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郭峰 《现代医院管理》2023,(3):60-62+71
目的 分析一体化全程质量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骨科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质量管控的效果。方法 对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骨科外来器械和植入物实施一体化全程质量管理前后消毒质量管控效果以及实施前后12位工作者工作质量、院内感染率、65位医护人员满意率。结果 实施后,器械与植入物数量错误、包装盒问题、器械污染、运送不及时发生率(0、0、0.50%、0.50%)均低于实施前,清洗合格率(100.00%)、消毒灭菌合格率(99.50%)、器械拆卸合格率(98.00%)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12名工作者工作质量各项分值及总分均提高;实施后感染率降低,医护人员满意率升高(P<0.05)。结论 一体化全程质量管理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骨科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20名,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常规质控管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比实施常规质控管理后及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消毒灭菌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抽检手术器械270件,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检验手术器械270次,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生物监测、 B-D试验合格率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结论精细化质控管理能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红  曹瑞云  周素杰 《药物与人》2014,(12):365-365
手术器械的质量、数量和清洗效果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手术安全.手术进度和器械的灭菌合格率. 手术切口率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之一. 为保证患者安全,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我院于2007年将院内所有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至今取得满意效果.自2007年起消毒供应摘要:手术器械的质量、数量和清洗效果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手术安全.中心开展程序化管理,对比之前方法,程序化管理到手术器械交接清洗中问题发生率的比较最大不同是事先管理与事后管理,严格规范的程序化操作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改进,在得到手术顺利的前提下,手术器械各环节程序化管理非常必要.护士长,质量组长随时进行跟踪评价,检查质量环节,程序化管理在手术器械管理中均存在无法量化,控制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护士的专业培训及考核力度,使其更加全面掌握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各环节的新技术,新方法及保养知识.消毒供应中心是保证手术物品供应,也是回收手术器械污染处理和保证质量中心,是控制切口感染率的基础,需要重视每个环节的管理.手术器械的程序化管理,精细器械清点、交接、清洗、包装、灭菌,运输的流程,更是有科学合理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级管理制度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感染情况,医院2016年度开始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分级管理制度,比较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护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得分分别为(9.22±1.24)、(9.41±1.62)、(9.62±1.03)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抽查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清洗返洗率、消毒合格率和包装合格率分别为96.88%,96.13%,97.38%(779/800),97.75%(782/800)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为94.44%(34/36)高于实施前86.11%(31/36)(P=0.017);实施后手术相关性医院感染率为16.71‰(755/45 191)低于实施前19.34‰(735/37 998)(P=0.004)。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且降低医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7):1001-100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口腔科手机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 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口腔科手机消毒供应管理中开展QCC活动,比较实施前后无菌物品质量不合格情况。结果实施QCC活动后,消毒供应室的口腔科手机清洗不合格率、灭菌不合格率、包装不合格率及无菌物品不合格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结论 QCC活动的组建和开展在口腔科手机消毒供应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的质量,避免出现无菌物品质量不合格,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联合追踪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 方法 抽检2018年10月8日—2019年1月20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器械500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同期医院感染发生率。用根本原因法分析并找出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落实质量管理,用追踪法追踪改进措施后的消毒灭菌质量情况。再于2019年1月21日—7月30日间抽检灭菌器械500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同时期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法联合追踪法管理法(联合管理法)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院感染率。结果 联合管理法实施后无菌包标签日期错误发生率为0.20%,器械清洗不合格发生率为0.40%,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发生率为0.20%,与联合管理法实施前相比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管理法实施后医院感染率为1.20%,低于实施前的6.80%(P<0.05)。结论 通过运用联合管理法改进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卿 《医疗装备》2023,(9):30-32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待清洗的372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4—12月的186件纳入对照组,2022年1—9月的186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清洗后外观情况、清洗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及院内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外观光亮度高于对照组,血渍、污垢、锈斑残存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镊子、剪刀类、止血钳、容器类、内窥镜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湿包发生率、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手术器械的不良外观情况,提升清洗合格率,降低湿包发生率及院内感染率,利于保障用械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及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北京老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5月-2021年5月行常规管理为改进前,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管理为改进后,统计研究期间管理措施改进前后各1 017件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改进前后分别纳入住院患者32例,统计改进前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及研究期间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结果 改进后清洗质量、消毒灭菌、包装质量、回收、验收、分类、发放合格率高于改进前(P<0.05)。改进后湿包事件、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记录不及时、无菌包标签日期错误、器械丢失、指示剂漏放发生率低于改进前(P<0.05)。改进后32例与医疗器械匹配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总发生率低于改进前(P<0.05)。研究期间共发生10例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分离出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最多为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检出最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管理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有助于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程序化管理模式的效果,为保证患者安全,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 将手术器械交接清点、清洗、包装、灭菌及灭菌后的装载运输等环节建立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加强流通管理,强化质量监控.