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经肛门乙状结肠直肠切除悬吊术治疗儿童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6例Ⅱ-Ⅲ型直肠脱垂患儿采取单纯经肛门乙状结肠直肠切除悬吊术治疗t。结果6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3h,平均2.5h。术中元大出血、副损伤,术后无肠瘘、感染、大便失禁等并发症。术后住院6~8d,平均7d。6例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腹泻、便秘及排便不畅,排便控制功能正常,无复发。结论对儿童Ⅱ-Ⅲ型直肠脱垂采取单纯经肛门乙状结肠直肠切除悬吊手术,可针对性地消除复发因素,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尾路行巨直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肛门成形术后顽固性便秘的可行性。方法 患儿6例,年龄2~18岁,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行会阴肛门成形术后合并顽固性便秘和充盈性大便失禁。钡灌肠示:直肠及乙状结肠高度扩张,蠕动差。6例患儿均经尾路切除直肠及远端乙状结肠,同时行肛门成形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05min(125min~265min),切除扩张肠管长度23.3cm(10cm~40cm)。术后2月~4月后,6例患儿均可控制排便:12月~30月随访结果示:患儿便秘均消失。6例中4例患1度污便,另2例2度污便,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 尾路切除巨直肠及乙状结肠是治疗无肛术后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儿消化道息肉好发于结肠,尤其是直肠。肠息肉是较多见病之一。最近由于内窥镜的发展,使诊断率大大提高,在小儿利用内窥镜息肉切除已开始普及。病例1980年~1990年10年间收治小儿直肠、结肠息肉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个月~15岁,1岁以下2例,1~5岁26例,6~9岁8例,10岁以上3例。全部病例息肉数均为1个。发生部位在直肠21例、乙状结肠9例、降结肠4例、横结肠5例。血便26例为数最多。有2例息肉自然脱落时发生大量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改良Soave术结合Sarasola-Klose内痔环切术联合治疗儿童肛门、直肠、结肠血管畸形.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至2008年收治的12例小儿肛门、直肠、乙状结肠血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病史、纤维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腹部CT和MRI检查,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肛门、直肠、乙状结肠血管畸形.11例患儿接受改良经腹Soave术,肛周黏膜层及黏膜下血管切除采用Sarasola-Klose内痔环切术式(改良Whitehead术).1例患儿仅接受常规经腹Soave术.12例患儿术后随访3个月~8年,1例仍有少量间歇性便血,余均无便血、便秘,1例污粪.结论 血管畸形累及肛门、直肠甚至乙状结肠的病例少见,肠镜、CT、MRI是诊断的主要方法.改良Soave术结合Sarasola-Klose内痔环切术是安全、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儿 :女 ,3 .8岁。 1年前被其患精神病的母亲用手撕裂阴道 ,直肠 ,在当地医院给予清创止血及行结肠造瘘术 ,现以“直肠阴道严重撕裂伤结肠造瘘术后”收入院。体检 :患儿发育差 ,营养中等 ,腹平软 ,左下腹见乙状结肠单孔造瘘口 ,阴道后壁完全缺如 ,直肠前壁达阴道后穹隆处缺如 ,阴道与直肠已形成一腔 ,无明显分界线 ,肛门括约肌断裂 ,沿直肠后壁在阴道后穹隆以上残留直肠及乙状结肠远端约 6cm ,尿道口正常。 1周后行阴道、直肠肛门成形术。方法 :沿乙状结肠造瘘口旁作切口开腹 ,游离出乙状结肠造瘘近端肠管 ,探查阴道与直肠 ,见共用腔隙以上…  相似文献   

6.
经肛门行乙状结肠套叠式拖出治疗乙状结肠冗长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肛门于腹膜返折上方套叠式拖出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并端端大斜面吻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是我们2000年初在国内首创的一个新术式。此术式不同于经肛门Soave术。受此术式启发,我们自2003年3月-2005年8月开展了经肛门行乙状结肠拖出切除端端吻合术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对袋状直肠,乙状结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4例袋状直肠、乙状结肠综合征患儿均为女性,全并先天性肛门闭锁,婴儿期行会阴肛门成型术。术后4例均进行排便困难,充盈性大便失禁,经保守疗法无效。  相似文献   

