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阴沟肠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或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同时表达这两类酶的现状及耐药性,指导医生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检测阴沟肠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并用K—B法对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在68株阴沟肠杆菌中,8株持续高产AmpC酶,14株产ESBLs,3株同时表达这两种酶。结论 产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远远高于不产酶菌,且多重耐药,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能较好地检测阴沟肠杆菌持续高产AmpC酶,适用于临床常规检验,为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合理建议,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山区基层医院阴沟肠杆菌(ECL)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87株阴沟肠杆菌进行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筛选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确证法进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的检测采用双抑制剂扩散协同纸片法检测。结果从87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13株,占14.9%,产ESBLs24株,占27.6%,同时表达AmpC酶和ESBLs10株,占11.5%;产酶株对13种抗菌药物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或出现交叉耐药性。结论ESBLs和AmpC酶的产生是阴沟肠杆菌的重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作用   总被引:56,自引:22,他引:34  
目的 比较哌拉西林/他哩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方法 以10株单纯诱导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和5株诱导产AmpC酶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阴沟肠杆菌为对象,采用肉汤稀释渐进突变选择法筛选突变株,三维试验监测受试菌的AmpC酶产生情况,琼脂稀释法测定突变株的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在单纯诱导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中,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对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最强。在诱导产AmpC酶并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最强。头孢吡肟对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作用较弱,但可逐渐增强部分受试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亚胺培南对高产AmpC酶突变没有选择作用,也没有导致受试菌耐药性增强。结论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是不一致的,在治疗由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时,应选择具有高抗菌活性、低选择能力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阴沟肠杆菌的流行情况. 方法用改良三维实验检测86株阴沟肠杆菌中表型可疑产酶的菌株. 结果检出产酶菌26株,其中高产AmpC酶17株,ESBLs 4株,同时高产AmpC酶和ESBLs 5株;产酶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菌. 结论及时准确检测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株,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缓对细菌耐药的选择性压力、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性特征。方法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和检测ESBLs。结果 86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单产ESBLs 21株、单产AmpC酶20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株即SSBL阳性株15株,检出率分别为24.4%、23.3%和17.4%;产酶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既非产Ampc酶又非产ESBLs菌株,即SSBL(-)。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产AmpC酶和ESBLs的阴沟肠杆菌呈多药耐药,对于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临床经验用药应首选头孢四代抗菌药物,对于产ESBLs酶阴沟肠杆菌临床经验用药,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掌握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高产AmpC酶采用表型筛选法,耐药谱选用改良K-B法,基因分型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法.结果50株阴沟肠杆菌中表现高产AmpC酶株有16株(32%)、单产ESBLs菌株有8株(16%)、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有8株(16%),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产酶和不产酶菌株间的耐药率差异存在显著性,RAPD基因分型得的遗传聚类图,可分为4类.结论阴沟肠杆菌有很高的耐药性,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RAPD技术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同源性分析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23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方法58株临床分离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表型筛选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结果58株阴沟肠杆菌表型筛选结果显示,高产AmpC酶株、单产ESBLs株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株的检出率分别为65.52%、13.79%和20.69%;58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高产AmpC酶菌株、单产ESBLs菌株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55.3%、87.5%和16.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28.9%、50%和8.3%;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97.4%、37.5%和16.7%;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58株临床分离株ESBLs编码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分别为SHV-2、SHV-2a、SHV-12、CTX-M-14和CTX-M-3型ESBLs;58株临床分离株的ampD基因PCR扩增显示49株阳性,占84.48%,对其中8株进行克隆测序,均存在可疑的羧基端突变位点。结论产生AmpC酶和ESBLs是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 方法对12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改良三维试验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 结果 12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改良三维试验法证实同时产生AmpC酶和ESBLs;其中,9株ESBLs编码基因PCR结果阳性,分别为SHV-2、SHV-12、CTX-M-3和CTX-M-14型ESBLs;对另外3株进行粗酶等电点测定发现,存在7.89和8.0等电点条带,并被克拉维酸抑制;12株细菌ampD和ampC基因PCR扩增均呈阳性,将6株耐药菌进行ampD基因的克隆测序发现均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 结论 12株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同时产生≥1种的ESBLs及高产AmpC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情况及其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收集该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阴沟肠杆菌98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进行AmpC酶初筛,酶提取物三维试验确证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mpC酶基因。