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分层次分组使用管理,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将病房病人分为3组,采取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临床护士的管理框架和使用工作形式进行管理;结果:我科在全院护理质控工作检查中由25名上升至第5名,病人的满意度由72%上升到100%.结论: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后,岗位明确,职责清楚,护士的专业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最大的发挥,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治疗室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在眼科门诊治疗室实施精细化管理,包括护理人员的管理、环境的安全管理、物品及药品的管理、教学的管理、高风险技术操作的管理、关键时间段的管理等。结果病人满意度由93.52%上升至98.85%,三年来无病人投诉,没有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及护理不良事件。结论在眼科门诊治疗室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保证护理安全,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探索适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绩效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基于技术级别、年资、岗位、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的多维度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绩效改革前后3个月的连台手术衔接时间、护理工作质量、外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绩效改革实施后,连台手术衔接时间缩短了10.59min;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外科医生满意度由85.07%提升至96.67%;护士对绩效考核指标设置满意度由82.09%提升至95.52%,对考核指标配比满意度由85.07%提升至98.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引入手术室护理绩效中能够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外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医院门诊优质护理流程实施及其在口腔医院门诊优质护理质量考核中的应用.方法:由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订口腔门诊优质护理流程及考核标准,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门诊优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检查监督优质护理实施效果,对口腔门诊优质护理流程质量进行控制,结合考核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整改,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完善细化口腔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流程,再实施于口腔门诊优质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口腔门诊优质护理流程考核前后医生、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口腔门诊优质护理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口腔门诊优质护理流程考核后医生、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口腔医院门诊可以将优质护理流程考核应用在提高口腔门诊优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制定门诊护理管理绩效考核的标准和细则,将量化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并对护理工作质量考核结果进行及时总结、反馈、整改,有效调动门诊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门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运用医院信息化管理网络,综合护理工作量、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以实现护理绩效到个人的科学、准确、精细管理.方法 利用目前医院信息化网络管理的条件,引入权重的概念,将护理工作量化,护理质量考评及患者评价均纳入信息统计软件中,再依据准确的数据进行绩效分配.结果 实现信息化管理,科学合理构建绩效考核,提高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绩效分配满意度及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90例急诊科患者分析,其中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这一阶段为实施后,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整改,观察实施根因分析法前后急诊不良事件率和上报率,同时比较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2%,上报率为80%,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93.55%,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根因分析法对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有利于减小不良事件发生,提升上报率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某三甲妇幼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甲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93.1±15.3)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儿科、综合科室、护理管理岗位和产科,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R=0.209)。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科室、岗位和待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提升护理人员抗压能力、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建设和稳定护理队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门诊护理工作作为门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于门诊医疗特点,广泛分布于门诊各处及门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护理管理特别需要化有形管理变为无形管理,门诊护士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化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2010年1~12月通过情景领导理论再门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比较好地实现了这一管理目标。2009年和2010年同期数据比较:门诊患者满意度由90%上升到98%,门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93%上升到97.5%,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由86%上升至95%,同时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诊护士的职业成熟度,由2009年的76%上升到2010年的9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提升眼科护理领导力的管理技巧,并分析和评价实施管理技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68例眼科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中护理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并对其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眼科疾病患者经护理之后,护理总有效率为89.7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1.12%;护理人员对自我工作及整体团队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1.63%。