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膀胱肿瘤组织中Rb、E2F-1及P2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膀胱肿瘤组织中Rb、E2F-1及P21蛋白的表达,探讨三者在膀胱肿瘤组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2例膀胱肿瘤组织中Rb、E2F-1及P2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膀胱移行细胞癌中Rb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3.3%(28/30)和68.5%(63/92),膀胱癌组低于乳头状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E2F-1、P21蛋白在膀胱癌与乳头状瘤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65/92)、46.7%(14/30)和72.8%(67/92)、50.0%(15/30),膀胱癌组高于乳头状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21).E2F-1和P21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膀胱肿瘤组织中Rb与E2F-1、P2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1.000,P<0.05,r=-1.000,P<0.05);E2F-1和P2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1.000,P<0.05).结论:Rb、E2F-1及P21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Rb、E2F-1及P21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为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及临床判断组织恶性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程坤 《现代肿瘤医学》2015,(19):2786-2789
目的:探讨FGFR3、Rb及E2F-1蛋白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的FGFR3、Rb及E2F-1蛋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2例膀胱肿瘤组织中三种蛋白的表达。结果:FGFR3和E2F-1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乳头状瘤组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1.5%(75/92)、56.7%(17/30) 和70.7%(65/92)、46.7%(14/30),移行细胞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乳头状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7)。在移行细胞癌和乳头状瘤中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63/92)和93.3%(28/30),移行细胞癌组的表达低于乳头状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FGFR3与E2F-1蛋白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1.000,P<0.05)。Rb与FGFR3、E2F-1蛋白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1.000,P<0.05,r=-1.000,P<0.05)。结论:FGFR3、Rb及E2F-1蛋白的表达情况显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之有关,将三者联合检测对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及判断恶性程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及p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以及p21waf1/cip1基因与膀胱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1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FHIT基因及p21waf1/cip1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FHIT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相关性(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与之有相关性(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GI肿瘤、浅表性肿瘤中明显低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组织比较中无差别(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初发肿瘤中与复发肿瘤中无明显差别(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两种组织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FHIT蛋白与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指标。p21waf1/cip1基因可能成为估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预后的指标。FHIT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21waf1/cip1基因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EphA 2和KAI 1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纲  宋兴福  张平  许晓明  董自强 《肿瘤》2008,28(2):142-145
目的:探讨EphA 2蛋白和KAI 1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phA 2蛋白和KAI 1蛋白在8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76例相应癌旁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EphA 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正常黏膜(P〈0.01);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升高,EphA 2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表浅性膀胱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KAI 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膀胱黏膜(P〈0.01);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升高,KAI1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P〈0.01);KAI 1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表浅性膀胱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phA 2蛋白和KAI 1蛋白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EphA 2蛋白的高表达和KAI 1蛋白的低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Livin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膀胱癌相关L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Livin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研究抑癌基因p53在膀胱癌组织中突变以及Livin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10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设计Livinα引物,以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膀胱癌组织LivinαmRNA,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p53蛋白。将膀胱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是否复发等生物学行为及p53蛋白染色强度分别量化,与组织LivinαmRNA RT-PCR产物量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并以10例正常膀胱黏膜作为对照。结果:10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67例检测到LivinαmRNA表达,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未检测到LivinαmRNA表达,Livinα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黏膜,x^2=14.4,P=0.000。Livinα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与p53蛋白阳性(rs=0.465,P=0.002)及肿瘤病理分级(rs=0.463,P=0.002)有相关性。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可见LivinαmRNA高表达,LivinαmRNA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癌组织中p53蛋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TMS1/ASC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方法应用MSP技术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TMS1/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MS1/ASC基因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生甲基化,而在癌组织中甲基化频率为46.9%(15/32),并且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其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χ^2=23.106,P〈0.05)。在15例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BTCC标本中,14例同时伴有TMS1/ASC基因表达缺失或下调,两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γ=0.5842,P〈0.05)。