以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98株阴沟肠杆菌中有36株携带AmpC酶,检出率36.73%。在36株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中,检测到仅携带DHA基因株6株(16.67%);仅携带ACC基因株20株(55.56%);同时携带ACC和MIR基因株8株(22.22%);同时携带ACC、MIR和FOX基因株2株(5.56%)。产AmpC酶菌株对头孢西丁全部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抑酶剂、氨曲南、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44.44%~91.67%);对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7.78%、0.00%。结论阴沟肠杆菌AmpC酶携带率高,是导致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原因;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应以药敏检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初筛,选择出可疑产酶菌株,然后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以复合纸片法检测产ESBLs菌株,以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结果在下呼吸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初筛为耐药菌株的242株细菌中,检出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及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细菌分别为21、110、6株,总检出率分别为8.7%、45.5%、2.5%,其中阴沟肠杆菌AmpC酶检出率最高,为42.1%,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最高,为64.5%.结论及时准确地检测产AmpC酶和(或)ESBLs细菌,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患者提供依据,能早期治疗并控制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心脏多平面经胸(TTO)三维超声检查优化方案。方法选择影响TTO检查的采样角度间隔、后处理、对比度、图像增益、能量、频率融合及余辉等7个因素 ,各因素下设三个水平 ,按正交试验设计 (L1837)对12只离体猪心进行TTO采样 ,并以三维重建效率为考核指标 ,评价各因素各水平的重要性。结果各因素对三维重建效率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中采样角度间隔所起作用最大。按各因素平均极差值大小排序 ,各因素最大值分别位于 :采样角度间隔3°及设置能量0、后处理D、余辉0、频率融合F3、图像增益90、对比度20。采用上述方案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理想的心脏TTO三维超声检查。结论探索合理的TTO三维超声检查方法 ,有利于促进该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眼眶从头颅整体的三维图像中分割出来,以便独立研究.方法:通过对人体头颅进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包含眼眶的头颅图像,采用基于分割目标形态的技术,将头颅三维图像中眼眶的三维分割出来.结果:该方法可以将眼眶整体从头颅三维图像中分离开采,为眼眶三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该分割方法简捷直观,分割效果明显,可满足对眼眶进行独立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三维超声成像分为三维重建超声成像和实时三维超声成像。三维超声成像比二维超声成像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空间信息,在临床上常用于心肌损伤检测、胸腹部体内肿瘤检测、以及妊娠期胎儿体征评估等方面。三维数据采集方法使用到的有自由臂系统、机械定位系统以及二维面阵探头等。三维超声成像的常见性能指标包括探测深度、盲区、侧向分辨力、轴向分辨力、几何位置精度、三维体积重建偏差等。结合医药行业标准YY/T1279-2015对三维超声成像性能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图示解析,以期对规范注册申请人注册自检工作、确保相关产品医疗器械注册检验工作有序开展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静态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或四维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进行成像并对比,以探讨静态三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名来我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准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孕妇,使用GE Kretz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对胎儿心脏行快速静态三维扫查及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STIC)扫查获取其静态及动态容积数据,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重建观察并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方法重建心脏各切面的显示率。结果静态三维与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心脏各切面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833+周,静态三维超声与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心脏各切面的完整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33+周,静态三维超声与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心脏各切面的完整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37+周,两者的完全显示率虽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显示率都很低。所有病例中发现主动脉弓离断1例,永存动脉干1例,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结论静态三维超声与实时三维超声均能很好地重现胎儿心脏检查所需的各切面,并能多个切面和多个角度重建分析,可减少胎儿心脏检查中对检查者经验的依赖和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的时间。两者均对于大动脉的起源及位置关系异常的诊断率相对较高,而对部分结构上的缺损(如小的室间隔缺损)则诊断率不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生物大分子电子断层三维重建与分子模拟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立论依据和需要研究的内容。对该技术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为蛋白质三维形态分析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是超声医学领域内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将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将就其扫描方式、检查方法、临床应用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用三角形和点来构建物体三维模型的方法:第一:将体数据分割出所需显示的点,由此点构建显示表面。第二:MC算法及其改进方法。第三:点表面重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维中医脉象信息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现有中医脉象仪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制新型的脉象信息检测仪器。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设计,通过三维调解同时获取“寸、关、尺”三部脉象信息,采用空气动力源控制脉象传感器加压方式。结果:实验证明,该仪器具有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好的优点。结论:该研究以非侵入的方式测量人体的脉象信号,实现了脉象信息的客观化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三维超声应用于产科临床以来,不仅对正常胎儿表面结构及内脏器官可进行三维动态观察,而且在疾病的诊断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文从三维超声技术的特征及优越性,在产科的应用,如:正常妊娠、对畸形的诊断、三维超声容积测量、三维能量血流构筑、三维直方图定量血流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