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鼻骨骨折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并分析鼻骨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SSD)图像。结果10例X线片未发现骨折,66例在MPR均能发现骨折,8例在SSD未发现骨折,其中单侧鼻骨骨折42例,双侧鼻骨骨折24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9例,鼻中隔骨折8例,上颌窦骨折3例,筛纸板骨折4例。结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显示鼻骨骨折,在诊断鼻骨骨折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对临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外伤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及-}盏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面部外伤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后重建成像,得出影像诊断鼻骨骨折的直观性及准确性.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对于显示鼻骨骨折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秀虹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2):49-4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鼻骨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法(VR)观察。结果45例头面部外伤患者,鼻部CT检查诊断鼻骨骨折45例,诊断率100%。单侧骨折26例,占57.8%,其中左侧14例,右侧12例;双侧鼻骨骨折19例,占42.2%。伴上颌骨额突骨折31例,占68.9%,其中双侧者8例;伴眼眶骨折l1例,占24.4%;伴鼻中隔骨折7例,占15.6%。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MPR结合对于鼻骨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CT丰富的临床应用软件和后处理功能,使影像信息得到最大限度利用,通过各种技术操作,从而实现了多个观察面,立体的、接近解剖、仿真的、多彩的、动态的、更形象和直观的影像学信息,极大的满足了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产海平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VR和MPR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薄层扫描后经工作站后处理重建,32例均应用容积重建(VR)、多层面重建(MPR)等技术重建出满意的三维和二维图像.结果:VR显示肋骨骨折106根,MPR显示肋骨骨折148根.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容积重建(VR)和多层面重建(MPR)相结合能全面、多角度地观察肋骨骨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骨双侧位摄影和螺旋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鼻骨骨折的DR、CT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单侧位摄影诊断鼻骨骨折22例(51.1%),双侧位摄影诊断鼻骨骨折37例(90.7%)。CT检查诊断鼻骨骨折43例(100%),其中单侧鼻骨骨折14例,双侧鼻骨骨折29例,并对鼻区复合骨折和周围情况诊断明确。结论 鼻骨单侧位摄影只是简单初步的筛选方法,双侧位摄影能较准确诊断鼻骨骨折,但无法显示鼻区其他情况。CT检查能确定鼻骨骨折的有无,并清晰的显示鼻骨骨折的类型、范围、程度等,具有更大的应用、诊断价值,可作为鼻骨骨折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MDCT证实的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36例影像资料。结果:MDCT及后处理技术能发现X光片不能发现的隐匿性骨折和脱位,它能整体、直观的显示骨折的部位、受累的范围、骨折线的走行方向、碎骨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虽然在敏感性上和X光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分型上明显优于X线片,能准确的进行骨折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CT及后处理技术对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骨折的分型,对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100例,均进行常规X线以及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分析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诊断结果。结果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容积再现、曲面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等技术重建之后,显示102根肋骨骨折,99例单发肋骨骨折,1例多发肋骨骨折。其中66例左侧骨折,34例右侧骨折; 90例前肋骨折,10例后肋骨折; 95例不完全性骨折,5例完全性骨折;其中88例不完全骨折位于肋骨外缘,12例位于肋骨内缘。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率,并对骨折的程度、形态以及位置做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间6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并对6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各节段进行影像学评价。其中50例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对照,并对冠脉各节段数量显示及有无其他病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8.90%,特异性为87.40%,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4.8%,特异性为70.0%,,假阳性率28.6%,假阴性率12.0%。两者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操作简便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是筛选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16层螺旋CT的3种后处理技术: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成像(SSD)和容积重组(VR)对肋软骨骨折的显示状况进行评价。探讨肋软骨骨折的最佳CT成像方法。方法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和薄层低对比图像重建41例,所有病例均应用MIP、SSD及VR对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最后由2名CT诊断医师比较MIP、SSD及VR对肋软骨的显示状况。结果3种重组技术均可显示肋软骨。在显示肋软骨形态方面,VR、MIP成像模式优于SSD成像模式;VR成像模式与MIP成像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P、VR是显示肋软骨骨折形态的最佳CT成像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是评价螺旋CT表面锐化技术对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为30例有创伤病史的患者,在螺旋CT平扫基础上,利用表面锐化技术(FKF)重建图像。结果是30个病例中发现53处骨折。检出率方面,无移位时平扫为56%、FKF为100%,骨折微小时平扫为21%、FKF为100%。结论螺旋CT表面锐化技术可以明显提高骨创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螺旋CT扫描技术分析不同性质的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特点,并探讨该方法在肺部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对32例肺部结节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其中,9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分别记录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2例病例中,影像诊断良性病变24例(经临床确诊18例),影像诊断恶性病变8例(经临床确诊6例)。18例良性SPN中,15例呈边缘光滑;6例恶性SPN中,5例边缘呈分叶,4例有毛刺,2例见到支气管气像和空泡征。所有病例中,6例出现钙化。增强9例病人中,影像诊断恶性6例,良性3例。结论螺旋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的鉴别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若结合增强扫描、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仍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22例甲状腺结节,均做CT平扫、增强及三维后处理,并对其CT值变化和后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CT检查与病理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两者吻合度有较强统计学意义( P<0.001), CT平扫值、动脉期值和静脉期值在不同性质的甲状腺结节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上, 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三维后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诊断鼻骨骨折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医院近期102例鼻区骨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在工作站上使用三维重建(3D)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观察鼻区骨折影像表现。结果:鼻骨骨折102例,错位性骨折47例,非错位性骨折55例,双侧鼻骨骨折46例,单侧22例(左侧13例右侧9例),鼻中隔骨折15例,鼻骨骨折伴发上颌骨额突骨折13例,单纯缝合分离6例(鼻上颌缝分离3例、鼻额缝分离2例、两侧鼻骨间缝分离1例)。所有鼻骨骨折经3D及MPR成像后均能立体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塌陷程度及三维空间信息。结论:64层螺旋CT3D及MPR技术可以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并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17.
螺旋CT肋软骨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螺旋CT肋软骨成像方法及在诊断肋软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肋软骨病变组及200例对照组进行CT容积扫描,层厚1~7mm,层距1~2.5mm。将所有原始图像进行低对比及高对比薄层重建,然后将重建图像分别导入CT3D工作站进行MPR、MIP、SSD等方法重建,比较各种技术图像显示肋软骨的能力,并对肋软骨病变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228例受检者的CT扫描图像经过MPR、MIP、SSD处理后均能显示出肋软骨,其中以MIP、SSD的效果较好;28例病变组中,发现肋软骨损伤13例,肋软骨炎9例,肋软骨畸形6例。结论螺旋CT图像能很好地显示肋软骨,为在活体上研究肋软骨形态学开创了一条全新途径,是一种无创伤性研究肋软骨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确诊脊柱转移瘤患者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结果:65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确诊脊柱转移瘤43例(66.2%),X线平片确诊24例(3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发现受累骨节数86个、椎体骨质破坏44例、骨性椎管受累25例,椎旁软组织和腰大肌受侵44例。结论:螺旋CT扫描机三维重建有助于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