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璇 《中外医疗》2008,27(29):35-35
目的 探讨胎头前不均倾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72例胎头前不均倾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中有60例临产后胎头不入盆,占83.3%.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46例,占63.9%.潜伏期停滞.胎膜早破25例(34.7%).70例剖宫产(97.2%)2例因产力强,骨盆大,胎儿小的条件下勉强由阴道助产娩出胎儿. 结论胎头前不均倾位是分娩难度极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应及早诊断,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2.
胎头前不均倾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头前不均倾的产程处理。方法采用对比法对胎头前不均倾76例临床分析。结果76例胎头前不均倾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母婴安全。结论76胎头前不均倾是产科严重的头位难产,做到早诊断、早处理,以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胎头倾势不均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胎头不均倾势可分前后不均倾和左右不均倾。本文收集我院1997年2月~1998年2月收治的胎头左右不均倾势18例,对其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2月~1998年2月,我院收治130例头位阴道分娩过程发现胎头左右不均倾...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胎头以枕横位入盆时,若胎头矢状缝不在骨盆入口的中轴横径上,称胎头倾势不均,当矢状缝靠近骶骨时前顶骨先露,称为胎头前不均倾势,简称前不均倾位.反之称后不均倾. 枕横位胎头以均倾势及后不均倾势入盆时是枕横位的正常转机,而前不均倾势入盆则胎头不能入盆,常需剖宫产结束分娩. 前不均倾位易被误诊和漏疹而延误治疗,造成产程延长,胎头被压于耻骨联合后,导致产妇膀胱水肿、血尿、产后尿潴留、宫颈前唇水肿及坏死,还可造成子宫下段撕裂、产后出血、产褥病率升高;对胎儿可造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 及死亡等.  相似文献   

5.
头位分娩中,胎头不论采取枕横位、枕后位或枕前位通过产道均可发生不均倾势(胎头侧屈),但是以枕横位前不均倾势多见,枕前位和枕后位则罕见。不均倾位可分为前不均倾位和后不均倾位两种。前不均倾即胎头取侧屈位以前顶骨入盆,前顶骨下降到耻骨联合后,由于耻骨联合后面平直,不具备骶骨前的凹陷,前顶骨则无退让的余地,即使并无头盆不称,但顶乳突径难以通过骨盆入口,致使后顶骨架于骶岬上无法入盆,如有头盆不称,则困难更大。随着产程进展,胎头侧屈加重,可使胎头前耳降至耻骨联合后,前肩不但降至耻骨联合上,且侧屈的胎头垫于后肩下,胎头无法入盆,故几乎均需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后不均倾位即胎头同样为侧屈姿势,以后顶骨入盆,并滑入骶岬下,称为后不均倾势,这样胎头是以额乳突径通过产道,胎头后顶多数能滑过骶岬先入盆,利用骶骨凹陷向后退让,使前项能从耻骨联合滑下,使胎头成均倾势,再向前旋转,按枕前位完成分娩机转。  相似文献   

6.
前不均倾位的发病率在胎头位置异常中占第 4位。由于前不均倾位容易误诊或漏诊 ,延误诊断及处理 ,故对母儿危害较大。笔者分析我院 52例前不均倾位的诊断及对母儿的影响 ,以提高对其早期诊断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84~ 1991年经头位分娩12 0 11例 ,其中头位难产 312 0例 ,占头位分娩总数2 5.97% ,前不均倾位 52例 ,占头位分娩总数0 .4 3% ,其中初产妇 50例 ,经产妇 2例 ,孕期 37~ 4 2周 ,孕龄 2 4~ 33岁。1.2 方法 本组按 1∶ 2配对观察 ,前不均倾位 52例按文献 [1]的诊断标准 ,与同期头位正常分娩 10 4例作对照 …  相似文献   

7.
分娩中的胎头不均倾位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蓓 《黑龙江医学》2003,27(9):692-693
头位分娩中 ,胎头不论采取枕横位、枕后位或枕前位通过产道均可发生不均倾势 (胎头侧屈 ) ,但是以枕横位前不均倾势多见 ,枕前位和枕后位则罕见。不均倾位可分为前不均倾位和后不均倾位两种。前不均倾即胎头取侧屈位以前顶骨入盆 ,前顶骨下降到耻骨联合后 ,由于耻骨联合后面平直 ,不具备骶骨前的凹陷 ,前顶骨则无退让的余地 ,即使并无头盆不称 ,但顶乳突径难以通过骨盆入口 ,致使后顶骨架于骶岬上无法入盆 ,如有头盆不称 ,则困难更大。随着产程进展 ,胎头侧屈加重 ,可使胎头前耳降至耻骨联合后 ,前肩不但降至耻骨联合上 ,且侧屈的胎头垫于后…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临床对胎头前不均倾位的认识,对1990年1月~1993年6月间的2630例产妇进行分析。其中前不均倾位67例(占25%),产程中先露下降受阻、尿潴留、宫颈水肿等系前不均倾位的疑似征象。阴道检查扪及胎头之矢状缝明显后移,大、小囟门均居骨盆后方即可确诊。认为前不均倾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胎位之一。产程中使用催产素或手转胎头前应排除前不均倾位等梗阻性难产。诊断一旦确定,应及时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头前不均倾位的产程处理。方法采用对比法将胎头前不均倾位与持续性枕横位剖宫产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中取头困难,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胎头前不均倾位是产科严重的头位难产,临床表现具有头位难产的共性,产前阴道检查扪及胎头产瘤位于前顶骨上可确诊,宜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临床对胎头前不均倾位的认识,对1990年1-1993的6月间的2630例产妇进行分析。其中前不均倾位67例(占2.5%),产程中先露下降受阻、尿、潴留、宫颈水肿等系前不均倾位的颖似征象。阴道检查主胎头之矢状缝明显后移,大、小囟门均居骨贫后方即可确诊。认为前不均倾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胎位之一。产程中使用催产素或手转胎头前应排除前不均倾位等梗阻难产。诊断一旦确定,应及时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11.
前不均倾位,是指枕横位时胎头前顶骨先露,矢状缝偏后。即胎头前顶骨先入盆后。由于耻骨联合内面平直,而无陷凹,后顶骨搁于骶骨岬之上形成病理性头盆不称,谓之前不均倾位。一、发病率我院1984~1990年,分娩总数为9805例,其中前不均倾位63例,占分娩总数的  相似文献   

