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临床资料分析,胰岛素抵抗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增生存在很高的一致性,且PCOS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高。近年研究发现,胰岛素除有促代谢的作用外,其促细胞生长、增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且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机制有关。PCOS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病变的机制可从几方面分析:胰岛素抵抗影响体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本身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胰岛素抵抗影响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胰岛素抵抗与基因表达异常的细胞协同促进细胞增生,加速了细胞恶变。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以排卵稀发、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症候群。胰岛素抵抗及其伴随的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患者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由于胰岛素具有促进内膜细胞增殖,抑制内膜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促进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生成及降低体内脂联素水平等作用,可能是PCOS患者罹患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故对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测定子宫内膜中胰岛素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中ERK1/2(表示ERK1和ERK2,下同)的表达及其活化程度,探讨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及影响其表达及活化程度的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诊断性刮宫的PCOS患者52例(PCOS组),相匹配的非PCOS患者(良性卵巢肿瘤)32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所有观察对象均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按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将PCOS组患者分为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组(19例)和正常子宫内膜组(33例);根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将PCOS组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38例)和非胰岛素抵抗组(14例).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中ERK1/2及其活化形式--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PCOS组患者子宫内膜中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61±13)%]高于对照组[(4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组子宫内膜中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70±11)%]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5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组子宫内膜中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63±13)%]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5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体质指数与PCOS组患者子宫内膜中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7、0.456、0.381(P均<0.01).结论 PCOS患者子宫内膜存在MAPK/ERK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与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的发生有关;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有促进ERK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胰岛素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中Akt的表达及其活化程度,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在PCOS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影响该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的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PCOS患者52例为PCOS组,非PCOS(输卵管因素不孕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取子宫内膜组织行病理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PCOS组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根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分为胰岛素抵抗和非胰岛素抵抗.蛋白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PCOS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46±18)%]高于对照组[(3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COS组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56±19)%]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者[(31±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50±19)%]高于非胰岛素抵抗者[(34±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OMA-IR、BMI与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00、0.326,P均<0.05).结论 PCOS患者子宫内膜存在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该信号通路过度活化与PCOS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有关.胰岛素抵抗、肥胖可能是影响子宫内膜组织中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过度活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糖耐量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子宫内膜局部胰岛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的情况 ,以了解它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正常的PCOS患者子宫内膜石蜡标本进行研究。结果 :PCOS的子宫内膜大部分腺体发育均达到增殖中晚期的发育程度 ,其局部胰岛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均显著高于增殖早期对照组 (P <0 .0 1) ;其胰岛素水平与增殖中晚期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COS组胰岛素受体表达则低于增殖晚期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增殖晚期对照组与增殖早中期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及其受体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糖耐量试验正常的PCOS患者子宫内膜可能依然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 ,这种子宫内膜的胰岛素抵抗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发育 ,因此 ,可能是PCOS妊娠率低及受孕后流产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对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92例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中IGF-1及Bcl-2的表达。结果PCOS体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中IGF-I表达量(203.54±18.29)较非胰岛素抵抗组的表达量(187.22±15.4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胰岛素抵抗组Bcl-2的表达量(200.94±15.43)与非胰岛素抵抗组(188.69±18.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IGF—I与Bcl-2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2,P〈0.001)。结论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病可能与IGF—I及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与女性生殖和代谢相关的常见内分泌障碍性疾病,各种内分泌激素通过与子宫内膜受体或和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具体包括甾体类激素,胰岛素和瘦素等。各种激素,激素受体,甚至细胞内信号传递分子种类及表达量的改变,使PCOS患者子宫内膜可能表现为分泌期反应不良、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性增生甚至癌变等。此外,其子宫内膜受体及增殖凋亡因子表达量的改变影响子宫内膜的功能和胚胎的植入,这也是PCOS患者高流产率低妊娠率的原因之一。PCOS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尤其是对分子水平作用机制的研究是国外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PCOS患者存在排卵障碍、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内分泌异常,可通过多种机制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导致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疾病。对PCOS患者及时地进行子宫内膜规范管理,可有效避免子宫内膜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降低因子宫内膜病变导致的器官切除及生育功能丧失。本文综述了PCOS患者子宫内膜管理的必要性及综合措施,以期为改善PCOS患者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组织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与PCOS之间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可能是PCOS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胰岛索作用的经典靶器官是肝脏、脂肪及肌肉.