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曾玮  刘智  李刚  高春洪 《中国骨伤》2008,21(5):339-340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大多因从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或体育运动伤所致。跟骨骨折的类型复杂多样,但其解剖变化仍有规律。跟骨结节骨折是跟腱附着于跟骨后结节处的骨折,以往多予保守治疗(石膏绷带固定)或开放式手术治疗,但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采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19~58岁,平均(38.3±4.1)岁。测量术前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5.3)个月。术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较术前改善(P0.05)。Maryland评分83.2±8.4。结论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是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舌状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6年 8月~ 2 0 0 1年 4月 ,作者以撬拨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舌状骨折 5 4例 ,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5 4例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 30例 ,新泰市人民医院骨科2 4例 ) ,男 38例 ,女 16例 ,年龄 18~ 5 9岁。均为高处坠落跌伤。左侧 19例 ,右侧 2 8例 ,双侧 7例 ,共 6 1足。按Essex Lopresti分类法均为舌状骨折 :Ⅰ型 12足 ,Ⅱ型 2 8足 ,Ⅲ型 2 1足。侧位X线片示B¨ohler角 0°~ 15° 38足 ,0°~ - 15° 2 3足 ;轴位X线片示跟骨宽度均增加。手术均在伤后 3h~ 9d施行。1.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单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了11例(12足)男7例(8足),女4例(4足)。年龄24~56岁,平均42.3岁。左足5例,右足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2例合并脊柱损伤。受伤机制:坠落伤9例(10足),车祸伤2例(2足)。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本组优7例(8足),良3例(3足),可1例(1足),优良率为91.7%。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外骨折、关节内SandersⅡ型骨折、少部分压缩塌陷不严重的SandersⅢ型骨折等病人可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闭合撬拨加手法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跟骨骨折并不少见,治疗方法及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闭合撬拨加手法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0例32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无伤口并发症。跟骨Bhler角由术前5.2°±3.7°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20.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6,P0.01);Gissane角由术前92.9°±4.8°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22.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4,P0.01)。Maryland足部评分:优10例,良8例,可2例。结论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和跟骨结节横形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34例跟骨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末次随访时,B9hler角从术前15. 4°±4. 1°改善至26. 4°±4. 9°; Gissane角从术前94. 2°±7. 9°改善至118. 7°±6. 6°; AOFAS踝-后足评分为78~94 (86. 0±5. 1)分,其中优19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1. 2%。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创伤性关节炎征象,无明显跛行。结论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可减少手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3例(14足)。术中侧位透视观察Bhler和Gissane角,Broden位观察后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结果13例均获随访,时间3~12(5.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3.2(2.8±0.3)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9足,良4足,中1足。未发生皮缘坏死、伤口感染及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技术,适用于骨折粉碎程度较轻,塌陷不严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SandersⅡ型。具有术后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高彦军  贾斌  张勇  邱元洲  高迪  郑杰  马雪峰  刘彦勋 《中国骨伤》2012,25(12):1045-1048
目的:探讨运用跟骨牵开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运用自行设计的跟骨牵开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9例(43足),其中男33例,女6例;年龄19~61岁,平均36.7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9足,Ⅲ型24足。测量手术前后跟骨X线片,观察跟骨的高度、宽度、B觟lher角、Gissane角恢复情况,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AOFAS)评定跟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9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4±3.1)个月。术后伤口均愈合,无皮缘坏死、感染病例。术前测量:跟骨高度平均(32.45±3.51)mm,跟骨宽度平均(41.60±2.42)mm,跟骨B觟lher角平均(8.64±13.2)°,跟骨Gissan角平均(136.35±15.23)°。术后测量:跟骨高度平均(43.62±1.02)mm,跟骨宽度平均(38.02±1.28)mm,跟骨B觟lher角平均(26.87±5.32)°,跟骨Gissane角平均(120.78±5.34)°,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功能和外观满意,AOFAS评分从术前(35.64±11.23)分提高到术后(76.18±9.87)分;优29足,良11足,可3足。结论:在牵开器辅助下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应用透视下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16足,按Sander骨折分型,Ⅱ型9足,Ⅲ型6足,Ⅳ型1足。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Bohler角恢复到20°~40°,平均(32.2±7.1)°。Gissane角恢复到100°~130°,平均(120.2±7.7)°,跟骨宽度均恢复正常。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按Marylandt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1.25%。结论采用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是一种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侧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30例(31足)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6.5岁.SandersⅡ型21足,Ⅲ型8足,Ⅳ型2足.采用腓骨尖至第4足跖骨基底的外侧直切口显露,复位后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30例31足全部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31足术后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或切口愈合不良、腓肠神经损伤等软组织并发症.25足术后X线片示关节面复位良好、跟骨外形恢复满意,6足关节面、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据Maryland评分标准,优6足,良20足,可5足.结论:跟骨外侧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对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关节面显露清晰,适用于SandersⅡ、Ⅲ型,是治疗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应用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技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54例,获随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9~64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11d,平均8.5d。所有病例有垂直移位,移位8~40mm,平均28.5mm。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后在透视下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以7.3mm空心钉过髂骨、骶髂关节、达S1椎体固定。术后患者均摄X线片,按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6例得到随访,时间1.5~3年,平均29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5.2个月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按照Matta复位标准:优40例,良6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32例,良12例,一般2例。无严重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兴锐  徐浩 《中国骨伤》2016,29(4):376-379
