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表明难治性压疮采用肌皮瓣或筋膜皮瓣修复远期效果好,观察采用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00-01/2006-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采用分期手术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患者19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行清创切痂术,二期根据患者年龄、压疮部位、范围等选择肌皮瓣类型行肌皮瓣转移术。全部采用局部肌皮瓣修复,臀大肌皮瓣修复21处,皮瓣范围13 cm×11 cm~17 cm×14 cm;股二头肌长头肌皮瓣修复8处,皮瓣范围10 cm×6 cm~13 cm×6 cm。术后睡翻身床14 d,定期随访。 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18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尿毒症患者皮瓣下积血,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3年,原手术部位无压疮复发,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 结论:应用分期手术肌皮瓣转移方法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效果明显,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压疮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13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压疮分类,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住院期间压疮11例,发生率为8.3%(11/132),均为合并糖尿病或营养不良病人,其中老年6例,中青年2例;小面积压疮8例,重度压疮3例;住院时间10~46 d,无因压疮死亡病人。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由于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容易出现压疮;根据压疮分类,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患者压疮的预防。方法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责任护士常规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认真筛选出发生压疮高危患者,明确压疮好发部位,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细化各岗位职责。并根据ICU患者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压力减缓用具。结果我院自2008-03~2009-02 ICU收治危重病人382例。通过落实各项措施,合理安排班次,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对压疮理论知识的培训,从而有效降低了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论护理人员预防压疮意识能力增强,提高护士健康宣教的执行力,针对压疮患者进行持续全程的控制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压疮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压疮预防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预防及降低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20例压疮高危病人使用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制订计划、施行措施.对照组115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使用评估表评估高危病人120例,发生压疮4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115例发生压疮11例,发生率9.6%,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使用压疮危险评估表可以全面、系统、有效地收集病人信息,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早做出预防措施,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压疮的治疗和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对2006-10~2008-10我院36例ICU患者,共48处压疮采用白蛋白配合银锌霜外涂治疗.结果 经白蛋白配合银锌霜外涂方法 治疗后,18处I期压疮、10处Ⅱ期压疮皮肤未破者2~5d痊愈.10处Ⅱ期压疮皮肤破裂者,经1周治疗后压疮痊愈.7处Ⅲ期以上压疮患者,经过两周时间治疗皮肤修复.1例严重肋骨骨折复合伤患者,双肘、双髋、骶骨部四期压疮患者,经彻底外科处理,涂药、吹氧、烤电、加强基础护理、加强营养,20d后出现好转,1月后全身情况好转,压疮痊愈.结论 白蛋白加银锌霜外涂治疗压疮,不仅能加速疮面愈合提高治愈率,而且方法 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Braden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对56例有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基本条件的病人,采用Braden评分法进行评估,对所得不同分值的病人进行分组护理,重点预防。结果 56例病人中仅3例病人发生压疮。结论采用Braden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压疮,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压疮的治疗一般为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欠佳.笔者在科学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艾灸治疗Ⅱ期Ⅲ期压疮,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长期卧床可导致压疮,促进压疮创面的愈合,缩短压疮的治愈时间是压疮治疗的关键。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9-01/2010-05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压疮病例34例共45处压疮,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TDP-L-1-2特定电磁波理疗后,实验组创面加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1~3 mL(轻度1 mL,中度2 mL,重度3 mL)+生理盐水3~5 mL(轻度3 mL,中度4 mL,重度5 mL)+胰岛素;对照组不加胰岛素。记录两组治疗两周显效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压疮创面治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胰岛素的加入可以促进压疮的愈合,而不引起患者血糖浓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机体某一部位因长期过度受压,由压力、剪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和深部组织的溃疡。压疮在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瘫痪病人。而脑卒中病人出现瘫痪、昏迷、认知障碍、营养不良、自理能力差,极易发生压疮,所以,脑卒中病人属于压疮的高危人群。我院神经内科在护理卧床脑卒中病人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易发生在骨凸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1]。压疮是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神经内科肢体瘫痪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可使病情加重,延长病程,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等危及生命,临床护理中须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1临床资料选择2013-06—2014-09我院收治的30例脑血管病不同  相似文献   

11.
