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目的:探讨LASIK手术患者散瞳与小瞳电脑验光屈光状态的变化并与综合验光仪验光进行比较。方法:先小瞳电脑验光检查,然后再散瞳电脑验光及综合仪检查。观察其结果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瞳电脑验光比散瞳电脑验光近视球镜度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散瞳电脑验光和综合眼光仪验光球镜度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者散光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轴向相差3°(中位数)。结论:小瞳电脑验光比散瞳电脑验光近视球镜度偏高,散光度及轴向无明显改变,散瞳电脑验光是LASIK手术前屈光状态检查中一个不可省略的步骤。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等3种常用验光方法比较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散瞳前后的检测结果。方法:对78例(156只眼)53~17岁青少年分别在自然瞳孔下应用WelchAllyn 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及NIDEK ARK-510A型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行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3种验光法。结果:各方法散瞳前球镜代数值均低于散瞳后,数值更偏近视(P<0.05);散瞳前视力筛查仪与散瞳后的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柱镜值和散光轴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一致性优于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但是所得数值偏近视倾向;散瞳前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和柱镜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瞳后视力筛查仪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柱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验光,睫状肌麻痹散瞳后检影验光必不可少。自然瞳孔下,视力筛查仪验光优于电脑验光,尤其在判断屈光不正的性质方面(球镜值更准)。但是两者都有高估近视程度的倾向。散瞳后,电脑验光准确性高于视力筛查仪,可作为试镜的参考。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视网膜检影验光结合主观试镜仍是检查屈光不正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成人屈光不正患者进行自动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验光,将两者结果分别与试镜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的准确性.方法 该组选取屈光不正患者35人(70眼),分别经电脑验光、检影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后试镜,比较三者之间球镜度数、散光轴向、散光度数的差异.结果 经SPSS统计学软件配对资料t检验及秩和检...  相似文献   

4.
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在成人近视验光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马华贞  何剑峰 《广西医学》2005,27(5):662-664
目的通过对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和主观验光的比较,了解电脑验光的准确性及其在成人验光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将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患者200人共396只眼,全部进行远、近视力、外眼和眼底检查,均无眼前节炎症、白内障、眼底病和其他眼疾。使用日本生产的NIDEKAR800型自动验光仪先作电脑验光,再作检影验光,最后主观验光。以正常和散瞳下电脑验光及散瞳后检影验光的结果与主观验光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散瞳下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得到的屈光度和散光轴向相同或极其相似,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情况下电脑验光与主观验光、散瞳后电脑验光的球镜值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柱镜值及轴向结果相同或极其相似,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在成人的验光中可以替换。在实际应用中以散瞳后电脑验光为基础,可提高验光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儿童散瞳前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脑验光仪对儿童验光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了解电脑验光仪能否在儿童中应用.方法对257例屈光不正儿童先予TOPCON-7100电脑验光初测,再用1%阿托品眼水1日2次,连用3 d,然后分别进行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结果散瞳前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球镜均值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球镜均值、柱镜值均值比较有高度相关性(r=0.971,r=0.801),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柱镜轴差异较大(P<0.05).结论电脑验光仪尚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可作为快速检查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6.
