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思维方式上,学习中医首先是对中医思维方法的学习,而教授中医学知识的首要任务是为学生培养中医思维模式.本文从注重整体研究、强调功能联系、擅长取象比类、重在辨证论治、善用中和思维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和建立学生的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2.
王华楠  毛兵  李宁 《河北中医》2012,34(4):639-640
中医学与西医学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下的不同的思维方法、哲学认识方法以及文化背景,是影响中医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西医院校将中医学列为临床课程,中医学一般在第3学年,与西医的一些临床课程同时开课.对于系统学习了西医理论基础的学生来说,已经较全面地接受了西医理论,形成了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模式和思维方法.中医学基础的思维方法、哲学文化背景的缺失以及中西医思维方法的巨大反差与碰撞是学生接受中医理论的一大难关,学生对于中医抽象的阴阳五行和独特的脏腑学说等理论和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和接受,并且学习中医时常有先人为主的思想,往往习惯性地应用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医学模式去机械的论证中医理论的内涵,以人体形态学结构实体为原型去对照以人体功能态为模型的中医学.  相似文献   

3.
张颖  许东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10-110
中医学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最强大的传统医学之一。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使西医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理论,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初步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课程多是在学生们已接受了3年西方医学教育后才开始的,这时的学生对西医已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对中医学的辨证思维方式颇为陌生。由于中、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中抽象的中医概念及思辨式的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以适应,加上多数西医院校现行使用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学生感到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基础思维方法、基本哲学文化背景的缺失以及中、西医思维方法的巨大差异与碰撞成为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一大难关。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记忆、考试的简单教学、考核模式使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很快把所学知识置之脑后,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契机,学习的理论知识更难转化成为实践运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运用"探究式建构学习"教学方法辅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中医学理论知识,探究完善学习中医学所需的相关哲学、文化、思维方法及相关现代研究等基础知识,以过程性评价方式"中医思维为导向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评价"贯穿学习评价始终。加强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了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学诊治疾病的能力,激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是我国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为了让西医院校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和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我国政府将中医学作为重点学科纳入西医院校的教学任务中。中医学为西医院校医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多数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学充满兴趣,认为中医是安全有效,值得学习的科目,但目前在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思维模式不同、教学模式单一、课时少、内容多等,导致学生对中医课程的学习并不完全满意,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文章寻求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中医思维模式。采用中医医案教学、病案讨论法、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思维方式与临床相结合,将现代医学"脏器""血管""药理"与祖国医学"五脏六腑""经络""中药"进行比较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加强中医经典书目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培养和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中医,提升学习效果,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西医学教育的特色之一,但因为学生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教学课时安排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方式缺乏合理性等原因,导致目前的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分析高等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不足,从树立中医文化自信、明确教学目的,合理设置教学重点、丰富教学手段,重视临床实践等角度提出改进中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建议,旨在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中医知识。  相似文献   

7.
灵活性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体现于所有的中医学理论、方法和实践过程中.可以说不了解中医学的灵活性,实际上就是没有真正理解整个中医学的学术体系;看不到中医学的灵活性,则只能机械、僵化地理解中医,从而必然走向对中医学的怀疑、批评甚至完全否定.中医学是以整体、恒动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人体状态的变化规律,对以文字记载下来的这些规律性内容不能以原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往往是造成看不到中医学灵活性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学位(简称“非医攻博”)是中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一次新尝试。通过招收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学位,进行硕博连读,培养一批具有从事中医学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跨学科、复合型的高层次中医学专门人才,将有效改变长期以来中医药院校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的局面。课程学习是非医攻博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非医攻博培养人才质量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医院校大学生是在西方逻辑思维模式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中医学是东方古代传统科学技术的代表,其思维模式具有逻辑和非逻辑的双重特点.当前中医教育在专业思想稳固性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对中医学理论在思维与认知上存在缺陷.充分认识中医学本身的思维特点,从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是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何宁  刘月树 《中医教育》2011,30(2):14-16