TMS1/ASC mRNA和蛋白表达在正常膀胱组织和BTCC组织中分别为81.3%(26/32)、18.8%(6/32)(P〈0.01),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S1/AS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该基因转录表达失活,使其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甚至缺失,这可能是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及p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以及p21waf1/cip1基因与膀胱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1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FHIT基因及p21waf1/cip1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FHIT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相关性(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与之有相关性(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GI肿瘤、浅表性肿瘤中明显低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组织比较中无差别(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初发肿瘤中与复发肿瘤中无明显差别(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两种组织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FHIT蛋白与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指标.p21waf1/cip1基因可能成为估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预后的指标.FHIT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21waf1/cip1基因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E2F-1和Rb基因表达与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导管内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Niu Y  Li Y  Niu RF  Lü AJ  Fu XL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5):290-293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E2F 1和Rb与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导管内癌的相关性 ,探讨乳头状瘤病癌变的某些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对 4 0例乳腺轻度乳头状瘤病、4 0例重度乳头状瘤病和 4 0例导管内癌进行了检测 ,观察E2F 1和Rb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2F 1mRNA表达阳性率在乳腺轻度乳头状瘤病、重度乳头状瘤病和导管内癌中分别为17.5 %、4 5 .0 %和 80 .0 %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0 .0 %、4 7.5 %和 77.5 %。E2F 1mRNA和蛋白表达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组间两两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Rb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在乳腺轻度乳头状瘤病、重度乳头状瘤病和导管内癌中分别为 90 .0 %、5 0 .0 %和 2 0 .0 %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5 .0 %、5 2 .5 %和 2 2 .5 %。Rb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组间两两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随着乳腺乳头状瘤病程度的加重最终进展为癌 ,E2F 1mRNA和蛋白表达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RbmRNA和蛋白表达阳性率呈下降趋势。E2F 1和RbmRNA表达均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但这两种调控因子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E2F 1和Rb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可作为癌症早期较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有助于从乳腺乳头状瘤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33ING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1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p53的表达。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03%,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0.90%。P33ING1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WHO肿瘤分级相关。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P33INGI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P33ING1基因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33ING1与p53基因具有协同作用,同时检测p53和P33ING1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A4(S100A4)及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人膀胱组织中S100A4蛋白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组织S100A4蛋白表达阴性,E—cadherin表达阳性。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46例(71.9%)s100A4蛋白阳性表达,36例(56.3%)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正常对照膀胱组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之间S100A4蛋白及E—cadher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100A4蛋白及E—cadherin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100A4蛋白及E—cadherin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E2F-1、c-myc和p14ARF蛋白在肺鳞癌及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1例肺鳞癌、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E2F-1、c-myc和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鳞癌及腺癌组织中E2F-1和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59/71)和81.7%(58/71),高于癌旁组织中的8.5%(6/71),P〈0.05。p14AR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2.1%(37/71),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74.6%(53/71),P〈0.05。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E2F-1、c-myc和p14ARF蛋白表达经相关分析显示两两相关,P〈0.05。结论:肺鳞癌及腺癌内可见E2F-1和c-myc蛋白的过表达及p14ARF蛋白的表达缺失,可能与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E2F-1和Rb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规律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5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2F-1和Rb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为7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黏膜中的36.0%(P<0.01),E2F-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R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阴性表达率为30.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2.0%(P<0.05),R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尚不能认为与分期有关。结论 E2F-1和R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即E2F-1过度表达而Rb表达有一定程度缺失,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DGF)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间手术切除ESCC标本42例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鳞状上皮中C YP2E1与PCDGF的表达.结果 ESCC中CYP2E1、PCD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5/42) 、88.1%(37/42),均较正常食管上皮明显增加(P< 0.05);PCDGF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r=0.444,P< 0.05)、浸润深度(r=0.332,P<0.05)、淋巴结转移(r=0.476,P<0.05)和TNM分期(r=0.450,P< 0.05)有关;CYP2E1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518,P<0.05),而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0.388,P< 0.05).CYP2E1和PCDGF在肿瘤中的表达有相关性(r=0.483,P< 0.05).