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宁艳秋 《医疗装备》2023,(11):70-72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行MPCNL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并发SIRS分为并发组与未并发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PCNL术后并发SIRS的影响因素。结果 84例行MPCNL患者术后共有25例并发SIRS,发生率为29.76%(25/8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时间、肾功能不全、肾积水与MPCNL术后并发SIRS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糖尿病史、结石负荷、术前尿培养与MPCNL术后并发SIRS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β:2.626,95%CI:4.474~42.678)、有糖尿病史(β:2.021,95%CI:2.636~21.587)、结石负荷≥400 mm2(β:2.131,95%CI:2.742~25.858)、术前尿培养阳性(β:1.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0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107例获得成功,1例改行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4±9.8)min,平均术中出血(60.2±30.8)ml,平均住院8d.Ⅰ期手术取净结石者89例,Ⅱ期手术取净结石者9例.无严重并发症.结石总取净率为90.7%.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痛苦小,康复快.  相似文献   

3.
孙丽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548-2549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8例妇科腹部手术后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为肿瘤患者,其中恶性肿瘤14例,合并有贫血、慢性盆腔炎、肝脏疾病者分别为4例、3例、4例,10例10天内有二次或二次以上手术史,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表现为发热、腹胀、腹泻等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结论手术、疾病本身、术后营养、患者的基础疾病等均是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罗兵  丁定全  张军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8):1094-1095
目的 探讨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使用EMS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EMS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一期完成碎石,1例术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2例二期经皮肾镜EMS碎石,一期手术结石完全清除率94.2%(51/52).手术时间(95±15)min,住院时间(10±2)d.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EMS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定位准确、安全高效、结石清除率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术同时治疗上尿路结石并肾囊肿的方法及其适应证。方法2005年3月至2009年7月本院住院上尿路结石并肾囊肿9例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同时处理,结石直径(2.8±0.45)cm,肾轻度积水3例,中度积水6例。囊肿直径(4.5±0.73)cm,其中肾盂旁囊肿2例,其余均为单纯性囊肿且位于肾脏背外侧。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5±25)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3±4.7)个月,结石复发1例,无囊肿复发。结论掌握好指征,经皮肾镜术同时治疗上尿路结石并。肾囊肿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患者发热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后发热组和未发热组,分析患者发热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发热31例,其发生率为31.6%;发热与术前有尿路感染、肾积水、结石表面积>6 cm2以及术中出血量>500 ml、手术时间>2 h、灌注液量>30 L等因素有关,发热组和未发热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L术后发热比较常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控制手术时间、使用有效抗菌药物等是预防术后发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术(PCNL)后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PCNL术1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性发热,分为感染组31例和未感染组14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有无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术前肾积水、结石直径、结石部位、术前尿培养结果、手术时间、术中灌注量等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NL术后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有糖尿病史(OR=3.853,P=0.006)、有术前肾积水(OR=3.185,P=0.036)、结石直径≥2 cm(OR=2.709,P=0.026)及术前尿培养阳性(OR=3.846,P=0.006)均为PCNL术后感染性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P=1/[1+e~((-4.328+1.349×(糖尿病史)+1.158×(术前肾积水)+0.997×(结石直径)+1.347×(术前尿培养))], Hosmer-Lemeshow χ2=3.381,P=0.848;该模型预测术后感染性发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95%CI为0.744~0.902,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PCNL术后感染性发热的发生,临床可重点关注有糖尿病史、术前肾积水、结石直径≥2 cm和术前尿培养阳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4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尿潴留的肾结石患者作为发生组,将同期的4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未并发尿潴留的肾结石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分析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导尿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麻醉方式及焦虑与抑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尿管留置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椎管内麻醉及焦虑与抑郁均是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危险因素(OR>1,P <0.05)。结论 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尿潴留与导尿管留置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椎管内麻醉及焦虑与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473-1474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导致术后出血的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鹿角型结石、手术通道、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术中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鹿角型结石、手术通道、合并高血压及术中并发症均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针对性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和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后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全身麻醉患者325例,对其发生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对麻醉相关因素实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5例全身麻醉患者发生感染28例,感染率8.62%;麻醉时间≥3h、复用式过滤器、普通喉镜消毒方式、非每日更换钠石灰是全麻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全麻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性进行干预,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并感染的疗效。方法对肾、输尿上段结石并感染较轻者,经控制感染后I期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37例;合并较严重感染者先期行经皮肾造瘘、Ⅱ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17例。结果 I期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37例中,4例术后出现高热(>39℃),7例术后体温在38℃~39℃,其余26例术后体温<38℃。Ⅱ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17例,所有病例Ⅱ期经瘘道碎石取石术后体温均<38℃。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并感染患者,经抗炎治疗后复查,血象、体温正常,无腰痛,估计手术时间较短者,选择I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否则,选择Ⅱ期经皮肾镜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并感染的疗效。