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血管性高血压,根本的治疗是对狭窄的肾动脉进行成形手术。肾动脉内膜切除术,腹主动脉—肾动脉旁路术,肾动脉狭窄部切除术等,是在肾脏原位完成这些手术。肾血管手术进路,通常是胸膈腰切口,但是在肾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血管中三分之一粥样硬化性狭窄,有肾副动脉,肾动脉血栓形成等病变时,实行肾  相似文献   

2.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手术方法有主——肾动脉架桥术,肾切除术或对狭窄段施行手术扩张术。其成功率为60~90%。死亡率为2~14%或零。作者对4例曾施行经皮穿刺插入动脉导管而扩张狭窄段肾动脉的治疗。所报告的病例皆经肾动脉造影及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所确诊者。经治疗后,血压皆有显著降低,3例的术后肾静脉肾素活性的病/健肾的比值皆趋于正常范围,肾动脉造影随访检查,畅通、无狭窄。  相似文献   

3.
肾血管性高血压:用经皮管腔扩张法治疗〔入uhl',;a。。uU:A:、,、、:.Intero.Med.92:1,1980.〕本文报道用经管腔扩张法治疗8例左侧肾血管性高血压。7例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1例患纤维肌性增生。随访6个月后,3例治愈,凌例有好转,1 例无效,是因术后肾动脉梗阻3月所致。1例6个月后测量肾血浆流量和肾动脉的平均压力差,表明有轻度的肾动脉狭窄复发,然而未见明显的血压改变。此例于6个月期间重复做经管腔扩张术。本组全部病人经皮管腔扩张术后,血清肌醉  相似文献   

4.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致致肾血管性高山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Palmaz支架,对7例大动脉炎、2例动脉弱样硬化,3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病变先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然后放置支架,术后患者行常规抗凝治疗,结果:12例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为100%,血压下降60-120/35-100mmHg近期随访-3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管高血压效果满意,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为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RA)+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995~1998年介入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26例。对肾动脉硬化导致的肾动脉近端病变直接行支架植入术。对肾动脉硬化致肾动脉中远端病变及大动脉炎,纤维肌肉发育不良性肾动脉病变先行PTRA术,效果不好或失败者行支架植入术。选择Palmaz支架。结果PTRA+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100%,近期临床治愈改善率92.3%,随访治愈改善率86.4%。结论PTRA+支架植入术即时安全有效,治愈改善率满意,可作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外泌尿学近况介绍肾动脉血管成形术(PTA)的方法和疗效[LoehrE,usw.Roentgenpraxis,1994,47:210(德文)]约5%肾性高血压是肾动脉狭窄引起。作者自1978年起使用气囊扩张术治疗肾动脉狭窄440例,其中继发性独肾38...  相似文献   

7.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总结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型术(PTRA)的治疗效果,作者对79例患者(动脉硬化14例,大动脉炎57例,纤维肌肉发育不良8例),采用肾动脉扩张术,成功率94.8%,并发症发生率3.8%;本组平均随访44.8个月,治愈改善率73.4%,大动脉炎治愈改善率75.4%,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作者认为,对于大动脉炎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PTRA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评价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TRA)及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RVH)的疗效。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肾动脉狭窄19例,其中男5例,女14例,平均年龄39.3岁(21~73岁),均符合血管成形术适应证,并排除了禁忌证。单侧肾动脉狭窄12例,双肾动脉狭窄7例。肾动脉开口病变4例,非开口病变1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1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其中4例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9.
自1934年Goldblatt发现肾动脉狭窄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1978年Gruntzig首次报道1例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PTRA)以来,肾动脉狭窄可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已形成共识。目前,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腔内治疗,合理治疗仍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腔内治疗是目前多数医疗机构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肾栓塞用于治疗血透和肾移植后发生严重高血压的病人是有效的,亦用于少数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但尚无长期随访报告。本文报告8名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肾栓寒治疗后5~49个月的随访结果。 8名病人(男5,女3,年龄7~64岁)的高血压病因包捂单肾发育不全、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90%)、血栓形成及小叶内动脉狭窄等。他们虽接受降压药治疗,但血压仍高达160~240/100~140mmHg,已不能作血管成形术和外科分流术,肾全切或大部切除术具有高度危险性。根据血管病变部位,6名病人作总肾栓塞,2名小叶内动脉狭窄病人作受累血管栓塞。术后两  相似文献   

