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且容易复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西医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脑—肠互动学说在IBS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中医病机与气机升降失调、津液输布失常密不可分,病位集中在肝、肺、大肠,肝肺与大肠之间的互动联系与现代医学中的脑肠互动学说异曲同工。此文通过分析脑肠互动学说解释从肝肺论治IBS的可行性,为中医临床辨治IBS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以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最为常见。介绍了IBS分型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腹泻型采用抑肝扶脾化湿止泻法;便秘型采用疏肝解郁通腑导滞法,混合型采用寒热并用补虚泻实法。而疏肝健脾补肾法有助于抗IBS复发。  相似文献   

3.
从肝脾论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与一般功能性便秘的不同,并且从便秘型IBS与肝脾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从肝脾论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茜茜 《河南中医》2009,29(6):624-625
近年来,中医药对IBS的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医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不论是审因辨证还是选方用药,都因其缜密的推理而具强有力的说服力。由于精神因素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从“心"论治也应受到重视,以疏肝健脾并安神解郁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目前及今后科研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5.
依据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病因学和诊断标准的研究,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从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角度,提出了脾胃虚滞、肝失调达为主要病机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6.
汪晓奕  林真寿 《吉林中医药》2013,(11):1091-1092
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林真寿教授着重从肝脾失调和肾精(气)不足论治本病,将本病分为7大证型,即肝气不舒、肝郁化火、肝木乘脾、肝脾不调、脾虚胃弱、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辨证与辨症治疗相结合.用药遵循《内经》辛散理用、酸甘治体的原则,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旨在调和肝脾、升阳止泻、酸甘苦辛并用而起效.  相似文献   

7.
从临床特点探讨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辨证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现代医学对IBS病因学和诊断标准的研究,总结临床特点,应用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观点,提出了脾阴虚为本、肝郁脾虚和积滞为标、肝脾不调为主要病机的辨证思维模式,和明确标本缓急、治标不忘护阴脾、治本不忘调肝脾的治疗原则。并对脾阴虚之病机和治疗用药进行了简要说明。本文拓展了IBS中医辨证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根据症状分属于中医"腹痛"、"泄泻"或"便秘"等病症的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IBS中医药治疗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医药在IBS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形成了中药汤药、中成药、针灸、中药灌肠、推拿、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等多种措施并用的治疗方法体系,其中又以中药汤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主体。在中药汤药治疗中,以自拟方、传统方药化裁、以法论治及辨证论治为主。在对具体证型及治法的分析中,理脾类与调肝类在IBS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肝脾同治是IBS疾病治疗的重要特点,反映了肝脾不和为IBS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本文通过肺肠在功能、经脉、菌群微生态等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与影响,阐述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理论,进而探讨与IBS的内在关系,结合名师从肺论治IBS临床经验:采用经方加味,从宣肺、泻肺、补肺等方面论治肠病,为中医临床从肺论治肠病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及思路,以供学之。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中医在辨治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检索现有期刊中中医药治疗IBS的文献,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治进行小结,旨在为本病的临床辨治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得出:本病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郁脾虚型,目前中医多以肝脾为中心论治本病,以抑木扶土法为本病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1.
曾抱民 《四川中医》2002,20(12):39-40
肠易激综合证(IBS)为结肠的功能性运动障碍。迄今为止,西药仍无满意疗效。本文观察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证的作用,设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2.
王建康  王继兴 《新中医》2014,46(1):234-235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1],且以腹泻型多见[2]。现代医学认为,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3],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方法。腹泻型IBS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等范畴。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体会到,从肝风论治能获得较好疗效,体会如下。1肝郁生风是基本病机中医学认为,泄泻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之分,腹泻型IBS多为内伤致泻。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传导。若七情内伤,肝气郁滞,复因饮食劳倦,脾虚生湿,形成肝强脾弱,  相似文献   

13.
彭景星老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慕斌  彭应涛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84-1085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包括肠鸣、腹痛、腹泻或便秘,属中医泄泻、腹痛、便秘范畴.家 (祖 )父彭景星系本地区名老中医,从医 60年,学验俱丰,对该病主张从脾、肝、肾论治,且有别于常规治法.兹陈述于次,以就正同道.  相似文献   

14.
耿瑞兵 《山西中医》2009,25(9):14-15
目的:观察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谷维素、整肠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改善IBS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中医文献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药、针灸、按摩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在防治IB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还须提高研究和设计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感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基本特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IBS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为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而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能够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情志的调畅与否主要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IBS属中医“腹泻”、“便秘”等范畴。笔者现分别从肝、脾入手探讨IBS与肝脾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探讨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为建立腹泻型IBS的中医药治疗规范做初步探讨。方法:将腹泻型IBS患者82例辨证分型论治。采用肠道症状尺度表、大便性状表、IBS生活质量专用量表记录患者主要症状变化。结果:辨证论治总有效率80.49%,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明显改善腹泻型IBS患者大便性状,减轻急迫症状,减少腹痛程度、腹痛天数、腹胀程度,提高患者在情绪、精神、睡眠、精力、工作影响、日常社交6个方面的积分(P<0.05)。结论:辨证治疗腹泻型IBS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腹胀伴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近年来,中医治疗IBS的疗效已被临床实践证实[1],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IBS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内治法调和肝脾。汪正芳等[2]认为IBS的病机关键为肝郁脾虚,在调肝理脾立论的基础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97例。治疗组予自拟调肝理脾汤(党参、白术、八月札、白芍、陈皮、绿萼梅、白扁豆、芡实、防风、甘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从肝论治的治疗方法。方法:以肝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以及肝与其他各脏腑的关系为基础,阐述肝与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和作用,并把从肝论治糖尿病用于临床治疗。结果:从肝论治可使患者肝气条达,气血、阴阳调和,而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目的。同时再给患者以精神安慰,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糖尿病从肝论治有切实的理论依据,符合中医理论特点,与现代医学研究结论也相吻合。故临床从肝论治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总结中医脑病肝治的理论基础及从清肝、疏肝、养肝、抑肝论治脑病的思路。肝与脑的作用是双 向的,因此存在肝-脑轴,肝的合成及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内分泌、神经系统影响大脑和行为,这与中医 脑病从肝论治理念相契合。结合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机制,阐明中医脑病从肝论治的现代分子机制,为中医脑 病肝治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