龙血竭胶囊在压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内科病人因长期卧床、行动不便、营养不良、护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并存,常并发压疮,而一般治疗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本科在2004-06~2006-10对25例发生压疮的患者使用龙血竭胶囊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防压疮、防跌倒/坠床和防脱管三项护理风险评估及应用效果。方法将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风险如压疮、跌倒/坠床、管路滑脱风险评估应用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并按照医院制定的相关护理规章制度执行,让护理人员明确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发现问题,运用PDCA循环,实施全员、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及时整改,有效防范压疮、跌倒/坠床和脱管。结果通过认真落实护理风险评估,根据评分的危险度采取相应的措施,2013-07-2014-06较2012-07-2013-06,我科压疮、跌倒/坠床、脱管发生率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评估及监控应用到脑梗死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可有效降低压疮、跌倒/坠床、管路滑脱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老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SL)病人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老年ASL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老年ASL疾病特点,进行个体化护理,制定预防并发症的计划,重点预防感染,加强鼻饲营养,防止压疮及静脉血栓等。结果 病人存活19年,降低了感染、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证了病人营养均衡、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了消化功能的退化。结论 通过实施个体化优质护理,有效提高了老年ASL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相结合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03—2015-02收治的1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责任制护理与循证护理有效结合方式,对比2组压疮发生率、好转率与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好转率与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与责任制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压疮管理中有效结合,可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压疮好转愈合。  相似文献   

15.
院前形成压疮的护理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分4期,分别是淤血红润期(Ⅰ度),炎性浸润期(Ⅱ度),浅度溃疡期(Ⅲ度)及坏死溃疡期(Ⅳ度),是临床护理的"三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都加大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压疮发生措施的力度,并将压疮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压疮多数是可以预防的,对卧床病人只要做到随时观察,精心护理,能使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所以多年来文献以报道预防压疮的经验多见,而对入院前带入的压疮在临床中如何治疗护理的不多.我院神经内科对2007-01~2008-01收治入院时带入压疮的20例患者共28处压疮应用湿润烫伤膏和康复新液在湿润环境下进行了护理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循证护理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可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患者的护理措施[1].循证护理因其更具有科学性,越来越受到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为此,我们把循证护理应用于脑卒中病人的压疮预防中.由于脑卒中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技术要求高,既要求对生命体征的护理,也要求较多预防性护理,因此对脑卒中病人压疮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2005-01~2006-01对住院的脑卒中病人的压疮预防问题,我们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指导,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酒精调制龙血竭在神经外科压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压疮相关因素评估标准对神经外科病人针对其卧床时间长短、意识、营养等7个因素作相关分析,7个因素与压疮发生均显著相关,神经科瘫痪者自发病1周始,压疮发生的危险性逐渐增加,难免性压疮好发于发病后3周内。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按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长期存活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收治1例ALS的临床资料,从发病至今已近20年,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病人已存活20年,期间发生肺炎4次、泌尿系统感染5次均治愈,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压疮。目前病人呈醒状昏迷,营养状况良好,全身瘫痪,依赖呼吸机维持呼吸,无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结论 ALS发病机制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实施个体化对症支持治疗,提前做好防治影响病人生命主要并发症的医疗护理措施是延长病人生命的关键。做好营养支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压疮、预防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对减少病人各种并发症、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为患者实施植皮手术做好准备。方法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发生Ⅲ或Ⅳ期压疮的患者,随机分为负压吸引组和对照组,根据2组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治疗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负压吸引组和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快、治疗有效率提高、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新型敷料相比,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重症脑卒中压疮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老年综合评估(CGA)技术在1例存活20年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病人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收治的1例ALS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根据病人病情,应用CGA技术全面评估病情、机体功能状态、心理、社会支持等状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病人自发病起存活20年,整个病程中营养状态良好,未发生压疮,很少发生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未发生导管脱落、导管相关性感染等。结论 在ALS不同阶段,根据病人病情选择CGA技术综合评估、实施个体化支持治疗,对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