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叉神经鞘瘤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鞘瘤系颅内良性肿瘤 ,肿瘤全切除可以治愈。然而由于传统的常规入路术野暴露不良 ,肿瘤切除常不完全 ,所以复发率较高。本院采用颅底入路及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自 1 990年至 1 997年共收治三叉神经鞘瘤1 1例 ,占同期颅内肿瘤的 0 .3% ,占同期神经鞘瘤的4.7%。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5例 ,女性 6例 ;平均年龄33岁 ( 1 7~ 52岁 ) ,病程 5个月至 6年。首发症状多为三叉神经感觉和运动障碍。常见症状依次为面部麻木、咀嚼肌无力、头痛等。肿瘤分类 :依据影像学检查所显示肿瘤的…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2岁。因左侧面部麻木伴疼痛反复发作两年余,加重并左咬肌萎缩,抽搐两个月,经多方治疗无效收入院。两年前无诱因感左面部麻木,后枕部疼痛,自认为受凉所致,口服速效感冒胶囊及布络芬8天无效。后去某医院就诊,经检查左三叉神经1~2支分布区感觉略减退,脑电图正常,颅底平片、头颅CT均正常。按“三叉神经痛”给于维生素B1、B12,肌注卡马西平、地巴唑、ATP等药物治疗月余无效,且逐渐加重。又去某医院神经科诊治,考虑为“枕后神经痛”,给予去痛片、颅痛定等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行针灸治疗半月仍无好转。5个月后疼痛加重,夜间更甚,…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瘤为罕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国内外有关CT的报道较少,本文介绍4例经CT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者,着重描述肿瘤的CT表现及主要鉴别诊断。检查方法采用东芝TCT-35A型头颅CT扫描机,矩阵240×240,扫描时间105秒。以听背线为基线,向上、下逐层扫描,包括全部病变及颅底,层面厚度10mm,层面间隔在颅底及颅凹部位采用5mm,至小脑幕以上采用10mm,先平扫,然后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10ml行增强扫描。病例报道例1病程半年,有右侧Ⅴ—Ⅶ颅神经轻度受损征,临床怀疑右桥小脑角肿瘤,CT平扫无明显异常。注射造影剂后,于蝶鞍之后方及右侧环池内清晰地显示一类圆形增强块影,大小约15×21mm。CT值24-42Hu,边缘光整,其内有小点状低密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科近11年收治的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结合文献进行了回顾性析和讨论。该19例病人全部在术中明视肿瘤生长在麦氏囊或三叉神经主干,多为感觉根。临床表现为:①无论何型三叉神经鞘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性患侧面部感觉异常。②少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之表现。③BAEP各波均可引出,Ⅰ~Ⅴ波间期延长。④MRI或头颅薄层颅底CT扫描多可发现患侧卵圆孔扩大。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科近11年收治的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结合文献进行了回顾性析和讨论,该19例病人全部在术中明视肿瘤生长在麦氏囊或三叉神经主干,多为感觉根,临床表现为:(1)无论何型三叉神经鞘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性患侧面部感觉异常。(2)少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之表现。(3)BAEP各波均可引出,I-Ⅴ波间期延长,(4)MRI或头颅薄层颅底CT扫描多可发现患侧卵圆孔扩大。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6岁。主因右面部麻木半年,头晕、走路不稳1.5个月,加重3 d于2003年7月3日,9:55入院。伴有右侧舌部麻木,味觉减退,饮食发呛、吞咽困难。曾发生3次晕厥,每次向右侧摔倒,持续1~2 m in后清醒。走路时有向右侧及后侧倾倒感。感觉右侧颞肌轻度萎缩,咀嚼欠有力,鼓腮右侧口角漏气,右侧眼睑上抬费力。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欠流利,右侧角膜反射迟钝,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视乳头边界不清楚,双眼有水平眼球震颤,右侧明显。右侧颞肌及咀嚼肌轻度萎缩,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舌部前2/3麻木、味觉减退。四肢肌力Ⅴ级,双侧指鼻试验…  相似文献   

