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DRG病种成本,可进一步优化医院成本管控。通过建立项目叠加法联合作业成本法的DRG病种成本核算方式,充分运用DRG病种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同一病种不同学科间、同一病种不同治疗方式、临床路径入径和未入径、病种盈亏平衡等比较分析,以挖掘DRG成本管控难点。经实践,病案首页质量提高,DRG相关运营指标得以改善,医院运行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为优化医院资源配置,帮助科室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提升医疗效率,建议制定临床科室个性化DRG管理方案,合理规避成本管控风险点,完善成本管理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波士顿矩阵分析DIP付费实施后某三级医院各科室、病种运营情况,探讨三级医院费用控制与精细化管理措施。方法:利用波士顿矩阵对医院科室及病种分别进行分析,以结算病例数为横轴,次均费用为纵轴,综合评价确定不同象限的发展策略。结果:DIP组内例数前10的科室及病种中共有“高结算病例数,高次均费用”科室1个、病种1个;“高结算病例数,低次均费用”科室11个、病种2个;“低结算病例数,低次均费用”科室18个、病种4个;“低结算病例数,高次均费用”科室7个、病种3个。结论:DIP付费改革给医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利用波士顿矩阵可以充分考虑不同科室及病种发展战略的差异性,实现分区施策、精准发力,有效节约医院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淮安市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优势病种的分布状况和特点,为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提取淮安市某医院2019—2021年2月35个临床科室所有病种共239 595份和国家要求单病种19 051份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科室中优势病种在疾病系统、各诊疗组间分布情况;建立病种管理指标体系,描述不同优势病种平均住院天数、费用、结余率及DRG系统的CMI指标等,同时建立病种管理效果评价体系。结果 同一病种在同一科室的不同诊疗组间费用、住院天数、结余率、CMI不尽相同、差异较大。结论 各科室应明确定位各诊疗组的优势病种,强化各科室病种优势,规范同一病种的费用结构、效率及效益,将低CMI病种适当转入门诊收治,提高门诊收入占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医院病种费用管理路径,提高医院经济的内涵质量,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方法 按照点线面逐级分解、正逆向相互促进的管理思路,运用波士顿矩阵对医院科室和疾病收支结余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医疗业务收支的科室和病种。结果 建立了基于点线面分析模式的科室与病种费用管理方法,明确了病种成本管理思路和实施路径。结论 基于点线面分析模式的病种成本管理路径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双线管理思路,通过推动医院诊疗病种的结构转变,提高了医院经济的内涵质量,也促进了医疗质量的规范提升。  相似文献   

5.
基于KPI的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核等级的测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院实施绩效考核是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科室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结合医院近期在医院管理中开展绩效考核的工作规划,我们率先以24个临床科室为考核对象,运用KPI的量化评价方法[1],根据临床科室工作性质的不同,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临床科室划分成3个考核区域,按科室完成的基本工作量以"好、较好、一般"来测评出3个等级,即一、二、三等,为医院按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提供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DRG医保付费数据评价2022年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的住院费用管理情况,指导临床科 室的差异性控费策略,探讨精细化病种管理策略,为改进临床科室住院费用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波士顿矩阵分析 医院各临床科室的住院费用管理情况,并使用熵权TOPSIS法和秩和比法对临床科室DRG病种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42个 临床科室中高医保结余率、高CMI的科室9个,低医保结余率、高CMI的科室8个,医保结余率和CMI双低的科室10个,高医 保结余率、低CMI的科室15个。根据熵权TOPSIS法和秩和比法,将骨伤科的DRG病种分为优势病种、潜力病种、劣势病种3 类(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55.762,P<0.001)。结论:应对住院费用管理现状不同的临床科室实行差异性费用管理策略,改 善结余分配机制,精细化病种管理,实现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研究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医院经济管理带动了医院成本核算研究的发展,综合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同类研究成果.试图以此揭示不同研究者在科室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方面各自的特点与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的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医院管理年和医院管理评审要求,利用关键业绩指标法和平衡记分卡的原理,设计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临床科室主任考核体系,以"责、权、利"相结合为原则,以年度考核和月度考核为基础实施考核。通过科室主任绩效考核调动了科室主任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科室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KPI与科室绩效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袁建平 《现代医院》2006,6(1):84-85
医院科室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对KPI与医院科室绩效管理的研究,探讨科室应如何构建KPI体系,使科室绩效管理走出“为考核而考核”的陷阱,直接明确地与医院战略目标挂钩。  相似文献   

10.