中医学理论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以及中医学课程的联系紧密,是中医学教育开展PBL的优势;而中医学与西医学在思想阐述方式、医学文化及东西方教育传统的差异,也使中医学教育开展PBL面临困难.强化PBL的中医特色、PBL与传统教学法结合及创新评价方式,是中医学教育开展PBL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中药开发研究提供了战略性契机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全球医药行业越来越重视大然药物的研究,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先导化合物的来源。从天然药物中开发研究新已成为国际医药产业的热点领域。 入世在即,中药开发与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入世后,我国中药企业将享受贸易的优惠待遇.享受多边的、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免遭贸易歧视,并可以将国际贸易争端交到世贸组织仲裁机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概念的界定谈中医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应分为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中医的现状是继承不力、发展缓慢,其中自圆其说的理论框架已成为束缚中医发展的瓶颈。中医药要发展,一要打破自圆其说,二要向西医学习,三要发挥整体观,辨证论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中医理念、中医知识、中医诊疗措施的接受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研究对象为一中医院校附属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抽样方法为方便抽样。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2份。结果:中医知识部分中医基本概念得分最高,而得分最低为中医诊断基本概念。中医知识应答的平均正确率为67%。护理人员对中医持积极态度。中医态度、中医知识、中医行为之间有正相关。结论:应注重对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培训,从而强化中医情感和中医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中医工程学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工程技术融合后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以舌、脉诊仪等为代表的中医诊疗仪器的研发是中医工程学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其广泛应用于中医四诊的数据化与客观化研究,使中医诊断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阶段,从宏观走向微观,并与宏观相结合的阶段;同时应用于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评价与预测研究,为中医诊疗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中医工程学促进了中医现代化诊疗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为诊断智能系统和中医客观化诊察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了中医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其历史脉络清晰可见,中医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时间的前移日益丰富发展,体现了中医的动态延展性;中医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兼容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内核,体现了中医文化的动态涵盖性;同时,中医体系自身又浑然一体,强调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中医从对疾病的认识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都具有动态的特征,体现了中医与中医文化的动态包容性。中医的概念溯源、文化内容与体系特点均可证明中医文化具有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这一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特色的理论体系、独特而安全的疗效等特点赢得人类的共同喜爱。目前,中医学在海外的影响日益增强,正越来越被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中医药现已经传播到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相关从业人员也已达到几十万人。伴随着针灸的广泛认可,中药的应用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中医教育和学术活动也发展迅速,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1]。今后随着中医在国外信誉的不断提高、法律地位的确立和医疗保险等问题的解决,中医在国外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大的发展,将能够更好地为全世界人民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从中药成分代谢研究中探析,结合系统生物学等现代学科理念,运用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尤其是体外生物转化技术,可改善中药制剂的疗效与个体差异,提出新的中医药产业工程——中草药生物转化工程,以及相应的创新中药——生物中药。重点探讨了微生物转化与酶法转化技术在创新中药研发体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医药报刊出了于友华“中医技术发展缓慢的反思”与“福建中医学院筹建纯中医诊疗中心”,对于中医现代化无疑是一种促进,福建省人民医院作为综合医院创建纯中医诊疗中心,更让人重视。与时俱进,在中医现代化领域出现的多种模式,我们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心态去看待。中医学术、中医技术,发展中医技术确实已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期,中医理论学术与医疗技术的创新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发展中允许各种理论与技术共生共存共同发展,是中医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方针;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多种创新都应得到支持,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与学术争鸣,是中医学术与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协力攻关,是中医发展的又一前提,必须解决好中医现代化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实为中医发展保驾护航。中医药制剂问题是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中药与制剂脱节,中医处方权只剩下汤剂权,而丸散膏丹等制剂权基本失去,中医重在疗效,只靠汤剂能体现疗效么?对中医来说,医药不分家,借药品安全,否定中医使用中药数千年的历史,使中医成为无源之水。传统中医制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丹、酒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大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中医开方,药房制剂或开方制剂一人兼任,中药自制剂伴随着中医走过了五千年,这就是中医的历史,‘中医重在疗效,医药互为依存,对中医来讲:医药不分家,这就是中医药的特殊性。近百年来,随着西医的竞争,中医西化,用管理西药的一套方法去管理中药,造成中医和中药脱节,中药和制剂脱节,以前中医一个人能干的事,现在几个人干,近年来,中医只剩下汤剂权,而丸散膏丹自剂权则失去,动辄上千万元的新药研制费是中医个人所不能胜任和承担的。临床中使用的片剂及注射剂往往不能满足临床医疗需要,使中医创新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中医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中药新制剂创新缓慢。一边是常用中药创新停滞,一边是尖端新药不能适应临床需要,应该说;中医制剂权是制约中医发展及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传统丸散膏丹和中药现代化是中药发展的两个方面,传统丸散膏丹是生存和现实问题,中药现代化是发展问题。处理好生存和发展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药环境文化建设的意义、建设原则、建设内容等方面论述中医医院环境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以突出中医院中医药诊疗环境特色,进一步弘扬和普及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的障碍和影响中医信念与中医思维的不利因素分析,提出高等中医教育要培养"铁杆"杏林学子,首先必须确立和坚守中医思维,传道授业坚持不西化,要采取改革课程体系、实行本导制、熟读中医经典、早临床多实践、中西医结合其根应在中、培养多类型中医人才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