甘宇业  兰长骏  饶小娟  雍桂珍 《四川医学》2005,26(10):1162-1163
目的探讨患者散瞳与小瞳电脑验光屈光状态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先散瞳电脑验光及综合验光仪检查,然后再小瞳电脑验光及综合仪检查。观察其结果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瞳电脑验光比散瞳电脑验光近视球镜度高-0.36D±0.31D,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散光度无显著差异(P=0.39),轴向相差3°(中位数)。结论小瞳电脑验光比散瞳电脑验光近视球镜度偏高,散光度及轴向无明显改变,电脑验光可用于LASIK手术前屈光状态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验光方法的屈光度差异及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21例(242眼),术前用自动电脑验光、主觉验光、散瞳检影验光三种不同验光方法检查近视屈光度,并根据年龄、程度分组,以散瞳检影验光的屈光数为参数,另外两种方法与其进行比较,〉0.75D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自动电脑验光与散瞳检影验光差异比率是71.07%,主觉验光与散瞳检影验光差异比率是61.16%。差异受年龄、瞳孔、调节因素影响。结论不同验光方法所获得的近视屈光度是有差异的,角膜屈光手术前应避免单种验光手段所带来屈光误差,根据综合验光结果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远视性屈光不正患者在去调节散瞳后采用电脑验光仪验光与带状光检影镜验光检测结果有无差异,了解电脑验光能否取代检影镜验光。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就诊验光的25例远视患者,在去调节散瞳后,对每只眼随机先后采用电脑验光仪和带状光检影镜分别验光检测屈光不正的度数。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验光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脑验光的结果还不够准确,它还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因电脑验光简便、快速,可为检影验光提供参考,并可用于屈光不正的群体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托吡卡胺滴眼散瞳与小瞳下电脑验光对成年人屈光不正的影响。方法:对95例190度屈光不正的成年人先在小瞳下电脑验光再用托吡卡胺散瞳验光比较屈光度变化。结果:成年人近视球面镜度数和柱镜度数在小瞳下电脑验光结果比托吡卡胺略高,远视球面镜度数和柱镜度数小瞳下比托吡卡胺滴眼后验光度数低。结论:小瞳验光再加严格主观试镜完全可取代托吡卡胺散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客观验光方法的结果差异,探讨其对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中的作用.方法:本组158例门诊验光的视力不良青少年患者,均采用小瞳检影和散瞳检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小瞳检影检出双眼屈光度一致性为23.42%,散瞳检影检出双眼屈光度一致性为20.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小瞳检影和散瞳检影的散光检出率均为82.91%.小瞳检影的假性近视检出率为7.59%,散瞳检影的假性近视检出率为5.0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瞳检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客观验光方法,省时、无痛苦、结果比较准确,尤其是对散光的检出率颇高.两种验光方法的有效结合,既提高了验光准确率,又省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医学验光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几种验光方法的结果,探讨一种更为规范、科学的验光方法。方法随机抽取40例近视患者(年龄13-23岁),先后对其进行电脑验光、主觉验光、散瞳检影验光、试戴镜验光,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频数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电脑验光球镜和柱镜的屈光不正度均高于试戴验光(P〈0.05),而散瞳检影验光及主觉验光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结果不是最终的配镜处方,应在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的基础上进行主觉验光和试戴镜验光方可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配镜处方。  相似文献   

12.
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凝胶在青少年近视验光中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凝胶对青少年近视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 用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凝胶对108例(216眼)青少年近视眼进行散瞳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 216眼近视球镜度数2次验光结果,近视球镜度数符合率为95.8%,复性近视柱镜度数符合率为92.9%,散光轴向符合率为94.4%。瞳孔复原后根据散瞳检影结果试镜所得最终屈光度比对:近视球镜度数符合率为97.2%,近视柱镜符合率为93.7%,散光轴向符合率为96.0%。结论: 青少年近视用托吡卡胺散瞳验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梅 《吉林医学》2011,32(15):2979-2979
目的: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在睫状肌麻痹前后客观屈光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使用睫状肌麻痹剂验光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三组患者,即远视组、轻度近视组、中高度近视组各20例,共60例,120只眼,观察各组在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的变化。结果:睫状肌麻痹前后,客观检影球镜度在远视组有明显变化,轻度近视组变化次之,中高度近视组略有变化或不变;柱镜度数、轴位在各组中均有轻微变化。结论: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前后,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轴位均有变化,所以,对青少年进行验光时,建议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后再行客观检影验光,可排除假性近视,获得较准确屈光度。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公认为是较准确的客观检测屈光不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脑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及试戴三者度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电脑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及试戴三者度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组选取年龄≥ 1 4岁、双眼屈光度 (等效球镜 )差 <2 .5D及排外斜弱视的屈光不正患者 1 82人 (36 4眼 ) ,分别经电脑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及试戴 ,比较三者度数之间的差异性 ,包括球镜度数、散光度数及散光轴向之间的比较。结果 :经SPSS统计学软件配对资料t检验及秩和检验 ,综合验光仪验光度数、试戴度数与电脑验光度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综合验光仪验光度数与试戴度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综合验光仪是一种科学的、更符合人的生理与实际的验光仪器 ,其结果更为精确 ,而电脑验光仪虽具有迅速验光的优点 ,但其结果并不能作为最终配镜处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山区农村学生近视配镜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主觉验光直接插镜片验光配镜和散瞳剂( 0.5 %复方托品酰胺或阿托品眼膏)充分散瞳后用检影镜验光配镜。结果:采用主觉验光配镜者近视度数容易加深,一年可超过- 1.0 0D ,且不能识别真假近视和散光。散瞳验光配镜者近视度数加深较慢,一年不超过- 1 .0 0D ,且能识别真假近视和能检验散光度数。结论:学生近视验光配镜应采用散瞳验光方法。特别是初次配镜者,才能确保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6.
