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L1a1 COL3a1在发育性髋脱位患儿关节囊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DDH)的病因目前不明,但其与髋关节松弛密切相关。该研究通过比较DDH患儿与正常儿童关节囊中Ⅰ,Ⅲ型胶原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 以探索DDH患儿髋关节松弛的原因。方法: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9对发育性髋脱位患者及正常儿童配对比较。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COL1a1 COL3a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COL1a1在DDH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DDH患儿关节囊中 Ⅰ 型胶原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较正常同性同龄儿降低,可能是导致DDH患儿髋关节松弛的原因。DDH患儿髋关节松弛可能与 Ⅲ 型胶原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和非DDH儿童TGF-β2在关节囊的免疫组化分布规律与水平差异,并比较TGF-β2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以探索髋关节松弛的原因。方法: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8对DDH(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与非DDH儿童进行配对研究,采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关节囊中TGF-β2的分布规律与水平差异,以及mRNA水平的差异。结果:分泌TGF-β2的成纤维细胞于贴近关节侧的滑膜层呈强阳性表达,内部纤维层阳性表达细胞稀疏,强度减弱。DDH组与对照组配对比较,纤维层中有阳性成纤维细胞百分比及局部染色的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DH组关节囊TGFβ2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患儿的髋关节松弛很可能与关节囊中TGF-β2的分布减少和表达异常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8):641-644]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与正常儿童的髋关节囊的形态学特点,分析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二者比例(Ⅰ/Ⅲ)变化规律.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8月第一次手术DDH患儿42例,男8例,女34例,排除胶原代谢疾病及其他畸形.对照组选择因其他疾病第一次行髋关节手术及尸检患儿共20例,男7例,女13例,1.5~14岁,平均7.4岁,无DDH病史,排除胶原代谢疾病及其他畸形.根据术前X线片,按Tonnis分类将DDH患儿分为四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关节囊取材于手术或尸检切除标本,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分别在普通显微镜和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计算比例(Ⅰ/Ⅲ).结果 对照组与Tonnis各组分别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病例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50.05);但是其值病例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DH患儿和对照组间关节囊Ⅰ和Ⅲ型胶原含量及比例(Ⅰ/Ⅲ)有较大差别,但是脱位高患儿并不一定会有明显形态学上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hip,DDH)和对照组儿童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PDGF-A)在关节囊中的免疫组化分布规律与水平差异,并比较PDGF-A 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以探索髋关节松弛的原因.方法 共收集了髋脱位患儿64例和对照组儿童14例,二组之间成功配对8组,进行配对研究,每组配对条件为性别相同、年龄相近,采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关节囊中PDGF-A的分布规律与水平差异,以及在mRNA水平的差异.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并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可见分泌PDGF-A的成纤维细胞于关节囊内贴近关节侧的滑膜层呈强阳性表达,内部纤维层阳性表达细胞稀疏,强度明显减弱.8例患儿与对照组配对比较,纤维层中有阳性表现的成纤维细胞数占成纤维细胞总数的百分比(配对T检验P<0.001)和局部染色的灰度值(配对T检验P<0.05)在二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DDH组关节囊PDGF-A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配对T检验P<0.01).结论 PDGF-A的分布减少和表达异常很可能与DDH患儿的髋关节松弛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A (PDGF-A) in the hip capsule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4 patients with DDH and 14 control childre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mong them,8 pairs of DDH patients and their controls were chosen for this study.The tissu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surgery.The PDGF-A in the hip capsule was detect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SP method) staining.RT-PCR was used to study the mRNA expression of PDGF-A.Results High expression of PDGF-A was observed in the synovial layer with fibroblast regularly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joint surface.PDGF-A expression was decreased in the fibrous layer of the hip capsule.