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hao S  Liu D  Yan L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0):626-629
为研究膈下和肾上腺上动静脉的长度及外径、肾上腺静脉回流方式以用于治疗柯兴氏病,作者在手术中解剖出上述血管用游标卡尺进行长度及外径测量。用带血管蒂肾上腺背部肌间转位治疗柯兴氏病6例。结果显示,右膈下动脉从下腔静脉右缘至末支肾上腺上动脉长75~110mm,左膈下动脉从腹主动脉左缘至末支肾上腺上动脉长70~90mm,均有伴行静脉。肾上腺上动脉源于膈下动脉,末支外径1.5~2.5mm,分离后长40~80mm。肾上腺转位时的血管蒂由肾上腺上动静脉或膈下肾上腺上血管组成。治疗病例随访4~35个月,无皮质功能不足或复发。作者认为膈下、肾上腺上血管分离后长度能够使保留的肾上腺达到转位床。带血管蒂肾上腺肌间转位是治疗柯兴氏病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有血供的尺神经移植的解剖学研究神经基础研究专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尺神经主干的血供进行解剖学研究,以提供临床作吻合血管的尺神经移植时参考。方法:在22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尺神经外部血供情况。另用墨汁灌注一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对尺神经内部微血管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臂部尺神经营养动脉平均为2.3支,走行长度5.1mm,起始处外径0.5mm,入神经处外径0.3mm。前臂部尺神经营养动脉平均为6.5支,走行长度7.0mm,起始处外径0.4mm,入神经处外径0.2mm。结论:尺神经外部血供来源分为伴行型和直入型。临床应用时应切取营养血管的来源动脉,即与神经伴行的知名动脉。  相似文献   

3.
颈横血管肩胛冈支骨瓣移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下颌骨缺损提供带血管蒂骨瓣移位修复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具(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血管及其肩胛冈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全程分为:颈段,长(4.7±0.1)cm,起始外径(4.0±0.1)mm;背段,长(5.88±0.63)cm,起始外径(3.30±0.35)mm。颈横动脉肩胛冈支86.7%起于颈横动脉浅支,13.3%起自颈横动脉,干长(4.97±1.68)cm,起始外径(2.08±0.27)mm。肩胛冈支恒定地向肩胛冈发出4~8支骨膜支营养肩胛冈。结论颈横血管肩胛冈支是肩胛冈区的主要血供来源之一,以其为蒂的肩胛冈骨瓣可以颈横血管背段起始处为旋转点向下颌区移位,血管蒂平均长约10.85cm,可为下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带肋间神经外侧前支脐旁感觉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形成带感觉神经的脐旁游离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躯干标本上,观测了下位肋间神经外侧前支与腹壁下血管形态、分支及分布规律。结果腹壁下动脉起点外径为(2.3±0.3)mm,伴行静脉(3.6±0.4)mm。下位肋间神经外侧前支在腋前线前后1~2cm相应肋间穿出,神经在锁骨中线附近浅出皮下。第8~10肋间神经外侧前支浅出皮下在脐上0~7cm范围内,恰好支配脐旁皮瓣设计的范围。结论可设计以腹壁下血管带第8~10肋间神经外侧前支的脐旁感觉皮瓣。  相似文献   

5.
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旋股外侧动脉横支的起源、走行及分支。该动脉外径2.5mm,长度5.1cm,在股外侧肌深面和外缘发出2~4支外径在0.4~1.1mm的骨膜支到大转子前外侧,供应范围3.5cm×2.0cm×3.5cm。经尸体摹拟手术表明,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大转子骨瓣移位,可修复股骨中段或上段骨缺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跟腱缺损修复新术式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外踝上段和足外侧段的血供进行了解剖学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术式设计,结果:跟外侧动脉恒定发3.7(2~5)支外径为0.5±0.2mm骨肌腱支,腓动脉穿支降支发2.7(2~4)支外径为0.5±0.2mm肌腱支,分别自腱前、后缘进入腱周组织,营养腱足外侧段;外踝上段肌腱血供自外踝尖上8.2±1.8cm,由腓动脉发出的肌间隔支营养,外径0.9±0.2mm、长度2.7±0.9cm。结论:可以上述血管之一为蒂设计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临床成功应用1例,证实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足内侧岛状皮瓣多向转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作者对30侧成尸和15侧童尸的足内侧皮瓣进行了解剖观测。该皮瓣的供血动脉有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和趾底内侧动脉浅支,外径分别为1.5±0.2mm、1.2±0.3mm、1.1±0.3mm和0.8±0.3mm。上述四条动脉在内侧楔骨处吻合形成展肌上缘动脉弓。每条动脉都有两条静脉伴行。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施行了9例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足背和足前部皮肤缺损,皮瓣全部成活。足内侧皮瓣切取之后,对足的血供和负重行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有血供的尺神经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尺神经主干的血供进行解剖研究,以提供临床作吻合血管的尺神经移植时参考。方法:在22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尺神经外部血供情况。另用墨汁灌注一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对尺神经内部微血管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臂部尺神经营养动脉平均为2.3支,走行度5.1mm,起始处外径0.5入神经处外径0.3mm。前臂部尺神经营养动脉平均为6.5支,走行长度7.0mm,起始处外径0.4mm,入神经处外径0.2m  相似文献   

9.
股深血管及穿血管股骨膜(骨)瓣转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股骨骨折、骨不连提供带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修复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股深血管穿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吻合及骨膜支。结果:股深血管主干经大收肌和短收肌之间,贴股骨后内侧下降直达大收肌止端深面,沿途分出3~4支穿动脉,起始点距小转子尖下依次为4.5±1.3cm、9.3±2.6cm、14.3±3.1cm和16.0±1.5cm,外径分别为2.8±0.7mm、2.4±0.6mm、2.2±0.5mm和1.3±0.2mm。各穿支分出1~3支外径1.0mm左右的肌骨膜支,分布股骨体粗线及粗线两侧骨膜,形成骨膜动脉网。结论:以股深血管及其穿支为蒂可设计3种骨膜(骨)瓣修复股骨各段骨折骨不连。  相似文献   

10.
以掌背动脉为蒂的手背逆行多种组织移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自1989年4月以来,通过对14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的显微解剖观察,发现手的各掌背动脉末端在距指蹼皮肤游离缘1.5cm内,均发出一条恒定的吻合支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相连,该支长度11~14mm,外径0.4~0.8mm,有两条小静脉伴行。以此吻合支为轴,以掌背动、静脉为蒂,设计了手背逆行岛状皮瓣,掌骨瓣和带神经、肌腱、皮肤的复合组织瓣,临床应用28例,用于修复手指的皮肤、肌腱和神经缺损,及指骨不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