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依据以及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270例甲状腺癌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根据颈部区分标记可能为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并在超声下观察其表现。对所选的患者进行颈廓清术,同时将标记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将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详细记录颈廓清除术中转移淋巴结的分布以及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经超声检查共发现536枚转移淋巴结,经过病理检查正确存在442枚转移淋巴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2.46%。对颈部实施廓清术在Ⅱ、Ⅲ、Ⅳ、Ⅴ、Ⅵ区域转移淋巴结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20/36)、70.83%(68/96)、70.00%(70/100)、30.58%(74/242)、52.38%(22/42)及87.85%(188/214),各区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Ⅱ、Ⅲ、Ⅳ、Ⅴ区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Ⅵ区出现转移淋巴结的几率明显高于Ⅱ、Ⅲ、Ⅳ、Ⅴ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形态、大小、回声与淋巴结转移并不存在相关性,而与微钙化、有无淋巴门以及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最重要的部位在Ⅵ区,因而对颈部的Ⅵ区实施淋巴结清扫非常关键,在对甲状腺癌诊断时,无淋巴结微钙化和无淋巴门现象对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上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模式和规律.方法 将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颈清扫标本(共42例)的淋巴结术中均按照颈部分区放置并送病理检查.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直径大小.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合分析淋巴结转移特点和规律.结果 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是6.2个.好发的转移部位依次是Ⅵ区(95.24%)、Ⅲ区(69.05%)、Ⅳ区(57.14%)、Ⅱ区(52.38%)和Ⅴ区(19.05%).副神经以上区域检测到转移占患者总数的7.14%.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之间存在回归关系(P=0.02),病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32). 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从颈Ⅱ区到Ⅵ区间存在很高的淋巴结转移率.甲状腺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患者年龄是影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重要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研究临床已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区域的转移方式。方法本研究27例病例中,男12例,女15例。均经临床证实为颈部淋巴结转移,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所有颈清扫标本,在术中被按照所在颈部分区,在术后标注后分别送检。结果病理检查证实:所有颈清标本中,颈部淋巴结转移数量平均为6.7枚,其中:VI区淋巴结转移数量最多(95%),其次依次为:Ⅲ区(68%),Ⅳ区(57%),Ⅱ区(54%)。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高发于Ⅵ区和Ⅱ区,推荐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方式为侧后颈和前侧颈部的淋巴结清扫,这种清扫方式与原发灶的大小和可触及的阳性淋巴结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近8年来手术治疗的61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多灶性情况、肿瘤是否侵犯包膜、肿瘤直径及病理特征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寻找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66例,滤泡状癌50例.所有患者中,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0%(265/616),颈外侧区(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9.2%(118/616).肿瘤突破包膜、直径>1cm者同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滤泡状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乳头状癌(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中央区,其次为颈外侧区.初次手术应常规清扫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当肿块直径>1cm、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时或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常规清扫颈外侧区淋巴结.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更高,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外科进行保留颈丛皮神经颈淋巴结清扫术(即保留颈丛皮神经的Ⅱ、Ⅲ、Ⅳ、Ⅵ区清扫)的58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颈部两切口(两切口组),32例采用颈部"L"型切口(传统"L"型切口组)分别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完成。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皮瓣坏死、颈部有无积液、颈部水肿程度、瘢痕程度及功能障碍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切口组26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需改用其他方式颈淋巴结清扫,与传统"L"型切口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颈部淋巴漏未见增多,皮瓣坏死、颈部水肿程度、瘢痕程度及功能障碍明显减少。术后随访1.5~31个月未出现局部及颈部淋巴结复发。