结论 ESCC中CYP2E1和PCDGF相互协同参与了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可能成为判断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cadherin、Twist表达与子宫颈癌局部浸润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浸润癌34例、微小浸润癌3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Ⅲ30例、子宫颈慢性炎症30例E-cadherin、Twist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 分析.结果:E-cadherin在子宫颈慢性炎症、CINⅢ、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26/30)、60%(18/30)、40%(12/30)、18%(6/34),其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级别升高而明显减少;而且浸润癌中E-cadherin在高分化组及TNMⅢ、Ⅳ期组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和Ⅰ、Ⅱ期组(P<0.05),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Twist在子宫颈慢性炎症、CINⅢ、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9/30)、40%(12/30)、70%(21/30)、79%(27/34)其阳性表达随病变级别增加而上升;Twist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 2cm组及中低分化组明显高于≤2cm和高分化组(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和不同TNM分期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无关(P>0.05);E-cadherin、Twist表达水平在子宫颈慢性炎症和浸润癌中两者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在CINⅢ以及微小浸润癌中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r=-0.6693,P<0.05和r=-0.7946,P<0.05).结论:Twist和E-cadherin参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进展和局部浸润癌的发展,Twist表达升高和E-cadherin表达缺失是子宫颈癌恶性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激素受体(hormonereceptor,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和特异性核基质结合蛋白(specialATrichsequencebindingprotein1,SATB1)的表达,探讨HR与HER-2、SATB1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HER-2及SATB1蛋白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状态,统计学方法分析HR(包括ER及PR)的表达与HER-2、SATB1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ER及PR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正相关(r=0.286,P=0.010;r=0.249,P=0.026),ER的表达与肿瘤分级负相关(r=-0.306,P=0.006);ER及P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转移情况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HR的表达与SATB1、HER-2及SATB1/HER2双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关系(r=-0.248,P=0.027;r=-0.392,P〈0.001;r=-0.150,P〈0.001)。结论:HR阳性患者治疗及预后相对较好;乳腺癌组织HR的表达与HER-2和SATB1呈负相关关系,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联系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Survivin、Caspase-3、突变型p5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行TUR-BT术切除膀胱癌标本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ivin、Caspase-3、突变型p53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5例正常膀胱黏膜为对照。结果:Survivin在膀胱癌标本中表达阳性率为70.9%(39/55),而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阳性表达;Caspase-3在膀胱癌标本中表达阳性率为36.4%(20/55),与对照组阳性率80%(12/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p53在膀胱癌标本中表达阳性率为55.5%(36/55),与对照组阳性率33.3%(5/1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它与肿瘤数目、膀胱癌的初发和复发、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Survivin表达与膀胱癌的初发和复发、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P〈0.05),但与肿瘤数目无关;膀胱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Caspase-3和突变型p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在膀胱癌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Caspase-3表达和突变型p53对临床医生判断膀胱癌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27例膀胱癌标本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HPS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HPSE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9.26%(16/27)膀胱癌组织HPSE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低甲基化改变,另外2例甚至为完全去甲基化改变;而仅有3例(20.00%)正常膀胱组织HPSE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低甲基化,Х^2=5.999,P=0.014。在17例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发生HPSE基因低甲基化改变15例(88.23%),而在1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发生HPSE基因低甲基化改变1例(10.00%)。HPSE低甲基化阳性率随淋巴转移而增高,Х^2=12.887,P=0.004。不同性别、年龄、瘤体大小、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与HPSE基因低甲基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SE基因启动子区低甲基化为频发事件,提示与膀胱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膀胱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P53、P21^WAF1和CDK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惠蓉  张瑞涛 《癌症》2009,28(8):882-885
背景与目的:P53、P21^WAF1,和CDK1是细胞周期中G2/M期DNA损伤检验点“P53通路”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拟探讨P53、P21^WAF1和CDKl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76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53、P21^WAF1、CDK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53、P21^WAF1、CDK1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各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53、P21^WAF1和CDK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率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与良性卵巢肿瘤之间其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分化越差,P53蛋白表达越高;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21^WAF1蛋白表达逐渐降低;CDK1蛋白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卵巢上皮性癌中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与CDK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88,P=0.001;r=-0.282,P=0.014),P53蛋白与CDK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63,P=0.022)。结论:1〉53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程度相关,P53和P21^WAF1蛋白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进展有关。检测CDK1可能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HI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侧40例肺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情况,以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FHIT蛋白表达阴性率在肺癌为65.00%(26/40),FHIT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中鳞癌为38.46%(5/13),腺癌为77.78%(21/27),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FHIT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性别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FHIT在肺癌中失表达或表达下降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