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动脉化疗栓塞对膀胱癌组织中核增殖相关抗原(g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动脉化疗栓塞前后的膀胱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Ki-67的表达,并分析Ki-67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动脉化疗栓塞前后Ki-67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患者平均随访24.6个月,复发率为16.67%.Ki-67阳性表达及动脉化疗栓塞前后降低幅度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患者术后复发率关系密切.结论 Ki-67的表达可作为膀胱癌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5):569-570
目的探讨初诊患者的大脑半球胶质瘤瘤周水肿情况对全切术治疗后胶质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经全切术后复发的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分析患者初诊时的核磁共振检查资料,观察瘤周水肿的类型及程度对全切术治疗后复发情况的影响。结果初诊胶质瘤瘤周水肿特征与全切术治疗后患者的复发情况具有密切联系。不同胶质瘤瘤周水肿程度的复发形态及复发部位趋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胶质瘤瘤周水肿类型的复发形态及复发部位趋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胶质瘤复发部位趋向的复发形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诊大脑半球胶质瘤瘤周水肿的程度及类型对患者全切术后胶质瘤的复发形态及复发部位趋向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三阴性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组织类型、分级、增殖活性及生存期等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齐全的三阴性乳腺癌病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R、p53、Ki-67、CK5/6、CK14、EGFR的表达。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1. 6岁。免疫组化检测出54例AR阳性病例,阳性率为27. 3%。统计分析显示,与AR阴性组相比,AR阳性组肿瘤分级较低(P0. 05)、Ki-67阳性指数较低(P0. 01),并且患者年龄大都 50岁(P0. 05)。AR与肿瘤大小、p53阳性与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 05)。生存分析显示,AR对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无显著性影响(P0. 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有一定数量的病例AR阳性。AR阳性较易出现在组织学分级较低、Ki-67增殖指数较低、年龄50岁的患者中。AR表达对预后没有显著影响,但AR阳性可以作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个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肿瘤代谢体积(MTV)以及灶糖酵解总量(TLG)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广安市人民医院58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GIST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统计18F-FDG PET/CT 阳性率,分析18F-FDG PET/CT 阳性与阴性患者病理特征,分析SUVmax、TLG及MTV与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SUVmax、TLG及MTV与对GIST恶性危险度预测价值。结果 58例患者中18F-FDG PET/CT 阳性40例(68.96%),阴性18例(31.04%)。18F-FDG 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不同肿瘤直径、转移情况、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情况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值在不同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G及MTV在不同肿瘤直径、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SUVmax与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均为正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无相关性(P>0.05),TLG及MTV与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肿瘤直径均为正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可知,TLG、MTV指标对GIST恶性危险度预测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SUVmax(P<0.05)。结论通过18F-FDG PET/CT检查获取SUVmax、TLG及MTV代谢指标可能可为GIST恶性危险度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5,(4):75-76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p16及Ki-67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CINI 28例,CINII 29例,CINIII 23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宫颈组织人群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所有宫颈组织中的p16及Ki-67表达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 CINI、CINII、CINIII p16阳性率分别为14.29%、48.28%、91.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5)。CINI、CINII、CINIII Ki-67阳性率分别为82.14%、93.10%、95.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另外,p16、Ki-67阳性表达随CIN等级增高而上升。结论 p16、Ki-67表达可能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两者联合测定可作为CIN分级诊断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L1蛋白与P16、Ki-67的表达,探讨HPV L1蛋白与P16、Ki-67在宫颈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宫颈鳞状上皮病变230例〔其中尖锐湿疣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60例,CINⅡ~Ⅲ级95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例〕中HPV L1蛋白与P16、Ki-67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HPV L1的阳性率为43.91%。其中在尖锐湿疣中HPV L1的阳性率为62.00%,在CINⅠ中HPV L1的阳性率为70.00%,在CINⅡ~Ⅲ中HPV L1的阳性率为29.47%,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无表达;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P16的阳性率为76.52%,在尖锐湿疣中P16的阳性率为30.00%,在CINⅠ中P16的阳性率为70.00%,在CINⅡ~Ⅲ中P16的阳性率为98.95%,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P16的阳性率为100.00%;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Ki-67的阳性率为76.08%,在尖锐湿疣中Ki-67的阳性率为28.00%,在CINⅠ中Ki-67的阳性率为68.33%,在CINⅡ~Ⅲ中Ki-67的阳性率为100.00%,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Ki-67的阳性率为100.00%。HPV L1的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发展而呈下降趋势,P16、Ki-67的阳性率则呈现升高趋势。