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白介素-6(IL-6)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将19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度3组,并选择59例健康老年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IL-6水平及IMT的情况,研究血清脂联素、IL-6与IMT的相关性;给予脑梗死患者相应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脂联素、IL-6差异.结果:不同病变程度脑梗死各组及对照组脂联素、IL-6及IM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脂联素与IMT呈负相关(r=-0.526,P<0.05),IL-6与IMT呈正相关(r=0.618,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脂联素、IL-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IL-6降低.结论:IL-6的表达及IMT的厚度随脑梗死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IL-6与IMT呈正相关,脂联素的表达则随脑梗死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且与IMT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hs—CRP、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联素、hs—CRP、TNF-α和IL-6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hs—CRP、TNF-α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治疗后以上各指标明显好转。结论血清脂联素、hs—CRP、TNF-α和IL-6在脑梗死的治疗、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血清脂联素也可以作为脑梗死的预防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的Adiponectin hs-CRP和IL-6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李喜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3):703-704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T)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ACI患者58例(ACI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hs-CRP和IL-6,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ACI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s-CRP和IL-6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与恢复期比较,ACI组急性期脂联素明显低于恢复期(P〈0.01);hs-CRP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IL-6(r=-0.426,P〈0.01)、与hs-CRP(r=-0.363,P〈0.01)呈负相关;hs-CRP与IL-6(r=0.284,P〈0.05)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hs-CRP和IL-6与ACI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可能是ACI形成中炎症反应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探讨瘦素、脂联素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PCI)的预测价值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7例ACI患者(均为发病24h内住院)人院时和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同时对ACI患者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3个月后的预后。结果ACI患者入院时血清瘦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瘦素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脂联素明显低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瘦素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脂联素明显低于非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ACI组的血清瘦素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与NIHSS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高瘦素、低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PCI的危险因素并成为监测脑梗死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袁彬  张黎军  李青  王超伟 《重庆医学》2016,(21):2936-2938
目的:探讨脂联素受体2(ADIPOR2)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脂联素(APN)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行颈动脉检查并测量IMT ,检测血清APN水平,测定ADIPOR2基因rs12342多态性,比较组间ADIPOR2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血清APN和IMT的关系。结果 AA基因型与GG基因型相比,患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概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03,95% C I:1.092~2.703,P=0.01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各基因型亚组IM T值均升高,A PN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GG基因型相比,AA、AG基因型IM T值均升高,APN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IPOR2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中国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6.
骆丹越  孔敏刚  章晨  王利民 《浙江医学》2021,43(10):1062-1065,1070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高血压患者130例,按照IMT将所有患者分为IMT正常(IMT≤0.8mm)组60例和IMT增厚(IMT>0.8mm)组7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对象的TC、TG、LDL、FPG水平,同时检测3组对象及IMT增厚组3个亚组(<0.85mm亚组、0.85~<1.50mm亚组、≥1.50亚组)IL-18、hs-CRP、TNF-琢水平。并作IL-18、hs-CRP、TNF-α与IMT相关性分析。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IL-18、hs-CRP、TNF-琢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MT增厚组上述指标高于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85~1.50mm和≥1.50mm亚组IL-18、hs-CRP、TNF-琢水平均高于<0.85mm亚组,IMT≥1.50mm亚组上述指标高于0.85~1.50m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8、hs-CRP、TNF-琢与IMT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L-18、hs-CRP、TNF-α水平与IMT均呈正相关,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敏  田浩明  陈树  董巍  周广鹏 《四川医学》2008,29(12):1610-16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之间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48例T2DM患者和40例正常体检者,测定各组空腹血清TNF-α,IL-6、脂联素以及RBP4水平,同时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血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T2DM患者TNF-α、IL-6、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在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中,TNF-α、IL-6以及RBP4均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0.01),脂联素与HOMA—IR呈负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6与RBP4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TNF-α与IL-6、RBP4闯均呈正相关,脂联素与TNF-α、IL-6以及RBP4间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脂联素、IL-6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干预前后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脂联素和炎症因子IL-6水平的变化,以及与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14名正常人(对照组)、24例2型糖尿病非肥胖和16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IL-6水平.计算其件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予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文迪雅)进行药物干预,并对部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尤其是肥胖组,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低脂联素血症,而IL-6水平明显增高(P〈0.01)。脂联素水平与HOMA—IR、BMI、IL-6、IMT成负相关。而IL-6与HOMA-IR、BMI、IMT成正相关。