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核素骨显像对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陈雅清  屈婉莹 《中华核医学杂志》1994,14(3):175-175,T012
核素骨显像对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陈雅清,屈婉莹,朱明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但骨转移率高.前列腺癌骨转移者作睾丸切除和激素治疗,大多数可获较满意的疗效,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对4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骨显像...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术后发生肝脏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发生肝脏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肝脏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64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肝脏转移的情况,采用χ2检验对肝脏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各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8例肝脏转移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原发灶大小、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情况和HER2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术后肝脏转移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雌激受体情况和HER2表达情况是影响乳腺癌术后肝脏转移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初诊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雌激素受体情况和HER2是乳腺癌术后发生肝脏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世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长,各种治疗方法的研究也进展迅速。镭-223发射的重α粒子(具有<100μm的超短波)靶向作用于骨转移部位和周围新骨生长区域。镭-223氯化物在药物临床试验中以稳定的安全性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成为近来被寄予厚望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治疗领域的“主角”。201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批准镭-223氯化物用于治疗有症状的骨转移、未发现内脏转移的CRPC患者。未来其联合治疗方案将会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超声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MC患者,分析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单发/多发、纵横比、有无钙化、是否突出包膜、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301例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91例,转移率30.2%(91/301)。单因素分析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组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单发/多发、钙化、突出包膜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纵横比、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肿块为多发、直径>0.5 cm、突出包膜、纵横比>1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年龄>45岁和女性是中央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结论:男性、年龄≤45岁、肿块包膜外侵犯、多发、肿块直径>0.5 cm、纵横比>1的PTMC患者较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癌和40例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接受89Sr治疗的病例资料,采用Karnofsky评分量表和骨显像方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乳腺癌组的止痛总有效率为79%,前列腺癌组的止痛总有效率为8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均有明显提高(t=2.46,P<0.05;t=2.6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骨髓抑制与肝肾功能损伤.结论 89Sr治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止痛效果良好,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张一鹏 《西南军医》2013,(2):138-14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OP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经骨密度测定确诊的OP患者298例(OP组)和健康体检者298例(非OP组)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O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年龄、BMI、钙营养摄入、动物蛋白摄入、饮用牛奶、居住地、工作环境、运动量、吸烟、饮酒、绝经年龄、糖尿病、骨折史与OP的发生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2.194,95%CI:1.358~3.544)、钙营养摄入(OR=0.524,95%CI:0.341~0.805)、运动量(OR=0.529,95%CI:0.294~0.951)、骨折史(OR=1.764,95%CI:1.053~2.955)、BMI(OR=0.575,95%CI:0.364~0.908)、动物蛋白摄入(OR=1.689,95%CI:1.159~2.461)、饮酒(OR=1.694,95%CI:1.097~2.618)与OP发生强相关。结论 OP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坚持锻炼是预防OP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本文对150例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脑卒中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脑卒中的发病关系密切.结论:对青年人开展健康教育,控制血压、血脂、戒烟、忌酒,保证合理膳食,对降低青年脑卒中的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 and identify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bone metastases.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recruited into this study. Whole-body 99Tcm-methylene disphosphonate (MDP) bone scan, clinical staging, pathological,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serological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χ2 test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bone metastases for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es was 71% (152/214) and 22. 5% (27/120), respectively (χ2 =72.80, P =0.000). The incidence rate of bone metastases from infiltrated non-specified and specified breast cancer was 69% (203/294) and 41.7% (5/12), respectively (χ2 =3. 97, P=0.046).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was elevated in 28.5% (51/179) and 14.9%(11/74)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bone metastases, respectively (χ2 = 5. 25, P = 0.022 ).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carbohydrate antigen (CA) 15-3, CA125, CA19-9 increased in 68.7% ( 123/179) and 27.0% (20/74)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bone metastases, respectively (χ2 = 37. 03, P =0. 000).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 is correlated to pathological types of primary tumor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 Bone metastases occurs more frequently in patients with infiltrated, non-specified, primary cancer an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es. Serum ALP, CEA, CA15-3,CA125, CA19-9 might be the tumor ma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肺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治疗的32例子宫颈癌根治术后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不同病理特征对患者术后肺转移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宫颈癌术后肺转移的发生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术前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癌抗原(SCC)异常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术前血清SCC水平是影响术后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术前血清SCC水平是预测子宫颈癌术后肺转移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靶区的勾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手术切除的319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淋巴结分组按美国胸科协会(AST)修订的图谱,将食管区域淋巴结分为20组。