结论:HPV L1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16蛋白的表达上调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HPV L1、P16、Ki-67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分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阴道菌群生态平衡情况及其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LEEP治疗的200例CIN Ⅲ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均为阳性]患者临床资料为观察组,体检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阴道微生态检测,对比观察组手术前后、对照组体检时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依据LEEP术后2年复发与否将观察组分组,对比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术后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及其他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LEE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术前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Ⅱ~Ⅲ级、乳杆菌分级Ⅰ~Ⅱa级及过氧化氢(H2O2)阳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阴道pH值、白细胞酯酶(LE)/唾液酸苷酶(SNA)LE/SNA阳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术后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Ⅱ~Ⅲ级、乳杆菌分级Ⅰ~Ⅱa级及H2O2阳性比例均较术前增大,阴道pH值、LE/SNA阳性比例均较术前减小(均P<0.05)。观察组LEEP术后2年复发率为1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癌并发的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患者108例,观察所有患者并发胃肠道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08例患者中有18例并发胃肠道癌,占16.67%。并发癌的胃肠间质瘤男女病例比值、瘤体平均直径、核分裂指数、Ki-67阳性指数与未并发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并发的胃肠间质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肿瘤。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并发癌的胃肠间质瘤的认识,对手术前及术中出现的可疑病灶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尽早切除,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低频脉冲电磁场(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LFPEMF)对治疗脑胶质瘤瘤周水肿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的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伴瘤周水肿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应用低频电磁场治疗10~14 d。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脑水肿相关临床症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得分、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水肿及肿瘤范围、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等。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低频电磁场治疗后,达临床有效者25人,无效者7人,总有效率为78.13%。使用低频电磁场治疗后患者脑水肿带面积有明显减小(P<0.05),脑肿瘤面积无明显改善(P>0.05)。与低频电磁场治疗前相比,KPS及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患者涌泉穴及劳宫穴进行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可以减轻脑胶质瘤瘤周水肿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术中及术前化疗干预对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p53、Ki-67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术中及术前化疗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p53、Ki-67表达及预后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53、Ki-67表达水平分别为(0.497±0.285)、(0.415±0.1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318±0.258)、(0.591±0.1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预后复苏时间、焦虑评分分别为(1.0±0.2)h、(8.9±0.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9±0.5)h、(12.1±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临床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中应用术中及术前化疗干预,不仅可降低患者p53、Ki-67表达水平,还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发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预后影响及与Ki - 67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 2012年12月于我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13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LR最佳临床分界值采用ROC曲线确定,并依此分NLR<2.64组和NLR≥2.64组。临床独立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生存时间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Kaplan - Meier和log - rank方法。Ki - 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最佳临界值为2.64。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39.10月,中位OS为52.30月;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27.35月,中位OS为37.35月。2组术后DFS和O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低组伴Ki - 67表达阴性的三阴性患者术后中位DFS和OS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他情况。结论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关键影响预后因素,具有重复性强、非侵袭性、方便实用等特性,可用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zrin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结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腺瘤癌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肠管状腺瘤、40例绒毛状及绒毛管腺瘤、30例腺瘤癌变中Ezrin蛋白、iNOS和Ki-67核抗原的表达及细胞定位。结果Ezrin蛋白、iNOS在结肠管状腺瘤[58.3%(35/60)、50.0%(30/60)]、绒毛状及绒毛管腺瘤[72.5% (29/40)、70.0%(28/40)]、腺瘤癌变[96.7%(29/30)、93.3%(28/30)]中的表达分别依次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zrin蛋白:x2= 11.600,P= 0.005;iNOS:X2= 8.451,P= 0.015),Ezrin蛋白与iNOS表达有相关性(r=0.765,P<0.01);Ki-67核抗原增殖指数随Ezrin蛋白、iNOS表达上升而增加。结论Ezrin蛋白和iNOS的过表达可能与结肠腺瘤的增殖、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SCT影像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病理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s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肿瘤的发病年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有无钙化、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强化峰值所在期、有无转移以及Ki-67增殖指数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之间关系。