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与参考组(阿昔洛韦)各为40例,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起效快,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复发率较低,有着显著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治疗,实验组采取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止疱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实验组的止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周艳红  王宁 《现代保健》2010,(14):74-75
目的 寻找治疗带状疱疹的最佳方法.方法 92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阿昔洛韦加转移因子口服液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且能防止后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赵志勇 《药物与人》2014,(9):202-203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裸花紫珠片、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裸花紫珠片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费用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48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组),并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的46例带状疱疹患者(对照组)比较疗效。治疗组痊愈率(41.67%)、有效率(93.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04%、65.22%;P〈0.01);皮疹愈合、止痛及结痂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2.08%)亦比对照组(19.57%)明显降低(P〈0.05)。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2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观察组额外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疗程10d。评价两组的症状改变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止疱、结痂和止痛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红斑面积、糜烂面积、水疱数量和疼痛程度四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观察组扣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剐为87.69%和69.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联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和阿昔洛韦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更迅速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30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77.8%;中西医结合组显效44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96.3%,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时间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超声心电图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缩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54例,随机分两组:阿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组)27例;阿昔洛韦(对照组)27例。治疗组选用阿昔韦每次800mg,每日5次,连服14d,同时结合氦氖激光治疗仪每处皮损区照射10min,每日1次,连续14d。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昔洛韦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8%,对照组有效率65.4%。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既能高效、快速抗病毒,明显缩短病程,避免不良反应,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9.
朱洪霞 《药物与人》2014,(12):101-102
目的:探讨苦参疱疹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内用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照组外用苦参疱疹酊,对照组外用阿昔洛韦乳膏.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6.00%vs3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54,P〈0.05),而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vs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6,P〉0.05);(2)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苦参疱疹酊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在痊愈率和疼痛控制方面较阿昔洛韦有优势,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梅 《药物与人》2014,(8):106-106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泡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泡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予以中西医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泡性结膜炎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黄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0.00%,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的疗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许婷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59-160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眼部带状疱疹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阿昔洛韦给药治疗方案;研究组眼部带状疱疹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阿昔洛韦+龙胆泻肝汤联合治疗方案,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治愈时间及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眼部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疾病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眼部损害几率,保障患者预后及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以阿昔洛韦联合强的松治疗带状疱疹65例患者为观察组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服药第7天观察组的皮损退率高于对照组(X~2=4.43p0.05),疼痛改善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服药后第15天两组皮损消退率无显著差异(X~2=0.20p0.05);观察组疼痛改善明显(X~2=8.03,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疗效显著(X~2=7.4p0.01)。结论早期使用阿昔洛韦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确切、病程短,疼痛程度缓解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纳入确诊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86例,阿昔洛韦、维生素B等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46例给服塞来昔布胶囊,对照组40例给服布洛芬胶囊。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6%、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起两组间VAS评分、McGill得分差异显著,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胶囊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伤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76%),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5.32±1.31)VS(8.37±1.35),(6.13±1.13)VS(8.13±2.11),(8.13±2.11)VS(12.13±2.1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退热时间,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阿昔洛韦片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片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贯序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口服阿昔洛韦片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SL-10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两组的治疗过程与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止疱时间为(2.4±1.2)d,结痂时间为(3.0±1.1)d,止痛时间为(4.3±1.4)d,痊愈时间为(7.2±2.3)d,与对照组[分别为(4.9±2.1)、(7.6±2.7)、(13.5±3.6)、(16.4±4.5)d]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的痊愈率(51.1%,23/45)和总有效率(88.9%,40/4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28.9%,13/45)和总有效率(64.4%,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昔洛韦片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较单纯口服阿昔洛韦片止痛更快、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西药联用治疗带状疱疹与单纯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用阿昔洛韦小剂量口服,局部皮肤外用3%阿昔洛韦软膏,内服加味解毒汤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昔洛韦大剂量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肌内注射,外用3%阿昔洛韦软膏。结果治疗组92例,临床痊愈80例,痊愈率87.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8例,临床痊愈65例,痊愈率73.8%,总有效率96.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明显改善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5例患者给予泛昔洛韦治疗,B组55例患者在泛昔洛韦治疗基础上联合薄芝糖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8%;B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为(6.74±2.27)d,水疱干涸结痂时间(4.66±1.26),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0.0%,B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为(4.86±1.24)d,水疱干涸结痂时间(3.17±0.6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6%,B组患者止痛时间、水疱痊愈时间等方面的效果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重组人干扰素-2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113例患者(治疗组),单纯口服阿昔洛韦76例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复发次数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复发次数比率(36.36%)明显低于对照组(63.82%)。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起效时间、对控制该病的复发有明显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疗效。方法将80例RO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穴位注射,口服六味地黄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OU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