探究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与发病部位、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癌栓的关系,分析其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 319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8.90%(156/319),淋巴结转移度为15.70%(562/3581)。胸上、中、下段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48%、47.06%、56.43%,有从上而下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胸下段为最高。20组淋巴结中胸上段1、2、4、5、7、9组的淋巴结转移度较高(χ2=27.38,P<0.05);胸中段2、4、5、7、8M组的淋巴结转移度较高(χ2=57.77,P<0.05);胸下段的4、5、7、8L、16、17、20组的淋巴结转移度较高(χ2=28.88,P<0.05)。因此,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部位为食管旁、隆突下、气管旁、主肺动脉窗、胃左动脉旁、贲门旁和腹腔淋巴结。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与分化程度、病变长度、浸润深度、有无脉管癌栓有相关性(χ2=6.82、26.04、36.26、4.56,P<0.05),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切缘情况无相关性(P>0.05)。其中肿瘤病变长度、浸润深度是独立危险因素(OR=2.212、2.123,P<0.05)。结论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与病变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有关,勾画靶区时应综合考虑以上相关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道宏  吴本俨  王孟薇  宋志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10):936-936,938,940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术后复发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83-2005年间发现的早期胃癌308例,其中245例术后进行了随访,对可能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30例出现胃癌复发(中位时间28个月),1、3、5、7、10、15年复发率分别为5.49%、8.44%、11.27%、14.83%、16.39%、37.79%。黏膜内癌复发13例(中位时间24个月),1、3、5、7、10、15年复发率分别为4.23%、6.68%、7.75%、9.34%、9.34%、28.24%。黏膜下癌复发17例(中位时间31个月),1、3、5、7、10、15年复发率分别为7.39%、11.14%、16.54%、24.49%、29.69%、64.85%。Cox回归分析提示浸润黏膜下层(P-O.044,OR-2.172)增加术后肿瘤复发危险,癌周黏膜明显肠化(p-0.047,0R-0.460)者术后肿瘤复发较少。30例复发者中23例(76.7%)无根治手术指征,未再次手术治疗;7例(23.3%)有再次根治手术指征,其中4例再次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3例为残胃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1例为残胃进展期胃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已无瘤存活28个月),另3例因身体原因未再手术治疗。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癌周黏膜明显肠化(P-0.016,OR=17.000)为有再次根治手术指征的独立影响因子。86.7%(26/30)的复发患者至少每1~2年进行一次包括胃镜检查方式在内的复查。结论早期胃癌累及黏膜下层者术后更易出现复发;癌周明显肠化者术后复发较少,即使出现复发,也有再次进行根治手术的可能;每1~2年进行一次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残胃再发癌,但对提高复发转移者再次根治手术机会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PECT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转移性骨肿瘤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分为:A组,放疗联合化疗;B组,单纯放疗.在治疗后第1、3、6个月分别行骨显像检查,观察疗效差异.结果:①A组治疗后第1、3、6个月的疗效分别为63.9%、72.7%、54.3%;B组分别为52.0%、61.9%、42.2%.2组均为第3个月疗效最高.②2组间治疗后3月的疗效比较,A组均比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3个月2组间不同部位的疗效A组均比B组高,胸部病灶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后第3个月2组间不同类型骨转移疗效A组均比B组高,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定期的一系列骨显像检查对于其临床治疗决策的制订和调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具有很高的骨转移倾向,在初次诊断时即有较高的骨转移率,所以前列腺癌患者早期筛查骨转移对前列腺癌的分期、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临床常用的骨转移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转移瘤早期即有较高的检出率,辅以X线平片、CT、MRI等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笔者就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检查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临床早期诊断骨转移瘤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微创治疗、缩小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1983年9月-2010年7月收治的301例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94例术后标本找到淋巴结.对上述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管癌栓、吸烟、肿瘤家族史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进...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嗜骨性癌肿”,极易伴发骨转移,由骨转移引发的骨相关事件可明显影响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转归。因此,早期、准确诊断骨转移对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治疗计划制定具有决定作用,对预后改善亦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乳腺癌骨转移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早期诊断骨转移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及临床病理因素对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3年1月-201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诊治的胃癌肝转移(H1、H2)患者136例,其中接受化疗48例、介入治疗45例、手术联合化疗43例.对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及相关生存曲线研究.结果 化疗组、介入治疗组、手术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7、10.1、13.3个月.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P=0.002)、肝转移同时/异时性(P=0.009)、肝转移分级(P=0.001)、肝转移瘤最大直径(P=0.001)、原发肿瘤浸润深度(P=0.020)及淋巴结转移(P=0.006)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P=0.041)、肝转移分级(e=0.018)、肝转移瘤最大直径(P=0.001)、淋巴结转移(P=0.008)为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胃癌肝转移患者应积极选择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或介入治疗的综合治疗.肝转移分级高、转移瘤直径大于5cm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18.
乳腺癌骨转移与其生物学标记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与其生物学标记因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亲生物蛋白 过氧化物酶标记 (S P)法检测 115例手术所得乳腺癌组织的瘤转移抑制基因nm2 3蛋白质、瘤基因C erbB 2蛋白质、雌激素受体蛋白质 (ER)和孕激素受体蛋白质 (PR)的表达。患者随访观察 3年 ,行 1次或 1次以上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与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况、C erbB 2蛋白质及ER有相关性 (P均 <0 0 5 ) ,与nm2 3蛋白质显著相关 (P <0 0 1) ,与年龄、手术方式、PR无相关性。结论 综合分析上述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标记因子等多项指标对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指导术后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骨唾液蛋白(BSP)高稳定表达对乳腺癌骨转移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乳腺癌细胞中骨唾液蛋白(BSP)高稳定表达对其骨转移的影响,为乳腺癌骨转移的预防和治疗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方法 通过鸡胚尿囊绒膜实验和骨条黏附实验确定BSP的高稳定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血管侵袭能力及骨条黏附能力的影响.将乳腺癌细胞种植于鸡胚尿囊膜的上部空腔,经过孵育收集下囊腔血管组织,PCR检测人特异的Alu基因,以了解乳腺癌细胞的血管侵袭能力;将乳腺癌细胞与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的骨条共同孵育,胰酶消化收集乳腺癌细胞,通过染色测定OD488值来确定乳腺癌细胞对骨条的黏附.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未经转染的乳腺癌细胞组各5个鸡胚中均没有扩增出人的Alu基因,BSP高稳定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pI)和MDA-MB-231BO(pID)各5个鸡胚中分别有4个和3个扩增出人Alu基因;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pI)和MDA-MB-231BO(pID)的骨条黏附实验测得的488nm处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580±0.046和0.490±0.039,明显高于未经转染的乳腺癌细胞组(0.260±0.021,P<0.05)和空白对照组(0.034±0.003,P<0.01).结论 BSP的高稳定表达增加了乳腺癌细胞的血管侵袭能力,提高了乳腺癌细胞的骨条黏附能力,可能对乳腺癌的骨转移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