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 fibroblast and gray-scale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fibrous layer of the DDH patients compared to controls (P<0.05).The mRNA expression of PDGF-A was also decreased in the DDH patien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P<0.01).Conclusions The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PDGFA in the hip capsule may invol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DH.  相似文献   

5.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学步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Salter骨盆截骨术在学步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中的治疗指征和手术要点,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早期干预“学步期”DDH患儿的重要意义。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12月,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DDH患儿29例,3例为多关节挛缩。男8例,女21例;年龄12~18个月,平均16.59个月;双侧12例,左侧11例,右侧6例。共计手术31髋,全脱位25髋,半脱位6髋。所有病例完善术前检查后不作牵引直接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2个月,双下肢皮肤牵引,床上关节活动1个月后下地负重行走。结果所有病例术后2个月,6个月,1年,之后每年1次连续随访。随访6442个月,平均21.76个月。X线疗效按照Severin分级:Ⅰ级28髋,Ⅱ级3髋,Ⅲ级0髋。临床疗效优28髋,良3髋,可0髋,差0髋。结论根据国外的报道和我们的经验,对12~18个月处于“学步期”年龄段的全脱位和严重半脱位类型的DDH患儿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与保守治疗相比,可以在确保髋关节有效复位的同时,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避免二次手术,缩短疗程,对多关节挛缩髋脱位也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髋关节囊中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探讨ER与DDH病因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DDH髋关节囊标本25例(DDH组),标本来源于DDH患儿术中紧缩缝合后切除的多余关节囊,按年龄和性别分组:2~5岁组18例,6~14岁组7例;男性组4例,女性组21例。健康对照组16例,标本来源于小儿髋部毁损伤、尸体及尸检,按年龄和性别分组:2~5岁11例,6~14岁5例;男性组3例,女性组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行ER检测。结果 DDH组ER阳性率为80.0%,其中2~5岁组为83.3%,6~14岁组为71.4%;女性组为90.5%,男性组为25.0%。健康对照组ER阳性率为31.3%。DDH组ER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女性组高于男性组(P<0.05),2~5岁组与6~14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在DDH髋关节囊中的表达较高,且女性高于男性,与年龄无明显关系,可能是导致髋关节囊松弛和DDH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坐骨重叠征(ischium overlap sign,IOS)的概念,并分析其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手术后再脱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治疗的88例(105髋)DDH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童16例、女童72例;平均年龄12(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15~59)个月;双侧17例,左侧63髋,右侧42髋;1髋为髋臼发育不良,11髋半脱位,93髋全脱位。术中行髋关节造影检查,按照Bowen标准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IOS是指在人类位髋关节造影平片上股骨头软骨内缘与坐骨外缘的重叠关系,二者重叠为Ⅰ度,相接为Ⅱ度,分离为Ⅲ度。将93髋全脱位按照IOS分度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再脱位发生率。结果 1髋髋臼发育不良和11髋半脱位者IOS均为Ⅰ度。93髋全脱位中IOSⅠ度14髋,Ⅱ度39髋,此两组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无再脱位病例;Ⅲ度40髋中,闭合复位石膏固定17髋,6髋再脱位;切开复位石膏固定23髋,1髋再脱位。本研究发现Ⅲ度组的再脱位发生率(7/40,17.5%)高于其他两组(P=0.006)。IOS为Ⅲ度的40髋中,闭合复位的再脱位发生率(6/17,35.3%)高于切开复位(1/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8,P=0.034)。结论 IOS与DDH术后再脱位有一定的关系,IOS为Ⅲ度的髋关节如行闭合复位,再脱位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小儿外科甚为常见的四肢畸形之一,女性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有认为女性腺激素的不平衡可能是髋关节韧带和关节囊松弛致髋关节脱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关节僵硬的原因。方法似设手术后创伤性炎症反应是引起学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关节僵硬的一个重要原因。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6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Tonnis分级Ⅳ°)41例(64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2岁。均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骨盆截骨术。