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贯彻面向部队,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全军《十二五期间军队中医药发展计划》目标要求,在基层部队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诊疗保健箱作用,提高基层卫生人员中医服务技能及训练伤防治能力。71320部队前不久举办了《中医适宜技术及训练伤防治培训班》。所属部队营卫生所军医、营连卫生员,以及旅团医院(卫生队)从事医疗保健的军医,共计132人参训培训  相似文献   

2.
<正>军事训练伤防治任重而道远,只有建立训练安全防护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训练伤多发问题。参考外军合理经验,结合部队实际情况,我军需尽快建立并完善训练伤监控、反馈及干预机制,以提高训练伤整体防护水平。防护机制规范运行需作训、卫生两个部门通力配合。其中,卫生部门需履行好医务监督责任,树立训练伤"超  相似文献   

3.
丁原全 《西南军医》2016,(3):291-292
军事训练伤(简称训练伤)是部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全过程,实施积极有效的干预及治疗,对于预防训练伤的发生、发展,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军事训练伤防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10余年来,我国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为伤病研究”到“为提高战斗力研究”的过程。我们认为,要提高军事训练伤的整体防治水平,建立我国军事训练伤防治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原来体能训练还有这么多窍门,感觉以前自己组织的体能训练都像是‘假的’。"去年年初,在试点单位进行军事训练伤防控技术培训时,一名参训学员的无意"吐槽"让我再次感到肩上压力之大。作为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中心的一员,去年初调研时我就发现,大多数官兵跑不快就天天练跑步,投弹投不远就天天练投弹,训练伤出现一例治疗一例……虽然大家对训练伤越来越重视,但不少基层部队训练伤防治方法手段较为单一,且防治手段滞后。训练伤仍然是横在官兵心头的一根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新大纲的实施,军事训练强度高、耐力久、速度快的要求,使官兵在集中训练中出现了大量的训练伤病。在对训练伤诊治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病因,查找症结后,对于训练伤防治中的柔韧性肌肉训练,有了几点看法:柔韧性肌肉训练认识存在不足。参训官兵一般都以"速度快,力量大,跑得远"为目标,从而片面地侧  相似文献   

7.
正4月6日至8日,北部战区陆军在39集团军举办了训练伤防治骨干培训班。来自各集团军的卫生处处长、分管助理员,师旅医院、旅团卫生队及集团军门诊部负责训练伤防治工作的业务骨干,共88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战区陆军首长关于抓好训练伤防治工作的指示要求,降低战区陆军部队训练伤的发生率,同时也是战区部队深入开展"军事训练健康维护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培训采取理论辅导、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提高打赢能力,我军大力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训练热情空前高涨,但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在增加训练难度、严格训练标准的情况下,如何科学组织训练、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是当前军队卫勤系统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该文就目前基层部队官兵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探讨,以期为部队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提供参...  相似文献   

9.
正新兵是部队训练中容易发生训练伤的群体。加强军事训练伤防治,是保证新兵军事训练质量及部队战斗力生成与提升的重要举措。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穿在身上或整合于衣服及配件的便携式设备,通过软硬件支持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整合功能。基层部队防治训练伤,可借助可穿戴设备进行健康监测、疾病防治、远程康复、疗效评测,探索新兵军事训练伤防治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林平 《人民军医》2006,49(12):749-749
新兵军事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章说,由于部分部队军事训练安排不够科学,加之组训人员急于求成,容易发生训练伤,从而影响军事训练质量。因此,加强新兵军事训练伤防治尤显重要。作者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科学组训。针对新兵的特点和军事训练规律,探索有效的施训方法,严防盲目加班、超时或延时训练。二是严格监督。每年开训前,应对新兵及一线带兵人进行训练伤防治专项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训练伤防治的重要性。医务人员要随身携带训练伤急救用品,深入训练场地巡诊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循序渐进。无论是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在军事训练伤防治中的作用军事训练是军队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要使军事训练正常进行,就必须做好训练伤防治工作。而健康教育是防治训练伤的重要措施,它在训练伤防治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增强军政首长对训练伤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军政首长是部队工...  相似文献   

