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60°半坐卧位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0例手汗症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下从腋前线第4肋间小切口单孔入路,电钩切断T2、T3或T4交感神经链治疗手汗症,术中采取60°半坐卧位,两臂屈曲外展。结果:本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4d均痊愈出院。结论:60°半坐卧位下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可减少术中体位变更,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分析手术体位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的体位安置方法,确保患者的手术体位安全,节省安置体位耗时及总计手术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方法选择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某院行交感神经切断手术治疗的42例手汗症患者按手术登记号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方法90°侧卧;B组采用改良的30°~45°半卧位,观察两组患者体位安置所需时间、总计手术时间、患者术后舒适度、手术野暴露情况。结果B组患者体位安置时间、总计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医生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野暴露情况均满意。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使用改良半卧位,安置方法省时、省力,总计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野暴露完全,并且半卧位更趋于生理功能位,实施以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型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体位改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手术体位对针型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影响。方法选择针型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患者60例,按手术体位分成侧卧位组、半坐卧位组、改良半坐卧位组,每组20例。监测体位改变前后气管导管位置、无创血压、心率,评价术野暴露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患者术后舒适度。结果3种体位均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改良半坐卧位能够保证手术视野及患者舒适度,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结论针型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采用改良半坐卧位,既可保证手术视野及患者的舒适度,又能稳定和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行胸腔镜下同期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双手多汗症500例,按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前期A组(听诊组)97例,后期B组(测压组)403例。结果:A、B两组导管临床到位率有显著性差异,手术併发症无差异。结论:导管准确到位和恰当的麻醉管理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999年11月~2005年5月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行双侧胸2~4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手汗症37例。手术时间只需20~45min,创伤小,两侧腋下各1个1.5~2.0cm大小切口,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 10 0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经验。方法 对10 0例多汗症患者经电视胸腔镜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术中均用电凝钩烧灼切断胸 2~ 4交感神经干。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手掌和腋窝多汗症状全部消失 ,其中 90例伴随的足底多汗症状也同时消失 ,10例减轻。术后有 6例出现转移代偿性多汗。全组 2 5例伴随手部皮肤疾患 3个月内自愈。本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仅并发气胸和肺不张各 1例 ,经对症处理治愈。结论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掌、腋窝和足底多汗症效果满意 ,其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周刚  高巍  马占明  唐亮 《临床医学》2010,30(7):50-5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有效率100%,平均手术时间(双侧)30 min,平均住院2.7 d;术后并发躯干代偿性出汗47例(占57%),严重者1例,对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可忍受者13例,轻微者33例;术后再发1例(单侧);术后背痛11例;术后皮下气肿2例,胸腔积液4例,均治愈,术前合并腋臭18例,术后均明显减轻。结论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单腔或双腔管气管插管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4例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A组使用双腔气管导管,B组使用单腔气管导管,观察各组手术麻醉前(T1)、手术开始时(T2)、切断右胸交感神经时(T3)、膨肺时(T4)、左侧手术开始时(T5)、切断左胸交感神经时(T6)、另一侧膨肺时(T7)、术毕(T8)等时点SBP、DBP、MAP、HR、ECG、SPO2和P ETCO2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顺利,在T8时心率下降明显,与T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4、T7时血压明显下降,与T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术中ECG、SPO2和PETCO2无明显变化.结论 单腔和双腔气管插管虽然各自有不同的优缺点,两者均可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相似文献   

9.
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翔  潘铁成  汤应雄  胡敏  李军  陈涛  喻钧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0):1098-110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3年6月~2005年5月,120例手汗症患者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接受胸腔镜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切断T2~T3,合并腋窝多汗者同时切断T4。术中采用红外线测温仪监测手掌温度的变化。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气胸置入胸管后肺复张。术中监测交感神经干切断前后手掌温度平均升高2.5℃,术毕患者手掌多汗的症状立即消失。平均手术(58.3±23.2)min,术后平均住院(1.6±0.8)d。5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代偿性多汗,5例出现背痛,均能耐受。随访1~23个月,平均(12.4±4.6)个月,无1例手汗症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外科技术,但其特有并发症的预防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5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3年5月~2008年5月,对50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监测双手温度变化,术后随访,评价手汗症的消失情况.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中监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前后手掌温度平均升高2.5℃.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的症状均消失,25例足汗及腋汗消失,2例减轻,10例术后出现代偿性多汗.随访1、2年,平均15个月,无1例多汗复发.结论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李改娥 《护理研究》2012,26(20):1866-186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病人保持有效半坐卧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0年5月—2011年12月需取半坐卧位的呼吸困难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由责任护士直接告知并协助取半坐卧位。向实验组病人发放健康宣教指导卡,并进行实地讲解、示范、提示,确认理解掌握后,协助其取半坐卧位。观察两组病人保持半坐位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半坐卧位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病人保持有效半坐卧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坐卧位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9例,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给予抬高床头30°~45°,摇起膝下支架5°~30°;对照组19例采取仰卧位。两组均每2 h向左侧、平卧位、右侧交替翻身。同时观察记录气管分泌物性质,肺部体征,VAP发生时间、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例数。结果:在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VAP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能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半坐卧位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半坐卧位在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导管异位中的作用。方法接受PICC插管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23例,在半坐卧位下进行置管操作,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25%),干预组1例(4.4%)。干预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418,P=0.0372)。结论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取半坐卧位可以显著减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是有效、可行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手汗症病人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手术成功,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21例手术后不同程度出现双下肢、胸背部代偿性出汗,7例并发气胸,经密切观察和治疗3 d~5 d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手汗症病人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汤小莉 《全科护理》2009,7(31):2854-2855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手汗症病人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手术成功,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21例手术后不同程度出现双下肢、胸背部代偿性出汗,7例并发气胸,经密切观察和治疗3d~5d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手汗症病人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聚雅  张若 《护理研究》2007,21(12):3249-3250
原发性手汗症是因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导致手部极易出汗的综合征,严重者双手出汗呈滴水状。病人幼年时就会因手部出汗造成写字困难,青春期加重,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与困扰.甚至造成情绪及社交上的畏缩。到了成年,症状持续存在,手部精细工作的从业者,多汗使工作几乎难以进行。我院自2004年3月-2007年3月利用电视胸腔镜下切断第2胸交感神经节治疗手汗症36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汗症是指因紧张、兴奋或高温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而造成手掌排汗增加。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手汗症严重时影响人们的休息、工作。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2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241-2242
回顾分析近两年来采用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48例与双孔4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后2、24h疼痛VA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症状全部缓解。两组间术后2、24h的VAS评分、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单孔微创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与双孔相比,均取得了满意的手术结果。但单孔较双孔在创伤疼痛、住院时间及美容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孔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0-50 min,平均(40.1±4.3)min;术后手掌皮肤温度1.5-3.1℃,平均(2.5±0.6)℃;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个月,平均(8.1±3.2)个月,10例双手多汗症状均消失,手掌由湿冷转为干燥、温暖而红润,无明显手掌干燥、皲裂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复发。结论单孔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T3或T3—4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安全、有效,且创伤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单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应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8例,术中于第3、4肋骨表面以电凝钩烧灼切断交感神经,术后随访,并将单孔法与二孔法两种术式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68例均于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5例因术中发现合并肺大疱加做肺大疱切除术(三孔);单孔法41例,二孔法22例.术后随访1~ 26个月,平均12.3个月.全体患者手部多汗均消失,有效率100%.单孔法和二孔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有效率等方面均无差异.结论:单孔法胸腔镜上胸段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可以获得与二孔法同样满意的疗效,同时进一步减轻了手术创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