方法对肾、输尿上段结石并感染较轻者,经控制感染后I期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37例;合并较严重感染者先期行经皮肾造瘘、Ⅱ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17例。结果 I期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37例中,4例术后出现高热(>39℃),7例术后体温在38℃~39℃,其余26例术后体温<38℃。Ⅱ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17例,所有病例Ⅱ期经瘘道碎石取石术后体温均<38℃。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并感染患者,经抗炎治疗后复查,血象、体温正常,无腰痛,估计手术时间较短者,选择I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否则,选择Ⅱ期经皮肾镜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降钙素原(PCT)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 SIRS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对其进行血浆 PCT检测后,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纳入PCT指导治疗组(n=50)与常规治疗组(n=50)。对两组患儿均予以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对常规治疗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 PCT指导治疗组依照血浆 PCT值动态监测结果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两组 SIRS 患儿的住院费用及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死亡率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PCT指导治疗组的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临床有效率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治疗后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CT值作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检测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对 SIRS患儿抗菌药物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血浆正五聚素(pentraxin 3,PTX3)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PTX3在预测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7例符合SIRS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分别于入院当日(0 d)及入院后1、5 d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TX3的血浆浓度,并设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予以比较。结果:107例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各监测点的PTX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组患者血浆各监测点的PTX3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并发SIRS时,PTX3表达增多,其升高程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再发情况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泌尿道感染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患者是否再发生泌尿道感染将其分为再发组和未再发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种类、留置导尿管时间、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分析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200联合呋噻米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SIRS应用羟乙基淀粉200联合呋噻米治疗.对照组14例应用平衡液联合呋塞米,治疗组治疗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200500ml后即刻静脉推注呋噻米20mg,30分钟后对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细胞压积(Hct)、呼吸(R)、心率(HR)、凝血酶原时间指标进行监测。运用组间比较分析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应用羟乙基淀粉200联合呋噻米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FiO2)、R、PaCO2、HR较前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羟乙基淀粉200联合呋噻米治疗SIRS能明显改善症状,并且改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gut is an important target organ for injury after severe insult. 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 are end‐products of fermentation of dietary fibers by anaerobic microbiota. They are related to intestinal energy, motility, and transport and to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 However, there are few clinical data on SCFA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 evaluated serial change in fecal SCFA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140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who fulfilled the criteria of SIRS and had a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of >10 mg/dL. A fecal sample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fecal SCFA (butyrate, propionate, and acetate) concentration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ecal SCFAs were evaluated weekly for 6 weeks after admission. Data obtained from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corresponding data from healthy volunteers. Results: SIRS resulted from infection in 78 patients, trauma in 30, burns in 12, and other causes in 20. Fecal concentrations of butyrate, propionate, and acetate in these patien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remained low throughout the 6 weeks of the patients' ICU stay. Fecal concentrations of SCFAs in the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enteritis and dysmotility,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patients without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s: Concentrations of fecal SCFA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I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volunteers over a 6‐week period. Maintenance of SCFAs may have therapeutic potential to prevent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病案室回顾性调查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出院患者病历资料并结合前瞻性监测. 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144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9人次,部位31例次数,而发生呼吸道感染达24人次,感染率16.67%,部位26例次数,部位例次率18.06%;感染因素与侵入性操作(如插胃管和留置管道、吸氧)、使用组胺H2受体阻断剂及患者年龄大、卧床、贫血程度等有关.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率高,应加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20.
老年患者腹腔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手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9月干疗外科收治的470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结果在470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9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62例,感染率13.19%,占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的52.10%。结论侵入性操作(插胃管、留置管道、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卧床、呕吐、使用质子本泵抑制剂、基础疾病是引起老年患者腹腔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腹腔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减少老年患者腹腔术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