8.
经肛门结肠拖出根治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经肛门结肠拖出根治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手术过程、疗效及短期随访。方法我院2000~2005年经该术式治疗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19例,乙状结肠冗长症有典型的便秘症状,钡灌肠显示19例乙状结肠比正常对照组平均长25cm;直肠肛管测压显示直肠肛管松弛反射存在,呈“W”型特殊波型;组织化学检查无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的副交感神经纤维。结果19例经肛门拖出切除结肠肠管20~52cm,平均切除结肠肠管28cm。均于术后2~3d开始进食,术后1个月随访每日排便6~8次,其中15例行钡灌肠检查未见结肠扩张,24h无钡剂潴留。6个月随访(17例)每日排便1~3次,无污粪。结论经肛门结肠拖出根治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手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近期疗效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直肠息肉大多数采用电灼切除或经肛门切除,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0年3月~2000年10月对56例小儿直肠息肉行硬化剂局部注射加缝扎治疗(以下简称注扎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6例患儿,男34例,女22例;年龄2岁~12岁,其中5岁~10岁41例,均因便血就诊。其中单个息肉52例,2颗息肉3例,3颗息肉1例,全部为带蒂息肉,息肉直径均小于1.5cm。息肉位于直肠下段32例,直肠中段18例,直肠上段6例,术后病理回报:幼年息肉41例,腺瘤息肉7例,炎性息肉8例。1.2治疗方法术前做好患儿思想工作,使其有充分准备。将5ml~10ml开塞露注…  相似文献   

10.
经肛门肌鞘内结肠拖出术与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直肠盆底肌的研究曾使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为了经肛门肌鞘内结肠拖出手术做得更好 ,我们聚焦在肛门直肠血运、神经供应及与其周围的相关解剖上。直肠 直肠壶腹部自S3 乙状结肠末端至肛直角。乙状结肠带延续至直肠形成前后纵形带。直肠无结肠带、袋和肠脂垂。肌间动静脉分支网丰富 ,肠外脂肪包绕。壶腹部的前上 1/3为盆腔腹膜所覆盖、并反折形成Douglas’窝 ,此窝前方女性为阴道后壁上方、男性为精囊、输精管。因此 ,女性子宫颈、男性膀胱颈都可作为手术向上分离到达Douglas’窝的标志。紧贴直肠肌鞘外的圆柱形…  相似文献   

11.
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钡灌肠对便秘患儿的乙状结肠长度进行测量,超出范围者即被认为患乙状结肠冗长症。乙状结肠冗长症患儿23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经腹行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直肠吻合术14例(经腹组);经肛门入路拖出Soave术9例(经肛门组)。结果 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18例,症状改善5例,其中9例经肛门入路Soave手术患儿均获治愈,对经腹组与经肛门组的治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诊断首选钡灌肠,总体手术效果良好,以肛门入路Soave手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经脐及肛门自然腔道巨结肠根治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经肛门直肠内拖出结肠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性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11月,对15例常见型和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病患儿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经肛门直肠肌鞘入路游离左半结肠或全部结肠,然后拖出在体外完成直肠乙状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结果 全部患儿...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息肉指胃、小肠、结肠和直肠的息肉,息肉偶然可出现在胆囊、膀胱和输尿管。笔者医院儿科13年共收治消化道息肉294例,占便血儿童的70%(294/420),全部为肠息肉,息肉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者共220例(75%)。单发性息肉较多,共265例(90%...  相似文献   

14.
小儿结、直肠广基息肉的内镜下套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结、直肠带蒂息肉可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方法进行治疗 ,但对于广基息肉 ,高频电凝切除受到限制。我们从 1998年 4月开始采用内镜结扎方法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1998年 4月~ 2 0 0 2年 4月本院经结肠镜检查的患儿中 ,发现结、直肠无蒂或亚蒂息肉 43例 ,男 3 2例 ,女 11例 ,年龄 4~ 12岁。主要表现为大便带血。直肠息肉 3 5例 ( 47枚 ) ,乙状结肠息肉 5例 ( 5枚 ) ,降结肠息肉 3例( 3枚 ) ,息肉直径 0 .7~ 2 .0cm。所有息肉在治疗前均取活检送病理排除恶性病变。二、治疗器械 能安装多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再手术原因及对策,以及并发症与不同部位直肠泌尿系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23例在3~4月龄行腹腔镜辅助下治疗的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在新生儿期已行横结肠或乙状结肠造瘘。其中直肠膀胱瘘32例,直肠前列腺球部瘘48例,直肠...  相似文献   

