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皮素与PCI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介入心脏病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自1979年Gruentzig等完成首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PCI术的即刻成功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61%上升至90%以上,然而术后再狭窄却限制了远期成功率.PT-CA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30%~50%,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仍高达10%~32%[1].近年来随着PCI术后病理生理机制的逐渐阐明,内皮素(ET)在此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就ET与PCI术后再狭窄研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选择抚顺市中心医院2004年3月至2009年6月66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和720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作为对照,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和手术资料。结果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6.9%,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完成手术的操作时间(63.2±15.0)m in比(60.1±21.7)m in和造影剂用量(221±34)mL比(216±4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0%)明显低于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3.6%),P<0.01。结论相比股动脉径路,桡动脉径路PCI具有手术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和股动脉径路PCI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455例PCI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评价不同时期心肌梗死(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疗效及远期疗效. 方法:对1988-04/2001-12住西京医院的455例经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和)支架术并在术前已明确诊断的MI患者进行1 mo~8 a的随访. 其中69例为急性MI(AMI)后直接PCI或溶栓后补救性PCI;263例为AMI后2 mo内择期PCI和123例陈旧性MI(OMI,MI时间大于2 mo)后的PCI. 结果:在66例单纯球囊扩张术及389例结合支架术或直接支架术中,手术成功率98.5%,2例术中死亡,3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82例随访1 mo,无症状存活率87.7%,死亡12例. 129例随访2~8 a,无症状存活52.7%,死亡10例. 71例有症状复查冠脉造影中,30例发生再狭窄. 结论:MI患者PCI即刻疗效好,远期无事件存活率52.7%,AMI伴多支病变或心源性休克是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大于2 mo以上的MI患者也能在PCI中获益.  相似文献   

4.
11例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是解除早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脉狭窄、缺血症状的一系列手术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球囊血管成形术 (置入或不置入支架 )。已经证实 ,对于经过恰当选择的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PCI在预防心肌梗死 ,延长生存方面 ,至少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同样有效[1,2 ] 。尽管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多数缺血症状在近期内得到改善 ,但是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支架的应用能改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近期和远期的效果 ,降低再狭窄率[3 ,4] ,然而支架术后仍有 2 0 %~30 %的再狭窄率。再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小血管复杂病变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观察已行PCI治疗实现部分或完全血运重建的16例伴LVEF降低小血管复杂病变患者的手术即刻成功率、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心功能、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改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结果 16例患者行PCI治疗即刻全部成功,无一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11±5)d.患者行PCI治疗后随访12个月,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心功能由术前Ⅲ~Ⅳ级改善为Ⅰ~Ⅱ级,LVEF由术前25%~45%[(29±8)%]提高到32%~48%[(37±7)%],LVDd由术前52~79(66±11)mm缩短至49~68(58 ±8)mm.术后12个月14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对伴LVEF降低小血管复杂病变患者,行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7例心肌梗塞及3例心绞痛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A)组,10例)和应用经皮穿刺血管方法((B)组,10例),采用Nd:YAG激光进行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激光治疗血管共22支,其中左前降支12支,左旋支1支,对角支3支,钝园支1支,右冠状动脉5支。即刻效果,(A)组冠状动脉再通全部成功,1例患者冠状动脉激光部位有轻度血肿,(B)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由术前的90.1%降至术后的48.9%,仅有1例患者在术后加用气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发生血管急性闭塞。本文对激光血管成形术的适应症、方法、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ChoICE PT导引钢丝在冠脉完全闭塞病变血管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成形术中应用ChoICEPT导入钢丝的效果。方法应用ChoICEPT导入钢丝为25例阻塞时间为(17±13)(2~84)个月、病变长度为(14±6)(5~25)mm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人行血管成形术。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2%(23/25)。无1例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的植入获得了良好的即刻血管造影结果。结论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成形术中应用ChoICEPT导入钢丝可获得较好的安全性,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缺血心肌灌注,保护心功能,溶栓治疗虽然可使60%~70%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但达到TIMI 3级血流者只占少数〔1〕。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可较快的充分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进一步降低AMI死亡率〔2〕。同时急诊PCI适应症广,包括溶栓禁忌症、溶栓窗口以外及溶栓失败患者〔3〕。现对近年AMI行急诊PCI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 手术方法l.1 急诊PCI:患者在确诊后需行急诊PCI者,立即予肠溶阿司匹林0.3g,氯吡格雷300mg嚼服。在腹股沟区局部麻醉,穿刺右股动脉,放置动脉鞘管后,给予肝素3000U。决定PCI后加肝素5000U,以后每延长l h追加肝素2000U,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多角度投照,显示左、右冠状动脉,确定IRA的靶病变。选择合适的球囊(通常比病变血管内径小10%~20%)[4],进行预扩张。选择合适的支架,为靶病变近端“正常”血管直径的1∶1.0~1.1,长度完全覆盖靶病变。PCI成功标准[5]:梗死相关血管再通,达TIMI 3级血流,无严重心脏事件(急性闭塞,死亡)发生。如AMI合并...  相似文献   

9.
