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病证结合是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相结合。借助现代医疗检测手段、理论、思维方法等对患者做出疾病诊断,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进行辨证论治和组方遣药,以获得临床疗效最大化为目标,是目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采用的主要诊疗模式,能够体现中医、西医的优势互补。中医药对艾滋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科学和规范的论证,难以推广运用,病证结合的发展和优势及在艾滋病中的运用将克服这些困难。从对病证结合的认识、病证关系在艾滋病中的体现、病证结合在艾滋病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中的运用几个方面,来论述病证结合的发展、优势和在艾滋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新药研究的关键之一是临床疗效的评价,而疗效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科学合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论治,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主要模式。西医学疾病评价标准、实验室检查指标固然可以借鉴,但更要重视能反映中医药诊疗优势和特色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辨证论治”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对疾病的诊疗特色,证候疗效即是从中医药角度对中药新药疗效进行评价[1]。笔者试图通过对证、病疗效相关性的探讨,为证、病结合临床模式及其评价提供依据,进而为建立单独以证的疗效评价为模式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思路或参考。1证候疗效研究的重要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和临床体系的重要支撑,贯穿于对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疗效评价的全过程。“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患者整体病理状态的概括,具有整体、综合、动态和多样性的特点,关系到合理地确定试验病证、选择相应的效应结局指标[2],是中医有别于现代医学诊疗体系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同时也是对其理论体系的检验,要重视“证候”疗效的研究。根据证候选择治疗措施是提高中医疗效的重要前提,故评定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时,不应缺少反映证候改善程度的指标,尤其在评价中药复...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显著,但现有的疗效评价方法不能对其临床疗效做出合理的评价,无法体现其治疗优势。对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评价现状,从专家经验个人判断、西医疗效评价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3个方面进行述评;提出建立病证结合模式下的中医药治疗COPD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并总结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建立更好的COPD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或工具。  相似文献   

4.
董国菊 《中医杂志》2023,(19):1975-1980
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疗效评价体系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已经形成的评价体系或者共识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与疗效评价缺乏客观化、标准化有关,此外,还与固定的疗效评价体系很难满足不同临床研究目的的需求有关。以心力衰竭(HF)临床疗效评价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以中西医病证结合思想为指导、医患共同报告的临床结局为主体、采用1+N模式构建HF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具体方法、优势和难点。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体系可以搭建与西医疗效对接的桥梁;医患共同报告的临床结局可以体现中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整体观念;构建1+N疗效评价模式,通过固定为“1”的核心指标集满足一般的临床研究需求,搭配不同的“N”的疗效评价指标以满足不同研究目的的临床需求。构建中医HF疗效评价体系的难点在于需要统一HF的证候诊断、规范纳入的HF标准,还要区分证候疗效标准和证候诊断标准的不同。通过构建既符合中医自身特点又体现西医循证理念的1+N模式的HF疗效评价体系,以期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病证结合治疗观与临床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技术进步总是继承与创新互动,保持永恒和与时俱进互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的病证结合治疗观的演变和进步,很能说明这个问题。1当代中医临床诊疗的几种模式当代中医临床诊疗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经典(传统)模式:中医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结合;(2)中医辨证论治模式:证因脉治、方证相应;(3) 中医辨症与专方专药的应用模式;(4)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模式:即现代病证结合模式;(5) 西医辨病与专方的应用模式;(6) 无病从证、无证从病模式。在这些代表性模式中,当代中医药界及中西医结合界最为普遍应用的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现代病证结合模式,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医现代临床实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病证结合诊疗模式下,目前尚缺少符合中医自身特点且能够被国际公认的疗效评价方法。如何在现代临床评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评价中医疗效的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临床特点并能够被国内外认可的疗效评价方法以证明中医药的疗效,是中医药走向国际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中医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医疗效评价研究的方向及模式,以为今后探讨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23日,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系列之一“病证结合与临床实践”座谈会在京召开,有关专家和陈可冀的学生们共同探讨其“病证结合”的学术思想,大家认为用病证结合指导临床实践的模式值得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等出席会议。陈可冀在会上做了题为“病证结合治疗观与临床实践”的报告。他认为,当代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应用最普遍的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的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中西方医学科学与文化的优势互补、经典理论与经验的传承和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观察理念,有利于治疗和诊断的原始创新,体现了临床服务能力与临床水平的提高、科学认识和评价疗效水平的进步、中医药服务社会的贡献度。陈可冀提出,现代病证结合治疗观包括西医诊病、中医辨证模式,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专药论治结合模式,疾病分期分阶段论治模式,辨中医基本病机结合辨证论治模式,以及无病从证、无证从病模式。病与证的关系可表现为同病同证、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异病异证等几种形式。病证结合是用中医学理论认识现代疾病,实现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病证结合以病统证,可提高中医辨证的确定性,弥补单纯中医辨证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客观化和不确定性的不足,使治疗更具针对性,避免只注重症状的改善和功能状态的调整而忽视对疾病病理改变的针对性治疗。于文明在讲话中指出,建立名医传承工作室是推动中医药学术创新、人才培养、深化科研、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名医工作室是融合科研、教育、临床的综合性平台。希望陈可冀院士的学生们能够把老师的临床经验认真研究总结,提升为学术思想,融入到中医学科理论体系中去。会上,陈可冀的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老师的病证结合学术思想进行了交流,并就病证结合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做了汇报。截至目前,陈可冀共培养研究生120余名。  相似文献   

8.