目前,对PCOS患者组织胰岛素抵抗的研究主要有脂肪、肌肉、卵巢及子宫内膜,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比较胰岛素抵抗及雌激素水平增高对子宫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给予性成熟的Sprague Dawley大鼠高脂饮食以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40周后对大鼠行去势手术后,灌胃给予大鼠17β-雌二醇4周。无胰岛素抵抗大鼠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等确定胰岛素抵抗。通过阴道脱落细胞巴氏染色判断雌激素的作用,HE染色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子宫内膜增殖的情况。结果:高脂饮食大鼠的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增加。给予雌激素后,阴道脱落细胞巴氏染色可见成熟阴道上皮细胞,HE染色可见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与无胰岛素抵抗的大鼠相比,有胰岛素抵抗的大鼠子宫内膜出现鳞状细胞化生比例大,子宫间质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发生子宫内膜增殖时更易发生子宫内膜鳞状细胞化生,这一现象可能与体内高胰岛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与女性生殖和代谢相关的常见内分泌障碍性疾病,各种内分泌激素通过与子宫内膜受体或和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具体包括鲻体类激素,胰岛素和瘦素等.各种激素,激素受体,甚至细胞内信号传递分子种类及表达量的改变,使PCOS患者子宫内膜可能表现为分泌期反应不良、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性增生甚至癌变等.此外,其子宫内膜受体及增殖凋亡因子表达量的改变影响子宫内膜的功能和胚胎的植入,这也是PCOS患者高流产率低妊娠率的原因之一.PCOS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尤其是对分子水平作用机制的研究是国外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内分泌代谢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临床内分泌代谢改变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用组织学方法检测 94例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改变 ,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泌乳素、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睾酮、雄烯二酮水平 ,82例同时行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实验。结果 ① 70例PCOS患者子宫内膜为无排卵型 ,其中增殖期内膜 45例 ,增殖症 2 5例 (单纯增生 2 3例、不典型增生 2例 ) ;2 4例为排卵型子宫内膜 ,其中13例分泌反应不佳 ,11例分泌反应良好。②无排卵型子宫内膜组与排卵型子宫内膜组比较 ,前者血清空腹及糖负荷后 6 0min、12 0min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增高 (P均 <0 0 5 )。③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与增殖期内膜患者比较 ,前者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增高 (P <0 0 5 ) ,其中单纯增生患者糖负荷后 6 0min、12 0min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增殖期内膜患者明显增高 (P均 <0 0 5 )。结论 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无排卵型子宫内膜的重要因素之一 ,增高的胰岛素对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也可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与PCOS之间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可能是PCOS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胰岛素作用的经典靶器官是肝脏、脂肪及肌肉。目前,对PCOS患者组织胰岛素抵抗的研究主要有脂肪、肌肉、卵巢及子宫内膜.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是否存在局部胰岛素抵抗(IR)。方法分离28例PCOS患者(PCOS组)和32例不孕症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上皮和间质细胞并体外培养;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PCOS子宫内膜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nsR)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在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 PCOS组子宫内膜细胞葡萄糖摄取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1×10-7mmol/L胰岛素后,PCOS组葡萄糖摄取量低于对照组(P0.05);PCOS肥胖及IR组葡萄糖摄取量低于非肥胖及非IR组(P0.05)。PCOS组子宫内膜Ins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nsR及GLUT4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PCOS肥胖和IR组子宫内膜InsR及GLUT4表达低于非肥胖和非I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子宫内膜存在局部IR,肥胖及全身IR加重子宫内膜局部IR。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药物转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PCOS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其中9例曾用孕激素治疗未转化者为A组;8例未曾治疗者为B组,均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同时行胰岛素释放试验,以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及高胰岛素血症。17例患者均采用口服避孕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17例PCOS患者均存在IR及高胰岛素血症,经药物治疗3~6个周期后,内膜不典型病变均成功转化。结论:采用口服避孕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合并IR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是一种临床上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以稀发排卵或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症为特征,胰岛素抵抗和伴随而来的高胰岛素血症也常有发生;PCOS患者子宫内膜中雄激素受体和相应激动剂过度表达,植入窗期子宫内膜对受精卵容受性生物标志减少,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持续异常。PCOS患者内分泌和代谢异常对子宫内膜有复杂影响,引起子宫内膜周期紊乱、不孕、流产率增加和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其发生机制潜藏于以上症状中且极其复杂,有待跨学科研究使其得到更详尽的阐明。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临床以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可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导致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许多研究已发现,在PCOS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在脂肪、肌肉、皮肤、肾上腺与卵巢等组织和靶器官中存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作为存在胰岛素依赖的组织中的一种最重要的GLUT,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Mioni等及Mozzanega等首次证实了GLUT4在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提出子宫内膜局部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本研究前瞻性地观察了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子宫内膜GLUT4表达情况的影响,旨在探讨PCOS的发病机制,为寻找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Wu XK  Risto E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2):804-80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状态及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对改善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收集11例PCOS患者(PCOS组)和排卵功能正常的33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照组)促排卵后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卵巢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经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作用后,观察卵巢细胞糖原和DNA合成的变化,同时观察卵巢细胞胰岛素受体(IR)、IGT-1受体(IGF-1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的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IGE-1作用后,PCOS组卵巢细胞的DNA合成增加约为对照组的2倍,曲格列酮可抑制IGF-1的这一作用。(2)胰岛素作用后,PCOS组卵巢细胞的糖原合成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曲格列酮作用后,两组卵巢细胞中胰岛素促糖原合成作用均增加。(3)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卵巢细胞:[RS-1的表达(相对灰度,下同)升高,IRS-2表达降低。曲格列酮可降低IRS-1的表达水平,升高IRS-2的表达水平。结论(1)PCOS患者存在卵巢局部的胰岛素抵抗现象。(2)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与PCOS患者卵巢高反应状态相关。(3)曲格列酮可增加卵巢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被用于PCOS的治疗.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对其作用机理和临床效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二甲双胍可以恢复规律月经,改善多毛,降低体质量,促进排卵,改善妊娠结局,改善子宫内膜的胰岛素抵抗,避免远期并发症,特别是对青春期PCOS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不同剂量的二甲双胍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对二甲双胍在治疗PCOS中的新进展做.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过度激活可导致IR,为PCOS患者多种细胞IR的机制之一。PCOS患者体内高雄激素环境也通过mTOR通路加重细胞IR。高胰岛素血症促进卵巢雄激素的合成,增多的雄激素加重全身细胞IR。卵巢细胞同样存在IR,mTOR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