目的 :初步探讨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7月至2014年1月应用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1~66岁,平均(41.0±1.3)岁;直接暴力损伤8例,间接暴力损伤3例,合并胸锁关节脱位2例。左侧6例,右侧5例。根据Craig分型,Ⅱ型4例,Ⅲ型2例,Ⅴ型5例。治疗后参照Rockwood评分标准,根据疼痛、肩部活动度、肌力、日常活动以及主观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骨折端复位良好,外观及功能恢复好。根据疗效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能较好地维持复位及促进恢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可最大程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1型AO/ASIF分型髋臼骨折的手术复位技巧,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8月至2012年1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后上后前序贯复位、内固定治疗C1型AO/ASIF分型髋臼骨折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8~64岁,平均42岁。术前经骨盆三维重建CT明确诊断分型后,于伤后5~20d手术,平均9.5d。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手术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复位标准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为190~290min,平均240min;术中出血量1300~3000ml,平均1800ml。术后1例出现浅表感染,经加强换药于3周后愈合。根据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1例。术后1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0±8.0)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ded’Aubingne和Postel临床评分: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C1型AO/ASIF分型的髋臼骨折,采用后上后前的顺序进行序贯复位技术,手术流程满意,对提高手术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张鹏  亓英国 《中国骨伤》2010,23(7):517-518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2%,占整个跗骨骨折的60%~65%,85%~90%以上又为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创伤[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操作及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收治156例患者,男121例,女35例;年龄18~59岁,平均41岁。32例双跟骨骨折,其中23例同时行双跟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跟骨共179足。对所有患者的手术记录予以分析,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果:179个跟骨骨折中,有31足(17.3%)术后伤口出现问题:伤口感染不愈合26足(14.5%),皮缘坏死5足(2.8%),伤口不愈合。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存在许多问题,从手术设计到具体操作,以及骨折复位和固定。结论:手术的改良、微创操作、简单而有效的内固定是避免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应用经口咽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应用经口咽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3~48岁,平均39.5岁;高处坠落伤5例,交通伤3例。双侧寰椎前弓骨折(前1/2 Jefferson骨折,Landells type Ⅰ)3例,单侧寰椎前后弓双骨折(半环Jefferson骨折,Landells typeⅡ)3例,双侧寰椎前后弓双骨折伴单侧侧块骨折(Landells typeⅢ)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手术时间为98min(80~140min);平均出血量为200ml(100~300ml);平均透视时间55s;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椎动脉损伤和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复查X线片及CT,未发现患者上颈椎失稳或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结论:经口咽入路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固定钢板重建寰椎前环是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一种可靠及安全的方法。它既保持了寰枢关节的旋转运动功能,同时又恢复了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协调运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手术治疗入路和合并损伤的处理。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9~49岁,平均32.6岁;左侧3例,右侧3例;优势侧4例,非优势侧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O’Driscoll尺骨冠状突骨折分型均为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2亚型或3亚型,均采用肘前内侧切口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劈开指浅屈肌入路行微型接骨板固定,其中3例行冠状突固定后肘关节内翻应力位X线检查可见肱桡间隙增宽,表现出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桡侧副韧带未进行探查修复。术后石膏固定2周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表现出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石膏固定4周。术后随访记录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和稳定情况,肘关节力量和手部握力,根据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总体功能。结果: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5~13个月,平均9.3个月。患侧肘部和手部力量均同健侧,肘关节平均屈曲(129.0±6.5)°(120°~135°),平均伸直(4.0±4.2)°(0°~1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旋前(84.0±6.5)°(75°~90°),平均旋后(89.0±7.1)°(80°~100°),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感觉症状并于半年后恢复,所有患者未出现肘关节疼痛、不稳定,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为优。结论: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可采用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间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伴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可适度延长制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于跟骨撕脱性骨折,当前较常用的方法是螺钉固定或克氏针固定骨折块,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双线锚钉固定器治疗撕脱性跟骨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21例跟骨骨折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49~65岁,平均58.7岁;右跟骨结节12例,左跟骨结节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典型症状:足跟后上部疼痛,提踵无力。查体:足跟后部可扪及骨擦感,患处肿胀、压痛明显。手术以TwinFix双线锚钉固定:锚钉旋入跟骨主体,于骨折块上钻孔,双股缝线穿过孔隙后打结固定骨折块,剩余缝线缝合于跟腱以加强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标准对跟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疼痛、功能、力线3项指标。结果:术后AOFAS总平均分(95.5±3.12)分,其中疼痛平均得分(38.5±2.18)分,功能平均得分(49.5±3.09)分,力线均为10分;优16例,良5例。结论:应用双线锚钉治疗撕脱性跟骨骨折,手术简捷,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