12.
胎头前不均倾位的早期诊断特点王琴立(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李健(附属第一医院)胎头前不均倾位是头位难产中重要而又误诊机会多的一种胎位。如处理不当,易造成母婴严重后果。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当枕横位时胎头以矢状缝与骨盆入口横径相一致,而前顶先入盆,...  相似文献   

13.
孟桂敏  张淑珍 《医学争鸣》2009,(19):2052-2052
引言 产科头位难产中,前不均倾位发病率低,常需手术分娩.而前不均倾易与枕横位混淆,延误诊断处理,造成宫颈水肿、尿潴留、胎儿窘迫、颅内出血、宫颈裂伤、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诊断和及早处理十分必要.现将我院近6年发生13例前不均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前不均倾头位是常见的头位难产之一.在胎头位置异常导致的头位难产中占第4位[1],多数行剖腹产分娩,极少阴道分娩.我院1990年3月至2000年9月收治前不均倾头位86例,本文进行临床分析,以期对本病的诊治提供临床资料,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  相似文献   

15.
胎头以前顶骨入盆称为前不均倾势。即可导致难产危及母儿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本文共收集14例前不均倾的病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从1988年3日至1993年4月共分娩1108例,其中忱横位中前不均倾势有14例,发生率:1.26%,其中初年妇:12例,经产妇:2例。1.宫口扩张情况:在14例中潜伏期延长为1例,宫口扩张至3—4cm。出现延长或停滞的有7例,宫口扩张至5—8cm出现延长或停滞的有6例,因此宫颈扩张大部分停留在3—scm之间停滞不前。2.先露部下降异常:表现在一2至十l之间,本组病例中有4例降至一2.3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产妇足月临产时胎头高浮的原因、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孕妇胎头高浮的原因、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单胎正常孕妇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胎头高浮与骨盆条件、巨大儿有关,与正常孕妇相比难产率明显升高。结论:对有明显头盆不称者要选择剖宫产术,对试产者要严密观察产程,避免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7.
徒手旋转胎头在持续性枕后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持续性枕后位的特点以及诊断依据,探讨在持续性枕后位的情况下减少母儿损伤,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对自1999年10月~2006年8月在昌平区回龙观镇医院住院分娩期间发生持续性枕后位的179例孕妇,在产程不同时期应用徒手旋转胎头术。结果:徒手旋转胎头成功者139例,占77.65%,其中顺利经阴道分娩的有127例,其余12例孕妇经产钳或胎吸助产分娩;徒手旋转胎头不成功,最终行剖宫产术40例,占22.35%。在产程活跃期手转胎头成功率86.59%,宫口开全后手转胎头成功率70.10%。结论:临产后需密切观察产程,及早发现持续性枕后位,及时行徒手旋转胎头至枕前位,对减少母儿并发症和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利 《中国厂矿医学》2002,15(6):485-486
目的:探讨初产妇足月临产时胎头高浮的原因、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孕妇胎头高浮的原因、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单胎正常孕妇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胎高浮与骨盆条件、巨大儿有关,与正常孕妇相比难产率明显升高。结论:对有明显头盆不称者要选择剖宫产术,对试产者要严密观察产程,避免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严重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表现,对母儿损伤、早期诊断依据及其处理原则。方法 对51严重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严重胎头位置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高直后位为0.64%,前不均倾位为0.36%,颏后位为0.14%,额位为0.02%。其发生与头盆不称、骨盆倾斜度过大、悬垂腹密切相关,临床处理时间的早迟,胎儿宫内窘迫、子宫切口撕裂伤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严重胎头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性。方法:对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头位难产,101例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占84.2%;8例阴道助产,占6.7%;11例剖宫产,占9.2%。母婴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手配合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旋转胎头成功率高,使难产转为顺产,缩短产程,降低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