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辉  赵莉 《新疆中医药》2011,29(4):91-9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运用辨证施护的理论,从护理、用药、饮食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减少了复发率。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辨证施护应用于胸痹心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对本科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住的182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加辨证施护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加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对胸痹心痛疗效满意,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住院病人音乐疗法配合中西医辨证施护的方法及其科学性、针对性。方法:108例胸痹心痛患者均根据症候给予音乐疗法配合中西医辨证施护,其中心血瘀阻型21例、寒凝心脉型11例、痰浊内阻型24例、心气虚弱型25例、心肾阴虚型12例和心肾阳虚型15例。依据不同的症候类型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95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结论:胸痹心痛的音乐疗法配合中西医辨证施护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护理工作采用音乐疗法配合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救治胸痹心痛的效果.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护理方法,特别是运用音乐疗法配合辨证施治,同病异护,饮食调护,针对每位病人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疗效显著,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胸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均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根据不同证型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58例患者实施辨证施护护理后,好转出院,好转率96%。结论对胸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护理效果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痹的中医辨证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214例胸痹患者的辨证施护措施。结果经过辨证施护,214例患者中197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7例无明显效果,有效率为92.1%。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胸痹患者的治疗起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患者的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上采用西医常规护理和中医辨证施护,对冠心病患者的防治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总结胸痹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冠心病及冠心病前期的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从患者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做好健康教育,再根据中医经络循经按摩及辨证施护,对指导防治胸痹心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乔东鸽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1):60+62-60,62
对126例胸痹心痛的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疗效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结合"静心散"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施以辨证施护+基础治疗+穴位贴敷;对照组施以普通护理+基础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护结合"静心散"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良好的防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辨证护理方法对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急性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胸痹心痛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与中医辨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全部病例均健康出院,患者及家属对冶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胸痹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不但在促进早日康复、提高临床疗起着重要作用,在延缓病程进展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415例胸痹心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415例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胸痹心痛虚实证候间及具体的6个辨证分型间的冠脉造影阳性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三组实证之间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三组虚证之间,除心肾阴虚与心肾阳虚两组可见显著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四组实证与三组虚证间的两两比较,除痰浊内阻、寒凝心脉证与心肾阳虚证未见统计学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可见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31)。结论:胸痹心痛中医不同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胸痹心痛实证较虚证的冠脉病变发生率高且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胸痹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2.00%,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胸痹心痛不同证型间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415例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胸痹心痛虚实证候间及具体的6个辨证分型间的冠脉造影阳性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三组实证之间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三组虚证之间,除心肾阴虚与心肾阳虚两组间可见显著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四组实证与三组虚证间的两两比较,除痰浊内阻、寒凝心脉证与心肾阳虚证未见统计学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可见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31)。结论:胸痹心痛中医不同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胸痹心痛实证较虚证的冠脉病变发生率高,且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4.
刘雪梅  蒋红红  付巍 《河南中医》2012,32(2):173-174
目的:探讨心肌显像与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心肌缺血诊断的关系.方法:对经中医辨证诊断为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行心肌显像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心肌显像与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分别为96.67% (58/60)和61.67% (37/60),心肌显像与心电图两种方法诊断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心肌缺血阳性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显像对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心肌缺血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胸痹心痛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发展为真心痛。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等。其他如呼吸系统的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气肿、肺心病,消化系统常见的胃炎,甚至一些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凡表现以膻中及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症时,根据胸痹心痛特点,采用辨证分型的施护方法,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肝硬化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护后治愈好转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20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给于中医辨证施护,其他200例未行中医辨证施护,观察患者治愈好转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的200例患者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辨证施护患者。[结论]早期肝硬化患者给予恰当的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17.
中医护理学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指导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中医学。中医护理学历史久远,记载中医护理最早的文献是《内经》,现在的中医护理概念涵盖基础护理和临床各科的专科护理。现代医学中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多属胸痹心痛范围,属中医学胸痛、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减少或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症的发生,是辨证施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为心血管急重症,相当于中医学的"胸痹"、"真心痛"等证。此病合并便秘者临床上较多见,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病人可因排便不畅发生猝死,故应及时处理。因此,积极预防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患者便秘对患者的预后及防治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患者在常规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辨证施护应用于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胸痹心痛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组,共123例,其他患者纳入临床路径作为对照组,共157例。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1%(116/123),较对照组的83.44%(131/157)显著偏高(P<0.05);干预后,2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所改善,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睡眠质量、生理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辨证施护可显著改善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医对于胸痹的诊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代表医家有王肯堂、张景岳、李梴、秦昌遇、皇甫中。王氏对胸痹心痛与胃痛进行了鉴别,提出大剂活血化瘀药治疗死血心痛;张氏创立八纲辨证并应用于胸痹心痛,标志胸痹心痛辨证论治体系趋于完备;李氏对厥心痛与真心痛、心痛与脾胃痛进行鉴别,丰富和发展了胸痹整体观;秦氏从心痹和胸痹两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对胸痹心痛辨证施治进行了阐述;皇甫氏补充了真心痛症状,发展了痰饮导致胸痹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