16.
肛门直肠畸形伴发先天性巨结肠症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伴发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十分少见的多发性消化道畸形,我科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1:男,5岁。因无肛伴会阴瘘入院。月龄在3d时曾作“后切肛门成形术”(外院),术后便秘、腹胀。检查:腹部膨隆,肛门口大小、位置及形状接近正常。肛门后有瘢痕,直肠指检肛管无瘢痕性狭窄。钡剂结肠造影侧位片腰1平面以下直肠狭窄,有移行段,近端乙状结肠显著扩张。肛门直肠测压:肛管静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结肠结肠镜检查对儿童结肠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们收治590例结肠息肉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结果59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较多(男:女=2:1),平均年龄(4.7±2.5)岁,绝大多数患儿以大便带血为主要症状(554例,94%),部分患儿伴有其他症状,如反复发作性腹痛(51例,8.6%),息肉经肛门脱出(52例,8.8%)以及腹泻(12例,2.1%)。40例患儿(6.8%)有贫血,其中4例重度贫血患儿结肠镜检查前予输血治疗。本组单发息肉522例(88.5%),多发息肉68例(11.5%)。息肉位于乙状结肠272例(46.1%),直肠224例(38.0%),其余结肠94例(16.0%)。仅4例发生并发症(4/590),包括2例结肠穿孔,2例出血,经治疗后均痊愈。病理学分析结果:幼年性息肉544例(92.2%),Peutz-Jeghers息肉20例(3.4%),幼年性息肉病17例(2.9%),错构瘤7例(1.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例(0.17%),炎性息肉1例(0.17%)。结论结肠息肉是儿童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息肉可分布在结、直肠全程。儿童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症状,全结肠结肠镜检查是必要的,可以直接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并对炎性肠病等疾病起到协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Ⅰ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15例报告   总被引:116,自引:7,他引:109  
目的 报告一种新型I期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及期手术效果。方法 15例经组织学检查诊断为直肠乙状结肠型巨结肠患儿均行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方法为在直肠后壁齿状线上1cm、前壁齿状线上2-3cm切开直肠粘膜,向近端游离达腹腔水平后,切除腹膜外直肠肌鞘至肛提肌水平,残留肌鞘后壁“V”形切除。游离近端结肠,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斜行吻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45min(95-250min),平均出血45ml。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随访1-4个月所有患儿排便2-6次/d,无污粪。结论 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12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经验和近远期疗效.方法 2001~2010年本院收治直肠乙状结肠型HD患儿122例,年龄15 d至12岁.均应用3个或4个Trocar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拖出术.先在腹腔镜下行浆肌层活检明确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有神经节细胞肠段,然后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  相似文献   

20.
经肛巨结肠根治术后肛肠功能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模式、结肠功能和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对58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半年以上儿童进行随访,并进行排便功能问卷调查、钡灌肠、结肠传输时间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对其术后肛肠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8例接受随访的患儿中,4例(4/58)稀便、便频,9例(9/58)污便,5例(5/58)便秘,3例(3/58)小肠结肠炎;钡灌肠结果:结肠形态恢复良好,乙状结肠迂曲减少或消失,与切除肠段长短相关;全部病例术后直肠肛管角(°)较对照组显著开大(123.3±15.1vs79.0±11.6,P<0.01),有症状组又较无症状组显著开大(135.6±15.9vs111.0±14.3,P<0.05)。结肠传输时间(h):与对照组比较,有症状组显著缩短(25.2±5.6vs28.7±7.7,P<0.05。直肠肛管反射3例阳性,2例弱阳性;肛管最大压力(mmHg):便秘组的最大收缩压明显高于无症状组和对照组(211±36vs200±65,P<0.05;211±36vs190±38,P<0.05);向量容积(cm×cmHg2)和对称指数:污便组向量容积和对称指数较术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381±109vs662±31,P<0.05;0.69±0.32vs0.70±0.07,P<0.05);便秘组对称指数与术前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0.74±0.02vs0.70±0.07,P<0.05)。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结肠功能和括约肌功能多数良好。少数病例排便功能障碍可能与术后乙状结肠曲减少或消失、“新直肠”储便功能代偿不全和拖出结肠致直肠肛管角开大、肛门括约肌痉挛失迟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