王国辉  张明明  李媛 《中国卫生产业》2014,(16):176+179-176,179
目的:探讨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推行目标管理的价值和实际效果,为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按照《目标考核责任书》中确定的考核项目计算各科室的得分情况,由目标管理科汇总后公布考核结果。结果目标管理体系主要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职能科室等三个被考核对象,各科室均采用1000分制进行评分。参与考核的科室共48个,其中临床科室得分区间为865~930分,平均得分905分;医技科室得分区间为920~958分,平均得分938分;职能科室得分区间为920~984分,平均得分962分。结论目标管理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参与度和科室管理水平,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方法 以山东省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全院整体层面的风险评估,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风险点和风险指标,通过风险评估矩阵计算出临床科室的风险分值,使用百分位数法对其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风险组的差异,根据风险点的风险分值差异对临床科室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再由评估出的极高风险科室使用失效模型和效应分析进行内部风险评估,最终根据两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风险应对。 结果 共61个临床科室参与评定。临床科室通过风险评估最终评定出8个风险点,24项风险指标。风险等级评估结果显示,神经外一科、神经外二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科属于极高风险组,占8.20%;6个风险组的管理指标、过程指标和结局指标风险分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层次聚类分析将临床科室分为3类,根据其特点分别定义为普通科室聚类组、重点科室聚类组和神经外科聚类组。极高风险科室通过内部风险评估评出7个高风险优先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可以对临床科室的风险等级进行有效的评定和分析,对极高风险科室的高风险优先级问题能进行有效风险应对,能明确下一步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开展现状,为完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2021年3-4月从国家级、32个省级和部分地市级疾控机构(每个省份采用便利抽样选取1~2个地级市)中各选择1人参与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专业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79个疾控机构,其中1个国家级、32个省级、46个地市级。截至2021年4月,79个疾控机构均已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其中61个(77.2%)设立了负责开展风险评估的部门,主要为应急管理办公室或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科),建立了风险评估例会制度。风险评估的信息来源主要为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其中以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100.0%)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97.5%)最常用。与省级疾控机构相比,地市级疾控机构对相关专病监测系统的信息利用比例更高(84.8%vs. 62.5%;χ2=5.09,P=0.024)。43个(54.4%)疾控机构开展风险评估所提出的风险管理建议经常被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采纳,并及时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务实举措。结论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已在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疾控机构广泛开展,多数机构设有专职部门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信息来源尚局限于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估结果被采纳及应用的比例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明确感染风险控制优先项目,应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构建极高风险科室优化管理体系。 方法 根据2021年4—6月监测数据,2021年7月对某院37个临床科室进行风险识别、确立风险指标、赋予权重系数,从三个方面(即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当前管理体系)对科室医院感染进行风险评估,再采用百分位数按普通科室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系列科室分层进行风险评价,划分风险等级,对极高风险科室和项目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构建COSO-ERM优化管理体系,评价风险评估前后效果。 结果 普通科室和ICU系列科室各评出极高风险科室1个,分别为神经外科和综合ICU。构建神经外科和综合ICU COSO-ERM优化管理体系,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显示,与2021年4—6月风险指标值比较,2022年4—6月手卫生指标中的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均有所提高,各器械使用率有所降低,住院患者VAP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神经外科和综合ICU为医院感染极高风险科室,应优先进行风险控制,构建风险优化管理体系有助于控制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4.
开展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量化考核是医院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一次大检验,也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保障。近3年来,我院不断修订和完善临床科室量化考核管理方案,重点对考核指标及所占权重进行分类和调整,目前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方案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风险评估联合PDCA循环法改善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以及对医院感染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根据2017年风险评估的结果和分析,利用PDCA循环法落实针对某院各临床科室的共性及个性干预措施,2019年再次进行风险评估,并比较两次风险评估结果。结果 2019年风险评估显示,绝大部分科室都处于中等风险水平,高风险科室为产科、神经外科、新生儿科。2019年极高风险科室减少1个,中风险科室增加1个;神经外科由极高风险降为高风险,产科升为高风险科室,重症医学科及神经外科ICU仍然为极高风险科室。与2017年各项监测数据相比,2019年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明显提高,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风险评估联合PDCA循环法,关注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及因素,持续有效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如何为医技科室制定量化的考核标准,是当前医院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文章基于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要求,借助医院信息化平台搭建完成医技科室质量与安全考核体系,包括考核指标的标准设置、考核实施方法以及考核系统的建立等。在应用过程中,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逐渐完善了医技科室质量管理体制和流程,为临床科室的技术辅助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 2016、2019年分别对某院36个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将两次评估结果(包括风险评估因素的变化、高风险科室的变化、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的变化等)进行比较。另外评价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工作的影响,即各项医院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如医院感染发病率、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率、呼吸机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结果 2019年风险评估显示,心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ICU、心内科ICU、外科ICU、肾内科、儿外科、老年内科ICU、新生儿ICU、儿童ICU属于高风险科室,其中儿童ICU、新生儿ICU、儿外科和肾内科为2019年新增高风险科室。2016年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四个高风险部门风险级别明显降低。与2016年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比较,2019年各科室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提升,医院感染发病率、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CAUTI发病率、导尿管使用率明显降低,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风险评估可提示下一步重点关注科室和风险因素并实施干预,可有效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资质认定现场评审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寻找原因,针对性改进。方法收集某职业病防治院2007年-2017年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材料,对不符合项分布范围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共接受9次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发现不符合项36项。其中,关键不符合项21项,占58.33%;关键科室不符合项29项,占80.56%;关键科室关键不符合项18项,占关键不符合项的85.71%。结论该院除应认真落实现场评审不符合项整改工作外,还应对关键不符合项和关键科室予以重点关注并加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基于DRG精细化医保支付方式的内涵及要求,剖析DRG医保付费对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通过构建以 DRG应用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顶层设计,形成“1+2+3”预算绩效管理支撑框架;细化预算编制颗粒度,确立“项目+ 病组”双轨预算通道;建立事前定标、过程控制、事后分析的闭环管理路径,确定预算横到边、纵到底的合理管控方案;重构“核算+考核”双轮绩效体系,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向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三级医院职能部门工作质量考核方法;方法: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要求作为质量考核内容,进行月度、季度、年度质量考核;结果:建立全程全面动态的考核评价体制,提高工作效能,充分发挥职能科室的主动性;结论:将职能科室工作考核与综合目标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医院内涵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