药物干预后.胰岛索抵抗、脂联素和IL-6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特别在肥胖组(P〈0.05、P〈0.01)。结论低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IL-6参与糖尿病特别是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还具有潜在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迪  寇雪莲  唐维国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588-2589,26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治疗前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13,P<0.05);ACI组治疗后Hs-CRP水平下降,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不同亚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性,脂联素对ACI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s-CRP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王华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5014-50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血清脂联素的变化与检验意义。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入院无脑卒中的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不同时间点脂联素水平,并观察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不同时间点2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明显(P<0.05),不同神经缺损脑梗死患者各时点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评价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40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与104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颈动脉、股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2组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脑梗死组颈总、颈内、股总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75.1%、66.5%、38.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20.2%和16.3%(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5±0.42)mm及斑块积分(2.74±0.15)、股动脉IMT(1.34±0.37)mm及斑块积分(2.26±0.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IMT(0.9±0.53)mm及斑块积分(1.13±0.27)、股动脉IMT(0.79±0.31)mm及斑块积分(1.03±0.16)(P0.01);脑梗死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颈动脉斑块及股动脉斑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通过检查血脂、血尿酸、颈动脉斑块、股动脉斑块可早期预防脑梗死,降低脑梗死的患病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S( Cat S)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132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按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为3组,IMT≤0.8 mm为第一组,38例;IMT 0.8 mm~1.0 mm为第二组,45例;IMT≥1.0mm,或有一个以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第三组,49例;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预防高危患者急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药理疗效,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清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156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66)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90)加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d,疗程6个月。全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均测定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脂、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IMT、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6个月脑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56%vs.21.2%,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斑块逆转,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硬化患者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 mg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2组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脂、抵抗素、脂联素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总胆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抵抗素水平、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MT与TC、TG、LDL-C抵抗素呈正相关(r=0.18、0.24、0.16、0.21,P均<0.05),而与脂联素、HDL-C呈负相关(r=-0.26、-0.23,P均<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抵抗素水平,有效延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联素及炎症因子与慢性肾衰竭(CRF)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 CAS 106例,其中CRF组64例、非CRF组42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及尿素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一般指标、炎症因子、IMT与脂联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F合并CAS的危险因素.结果 CRF组血清脂联素、TNF-α、CRP水平、IMT高于/厚于非CRF组(均P<0.05).CRF组和非CRF组脂联素水平与年龄、体重指数、肾小球滤过率、CRP、TNF-α、IMT均呈负相关,与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TNF-α是CRF伴发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脂联素、CRP、TNF-α与CRF患者CAS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CRF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可能是肾脏对微炎症状态做出的自我防御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260例,应用高分辨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ted thickness,IMT)及斑块情况?患者分为4组:IMT正常组(24例)?IMT增厚组(62例)?稳定性斑块组(110例)和不稳定性斑块组(64例)?测定血清生化指标?MMP-9?TIMP-1水平并行组间比较?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MMP-9?TIMP-1水平依次增高,不稳定性斑块组MMP-9/TIMP-1比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 (P < 0.01)?以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为因变量,与其相关的因素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lgMMP-9呈正相关?以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为因变量,与其相关的因素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BMI?TG?lgMMP-9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TIMP-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 (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 ,对 2 84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 ,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0 1)。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 (P <0 .0 5 )。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15 ) ,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 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38例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38例脑梗死患者及150例非脑血管病者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厚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71.0%)明显高于对照组(37.2%)(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