11.
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方法的评估及进展王仁顺,莫克俭,王晋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RAS)引起者约占5%~10%。1934年Goldblatt用犬做实验,缩窄单侧肾动脉可引起高血压,为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RVH的研究有...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探讨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内科董观兴,麦一峰多发性大动脉炎常累及肾动脉开口,导致肾动脉狭窄,继而产生肾血管性高血压(RVH),是我国RVH最常见的原因。本文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22.3岁;病程...  相似文献   

13.
介入诊疗技术在肾移植临床上的应用(附1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诊疗技术在肾移植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接受介入诊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丧失8例。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2例.移植肾动脉狭窄2例。假性动脉瘤和术后并发重症高血压各1例。结果:对8例移植肾失功能者进行动脉造影。3例显示血管堵塞未予处置,另5例进行移植。肾动脉栓塞。其中3例栓塞术后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1例用小剂量激素维持.1例手术切除移植肾。1例重症高血压者经自体肾动脉栓塞.血压得到很好控制。接受肾动脉栓塞术患者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2例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成功.但。肾功能未恢复。2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1例放置支架失败。仅进行球囊扩张,术后血压控制良好。肾功能恢复。但6个月后血压再次升高、肾功能严重受损而行栓塞治疗,1例未处置。术后高血压得到控制。1例移植肾假性动脉瘤者经动脉造影证实后手术切除。结论:移植肾或自体肾动脉栓塞可替代手术切除移植肾和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高血压;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可作溶栓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进行球囊扩张远期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正>肾动脉狭窄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常由于一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减少或缺血,继而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慢性缺血性肾病,二者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有文献报道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是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1])。由于ARAS起病隐  相似文献   

15.
影响介入方法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影响介入方法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疗效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血管造影证实并行介入治疗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临床因素与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介入治疗后,血压改善的有60%(33/55),无改善的有40%(22/5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介入治疗疗效和患者年龄、发现高血压时间、治疗前舒张压水平、肾动脉狭窄部位、狭窄比例、狭窄病因、血清胆固醇水平和是否合并脑血管病、冠心病等显著相关,而和患者性别、治疗前收缩压水平、血清肌酐和甘油三酯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无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肾动脉狭窄程度和合并脑血管病等是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 年龄(≤60岁),狭窄严重(≥85%),无脑血管病等合并症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是介入治疗较好的人选。  相似文献   

16.
肾血管性高血压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和支架入置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例大动脉炎和3例动脉粥样 经所致肾动脉狭窄患者先行PTRA术,然后放置支架,术后定期复查血压并采用超声复查支架通畅状况。结果 10例虱PTRA^+支架植入术技术均成功。血压完全恢复正常9例,部分下降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2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PTRA和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性肾血管源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大坪医院收治的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为26岁男性,术前血管造影提示左肾动脉多段狭窄,并于当地医院行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但未能成功;1例为19岁女性,术前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发现左肾多发动脉瘤导致肾动脉多节段狭窄。2例患者均合并高血压,均行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结果 术后12~18月随访中,2位患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且均无需药物控制,也无动脉瘤复发,供肾功能未见受损。继续随访48~72月,2位患者血压均维持正常范围。结论 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为复杂性肾血管源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据最近美国统计大约有2300万人患高血压,其中约4%(100万人)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其病因大多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纤维肌性增生等所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或阻塞过去的治疗方法有二种:一是外科治疗,包括狭窄段切除吻合术、主动脉肾动脉旁路手术、肾切除术等。成功率根据年龄及发病原因的不同约在60~90%之间,手术死亡率约为2~14%,因手术有一定危险性,故应用多限于进行性及双侧病变  相似文献   

19.
肾血管性高血压作为可能治愈的高血压病受到关注。本病的典型病变是一侧肾动脉狭窄引起该肾分泌的肾素增加,最终导致全身性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升高而形成高血压。可是肾脏能够产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R-A)系密切相关的前列腺素(PG)在本病中的意义尚不明了,最近由日本医科大学的研究小组加以阐明。肾脏产生的PG主要是PGE_2与PGI_2,二者均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和Na利尿作用。据报告肾动脉狭窄引起肾缺血时,PG的产生增加或减少。许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的原因是肾素分泌所致的AⅡ产生增加。但PGE_2和PGI_2本身也有刺激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作胃十二指肠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肾动脉狭窄、肾血管性高血压1例。术后随访1年,取得良好控制高血压疗效。作者认为,间置自体大隐静脉的内径不应小于0.4cm,吻合后移植大隐静脉段无张力。防止受压、成角、扭曲以及缩短缺血时间,是保护肾脏功能和使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