患者)邻近椎间盘未发生退变情况。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疗效,可较好地保留置换节段及邻近节段活动度,并可能对邻近节段的椎间盘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血流动力学与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测定颈椎病患者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Vm、Vs、Vd及频谱形态、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并结合影像学改变,了解颈椎病血流动力学对颅内供血的影响. 结果 327例临床诊断颈椎病,TCD测定血流动力学异常272例(83.18%),正常55例(16.82%),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261例,TCD异常242例(78.54%);交感型颈椎病7例,TCD异常6例(85.71%);神经根型颈椎病9例,TCD异常6例(66.67%);脊髓型颈椎病21例,TCD异常1例(4.76%);混合型颈椎病29例,TCD异常17例(58.62%).频谱形态、脉动指数、阻力指数等参数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颈椎病患者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血流减慢对临床颈椎病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比较研究几种影像学检查对颈椎病的术前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颈椎X线摄片、核磁共振(MRI)、脊髓造影螺旋CT重建几种影像学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效能和术前评估价值。方法选择一组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术前分别行颈椎全套平片(包括正侧位、左右前斜45度位、侧位过伸过屈动态摄片)、脊髓造影螺旋CT扫描重建以及磁共振成像,三种影像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分别对疾病进行病情评估和术前计划,结合手术所见比较这三种影像检查各自诊断效能和对手术的指导价值。结果颈椎全套平片总体上显示颈椎退变情况和骨性发育异常,动态摄片可判断颈椎不稳和动态狭窄因素;磁共振显示脊髓、硬膜囊受压及神经根受压表现,其独到之处能显示椎动脉血流异常及髓内病变;螺旋CT扫描示造影剂弥散均匀、显影满意,能显示硬膜囊、脊髓、神经根袖受压及椎间孔狭窄情况,并能判断压迫来源是骨性、软骨性还是软组织性,多维重建图像清晰、逼真,提供的影像信息更全面也更直观。结论(1)颈椎全套平片+MRI检查基本满足颈椎病诊断和术前评估需要;(2)颈髓造影螺旋CT扫描重建能提供更多影像信息,显示颈椎各部位细微解剖结构,更有助于病情全面评估、指导术前计划,是颈椎病最有力的影像工具,可用于病情复杂的颈椎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ero-P钢板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4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51例单节段颈椎病,24例术中采用Zero-P钢板(观察组),27例术中采用传统钢板与椎间融合器(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疼痛VAS评分(神经根型颈椎病)、JOA评分(脊髓型颈椎病)、NDI指数、颈椎Cobb角、吞咽困难Bazaz等级、植骨融合Eck等级、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结果 51例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81.0±4.4)个月,对照组随访(79.0±3.4)个月。观察组术后1、6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12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术后12个月植骨融合Eck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疼痛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术中应用Zero-P钢板在减轻患者术后早期吞咽困难症状方面较传统颈前路钢板固定具有优势,但这两种手术方式在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缓解临床症状、植骨愈合、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颈前路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治疗的颈椎病,利用NDI和VAS评分评价疗效,X线片及CT检查评估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6.5个月(12~21个月),术后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3、6个月NDI及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01)。术后18个月58例(95.1%)融合。结论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治疗颈椎病可以提高融合率,避免常规术式中出现的供骨区并发症问题。该术式尤其适用于伴有神经根管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者混合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