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6,(10):1529-1532
目的探究在规范化培训期护理人员中应用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进行中医操作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期间新入职非中医院校毕业的规范化培训期护理人员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护理操作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法结合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操作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规培期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知识水平与技能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培训期护理人员教学效果,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心理护理能力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期护理人员应用中医专科病案导入结合情景模拟法进行中医操作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中医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并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心理护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达到预期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结合微课教学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0年1~12月83例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另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80例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则开展Mini-cex结合微课教学。对比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考核结果、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结果 实验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护理措施以及整体评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促进知识理解吸收、提高学习效率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岗位适应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ni-cex结合微课教学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改善岗位适应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带教理念与实践方法.方法 根据我院2011年聘用的新护士与2012年聘用的新护士进行比较,其中2011年的为对照组,2012年的为观察组,对照组未采取规范化培训带教,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培训带教.观察新护士上岗后的通过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病情观察能力、危重患者抢救、急救仪器使用、突发事件处理、病人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结果 观察组的护士各方面实践比较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带教加强了新毕业生忽视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能力,能建立个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理论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洲内镜中心实习护士的培训方法,改革传统的培训方法,将多媒体技术用于内镜中心实习护士的全程理论及主要操作课程的教学培训。方法选择2009-2011年在内镜中心实习的护士200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传统的培训方法,另一组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培训,课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培训反馈调查表进行当场不记名调查,了解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及对教学方法的意见。结果采川多媒体技术进行培训的教学手段培训后,护士理论与操作综合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经培训效果反馈调查,对教学老师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提高;问卷抽查教学老师、医生和患者对实习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教学老师的自身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提高,实现了教学相长。结论应用多媒体技术培训内镜中心的实习护士比传统的培训方法效果好,应用多媒体技术培训实习护士,能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是一种实用、科学、有效的培训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科工作的专科护士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20名专科护士在实施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前实施的是常规培训和管理。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研究,对比20名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前后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及护士的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士的培训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实践可显著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度和临床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护士的认可度,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培训方法,实验组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对2组血液净化专业护理学员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并征求实验组对培训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员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技能培训中引入情景模拟教学对血液净化专业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DCA循环结合微课教学在肿瘤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该院肿瘤科规范化培训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观察组(PDCA循环结合微课教学)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15名,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工作满意度与教学效果。结果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分值较对照组高;护理技术、工作态度、健康教育与沟通交流分值较对照组高;提高学习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新知识与顺应现代教学需求的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肿瘤科规范化培训护士采用PDCA循环结合微课教学能提高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的21名护士护理技术进行规范化培训,并与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的护士考核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改革后的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结论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互联网融合教学法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应用与培训效果.方法: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8名全科专业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9人)采用互联网融合多种教学方式联合教学,对照组(19人)采用互联网单一线上教学模式.以培训前后理论考试、Mini-CEX技能评估以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临床诊疗思维、提高培训效率5个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融合多种教学方式比互联网单一线上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全科医师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并能有效提升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二级医院应用新入职护士(简称新护士)两年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对提高新护士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构建新护士两年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选取2015年及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32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2017年新入职的32名护士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试验组采用新护士两年规范化培训方案,给予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新护士理论知识(91. 10±1. 88)分、操作技能水平(92. 75±3. 17)分和综合能力评分(19. 18±1. 99)分均高于对照组(84. 80±2. 81、87. 98±4. 83、17. 84±2. 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二级医院新护士两年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综合实践能力培训的两种方法:“多样化集中授课和统一专科操作培训后进行一对一专人责任带教”的培训模式与“传统集中授课和随班临床带教”的培训模式在糖尿病实践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名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集中授课和随班临床带教”的培训模式,试验组采用“多样化集中授课和统一专科操作培训后进行一对一专人责任带教”的培训模式。培训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操作成绩及糖尿病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结果:试验组糖尿病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血糖仪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多样化集中授课与一对一专人责任临床带教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能够提升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综合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值得在专科培训方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石晓燕 《中国卫生产业》2020,(7):128-129,132
目的研究情景教学模式在肛肠科护理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资料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该市护士学校护理系的110名肛肠科实习学生作为该次研究样本,根据教学方式分组,成立对照组(n=55)与实验组(n=55),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实验组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对比两组研究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在肛肠科护理操作中和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模式在肛肠科护理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很好,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情趣和实践操作水平,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有较高的教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对低年资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120名低年资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培训,试验组按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在专科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知晓率、患者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评价两种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两组的专科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病情八知道知晓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以个案护理关键点培训低年资护士的模式,对低年资护士专业能力的提高确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谭玉聪 《现代保健》2012,(17):147-148
目的:探讨手术室腔镜组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腔镜专科组,以全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手术室护理学》为指南,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应用多媒体讲座、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的方法,对腔镜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每月考核理论和操作技能一次。结果:专科培训后腔镜组护士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测评成绩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专科培训前(P〈0.05)。结论:腔镜组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年轻护士临床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以该院2017届培训的44名年轻护士为干预组,予以微课结合案例教学;以2016届培训的52名年轻护士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比较观察两组培训后考核成绩及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提升率。结果干预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89.74±6.25)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84.53±7.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提升率分别为86.36%、77.27%、70.45%、50.00%,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用于临床规范化培训可有效提高年轻护士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品管圈活动的骨科护理带教质量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该院进行实习的护生共计46名进行分析,将护生分为两组,每组23名。在院实习期间,对比组采用了传统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运用了基于品管圈活动下的带教方式。分析两组最终带教结果。结果①对比组晨间提问、理论考核、专科操作、基础操作、教学查房、健康教育与实验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比组教学态度、自身素质、护理活动、业务能力得分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带教中,可采取基于品管圈活动下的带教方式,这种带教方式可提升带教质量,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层级培训模式在消化内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对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评价。方法选取于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消化内科实习的78名护士作为该次调查的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该次参与研究的实习护士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39名。该次调查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层级培训模式。观察对照组、实验组实习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的带教总平均成绩为(86.67±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总平均成绩(66.1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护士对带教的满意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满意率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7,P<0.05);带教护士对实验组实习护士的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9,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实习护士的带教采用层级培训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提高实习护士临床护理能力,并且提高实习护士与带教护士对彼此双方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病房新入职护士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该院新生儿科新入职的38名护士作为该次调查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9名。对照组新入职护士在该次调查中采用常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人性化带教方式进行带教。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的护理带教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带教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入职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对新生儿病房新入职护士进行带教,可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学习能力和带教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和探讨将护理礼仪融入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156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80名和对照组76名,实验组将护理礼仪融入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3,P〈0.05),在护生实习后期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护生掌握和运用护理礼仪的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4,P〈0.01)。患者对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融入护理礼仪,是护生良好护理礼仪习惯形成与培养和提高护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ICU新进护士的前3个月护理带教中,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ICU新进的6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护士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取一对一的护理带教模式,研究组则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护理带教模式,观察两组带教效果。结果护理带教后,研究组护士在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上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进护士对临床实践能力、应急能力、工作能力及学习兴趣的认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新进护士,在前3个月的护理带教中,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带教模式,可显著提高护士理论与操作能力,且护士对护理带教模式的认可度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