7.
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干内一种常见良性肿瘤。诊断和治疗较容易,但有时由于误诊或术中操作不细,可致神经干损伤。我院自1976年到1990年间共收治神经鞘瘤32例,其中5例术后并发神经损伤。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2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平均4年2个月单发者31例。多发者1例,共33个瘤体。生长  相似文献   

8.
自1954年~1986年32年间共收治颈部神经鞘瘤148例,其中交感神经鞘瘤51例(34.5%),迷走神经鞘瘤31例(20.9%),共计82例。其依次发病部位为臂丛、颈丛、咽旁、面、舌下、舌、副、膈等神经。本文就交感及迷走神经鞘瘤82例进行分析,诊断时强调三主征的重要性;(1)颈前三角肿块(2)颈动脉向前移位(3)神经功能障碍。另就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椎管哑铃形神经鞘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哑铃形神经鞘膜瘤手术的新方法。方法对13例椎管哑铃形神经鞘膜瘤病人,在局麻下采用“娩出法”摘除肿瘤。病人取侧卧位,采用后正中切口。有两例下颈椎肿瘤在椎板成形下完成手术,其余病例均行椎板切除。手术只切除1-2节椎板,在颈1-2之间肿瘤则保留寰椎后弓,只切除颈2椎板。所有病例均未做关节突全部切除。肿瘤摘除方法是,仔细分离神经根后,以丝线缝合肿瘤做牵引,并应用神经剥离器向远离脊髓方向剥离,在牵引线下方再缝合、再牵引、再缝合、再牵引,最终使整个肿瘤在完整包膜内像婴儿分娩一样“娩出”。硬膜内肿瘤则纵向切开硬膜,同样用缝合、牵引、再缝合、再牵引,将肿瘤完整摘除。结果伴有呼吸困难的高位颈椎管肿瘤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立即改善,8例下肢瘫的病人术后1个月即恢复正常行走,仅有1例病人术前手内在肌萎缩术后1年时肌力仍差。有5例病人1年后复查MRI未见病情复发。结论局麻下以“娩出法”完整摘除椎管哑铃形神经鞘膜瘤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腰椎神经鞘瘤应用后正中入路实施一期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1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胸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3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1.5岁;发病部位:胸段椎管17例,胸腰段椎管4例,腰段椎管15例,腰骶段椎管3例,均为单发。手术均取后正中切口,切除相应节段的小关节突和椎板,一期切除椎管内外的神经鞘瘤,部分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 39例手术均完整切除肿瘤。随访时间为10~69个月,平均35个月。1例良性神经鞘瘤术后局部复发,1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17个月因复发及肺转移死亡。22例存在感觉障碍的患者术后ASIA感觉评分平均提高1.6分。10例存在运动障碍的患者术后ASIA运动评分提高7例,平均提高2.5分。未行内固定的6例患者中术后有2例发生脊柱失稳。结论 胸腰椎神经鞘瘤切除术中需确保术野足够显露,必要时可切除一侧的横突和肋骨头,为勉强保留神经根而忽略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可能带来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相应增高的再次手术率。除肿瘤位于中段胸椎管外,术中均应通过确切的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来维持远期的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我院自1993年2月~2004年10月收治的75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或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MRI检查显示对病变性质和部位诊断有重要意义;75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影像学检查对神经鞘瘤有较高的诊断率,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治愈率高,早诊断、早手术、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间孔内外生长神经鞘瘤一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4例经磁共振及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的腰椎间孔内外生长神经鞘瘤,施行一期手术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腰椎间孔内外生长神经鞘瘤患者椎旁肿块长径6-14cm(平均9.2cm)。主要症状为椎旁肿块的胀痛、神经根性疼痛、感觉减退、肌力减退等。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11例随访1至5年,均正常工作。结论:磁共振检查对于腰椎间孔内外生长神经鞘瘤的诊治有重要价值,一期手术切除肿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神经鞘瘤原发于舌下神经者罕见.现将CT检查屡次误诊,而颈静脉孔位和舌下神经孔X线片显示舌下神经孔骨质破坏,开颅探查证实,术后5年复发1例报告如下:女.45岁,13年前发现伸舌偏斜,左侧舌肌萎缩.2年后声音嘶哑,偶有饮水咳呛.继而反复发生枕下头痛,偶伴呕吐和失音.常于颈部活动后诱发.每次发作半小时至1~2天,休息后缓解.1982年6月CT片示第四脑室左侧低密度占位性病变,疑胶质瘤.1983年5月诊查发现:神清合作,双眼视神经乳头轻度水肿,双眼向左有水平性眼震,声音嘶哑,吞咽无力,左侧咽反射消失,悬雍垂右偏,伸舌左偏,左侧舌肌萎缩伴肌纤维颤动.步态不稳,闭目难立试验向左倾倒.颈静脉孔和舌下神经孔X线片显示左侧  相似文献   