PCI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常在治疗术后拔除动脉鞘管时或拔鞘后发生,发生率为3%~5%[1].及早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管迷走反射的早期征象,及时观察和护理,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后即刻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择期PCI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探讨即刻PCI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CAG后即刻PCI者入选即刻组(115例),择期PCI者入选择期组(172例).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病变血管特征及支架的长度和直径是相似的.病变血管根据1988年ACC/AHA标准分为A型、B型和C型.结果:A型和B型病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病变的成功率即刻组低于择期组(P<0.01),并发症率高于择期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和B型病变CAG后即刻PCI是可以接受的,C型病变不宜CAG后行即刻PCI.CAG后即刻PCI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5年1~7月,对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心外膜3支冠状动脉中2支以上存在≥50%直径狭窄)的患者,经反复劝说均拒绝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10例患者,对"犯罪血管"选择性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满意,现就初步体会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评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即刻临床效果。 方法 :在 10 0例冠心病患者的靶病变处置入 14 7枚人工支架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靶病变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变化。 结果 :支架置入后靶病变处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即刻增益分别为 1.4 4~ 3.74 (2 .4 7± 0 .4 9)mm、2 .6 2~ 12 .18(6 .4 7± 1.87)mm2 ,直径和面积残余狭窄率分别为 - 11.2 8%~ 14 .17% (3.5 0± 0 .0 4 ) %、- 2 1.2 8%~ 2 6 .3% (6 .6 2± 6 .74 ) % ,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即刻疗效是一种可靠而简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支架的应用明显降低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引起的急性闭塞及再狭窄率,但支架同样面临着再狭窄的问题,尤其是复杂病变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变血管,更易发生再狭窄[1].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再狭窄率,和裸支架相比,DES使6个月的再狭窄率降至0%~9%[2、3].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为186例病人行PCI术,80%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蒋芳勇 《微创医学》2013,8(1):78-81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ifurcation coronary lesions,BCL)越来越多,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的15%~20%[1].分叉病变主要是由于分叉部位存在较高的剪切力和涡流,易造成冠脉内膜的损伤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是目前PCI领域的难点之一,随着对吻球囊技术和支架植入技术的提高,分叉病变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可能因手术时间而引起各种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5.
<正>近10 a来,我国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例数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30%[1]。尽管冠状动脉金属支架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结果,但支架植入的长期结果仍受到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风险的限制。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例数的增加,ISR的治疗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且无论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lain old b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PCI(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可行性.方法:2005-03~2006-10,共入选54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ALLen's试验阳性,并且入院前未行任何抗栓治疗,发作时间<12h).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术后即刻拔出鞘管.结果:桡动脉鞘管植入率100%,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58%),双支病变(30%),多支病变(12%).术后安返病房.术后切口处少量渗血4例,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0.术后1例患者发生桡动脉搏动减弱,1个月随访,桡动脉恢复正常.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远端球囊保护系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急诊PCI的AMI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内血栓性或闭塞性病变的33例患者,远端球囊保护系统保护下抽吸血栓后再行PCI治疗(球囊成形扩张术、置入支架术),最后再抽吸血栓.结果:血栓吸引后置入支架比率为81.82%;远端球囊保护系统保护下的PCI术前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无复流发生率低;PCI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手术即刻成功率为93.94%,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未见与该保护系统相关的血管并发症;封堵球囊平均封堵时间为(171.55±26.84)s,移出体外血栓重量(3.71±1.25)g,以红色血栓多见.结论:联合应用远端球囊保护系统保护下的AMI急诊PCI手术即刻成功率高,未见与该保护系统相关的血管并发症,该方法较安全;AMI若冠状动脉内以血栓性或闭塞性病变为主,应积极联合使用远端球囊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约占全部冠脉造影的1/3,但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少于8%,仅占全部PCI病例的15%~30%.CTO病变行PCI的意义在于成功PCI可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冠状动脉搭桥(CABG)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以及器械的改进,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评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第三代PerClose经皮血管缝合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2月~4月间,我们行PCI拔除股动脉鞘后,共有54例使用血管缝合器和107例行人工压迫止血的患者.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即刻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第三代PerClose缝合组成功率为92.6%(50/54);与压迫组相比,缝合组的即刻止血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冠脉内球囊扩张术后均显著缩短(P<0.05);血管并发症(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等)发生率与人工压迫组接近(P>0.05).结论:PCI术后应用第三代PerClose血管缝合器安全、有效,并减少了患者术后的不适和痛苦,并发症发生率与压迫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超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肌再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院后72h内接受PCI的162例NSTE-ACS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治疗组和标准剂量他汀治疗组,于PCI术前服用辛伐他汀3d,观察PCI术前、术后即刻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呈色分级(MBG)的差异,以及PCI术后24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PCI术后1个月心功能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强化组靶血管TIMI血流2~3级和MBG2~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两组靶血管TIMI血流3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靶血管MBG2~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CK-MB增高比例显著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强化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为(0.58±0.09)%,明显好于标准组(0.53±0.08)%,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