结果 120例病例中分别有极低度和低度危险55例,中度危险28例,高度危险37例。不同危险程度GISTs在病变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以及强化峰值所在期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Ki-67增殖指数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而不同危险度的GISTs在病变有无钙化及CT平扫、增强扫描(三期)CT值、强化峰值、Ap、Vp、Dp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不同危险度的GISTs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存在差异,且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具有密切关系,对GISTs的诊断、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pmTOR)在人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抗凋亡和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 收集人神经胶质瘤石蜡标本87例,其中Ⅰ~Ⅱ级27例、Ⅲ级24例、Ⅳ级3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组织中pmTOR、存活蛋白(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分析pmTOR与神经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与Survivin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 pmTOR在不同级别的神经胶质瘤中均有表达,Ⅰ一Ⅱ级阳性表达率为77.8%(21/27),Ⅲ级为75.0%(18/24),Ⅳ级为72.2% (26/36),各级别神经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表达强度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升高.pmTOR与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858,P< 0.01;r=0.708,P<0.01).结论 pmTOR的表达强度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以及细胞抗凋亡和增殖能力有关,可作为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l)、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Ki-6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71例肝细胞癌组织、55例癌旁组织、22例正常肝组织中Glutl、HIF-1α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Glutl、HIF-1α和Ki-67在171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2%、19.9%和66.1%,明显高于其在癌旁肝组织(1.8%、1.8%和5.5%)和正常肝组织(均阴性)中的表达率(P〈0.05)。Glutl和HIF-1α表达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0.01,P〈0.05);Ki-67表达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有关(P〈0.01)。肝细胞癌组织中Glutl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1=0.553,P〈0.05);Glutl、HIF-1α与Ki-67均呈正相关(r2=0.560,r3=0.613,P〈0.05)。结论Glutl、HIF-1α和Ki-67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Glutl、HIF-1α和Ki-67可能有助于判断肝细胞癌的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股骨颈骨折12例患者,采用骨水泥型长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所有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及针对原发病治疗,其中7例行MPT(美法仑、甲泼尼龙、沙利度胺)方案化疗,3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1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 12例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优2例,良7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75%(9/12).术后随访8个月至3年,1例13个月后局部复发,1年总生存率100%,2年总生存率83%,3年总生存率67%.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长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清除局部肿瘤病灶,重建功能,术后恢复快,缓解疼痛,为进一步综合治疗争取机会.术后接受双膦酸盐治疗可促进新骨形成,预防再次骨折发生;外科手术干预局部处理的同时应标本兼治,针对原发病多发性骨髓瘤积极治疗,降低肿瘤细胞负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回肠造口联合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放射性肠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一期回肠造口术联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病人的病历资料,观察短期并发症、围手术期营养过程,随访其远期预后。结果:46例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病人纳入研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96%,所有病人出院时均恢复全肠内营养支持,时间为(18±15)d,无病人死亡。随访率78.26%,随访时间(25±17)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7例(19.44%),死亡6例(16.67%)。除死亡病人外其余30例病人(83.33%)均维持全肠内喂养,其中27例病人(75%)恢复正常饮食。21例(58.33%)后于我院行造口还纳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选择的放射性肠损伤病人,回肠造口联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恢复肠道通畅性和全肠内营养,可以有效降低病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因hMSH2与细胞增殖、凋亡在子宫颈腺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MSH2、Ki67的表达,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36例宫颈腺癌组织中10例hMSH2呈阴性(28%),26例为阳性表达(72%),且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分化程度越低阳性率越低(P<0.05),hMSH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和FIGO分期未见明显关系(P>0.05)。TUNEL阳性指数癌旁正常子宫颈腺上皮均<4%,而子宫颈腺癌均>5%,低分化腺癌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高、中分化腺癌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TUNEL阳性指数相似。Ki-67阳性指数在癌旁正常子宫颈腺上皮均<10%,子宫颈腺癌<10%者仅3例(均为高分化腺癌),>10%者33例;低分化、中分化腺癌的Ki-67阳性指数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P<0.01),低分化与中分化腺癌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与子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未见明显关系。hMSH2阴性子宫颈腺癌TUNEL阳性指数显著低于hMSH2阳性者(P<0.05),而Ki-67阳性指数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腺癌存在基因hMSH2失表达,hMSH2失表达反映了肿瘤的恶性程度,Ki-67、TUNEL阳性指数与子宫颈腺癌分化程度相关,基因hMSH2可能参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