NIDEK AOS全功能电脑自动验光检眼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科门诊屈光不正患者中选择14-40年龄组,随机抽取112例224只眼,散瞳后进行NIDEK AOS全功能电脑自动验光检眼系统验光与视网膜检影,将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散瞳后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球镜值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9774。两种方法所测柱镜值呈正相关。表明NIDEK AOS全功能电脑自动验光检眼系统是一种先进、准确、方便的屈光检测手段,对屈光不正状态的检测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Spot摄影验光仪和散瞳下电脑验光仪、检影验光对屈光不正检查的准确性。方法:206例(412只眼)儿童分为近视组84例(168只眼)、正视组35例(70只眼)和远视组87例(174只眼),进行Spot摄影验光、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结果:近视组中电脑验光仪(AR)与Spot、检影(CR)与Spot等效球镜差值分别为-0.12±0.36 D(P<0.05)和-0.11±0.34 D(P<0.05),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0.60D和-0.75~0.63D;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的相关性分别为r=0.958(P<0.01)和r=0.961(P<0.01)。正视组中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差值分别为0.13±0.39 D和0.17±0.30 D,95%置信区间分别为-0.69~0.88 D(P<0.05)和-0.50~0.75 D(P<0.05);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的相关性分别为r=0.527(P<0.01)和r=0.636(P<0.01)。远视组中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差值分别为0.89±0.80 D和0.83±0.57 D,95%置信区间分别为-025~2.16 D(P<0.05)和-0.03~1.91 D(P<0.05);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的相关性分别为r=0.812(P<0.01)和r=0.838(P<0.01)。结论:Spot摄影验光与散瞳下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屈光的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脑验光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 3月和 7月份对 30 0名学生 60 0眼进行两次验光检查 ,3月份验光首先将瞳孔充分散大后再行电脑和检影验光 ;7月份验光均在小瞳孔下进行电脑验光。结果 散瞳后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结果相同 ,而小瞳孔下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则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在招飞体检中电脑验光可提高工作效率 ,但只适用首次对视力较差的学生进行筛选 ,对视力达标而屈光在边缘者建议使用检影验光  相似文献   

19.
相爱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01-4802
2年来,笔者对226例屈光不正的患者,进行了动态验光。其中近视98例,近视散光91例;远视14例;远视散光23例。动态验光法即小瞳孔验光法,为小瞳孔检影和小瞳孔试镜方法的总和。1动态验光的步骤、方法1.1步骤对一个主诉验光的患者,首先进行:远、近视力的检查;屈光间质的检查;眼位的系列检查;眼底检查等综合分析以确定验光的适应证和估计可能的屈光状态。1.2方法在暗室,医生与患者相距0.5m对坐(这样的距离便于更换镜片和观察影动),戴试镜架并遮盖左眼,依次先后检查。检查眼先加一“+2D”球镜片,以抵消对坐的0.5m焦距所产生“-2D”的人为近视。摇动检影镜,根据出现的影动,考虑屈光不正的性质,后用中和镜片(是顺动用“+”镜片,逆动用“-”镜片)求得返转点,确定其矫正镜片的度数。当有散光存在时(同时有两种影动或可见散光带),对易中和者则检影进行,否则,结合散光表或用交叉柱镜检查试镜确定散光。这样可节省时间,初步确立配镜度数。经主觉试镜后给近视、近视散光者最好视力、最低度的镜片;远视、远视散光最好视力、最高度的镜片。再经试戴30min。在矫正视力都达到1.0及其以上时(指远、近视力)并无头晕、字体偏斜、失真等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20.
110例4~39岁屈光不正患者用日本AR-3000型自动电脑验光机进行小瞳孔电脑验光、散瞳电脑验光和散瞳检影验光、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两种方法相关系数很大,小瞳电脑验光与散瞳电脑验光两者对比有差距,柱镜度差距小,球镜度差距大,4~16岁者差距尤为显著,故此年龄组屈光不正患者仍以散瞳验光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