病证结合是目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采用的主要诊疗模式,以获得临床疗效最大化为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医、西医优势互补的特点。但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思考并逐步解决,如规范统一的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高级别科学证据支持的诊疗方案、突出病证结合模式的疗效评价标准与方法等问题,限制了其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就病证结合模式临床研究与应用中的几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临床疗效是中医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科学、客观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病证结合模式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现状,同时指出了病证结合模式下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老年人肺炎的病证结合模式来探索建立该模式下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为进一步研究突出中医治疗优势的指标与评价提供依据。1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与思路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该体系涉及到西医“疾病”的有关指标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病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史大卓 《中医杂志》2004,45(11):809-812
尽管传统中医药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强度不如化学合成药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疾病方面,仍显示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利用中西医两种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现代中医临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从辨证与辨病、证的模糊性与证的规范化、整体观念与综合调控治疗、中药复杂成分与多途径干预及传统中药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等方面,就提高中医药临床防治心血管病疗效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虽然单纯证的动物模型的现代医学疾病属性确定无疑,但证的属性则因中医病因造模、干预后动物症状体征辨证和理化检测指标异常与证没有特异性对应关系而无法确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叠加了现代医学疾病模型和中医证模型两种造模方法,此类模型不仅自身存在各种弊端,而且还存在两种造模方法叠加后不确定的关系。病证结合模型通常不是在同病诸证的比较中建立起来,因而不具备排他性。中医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证属性评价方法存在众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西医疾病诊断的症状体征与该病所辖诸证的症状体征相差悬殊,西医疾病的症状体征甚少,而病辖诸证辨证的症状体征远远超出疾病的症状体征,辨证症状绝大多数来历不明,以一种虚拟状态存在,进而导致由虚拟症状抽象出众多虚拟证,并通过相关辨证标准得以体现,给动物模型的研制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展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应当首先解决7个认识问题:中医疗效评价指标研究与辨证规范研究的关系和程序;中、西医疗效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取舍方法;把中医的证作为所有疾病疗效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证的诊断指标与证的疗效判断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证与量表的关系和择优选用;证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自身存在的缺陷;建立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与提高中医药疗效的关系。这是开展此类研究应当首先解决和统一的认识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和心脉瘀阻证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证候归属中常见的3个证候,从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及分子生物学前沿探讨3个证候外在表现和内在的物质变化基础及证候本质,实现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证候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是循证心血管医学的根本要求和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结局指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单元,首先必须满足作为一种结局评判尺度的基本功能,其次才是体现中医的特色性、代表性.所谓的中医、西医的结局指标差异源于中国与国外人群对健康状态的认知等文化差异,而非中医与西医干预措施的本身.因此,西医的某些结局指标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组方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病证结合诊疗方式是当今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现代病证结合基础上的中医临床组方思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病机结合病理的组方模式不仅弥补了辨证论治的不足,也使病证结合论治有了新的发展;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组方模式是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向中药药性理论回归的体现;针对基本病机形成专方的组方模式是辨证论治的升华;古方加减化裁仍是临证组方的主要模式;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使中西药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在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独特效果;有效组分配伍组方模式的形成是中药现代研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的结晶,是配伍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西医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证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是中医学对疾病的定位及定性,决策了疾病的治疗方案及用药配伍方法,是现代医学探索中医学、联合中西医的关键切入点之一。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技术与手段使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逐步实现客观化及量化,对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诊治及提高疗效中至关重要,更有利于推进中医药发展并促进中西医结合。据此,特结合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概况,依次从其现代研究方法及证候分布情况、证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3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胃食管反流病虚实辨证分型论治经验。方法:查阅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文献,结合大量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周斌副主任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结果: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辨证与辨症相结合,将本病分为肝郁脾虚和肝胃不和虚实两种证型,并针对证型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遵循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和简易化原则,将胃食管返流病分为虚实两大类型,不仅使临床诊断治疗简洁方便,使科研病证分型清晰,更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证候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依据与精髓,其综合概括了机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的整体性反应状态,具有主观、定性的特点。而现代医学用以诊断疾病的检验指标具有客观、定量的特征。将主观、定性的中医证候进行量化处理,与客观、定量的现代检验指标相结合,为中医证候辨证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的新思路。该文以高血压前期肝阳上亢证为例,运用量表学与代谢组学数据建立证候判别模型,就中医证候宏微观辨证体系的构建进行可行性探讨,对实现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以及辨证论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