结论颈部两切口颈淋巴结清扫术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其在不影响颈淋巴结清扫效果的同时又兼顾了功能与美容,是甲状腺癌保留颈丛皮神经的Ⅱ、Ⅲ、Ⅳ、Ⅵ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70%,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较好,但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本文对1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采用颈前弧形切口的区域淋巴结(Ⅱ、Ⅲ、Ⅳ、Ⅵ区)清扫术,另在清扫Ⅵ区淋巴结时,用亚甲蓝标记,预防误伤甲状旁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1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方法 以笔者医院2012年4月~ 2013年10月收治的1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术前定位、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并与术后颈部清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被膜外侵等因素对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各分区淋巴结数及占转移淋巴结比例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以Ⅵ区转移率最高,达49.84%。患者中年龄>45岁、伴有多灶病变、中央区淋巴转移3枚以上以及原发灶包膜被侵犯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原发灶包膜侵犯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Ⅳ、Ⅵ区,其中以Ⅵ区转移率最高,因此临床行颈清扫术时应着重清扫上述分区,另外原发灶包膜侵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成为判断患者是否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段青云  贾暮云  张雄  张存宝  蒋峰  冯红杰  朱旌 《浙江医学》2013,(24):2170-2172,2175
目的探讨下颌牙龈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点,为选择合理的颈淋巴结清扫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下颔牙龈癌患者42例,依据国际抗癌联盟2002年标准分期,分析不同分期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依据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1991年公布的颈部淋巴结Level分区法,计数常规病理检查不同分区的阳性淋巴结数。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患者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分布差异。,结果T1期9例,T2期16例,T3期6例,T4期11例;15例患者共47枚淋巴结出现转移,主要发生在LevelⅠ、Ⅱ和Ⅲ区。Ⅰ区淋巴结转移率13.33%(22/165),Ⅱ区淋巴结转移率12.40%(16/129),Ⅲ区淋巴结转移率7.03%(9/128),Ⅳ区和V区无淋巴结转移;Ⅰ、Ⅱ和Ⅲ区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分期患者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T3、T4期患者转移率明显高于T3、T2期患者;除T1期与T2期、T1期与T3期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期患者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下颔牙龈癌颈部转移主要发生在Ⅰ、Ⅱ和Ⅲ区,若无明确的Ⅳ、Ⅴ区转移证据。无需同期行Ⅳ、Ⅴ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术同时行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的1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着中央区阳性淋巴结个数的增加,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及多区转移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102例侧颈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Ⅱ区阳性55例(53.92%),Ⅲ区阳性62例(60.78%),Ⅳ区阳性76例(74.51%),Ⅴ区阳性17例(16.67%).在侧颈转移过程中,Ⅳ区为最易受侵犯的区域,其次为Ⅲ区,再次为Ⅱ区,最后为Ⅴ区.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首次治疗中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特别是阳性淋巴结较多(>3)患者应同时行患侧Ⅱ~Ⅴ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乳头状癌96例,滤泡状癌36例,证实有淋巴结转移35例(淋巴结转移率28.51%)。Ⅰ期癌31例,Ⅱ期癌42例,Ⅲ期癌10例,Ⅳ期癌49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98例,其中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6例,标准颈淋巴结清扫术18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11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3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0例。包括双侧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8例。随访89例,仅有8例死亡,其中死于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7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推荐手术方式为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术。不推荐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如Ⅵ区或颈部肿大淋巴结阳性,则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1.
12.
Chondrosarcomas are uncommon tumors which originates in the head and neck and 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10 to 15% of all cases. Most chondrosarcomas exhibit an indolent growth pattern. Nasoseptal tumors may mimic common sinonasal conditions, making early diagnosis difficult. We report a case of nasoseptal metastatic chondrosarcoma which was atypical, characterized by an aggressive growth pattern and widely disseminated.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作者对27例后颅窝转移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男、女之比为3:1,年龄在40岁以上者24例.发现原发灶者11例,其中肺癌7例,鼻咽癌3例,肝癌1例。27例均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多数患者伴有小脑体征及颅神经损害表现。27例中经手术治疗者26例,25例近期效果好转,术后死于肺部感染者1例.作者结合文献复习对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强调了早期手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报告20例共29个颅内转移瘤的伽玛刀治疗。初步认为对单发病灶伽玛刀可有效而较安全的取代手术切除,对多发病灶可一次性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