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智勇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2):35-38
EMR术后局部复发的早期胃癌可采用ESD根治性切除,使用窄带成像技术对Barrett食管的黏膜和血管模式(黏膜形态学)进行检查与分类,内镜下视频自动荧光成像继窄带成像技术用于诊断Barrett食管的早期瘤形成,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磁共振胆管造影和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的一项盲法、对照研究.[编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内镜超声扫描(endoscopi ultrasonography,EUS)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一院确诊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的8例患者进行EUS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胆总管管壁全周性增厚(厚度≥2.5 mm)、管腔狭窄变细,3例胆管壁回声增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4例,胆囊体积增大2例,胆囊壁均无增厚;肝门淋巴结增大4例,门静脉轻度扩张1例.结论 内镜超声在胆管疾病的诊断上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郭蓉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6):928-928
1999年12月至2004年5月我院共施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105例次,治疗胆管结石,胆管末端良性狭窄,急性胆原性胰腺炎。术后并发迟发性出血4例,占同期EST总数的3.8%,现将4例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内镜医师的高度重视,并进行积极的预防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既往多采用开腹手术方法。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技术的进步,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越来越多地应用微创治疗。我们采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和内镜下经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8例,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4%~5%的患者需要肝移植。移植后5年生存率为80%,但疾病复发率在10%~27%。本文总结了肝移植术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复发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和治疗。肝移植术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复发的诊断主要靠病理诊断和肝内胆管影像检查。危险因素较为明确的是与患者HLA基因型有关。治疗和预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程妍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1):11-14
护士和医生行常规诊断性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准确度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细胞DNA倍性和S期评估:诊断恶性胆管狭窄及判定预后的意义;氩离子凝结治疗可减轻颈段食管异位胃黏膜的球塞感:一项先导试验;原位肝移植术后成功进行内镜下吻合口狭窄治疗:胆总管狭窄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鼻胆管引流对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先行常规ERCP检查,再做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切开长度一般1.0-1.5cm。结石直径大于1.0cm或大于内镜直径者,先用碎石网篮碎石,再用取石网篮取石,并用气囊导管清扫,必要时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结果:21例患者取石成功20例,成功率95.2%,取石后胆总管扩张恢复正常,肝功恢复正常,术后发热2例,占9.52%,无1例发生出血,穿孔及死亡,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鼻胆管引流治疗胆管结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及相关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均顺利进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及相关治疗,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未有近期并发症发生,32例随访半年以上未见胰腺炎复发.结论 加强内镜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治疗胆管结石及乳头炎性狭窄的疗效.并对其适应症、禁忌症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128例胆总管、左右胆管结石及乳头狭窄并存者15例,采用EST、网篮及气囊取石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28例患者进行159次治疗,平均每人治疗1.24次.1次取净结石98例,2次取净结石25例,3次取净结石3例,2例失败(1例1个月后结石自动排出,1例转外科手术).取石成功率98.4%,无穿孔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管结石及乳头炎性狭窄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大结石或结石过多者可分次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管结石及乳头炎性狭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治疗胆管结石及乳头炎性狭窄的疗效。并对其适应症、禁忌症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128例胆总管、左右胆管结石及乳头狭窄并存者15例,采用EST、网篮及气囊取石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28例患者进行159次治疗,平均每人治疗1.24次。1次取净结石98例,2次取净结石25例,3次取净结石3例,2例失败(1例1个月后结石自动排出,1例转外科手术)。取石成功率98.4%,无穿孔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管结石及乳头炎性狭窄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大结石或结石过多者可分次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0):19-28
使组织结构增强的色素内镜能否提高结肠镜下腺瘤的检出率;依据结肠镜下指征诊断晚期结肠直肠瘤:一项韩国肠病研究学会的调查;目前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与监护:一项国际观察研究;非息肉状结肠直肠病变中漫润性瘤的诊断和对适合内镜或手术切除的患分类:放大色素内镜的预测价值;长期炎症性结肠炎患的结肠直肠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低:荧光内镜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28-31
不完善的常规结肠镜与磁共振结肠成像技术在近端结肠检查中的评价;胶囊内镜和双气囊肠镜检查在不明原因出血和息肉病患中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的经支气管针吸:在纵隔病变中的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3):31-35
慕尼黑息肉切除术研究:4000例结肠息肉圈套切除术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对易通过结肠曲的新型结肠镜的评估:一项随机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胃肠道表现;Barrett食管:肉眼检查与组织学诊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孟欣颖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2):19-24
高清晰内镜结合色素内镜或窄带成像在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一项前瞻性、随机、交叉研究;CT结肠成像造成的肿瘤遗漏或假阳性诊断:一项前瞻性、对照分析;胶囊内镜的结构性术语:回顾性试验的结果和766例小肠检查的验证;胶囊内镜检查结果的一项综合分析;变焦内镜评估乳糜泻患肠微绒毛萎缩的有效性。[编按]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1072例消化道疾病经内镜检查及手术治疗,诊断以手术病理为准。结果:符合1007例,基本符合28例,总符合率为96.55%,不符合37例,占3.4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剖腹术中纤维内镜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剖腹术中不明确肠道病灶部位的患者介入纤维内镜寻找;结果:31例均检查成功,顺利找到病灶;结论:剖腹中不能明确肠道病灶部位时,应用纤维内镜寻找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