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月实施程序化管理前手术器械交接、清洗消毒、灭菌、装载、运输各环节,12620包次中问题发生率为2.7%;而2010年2月-2011年2月实施程序化管理后,15650包次中各环节问题发生率为0.58%,与实施程序化管理前相比较发生问题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手术器械进行程序化管理,有效保障了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合格率及临床使用满意度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选择4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资料,统计消毒灭菌手术器械合格率,并评价工作质量及临床使用满意度,与2016年1月~12月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选择40例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用品管圈(QCC)对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8月广西平果县人民医院未实施QCC活动的新生儿80例及新生儿工作室人员1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9-12月该院实施QCC活动的新生儿80例及新生儿工作室人员1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工作人员不规范行为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工作室人员不良行为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规范操作,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模式的应用,对控制手术室院内感染提高护士技能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手术室工作的31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QCC模式的模拟训练,并对QCC模式训练前后手术室感染率、护士沟通能力、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以及护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①训练后患者医院感染率低于训练前(3.50%/13.00%),患者满意度优于训练前(94.0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室护士的沟通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护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均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密切护患关系,对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技能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妇科人流管腔器械清洗质量,降低或杜绝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在科室质量管理过程中,针对人流管腔器械清洗质量存在问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科室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实施对策,共同解决问题。结果实施活动四个月后,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得到明显提升,经活动前后对比,人流吸管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6.99%和98.04%。结论通过品管圈管理工具的应用,科室全体圈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团队凝聚力、责任心增强,整体工作质量得到提升,人流吸管的清洗合格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质量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医院2009年12月开始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进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统计实施规范质量管理前后各1年的无菌检验合格率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综合评价采用规范质量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 实施规范质量管理后无菌检验合格率为99.8%,较实施前的93.4%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医院感染为478例次,例次感染为4.32%,实施后医院感染10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质量管理有效截断了细菌传播的途径,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监测2014年3月(活动前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分析导致手卫生行为不正确的原因,设立目标;2014年5月开始实施QCC活动,将活动前手卫生正确率与2014年9月(活动后组)进行比较。结果QCC活动前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834例次,活动后调查900例次,活动前后手卫生正确次数分别为360、714例次,活动后手卫生正确率高于活动前(79.33% vs 4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19,P<0.05)。本科室及外来学习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活动后均高于活动前(χ2分别为264.44、6.36,均P<0.05)。活动前后手卫生行为不正确的主要情况均为有手卫生指征时未执行。结论应用QCC对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搜集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对该院手术室15名护理人员纳为研究对象,并作为实验组(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同期另抽取15名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实施管理后护理质量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并予以分析和总结。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管理后急救药品器械管理、消毒隔离、文件书写及临床护理护理满意度情况,均较参照组更为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管理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1例(6.67)%、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1例(6.67)%,均较参照组护理人员管理后手术室感染发生4例(26.67)%、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3例(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QCC)对护理人员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及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院重症监护室(ICU)使用呼吸机患者100例,其中实施QCC前(2013年1—6月)和实施QCC后(2013年7—12月)各50例。对实施QCC前后ICU护理人员、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施QCC后,护理人员对VAP发生原因、危害,以及患者床头抬高意义、标准,确定床头抬高≥30°相关知识的评分均高于实施QCC前;总评分为(18.32±3.14)分,高于实施QCC前的(7.9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QCC后,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为96.00%(48例),高于实施QCC前的44.00%(22例);VAP发生率为4.00%(2例),低于实施QCC前的36.00%(1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能有效提高ICU护理人员VAP相关知识水平和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降低患者VAP发生率,有利于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精细化管理在骨科植入物手术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干预的患者200例,纳入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干预的患者200例,纳入观察组。对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精细化管理策略实施前后的院内手术切口感染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精细化管理策略实施前,院感科对外来医疗器械抽检的合格率为84.90%,低于精细化管理策略实施后的外来医疗器械抽检合格率96.70%(P<0.05)。精细化管理策略实施前,院感科对院内手术切口感染率的记录为2.00%,高于精细化管理策略实施后的院内手术切口感染率0.50%(P<0.05)。结论: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精细化管策略在骨科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有利于骨科手术一类切口感染率的降低,对于骨科患者控制院内感染,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品管圈(QCC)在提高神经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某院神经科62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随机调查,观察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质量持续改进。结果QCC 活动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分别为80.00%、81.55%,均高于活动前(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分别为44.41%、46.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652、39.940,均P<0.01)。其中重点改善群体医生和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分别由活动前的42.68%、48.41%,提高至活动后的85.54%、78.38%。QCC 活动前依从率最低的手卫生时刻:医生为接触患者前(18.18%),护士为执行清洁/无菌操作前(28.00%),活动后分别提高至63.16%、60.00%。QCC 活动后目标达成率为138.43%,进步率为80.14%,圈成员在活动中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结论QCC 活动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培养医务人员团队精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