14.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临床少见,肿瘤特征不明显,术前确诊困难,处置不当常常导致面神经损伤.本文报告我科13年间收治的6例腮腺内面神经鞘瘤,并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参见附表)6例患者均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其中4例为Antoni A型,2例为B型,术后5例出现面瘫,经治疗观察6~12个月,详见附表.3例面瘫恢复,2例分别经3年和19个月观察无恢复.  相似文献   

15.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少见,我院1972~1987年收治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在18~30岁间.肿瘤起源于面神经主干5例。颞面干4例,颈面干1例。均予以手术切除,术后随访2~16年无复发.作者就其外科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喉恶性神经鞘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发生于耳鼻咽喉者尤为罕见。作者查阅国内主要杂志,仅有3篇发生于鼻腔、上颌窦、口咽及鼻咽的个案报道,而在喉部则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原发于喉的恶性神经鞘瘤,并对该瘤的起源、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病例报告:患...  相似文献   

17.
腮腺沃辛瘤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安奎  陈福进 《中国肿瘤》2000,9(11):528-528,F003
「目的」探讨腮腺活辛瘤的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34例腮腺活辛瘤的病例资料。「结果」在腮腺沃辛瘤治疗中,单纯肿瘤摘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少见,复发率也不高。「结论」在腮腺沃辛瘤治疗中,可选择单纯肿瘤摘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与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0例马尾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大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单下肢疼痛麻木(18例),其中6例伴腰背部疼痛,5例表现为双下肢疼痛麻木伴腰背部疼痛,6例表现为单纯腰背部疼痛,1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患者均经胸腰椎MRI增强扫描确诊,单发神经鞘瘤27例,其中3例神经鞘瘤在椎管内外生长成哑铃型,多发神经鞘瘤3例.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术后除1例患者临床症状加重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短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马尾神经鞘瘤的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和下肢疼痛麻木,查体显示双侧或单侧多根神经损伤,但首发症状可不典型;MRI增强有助于早期诊断;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农民.因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6年,复发5年入院.入院前6年患者发现左腹部有鸡蛋大小包块,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切取活检病理诊断为"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半年再次发现左腹包块,逐渐长大至12cm ×8cm大小.不伴腹痛腹胀等症状,二便正常.查体:腹左侧膨隆,未见浅静脉曲张,腹左侧扪及巨大包块约12cm×8cm大小,其质硬,表面光滑、界清、固定、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CT检查示"左侧腹膜后巨大软组织肿块,最大径约20cm左右,侵及腰大肌,与左肾下极和左输尿管关系密切,且与左髂窝血管关系不清".充分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施行手术,术中见肿块约20cm×15cm×8cm大小,其质韧,呈分叶状,有完整包膜,位于左侧腹膜后腰大肌内,上至左肾下极,下达盆腔上缘,占据整个左侧腹腔.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恢复顺利.病理诊断为"腹膜后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技术和显微手术治疗技巧。方法 :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 6例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6例肿瘤均获全切 ,无手术致残及死亡。结论 :MRI对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显微手术治疗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