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5例(39髋),其中双侧14例;男4例,女21例;对照组16例(25髋),其中双侧9例;男3例,女13例。术前均不做牵引,手术由同一主刀医生和相同手术组成员完成。研究组术后应用激素(地塞米松)和布洛芬5d。术后两组均予石膏固定6周,定期检查髋关节活动范围、骨盆及股骨近端截骨愈合速度与质量。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5年,平均32个月。疗效评价采用Mekay临床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研究组优5例7髋,良15例24髋,可3例5髋,差2例3髋;对照组优2例3髋,良6例10髋,可4例6髋,差4例6髋。两组各有1例1髋出现股骨头坏死。研究组髋关节轻度僵硬5例8髋,中度僵硬2例3髋,重度僵硬1例1髋;对照组髋关节轻度僵硬4例7髋,中度僵硬3例5髋,重度僵硬2例3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创伤性炎症反应是引起学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关节僵硬的一个重要原因。术中尽量减轻创伤、术后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及非甾体抗炎药物能减轻手术后创伤性炎症反应,减少术后髋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FNA)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DH患儿12例,其中双髋脱位4例,单髋脱位8例,均行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采用GE公司Hip speed Fi/x双层螺旋CT进行表面遮盖成像、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三维观察和FNA测量,分别在术前对股骨头颈、髋臼及臼头关系行三维重建。结果髋脱侧FNA明显增大,与其同年龄段患儿正常髋关节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维CT可直观、全面及分解地显示髋关节结构,更加精确地测量FNA,从而达到对DDH患儿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3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改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至今经手术治疗的251例(267个髋关节)3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疗效,对13例失败的髋关节脱位手术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全部患儿经6个月~1年随访,13髋再脱位,9髋股骨头坏死,11髋出现关节粘链,屈髋小于90O。结论3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手术失败存在诸多因素,应正确选择手术方案,审慎对待各手术步骤。提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手法复位后髋关节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对发育性髋脱位手法复位后 117例 ,共 16 1髋进行平均 7.4年的随访。临床上对髋关节功能和肌力进行了测定 ,对复位前后系列X线片进行了观察 ,正常侧作为对照组 ,X线观察的指标有 :髋臼指数、臼头指数、股骨头发育情况及髋关节间隙等。结果 全部病例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及肌力与对照组无差异。在X线上有 131个髋关节的发育与对照组的发育无差异 ,其中有 2 3髋在复位后 6个月去掉金属外展固定支架时出现了半脱位及关节间隙增大的改变 ,经平均 3年左右观察 ,逐渐恢复发育至正常。脱位侧股骨大转子骨骺出现时间比对照组延迟 1年左右。结论 发育性髋脱位手法复位后出现的半脱位及关节间隙增大不应急于手术 ,因其有逐渐发育至正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辅助治疗婴幼儿难复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短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婴幼儿难复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r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优缺点和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应用关节镜辅助治疗难复性婴幼儿DDH患儿15例16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阻碍髋关节复位的因素.采用改良McKay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估.应用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臼头指数(acetabular head index,AHI),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Severin方法分级等指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23 min,出血平均4.8ml.妨碍髋关节复位的因素有:髋臼窝内增生的软组织、粗大的圆韧带,髋臼横韧带和内翻关节盂唇.所有患儿均获得成功复位.术后患儿均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6~59个月).近期随访的6例患儿临床功能结果,优3髋,良1髋,可1髋,差1髋.近4岁以上的8髋,其中4髋(50%)为Severin分级为优良.16髋中有7髋(43.8%)出现AVN迹象,Kalamchi-MacEwenⅠ型6髋,Ⅱ型1髋.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难复性婴幼儿DDH,手术安全创伤小,出血少,能够成功获得髋关节复位.但术后AVN可能与改良蛙式膏固定有关,关节液压力可能对股骨头血运产生影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可能与未进行髋臼截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表现的概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507例(586髋)DDH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50例,女457例;左侧25...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小切口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DH是小儿骨关节的常见畸形,多年来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石膏或支架固定,虽然很多患儿髋关节功能改善和治愈。