结论:以眼科护理工作实际为基础,实施有效的管理技巧提升护理领导力,能够既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能提升护理团队的整体质量,因此提升眼科护理领导力的管理技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原有门诊绩效考核存在的考核片面、信息化水平低、临床科室不重视等问题,并从绩效考核原则、考核内容及方法、建设考核支撑平台、持续改进门诊绩效考核等4个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在门诊绩效考核中的实践过程。指出信息技术门诊绩效考核提高了门诊服务总量,促进了学科发展,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借助信息系统科学的管理平台,对门诊管理进行科学信息化重组,提升门诊就诊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信息化实现专家限号、预约挂号、电子签到、评价器的应用以及银联自助挂号。结果: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和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接收度及好评度都有很大提高,医院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能有效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运行效率和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人性化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60例门诊患者作为本研究调查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30例给予人性化服务模式。对两组干预后的不良情绪评分(SAS、SDS)、门诊工作满意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1)不良情绪: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40.47±3.18)分、SDS评分(42.83±3.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4.05±3.76)分、(46.75±4.21)分](t=3.981 9、3.889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门诊工作满意度:干预后观察组门诊工作各项指标评分[(技术水平(18.41±2.12)分vs.(15.73±2.27)分,门诊环境:(18.03±2.35)分vs.(15.72±3.19)分,服务态度:(18.73±2.51)分vs.(16.25±2.46)分,人员仪表:(18.02±2.37)分vs.(15.42±2.55)分,健康教育:(17.71±3.31)分vs.(15.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信息化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制订策略,以提升医院门诊服务水平。方法应用SWOT矩阵分析门诊信息化后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据此制订相应的策略并实施,同时对比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就诊时间、预约率、年就诊人次、新增使用“智慧医院”用户数。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比实施前显著提高,就诊时间明显缩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约就诊率、年就诊人次、年新增“智慧医院”用户数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可提高门诊医疗服务效率及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改变以工作量为导向的传统门急诊绩效分配模式,通过建立并试行门急诊优势病种电子化临床路径,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考核新思维,建立了以临床专业能力评价、医师工作量贡献、医师劳务贡献及分配方式改变等为核心的多维度门急诊绩效考核新机制。实践以来,30个优势病种的门急诊量与同期相比增加8.9%,临床路径入组率达89.2%,完成率达91.5%,患者满意度从92.1%提升至97.2%,90%以上的医务人员收入明显增加。绩效引导下的门急诊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方法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医师工作效率和临床服务能力,进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门急诊服务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如何将学科建设与临床护理相结合,以科学研究成果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以医院学科建设理论为依据,审视医院护理学科发展情况,从护理信息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培训和护理科研等6个方面,构建了六位一体护理学科建设体系。实践后,该院护士离职率远低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要求,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出院患者回访率提高,慢病管理病种数增加,慢病管理患者数上升,慢病患者复诊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未来,仍需在护理人力配置、患者服务体系、护士职称晋升、患者风险预警等方面深化护理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该院第三方劳务派遣制导医"双重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该院门诊部使用第三方劳务派遣制导医,实行医院门急诊部和导医服务公司对导医的"双重管理",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导医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导医工作职责、流程和考核方案,强化带教培训、现场管理和"护士加导医"的合作服务模式。结果导医离职率由2016年的28%下降至2018年的8%;门诊综合满意度由2016年的93%上升至2018年的97%。结论通过对第三方劳务派遣制导医实行科学有效的"双重管理",不断提高导医服务能力,能提升医院综合服务水平,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徐飞 《中国卫生产业》2020,(9):28-29,32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 325例门诊就诊的患者,采取常规门诊护理管理,设定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 325例门诊就诊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设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投诉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考核合格情况。结果观察组投诉率(0.02%)明显低于对照组(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9.97%)高于对照组(9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考核合格人数合格率(100.00%)、操作考核合格率(97.67%)均高于对照组(90.48%、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较高,可预防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增强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以信息化为载体的智能输液监视器,临床应用来降低病区输液呼叫铃响频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现场数据收集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科使用智能输液监控器前后病房呼叫铃响铃率及患者、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使用智能输液监控器以来,病房呼叫铃响铃率从原先的75.94%降到9.74%,患者满意度从70.33%提高到94.67%,护士的工作压力减轻,满意度从67.00%提高到94.00%。结论使用以信息化为载体的智能输液监视器能使病房呼叫铃响铃率降低,患者、护士的满意度提高,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将接受门诊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门诊风险管理);观察组60例(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满意度、投诉以及风险事件。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96.67%(P<0.05)。对照组患者投诉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合格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投诉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