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以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CRE)四个检测项目为例探讨可报告范围的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测定定量检测下限(LoQ)、定量检测上限和最大稀释倍数,进而确定可报告范围.计算((x)检测低限样品-1.645SD检测低限样品)-LoB≥0的最小浓度且CV值小于或等于试剂说明书给定的精密度为实验室验证得到的定量检测下限;定量检测上限测定时选取待检项目的高浓度标本,将样本稀释成11个浓度,选取5个点进行回归方程分析,推算出其余点的理论浓度,实际测定值/理论值×100%在95% ~ 105%之间的最大浓度为定量检测上限.最大稀释倍数检测选择线性范围可以测量的高值标本即可以完成.定量下限和最大稀释倍数乘以定量上限为可报告范围.结果 ALT、LDH、BUN、CRE可报告范围分别为4.55 ~ 2466.30U/L、4.74 ~ 2438.70U/L、0.93 ~ 72.60mmol/L、3.75 ~ 9926.90μmol/L.结论 本研究中探讨的方法可操作行强、简便易实施.  相似文献   

2.
评估WBC、PLT、HGB出现极端危急值结果的可信度.应用CLSI EP6-A文件对BC53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测量范围(AMR)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RR)进行评价.WBC、PLT、HGB的AMR (0.024 ~ 96.82)×109/L、(9.7 ~970)×109/L、12.5 ~ 251g/L,WBC和PLT CRR上限分别为4841×109/L和48500×109/L.BC53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AMR范围内的测定结果准确,在CRR范围内可向临床发出危急值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第二代血清维生素B12检测试剂的实验室参考区间,为临床监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验证分析了第二代血清维生素B12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最大稀释倍数,并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了120例健康人第二代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1)重复变异系数高值为1.55%、低值为1.63%,期间变异系数高值为1.60%、低值为1.56%.(2)线性分析,回归方程为Y=X-0.0016,r=0.9999.(3)维生素B12的最大稀释倍数为5倍.(4)参考区间为235.2~1000.0pg/mL,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 建立了本实验室维生素B12参考区间,为维生素B12检测的临床应用和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顺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血清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的分析性能。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EP15-A2、EP7-A2、EP6-A、C28-A3c方法评价CMIA检测VitB12的精密度、正确度、抗干扰性、分析测量范围(AMR)、临床可报告范围(CRR)、生物参考区间。采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有证参考物质SRM 1955、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发放的室间质评物(K-C)、校准验证/线性评价物(LN5-B)评估CMIA系统检测VitB12正确度。结果:VitB12在108.84~874.43 pmol/L时,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厂家声明的标准。正确度验证显示测定有证参考物质NIST SRM1955,结果符合验证要求;检测CAP室间质评物(K-C)、校准验证/线性评价物(LN5-B)显示,结果均符合CAP校准验证/线性评价误差界限所规定的标准,VitB12浓度在89~1 057 pmol/L范围内通过线性验证,95%验证区间也包含其指定均值,相对偏差均小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TEa:靶值±25%)。抗干扰性评估显示在TG≤20 mmol/L、Bil≤300μmol/L、Vit C≤1.5 g/L时对VitB12检测系统(CMIA)无显著干扰。AMR验证判断最佳拟合方程为二元一次多项式,VitB12浓度在0~1 107 pmol/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CRR上限为110 700 pmol/L,最大稀释倍数为100倍。生物参考区间验证显示本研究选择的参考个体VitB12水平符合厂家试剂说明书给定参考区间,女性略高于男性,但无显著差异。结论:CMIA检测血清VitB12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实验室要求,其可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VitB12结果,为实验室评价人群VitB12营养状况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验证北京九强金斯尔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酶法测定试剂盒的性能指标,评价其是否符合临床需求。方法 根据WS/T492-2016《临床检测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CNAS-GL037:2019《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及WST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等文件要求,对北京九强金斯尔Lp-PLA2酶法测定试剂盒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上海润鸿Lp-PLA2测定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 正确度验证中,金斯尔Lp-PLA2酶法测定试剂盒测定厂家工作标准品偏差均小于8%;检测配套高低两水平质控品,每个水平检测的重复性和实验室内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均在±2%范围内;在线性区间评价试验中,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1.0054X-3.3466,R2=0.9998。验证线性区间为58.53~1 181.07U/L,最大可稀释倍数为64倍,临床可报告上限水平为75 588.48U/L。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男性:230~728U/L,女性:194~640U/L(18~...  相似文献   

6.