但由于创伤破坏动力肌肌力和关节强直等并发症,使部分术后髋关节功能较差,微创手术的发展对减少这些并发症带来了希望。我院近年来用关节镜小切口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42例,得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和雌激素(ER)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取2003年2月~2004年8月我院治疗DDH患儿90例,设为DDH组,对照组50例。分别提取DDH组与正常儿童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研究ER基因限制性内切酶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与DDH发生的关系。结果DDH组和对照组雌激素受体PvuⅡ内切酶酶切多态性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DDH组和对照组雌激素受体XbaⅠ内切酶酶切多态性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PvuⅡ内切酶酶切基因型多态性与DDH的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雌激素受体XbaⅠ内切酶酶切基因型多态性与DDH的发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1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男2例,女8例;年龄8~26个月,平均13个月,单侧6例,双侧4例,共14侧髋。闭合复位外固定后再脱位4例5侧髋;闭合复位后安全角度小、不稳定4例6侧髋;闭合复位困难2例3侧髋。关节镜下观察妨碍复位的因素并清理髋臼。结果关节镜下观察到妨碍复位的主要因素有:盂唇增厚内翻5侧髋;圆韧带肥大4侧髋;髋臼横韧带增粗突出2侧髋;盂唇增厚内翻,圆韧带肥大与髋臼横韧带增粗突出同时存在3侧髋。所有病例髋臼内都有纤维脂肪组织充填。10例患儿复位外固定后髋关节位置好,CE角15.5°~18°(平均16.5°)。经平均随访38个月(29~54个月)无再脱位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结论关节镜可直视下观察妨碍股骨头复位的因素,彻底清理髋臼,提高了复位的成功率,降低了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DDH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并发育性髋关节异常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芸  石浩  唐学兵  廖承德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8):1414-1414,1417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患儿并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的发生率,提高CP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本科确诊的CP468例患儿进行常规双髋关节的X线正位摄片,由放射科专业医师作出诊断报告,有髋关节异常者,由外科协助治疗,并对患儿进行随访,每6个月行1次X线正位片检查。结果468例CP患儿的髋关节异常率达12.6%,痉挛型CP患儿中并DDH59例(19.8%),其中发育不良22例(7.38%),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37例(12.4%)。1岁以内的15例患儿予外展支具治疗,均治愈;〉2岁行手术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仍在随访。结论CP患儿存在发生DDH内在因素,对其应重视髋关节发育情况。超声波检查是早期发现髋关节发育异常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髋关节三线测量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传统的体检方法,对180例疑诊者,摄双髋正位X线片,除众所周知的Shenton氏线、CE角等指标外,以股骨干骺端中点为起点,分别至髋臼外上缘、下缘、中心做连线,然后对此三线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本组180例,单侧髋关节脱位122例(122髋),两侧髋脱位58例(116髋),总计238髋.通过髋关节三线测量,238髋此三线均不等长,确诊为DDH.对122例单侧髋脱位者的正常侧测量,120髋(98.3%)显示三线等长.同时对闭合复位欠佳者,此关节三线显示也不等长.结论 髋关节三线的定位都是骨性标志,清晰可鉴,定位准确,操作简单.髋关节三线测量,是婴儿时期诊断DDH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特别在股骨头骨骺未出现前的小婴儿,更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诊断DDH的可靠依据.另外对治疗中的婴儿,髋关节三线测量也是确定髋关节是否达到同心圆复位的一种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下肢伸直襁褓体位的大鼠动物模型及对实验动物进行大体标本及病理研究观察,探讨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髋臼软骨复合体大体形态及其不同骺板区域软骨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将31只新生Wistar幼鼠用医用胶带将双小腿、双髋关节缠绕固定10 d,保持髋关节伸直内收位,模拟双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照组:另31只新生幼鼠双下肢不予处置。母鼠喂养,笼中自由活动。10 d后处死,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VEGF和Ⅹ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髋臼变化。结果: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大体观察:实验组髋臼变小变浅,内部软组织增生,49髋发生髋关节脱位(49/54),部分出现假臼;对照组髋臼轮廓正常,无假臼出现,2髋脱位(2/60),对照组脱位率与实验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番红O-快绿染色见实验组橙红色软骨区域较对照组宽。实验组髋臼软骨复合体的髂骨、坐骨、耻骨各支肥大层VEGF和Ⅹ型胶原表达较对照组低;实验组髋臼关节软骨髂骨支肥大层VEGF与X型胶原阳性表达较坐骨支、耻骨支低。结论: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大鼠髋臼软骨复合体骺板肥大层软骨细胞VEGF、Ⅹ型胶原的表达水平降低,显示该体位可能导致髋臼软骨复合体软骨细胞成熟障碍,干扰髋臼正常发育乃至脱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0):836-8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