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晓红 《现代保健》2013,(20):141-142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在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柏拉图分析对UEX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因素,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死亡情况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柏拉图分析方法能针对性地找出存在的不足,减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体系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然后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程序进行管理循环,即PDCA循环。结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6.31%降至2%。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中,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模式,有效的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规范了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收治的6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ICU的常规护理;将我院2016年收治的6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ICU患者在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上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式护理有效的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理论在降低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NICU住院惠儿185例为实验组,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制订并实施改善措施;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NICU住院患儿161例为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模式,分析得出NICU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患儿自身原因、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及导管质量问题等,同时根据这些原因制定了相应改善措施并加以实施,使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下降,实验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率由实施前的4.32%下降到1.24%,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对NICU非计划性拔管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NICU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儿顺利进行治疗,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董莎 《现代养生》2014,(16):88-88
目的:探讨针对ICU患者,应用品管圈(QCC)在降低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获得的效果。方法:创建QCC活动小组,利用品质管理手法对我院ICU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有效管理。结果:QCC活动的有效实施后,针对气管插管患者,在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概率方面,同QCC未实施前进行比较,低于实施前极为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将气管插管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的概率降低,并且可以显著将品管圈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普外科防范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502例置管患者为观察组,2011年1~12月485例置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3例,发生率为0.59%,而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2例,发生率为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可有效降低普外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管理气管插管患者。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我院ICU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活动前的2.28%降低至活动后的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显著,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气管插管患者,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和积极性,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5月某科8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资料。结果:患者舒适的改变;身体约束欠合理;未镇静或镇静无效;气管导管固定不合理;气囊漏气或破裂;计划拔管指征掌握欠妥等因素均可造成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高度重视非计划拔管的预防,通过加强沟通、提高舒适护理,合理的镇痛镇静,规范镇静评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合理的气囊管理,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等可减少和预防ICU气管插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临床风险管理层面出发,构建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体系。方法选择26名不同地区从事医疗领域工作的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2轮函询,计算各级指标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构建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57项。专家函询问卷的积极性100%、权威系数为0.91,专家函询协调系数一级指标为0.505、二级指标为0.440、三级指标为0.33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临床风险管控,进而提高ICU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extubation护理防范中的应用效果,以减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对2013年入住ICU带管患者运用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对带管患者进行评估评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2013年与2012年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防范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计划拔管是气管插管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急性缺氧,甚至死亡。近年来,对有效预防非计划拔管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和临床研究。现对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和护理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普外科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活动小组,围绕普外科意外拨管问题进行讨论,整个活动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收集资料,评估改进前意外拨管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期目标,采取相应预防意外拨管改进方案,对实施改进措施前后的防意外拨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CQI后的意外拔管发生率比改进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预防意外拨管,可明显降低普外科意外拨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透析患者意外脱管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降低意外脱管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发生意外脱管的13例临时性股静脉置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股静脉置管意外脱管的时间集中在夜间无人看护或陪伴时,地点多为院外患者家中,原因多为患者年龄较大、自理能力较差、夜间睡觉翻身或穿脱衣裤方式不正确。结论通过规范置管护理流程、加强对患者家属自我导管管理的培训指导、重视心理护理等措施。可使透析患者意外脱管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RCA基本概念、实施步骤以及国内骨科风险现状,并探讨RCA在骨科风险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思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置管方式及固定方式对发生胃管非计划性脱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间留置胃管的患者1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以及对照组(94例)。观察组使用聚氨酯材质的经鼻饲管,给予3M弹力胶布进行固定;对照组置管材料使用国产塑胶鼻胃管,使用普通胶布进行固定。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1%(P<0.05)。观察组置管后优良率为97.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11%(P<0.05)。结论需要对引起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现状及其发生原因进行正确分析,才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引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梁青  杨柠 《现代保健》2014,(13):95-9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中应用的效果及分析。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PDCA的品管手法及各种品管工具,对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头脑风暴,对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从6.13%降至2.46%。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在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效果显著,降低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意外管率,规范了操作流程,确保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降低ICU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方法Qc小组活动。结果ICU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0.30%降低到活动后的8.61%,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QC小组活动可改进ICU临床工作方法.从而降低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79-1380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非计划拔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7例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其他综合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及时的沟通、音乐疗法、镇静剂的合理使用等。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为3.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和住ICU时间分别为(13.86±3.18)min和(12.31±2.24)d,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的(8.21±2.36)min和(8.33±1.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分别为41.27%和49.2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6%和3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非计划拔管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