探讨高值血清CA19-9稀释后测定的结果与临床影响因素.对高值血清CA19-9用不同的稀释液(去离子水,Dil稀释液,健康人混合低值血清),不同稀释倍数(1∶2;1∶5;1∶10;1∶20)经手工稀释测定和仪器自动稀释检测.结果表明:用Dil稀释液进行稀释,手工法和仪器自动稀释法呈明显正相关;3种稀释液稀释高值血清C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lympus 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无机磷浓度(磷钼酸紫外终点比色法)测定结果偏高中甘油三酯的作用并研究解决办法。方法在混合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乳糜纯品(使其浓度为349、698、1 046、2 093、4 185、6 278、7 324、8 370浊度单位),分别测定无机磷的浓度,计算出偏差,若偏差超过1/2 CLIA′88标示允许误差为有干扰;将高浓度(线性范围内)无机磷样本用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测定3次,通过计算偏差来得到其最大与最佳稀释倍数;将无机磷浓度低值样本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4个浓度,每个浓度样本及空白样本重复测定20次,以95%下限结果大于空白样本的95%上限结果的样本浓度为检测低限。结果实验乳糜对无机磷浓度测定产生正干扰的最低浊度为349浊度单位(相当于甘油三酯浓度为1 mmol/L),无机磷浓度测定的最大稀释倍数为5倍,最佳稀释倍数为1.25倍;无机磷浓度检测低限为0.12 mmol/L。结论高甘油三酯会导致血清无机磷浓度测定结果偏高,可以通过将血清样本稀释的方法(但稀释后的浓度应大于0.12 mmol/L)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老龄男性前列腺癌肿发病率升高.临床对PSA>150ng/mL的高浓度样品,需要作稀释后再复检以便提高诊断的可靠性.本文探讨用生理盐水及女性PSA零值混合血清作稀释介质,分别对同一高值PSA样品倍比稀释测定并作回收率试验及胶体稳定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稀释介质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HCG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有时检测项目的血清浓度较高,超出标准曲线可测范围,需稀释后复测.有些检测项目自动化仪器上配有专用稀释液,可进行稀释;在没有专用稀释液时,用什么稀释介质既方便又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用生理盐水和零浓度血清作为稀释液,探讨两者对血清HCG测定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进行性能验证,并对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SCCA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参考区间进行性能验证。用化学发光微粒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107例血清样本SCCA,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低值和高值的批内 CV 分别为2.4%和3.7%,批间 CV 分别为1.2%和1.6%;在0.32~68.26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 R 2 =0.9997;在1 ∶10和1 ∶20稀释倍数性能良好,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达到1400 ng/mL;20名表观健康者均在试剂盒给定的参考区间内(0~2.7ng/mL)。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法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组内相关系数ICC=0.836,两种方法总体一致性良好;Bland- Altman偏差分析显示两种方法SCCA结果在低值部分(0~5.0ng/mL)一致性良好,随着SCCA浓度增加,偏差逐渐增大。结论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参考区间均符合检测要求。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SCCA在低值部分一致性良好,随着SCCA浓度升高,偏差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并逐步建立本地区健康成人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参考值。方法对体检健康者904例采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LAP水平。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年龄组间L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岁人群LAP检测结果最高为(43.67±8.17)U/L,而≥60岁人群最低为(35.75±7.41)U/L。男性LAP水平为(44.39±9.31)U/L,高于女性的(38.42±7.9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中间分布的95%可信限(x±1.96s)作为参考范围计算结果为:成人男性血清LAP参考值为(26~63)U/L,成人女性参考值为(23~54)U/L。结论建议不同性别使用不同的正常参考值,男性(26~63)U/L,女性(23~54)U/L。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快速定量检测人促黄体生成素(hLH)的方法。方法用2株配对的hLH单克隆抗体,1株hLH单克隆抗体包被受体微球,另1株hLH单克隆抗体先用生物素标记,再与链霉亲合素的供体微球共同组成人促黄体生成素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进而优化反应体系并对试剂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自制hLH试剂分析灵敏度为0.164 U/L,线性测量范围为0.164~135 U/L,分析内和分析间的精密度分别为4.3%~6.1%和7.4%~8.1%,均低于10%,与hTSH、hFSH和hCG无明显交叉反应,158份临床血清样本用本试剂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对所测数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8,P=0.07)。结论自制hLH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各项指标均能达到临床要求,有望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验证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T3及T4的分析性能,并探讨配套系统性能验证的简易方案.方法 通过室内质控数据分析,并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相关文件,对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3及T4的精密度、正确度、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进行试验分析,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目标比较.结果T3及T4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为1.29% ~ 6.15%%,<1/4TEa(CLIA' 88),实验室内精密度CV为4.02%~ 5.65%,<1/3TEa(CLIA' 88);室间质控品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在-(1.38%~4.18%)之间,< 1/2TEa(CLIA' 88);可报告范围与厂家提供的范围相近;T3及T4的测量数值均在提供的参考区间内.结论 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T3、T4检测的主要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能满足临床需要,所采用的验证方案简便可行,且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铁蛋白(S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4例NHL患者的血清,采用免疫发光法荧光偏振免疫检测(FPIA)技术测定血清β2-m,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SF。