12.
<正>军事训练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途径,而军事训练伤防治是军事训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保证军事训练效果、增强部队战斗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其他部队相比,两栖步兵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及防治有共同点,也有其独特性。两栖步兵训练伤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军队的正规化建设特别重视军人的体能训练。近年来,由于训练强度的增加,兵源素质的变化,以及训练中卫生防护的不足,训练伤已成为部队的常见病,并成为训练缺勤和平时致残的主要因素。军事训练伤与普通损伤不同,更强调损伤的预防和伤后的康复。因而,训练伤的防治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需要军事主管干部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协同,包括科学制定训练计划、选择场地及实施卫生监督等。为帮助基层军事、卫生干部提高训练伤的防治水平,本刊开辟“军事训练伤医学知识问答”专题栏目,每期刊登1或2个训练中常见的问题,由解放军85医院刘大雄主任医师负责解答,希望能对部队的军事训练伤防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统一全军的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有效控制训练伤,2001年8月1日《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被批准在全军执行。军事训练伤是和平时期部队减员和官兵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当前部队军事训练伤住院伤员特点,提高军事训练伤防治水平。笔者对2004~2008年某部队医院收治军人训练伤住院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制定《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说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昌林  张莉  薛刚 《人民军医》2002,45(10):559-560
由于全军缺乏统一的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 ,使各类伤情的报告、资料统计、成果推广存在难以比较与表达的问题 ;由于缺乏统一的防治原则 ,难以有效控制军事训练伤。这些都不利于军事训练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 ,根据总后勤部卫生部指示 ,解放军15 0医院原全军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及《部队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负责起草了《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简称 :《标准》) ,并于 2 0 0 1年 8月 1日批准在全军执行。其目的在于 :规定和明确军事训练伤的定义、诊断标准、临…  相似文献   

16.
<正>投弹训练伤是发生率甚高的一种训练伤,严重影响了官兵身体健康和训练质量效益。为使基层官兵科学掌握投弹训练的动作规范,减少投弹训练伤发生,下面我们将有关防治常识与战友们共享。造成投弹骨折的力学原理投弹骨折一般是由投弹姿势错误造成的。错误的投弹姿势产生的力学原理是投弹时没有转肩翻肘,上臂绕体侧运动位置较低,处于外展位时,肘关  相似文献   

17.
宁亚功简介 宁亚功,男,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55年2月出生,1990年6月入伍.1985年12月入党.技术6级,文职3级.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5年.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颈腰椎病为主的骨关节疾病、前列腺疾病及中医药防治训练伤等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18.
<正>康复是军事训练伤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军事训练强度难度的不断增大,伤员的康复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对康复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军事训练中,我们该如何做好伤后康复?聚焦未来战场,我们应做好哪些战伤康复的探索研究?为此,我们采访了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院长单守勤——  相似文献   

19.
正抓好教育,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军营之声"广播和《训练伤防护手册》《军人健康知识手册》等小册子,宣传训练伤防护知识,提高官兵的训练伤防护意识。积极利用"卫生信息网",开辟"健康咨询台""心理咨询台"等专栏,解答官兵提出的有关训练伤预防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训练伤预防知识竞赛、文艺晚会等教育新形式。每逢季节更替和部队训练任务转换的时候,及时组织训练伤防护宣传小组深入训练场、基层连队开展咨询活动,解疑释惑,手把手地传授训练伤基本治疗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使训练伤防护  相似文献   

20.
简讯     
为全面提高士官卫生员素质 ,近期武警福建总队举办了一期为时4个月的士官卫生贾培训班 .邀请部队和地方专家授课。学习内容主要有部队训练伤防治、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正规化管理以及战地救护等。重点学习了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等基层适用的中医诊疗技术及护理操作常规。通过学习 ,提高了士官卫生员理论水平和基本技能 ,为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正规化建设 ,提高部队训练伤的防治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陈学铭 )本刊讯武警新疆总队注重选拔苗子进卫生队训练。根据新的兵役制度改革要求 ,全军卫生员训练时间由8个月改为6个月。为确保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