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祥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3-14
探讨中药鉴定中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采取文献资料与报道等方法,对光谱法、色谱法等对中药的鉴定进行总结.显示了现代分析检测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药现代化必须提高中药质量研究。质谱技术具有强大的结构鉴定能力,在中药质量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飞行时间质谱具有测定精确分子量的能力,离子阱质谱则能测定多级质谱,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在中药化学成分鉴定中发挥巨大的威力。本文就这两种质谱技术在中药成分鉴定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徐飞  陈娟  吴启南 《中国药房》2011,(47):4498-4500
目的:阐明电化学分析技术的优势和局限,为其在中药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中药有效成分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两方面入手,结合近年的文献资料,综述电化学分析技术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结果:含有电化学活性基团的中药有效成分(生物碱、苯丙素类、黄酮类、醌类、萜类)均可用某一合适的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其电化学行为;运用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与生物大分子(D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药物的开发设计、药效、毒性和代谢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电化学分析技术具有简单、快捷、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绿色环保的特点,必将促进其在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中药炮制机理进行研究,着重分析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总结经验基础上,研究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核磁共振分析技术以及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炮制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结果:通过分析可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炮制机理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药在现代医学中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对国内近十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近年来,指纹图谱、定量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生物效价检测等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及鉴定方面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结论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中药的质量控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伟毅 《北方药学》2016,(10):155-155
目的:分析讨论中药的特征图谱技术对于不同种类的中药的真伪、优劣和产地等鉴定的实际应用。方法:搜集关于特征图谱技术的研究资料并且统计在不同种类的中药的鉴定中的准确率。结果:特征图谱的鉴别法准确率较高,且不受中药呈现的形态及部位的影响。结论:研究人员需要加强特征图谱技术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构建较为完善的中药特征图谱的数据库,使其在中药鉴定中系统化和规范化,增加应用的广度和宽度。  相似文献   

7.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文献资料和报道,介绍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了解不同显微镜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为临床上中药的鉴定提供依据。对中药应用显微鉴定来研究中药的组织结果、微观形态,鉴定药材的真伪及其纯度,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LC-MS/MS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Lc-MS接口的基本原理详细研究LC-MS/MS技术,并分别介绍其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微量天然物质分析、天然产物异构体的分离和鉴定、天然产物筛选和中药指纹图谱四个方面的应用.结果和结论:LC-MS/MS在技术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相信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药的传统与现代鉴别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鉴定方法的开发与中药质控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对中药的传统鉴定方法、中药的现代鉴定方法、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基于DNA条形码的SNP分型方法、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结果:中药鉴定学在传统鉴别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现代仪器分析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大融合,为中药真伪的鉴别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结论:中药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中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与传承中也存在严重的混伪、代用现象。中药鉴定是促进中药应用国际化和质控标准化的基础,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薄层扫描法快速检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氯硝西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建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丹莲安神胶囊中是否添加安眠类化学药品进行色谱法和光谱对照法鉴别。结果:该胶囊中检出氯硝西泮。结论:本法可快速检测中成药中添加氯硝西泮。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448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所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过敏性休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448例,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38个,死亡例数19例。结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给药后,易引起变态反应,因此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规范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彭家全  胡平 《临床医药实践》2013,(5):373-374,398
目的:分析重点监测品种中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合理使用中成药注射剂提供干预依据。方法:统计兴山县人民医院2011年5个中药注射剂8个品规的应用量、用药频度及科室分布情况,抽查150份中药注射剂病历,对适应证、给药途径、剂量进行调查,对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评价不合理用药现象。结果:中成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未辨证选药而超适应证用药、用药剂量偏大、使用疗程偏长等方面。结论:兴山县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4.
2004-2008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取该院2004-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年消耗金额和用量,对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4-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消耗金额、用量及品种呈上升趋势,集中分布于抗肿瘤药、理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四类药,且2007、2008两年理血药增长尤为显著。结论中药注射剂占中成药的销售比例逐年增加,日均费用明显较高,经济效益高于社会效益,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 ,两组均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 ,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数据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仁甫  徐伟亚 《中国药房》2006,17(10):794-796
目的:探讨中药数据库的研究方向,促进中药信息的现代化。方法:对国内现有的中药数据库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并讨论中药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中药数据库的发展趋势主要为建立与完善中药研究开发信息系统、完善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的中药基本数据库共享平台、完善与建立中药市场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综合主成分分析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主成分分析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对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建立了综合主成分评价模型。结果:提出的综合主成分评价较全面的反映了药材样本的信息,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系统聚类法结果一致。结论:综合主成分分析可用于中药多指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该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7-12月30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3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25张(4.17%)。最常见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为重复使用同类药物(44.80%),其次为给药剂量不准确(20.80%),第三为无临床适应证用药(12.00%)。结论中成药的临床使用要遵循中医辨证治疗思路,药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指导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为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57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结果疗效统计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并探索治疗方法及铁剂用量。方法:将3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分3组,中药组98例用中药异功补血汤内服治疗,西药组87例口服琥珀酸亚铁,中西结合组115例除内服异功补血汤外,按铁耗减期(ID)铁剂预防量,加服琥珀酸亚铁,以四周为观察期。结果:中西结合组治愈率91%,中药组治愈率78%,西药组治愈率70%,中西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DA,贫血症状改善明显,铁吸收快,疗程短,无复发,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