结果:NHL患者血清β-Ⅲ、SF的升高与临床分期、化疗效果有关。结论:血清β2-m和SF可作为NHL患者临床诊断、化疗效果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母体患毒症型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GD)对新生儿及儿童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近几年本院及妇幼保健院妊娠妇女258例及其新生儿259例甲状腺功能及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含量。观察子代甲状腺机能状况。结果:孕妇甲亢可以直接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引起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甲亢与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结论:对患甲亢的孕妇,不论其临床症状控制得是否满意,均应查TRAb,如果增高则应密切观察新生儿临床表现,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功能异常,以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皮下与腹腔2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模型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9).KK小鼠随机分为腹腔注射胰岛素组(i.p.组,n=9)、皮下注射胰岛素组(s.c.组,n=9)、未治疗组(U组,n=9).i.p组与s.c.组每天给予一定量胰岛素(胰岛索注射液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按体积比2:1混合)治疗,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6±1.5) mmol/L,连续给药1个月.分别检测每组的血清、肝脏、肾脏、心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U组的肝、肾、心和血清中SOD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2种给药方式皆可使血清SOD及GSH-PX活性提高、MDA含量下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但腹腔给药方式的作用更强.2种给药方式可使肝脏MDA含量显著下降,且作用无显著差异;但皮下给药组提高肝脏SOD活性的作用优于腹腔给药组,腹腔给药组提高肝脏GSH-PX活性的作用优于皮下给药组.腹腔给药方式降低肾脏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的作用显著优于皮下给药组.2种给药方式降低心脏组织MDA的效果相同.结论2种给药方式都可以使KK小鼠的血清、心、肝、肾MDA水平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但2种给药方式在各脏器提高抗氧化能力的模式有所不同.腹腔给药方式降低血清、肾脏、MDA含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Graves'眼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和TGF-β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3例Graves'眼病患者血清IL-4、IFN-γ和TGF-β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Graves'眼病患者治疗前血清IL-4、IFN-γ和TGF-β水平均非常显着地高于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Beckman第5代化学发光法检测总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otal 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total βhCG)试剂分析性能进行评估.方法 参照CLSI EP15-A、EP6-A、EP9-A2方案,使用Beckman UniCel Dxi-8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评估Beckman第4代和第5代Total βhCG试剂盒的精密度、分析测量范围、稀释回收率、携带污染率及第4代和第5代试剂的可比性.选择335名表观健康女性建立5代βhCG的参考区间(年龄19~ 84岁,其中绝经后162名).结果 第4代和第5代试剂检测低、中、高水平质控物的批内CV分别为2.2%~5.0%和2.0%~2.5%,总CV分别为3.5% ~5.1%和2.4%~2.6%;定量下限分别为0.337和0.275 IU/L;2种试剂携带污染率均小于3%;分别使用wash buffer、蒸馏水、生理盐水对样本进行1∶1~1∶199倍稀释后,使用第4代和第5代试剂分别测定,稀释回收率分别为92%~ 114%和99%~ 113%.第5代与第4代试剂比对试验的回归方程为Y=1.144X+ 10.61 (R2 =0.990),百分偏差为-10.34% ~ 35.62%.绝经后女性的βhCG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前女性(P<0.01),第95百分位数分别为2.10和5.60 IU/L.结论 第5代试剂的各项指标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但两种试剂之间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实验室应重新建立和使用新的参考区间,并做好临床沟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基于双抗夹心微孔板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人血清Ⅳ型胶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Ⅳ型胶原多抗进行包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Ⅳ型胶原单抗,以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调整优化各种反应液的工作浓度和各类反应条件后建立双抗体夹心的检测方法;评价所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应用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与进口试剂进行比对实验.结果 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为15.5 ng/ml,线性范围25 ~ 850 ng/ml,批内、批间变异均小于8%.检测Ⅳ型胶原的临床高、中、低值血清回收率分别为98.5%、94.3%和102.6%;在4℃和37℃条件下分别进行了3、5、7d的稳定性考察,线性相关系数均>0.99,标准偏差<7%;比对实验分析显示与进口试剂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功建立了定量Ⅳ型胶原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有较好的准确性、灵敏度、重复性,与进口试剂检测结果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对人体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51例,并以甲减组、正常组为对照,应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并测甲功,计算体重指数(BMI)和体脂百分数(%Fat)。结果: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瘦素水平(男性2.05±1.54μg/L,女性7.47±5.08μg/L)显著低于正常组,而且扣除体脂因素后仍很明显(P〈0.01)。甲减组瘦素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但排除体脂因素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三组瘦素水平均与BMI显著正相关,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呈弱负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呈弱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中女性瘦素水平均为男性的(2-3)倍。结论:甲功改变通过体脂含量间接影响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