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氨茶碱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抗炎作用机理,观察哮喘大鼠经氨茶碱治疗后,其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以下称TNFα)活性变化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为氨茶碱治疗组的TNFα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0mg/kg氨茶碱和80mg/kg氨茶碱两治疗组哮喘大鼠血中TNFα活性无差异(P>005),5mg/kg地塞米松治疗大鼠组与两组氨茶碱治疗组比较,地塞米松治疗组的哮喘大鼠血中TNFα活性明显降低(P<001)。氨茶碱治疗组大鼠肺病理切片可见炎性细胞减少,细、小支气管炎症减轻。氨茶碱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且在较低血浆浓度即能显示出来;但其抗炎作用明显低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HIE脐血TNF—α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HIE脐血IL—6、IL—8与TNF—α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小儿血液》2001,6(1):8-9,18
  相似文献   

4.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作为一种C-C趋化因子对各种炎性细胞的特异性趋化和激活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募集和激活多种效应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哮酸性粒细胞等到达呼吸道,被激活的细胞合成和释放MIP-1α等趋化因子,MIP-1α等趋化因子又参与激活和趋化T细胞和哮酸性粒细胞,从而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这是一种循环效应。本文就MIP-1α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HSP患儿血清TNF-α,IL-6,IL-8活性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患儿血清TNF-α,IL-6,IL-8活性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尤以伴肾脏损害者为著,提示TNF-α,IL-6,IL-8参与HSP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有助进一步阐明HS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最大呼气流速(PEF)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哮喘患儿发作期30例,缓解期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抽取静脉血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TNF-α和IFN-γ,微型峰流速仪PSF,结果用SAS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NO和TNF-α分别显著高于缓解期(P<  相似文献   

8.
小儿实体瘤手术前后细胞因子sIL-2R、TNFα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良、恶性实体瘤sIL-2R、TNFα的表达差异及其术后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30例恶性实体瘤、15例良性实体瘤和15例健康儿童,分别检测术前1d、术后2d、3d、7d的血清sIL-2R(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TNFα(RIA法)含量。结果 sIL-2R和TNFα无论在恶性实体瘤组(分别为998.37u/ml和2.133pg/ml)还是良性组(分别为506.40u/ml和0.983p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浆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 PGF1α)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 30例哮喘患儿在哮喘发作期及其中 2 4例处于喘息缓解期的血浆TXB2 、6 K PGF1α和PAF水平 ,并以 2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哮喘患儿喘息发作期血浆TXB2 、TXB2 / 6 K PGF1α(T/P)和PAF较对照组及喘息缓解期明显升高 (P分别 <0 .0 1,0 .0 5 ) ;喘息缓解期血浆TXB2 、T/P和PA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而各组间 6 K PGF1α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TXA2 、PAF是导致哮喘发作的重要炎性介质 ,在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丁红香  钱燕 《新生儿科杂志》2000,15(5):203-204,202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测定56例早产儿、25例足月儿及22例正常儿童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洛刺激因子(GM-CS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 足月儿组、早产儿Ⅱ组9胎龄〉32w)、早产儿Ⅰ组(胎龄〈32w)TNFα、sIL-2R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早产儿Ⅰ、Ⅱ组,上述指标高于足月儿组(P〈0.01);早产儿Ⅰ、Ⅱ组、GM-CSF低于对照组和足月儿组(P〈0.01),而足月儿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05)。结论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细胞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是极其容易发生病毒,霉菌和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内毒素致伤后新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炎性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ai XX  Du Y  Han XH  Shang YX  Han YK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617-618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1] 。本研究于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8月利用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新生和成年大鼠动物模型 ,通过对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炎性反应的观察 ,以阐明LPS引起新生大鼠肺损伤的特点 ,探讨新生大鼠肺出血的机制。材料和方法1 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选择日龄 7~ 10d的新生Wistar大鼠 84只 ,体重 11~ 2 0g;成年大鼠 4 2只 ,体重2 5 0~ 30 0g ,雌雄各半 (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实验动物部提供 ) ,将新生和成年大鼠各随机分成 2组。LPS实验组…  相似文献   

13.
褪黑素对哮喘大鼠核因子-kB表达的影响及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94-97,F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是启动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的重要物质。本研究旨在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肺部TSLP表达的影响及对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2次致敏及雾化吸入4周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并在激发第22天将动物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每天吸入布地奈德0.32 mg/kg,共7 d)、哮喘组(每天吸入等量生理盐水,共 7 d)。荧光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激发后第29天、36天肺TSLP水平,并作支气管 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布地奈德组第29天肺部炎症较哮喘组轻,停药7 d后肺部炎症明显加重,杯状细胞增多。激发后第29天、36天肺组织TSLP表达均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能抑制TSLP表达,减轻哮喘大鼠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但停药后肺部炎症再次加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0):816-8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